河北联合大学教案教学部门:生命科学学院教研室:生物科学系李明教师姓名:讲师专业技术职称:课程名称:医学遗传学授课学期:2012~2013学年春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生命科学学院 教研室 : 生物科学系 教 师 姓 名 : 李明 专业技术职称 : 讲师 课 程 名 称 : 医学遗传学 授 课 学 期 :2012~2013 学年春季学期
教案首页中文《医学遗传学》课程名称英文MedicalGenetics授课对象2010级临床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 学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科技楼302第6教学周周三第1~2节第五章多基因遗传病第一节多基因遗传的特点授课章节第二节多基因病的特征第三节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的估计教学目标:1、掌握:多基因遗传的特点;疾病的遗传率和一般群体发病率与发病风险的关系;发病率的性别差异与发病风险的关系;易患性和易感性;阈值假说教学目标与要求2、熟悉: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患者人数、病情严重程度与发病风险的关系。3、了解:多基因病的特征。教学要求:通过对多基因病遗传方式的讲解,了解多基因病发病率高的遗传机制。教学重点:1、疾病的遗传率和一般群体发病率与发病风险的关系;2、多基因遗传的特点;发病率的性别差异与发病风险的关系;3、教学重点与难点4、易患性、易感性和阅值假说。教学难点:1、发病率的性别差异与发病风险的关系;2、阅值假说。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的手段,教师课堂讲授法为主;与手段2、课堂上设置互动环节,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医学遗传学》 英 文 Medical Genetics 授课对象 2010 级临床专业本科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6 教学周 周 二 第 1~2 节 上课教室 科技楼 302 授课章节 第五章 多基因遗传病 第一节 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第二节 多基因病的特征 第三节 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的估计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 1、掌握:多基因遗传的特点;疾病的遗传率和一般群体发病率与发病风险的关系; 发病率的性别差异与发病风险的关系;易患性和易感性;阈值假说。 2、熟悉: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患者人数、病情严重程度与发病风险的关系。 3、了解:多基因病的特征。 教学要求:通过对多基因病遗传方式的讲解,了解多基因病发病率高的遗传机制。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疾病的遗传率和一般群体发病率与发病风险的关系; 2、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3、发病率的性别差异与发病风险的关系; 4、易患性、易感性和阈值假说。 教学难点: 1、发病率的性别差异与发病风险的关系; 2、阈值假说。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的手段,教师课堂讲授法为主; 2、课堂上设置互动环节,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讲授发病率的性别差异与发病风险的关系时采用讨论法,解决课堂上的重难点问题。4、对发病率的性别差异与发病风险的关系的讲解,采用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教材:傅松滨.医学遗传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教材与教具教具:课件、多媒体1、Carter效应Carter effect2、质量性状qualitative trait3、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专业词汇4、易患性liability5、阅值threshold(5分钟)第一部分:导课(90分钟)第二部分:基本部分第六章多基因遗传病第一节多基因遗传的特点(25分钟)教学内容与(10分钟)一、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时间分配(15分钟)二、多基因遗传的特点第二节多基因病的特征(35分钟)(15分钟)一、易感性、易患性和阈值假说二、遗传率(5分钟)《15分钟)三、多基因病的遗传特点(30分钟)第三节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的估计
3、讲授发病率的性别差异与发病风险的关系时采用讨论法,解决课堂上的重难点问题。 4、对发病率的性别差异与发病风险的关系的讲解,采用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材与 教具 教材:傅松滨.医学遗传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年第二版. 教具:课件、多媒体 专业词汇 1、Carter 效应 Carter effect 2、质量性状 qualitative trait 3、数量性状 quantitative trait 4、易患性 liability 5、阈值 threshold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第一部分:导课 (5 分钟) 第二部分:基本部分 (90 分钟) 第六章 多基因遗传病 第一节 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25 分钟) 一、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10 分钟〉 二、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15 分钟〉 第二节 多基因病的特征 (35 分钟) 一、易感性、易患性和阈值假说 〈15 分钟〉 二、遗传率 〈5 分钟 〉 三、多基因病的遗传特点 〈15 分钟〉 第三节 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的估计 (30 分钟)
《10分钟)疾病的遗传率和一般群体发病率与发病风险一、二、患病人数与发病风险《5分钟》《5分钟)三、病情严重程度与发病风险四、发病率的性别差异与发病风险(10分钟)第三部分:结束部分(5分钟)一、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二、布置课后思考题、作业题三、布置课后预习内容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注解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一、疾病的遗传率和一般群体发病率与发病风险 〈10 分钟〉 二、患病人数与发病风险 〈5 分钟 〉 三、病情严重程度与发病风险 〈5 分钟 〉 四、发病率的性别差异与发病风险 〈10 分钟〉 第三部分:结束部分 (5 分钟) 一、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二、布置课后思考题、作业题 三、布置课后预习内容
第一部分:导课简单小结,5分钟讲授法引出新授课内容。第六章多基因遗传病第一节多基因遗传的特点一、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讲授法10分钟比较法案例法质量性状(qualitativetrait):单基因遗传的性状或疾病的变异在一个群体中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可以1、举例:各种的单基因性状,如苯丙酮尿症、侏儒明显地将变异个体分为2~3群,2~3群个体间差异显症著。(注解1)数量性状(quantitativetrait)多基因遗传的性状2、举例:棉花的纤维长度、玉米籽粒的重量、人类的或疾病的变异在一个群体中的分布是连续的,不同个体身高、体重等。之间的差异只有数量上的差异,没有质的不同。(注解2)以人类的启发式15分钟二、多基因遗传的特点身高为例,讲授法介绍多基案例法因遗传的1、两个极端变异(纯种)的个体杂交,F1都是中间类现象,之后型;由学生总结多基因2、两个中间类型的子1代个体之间杂交,F2大部分遗传的特点为中间类型:3、子1代随机杂交的群体,多数个体接近中间类型。第二节多基因病的特征讲授法15分钟一、易感性、易患性和阅值假说图解在多基因遗传病中,若干作用微小但有累积效应的启发式比较法致病基因构成了个体患某种病的遗传因素,这种由遗传基础决定一个个体患病的风险称易感性(susceptibility)。在多基因遗传病中,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一个个体患病可能性的大小,称易患性(liability)。闵值学说:3、这部分内容设计到正态分布曲线图,为便于学生1)值将连续变异的群体分为两部分,健康和患病。理解,讲授过程中结合图超过阈值部分为患者,低于阅值部分为健康者。(注解3)来讲解,将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值与平均值距离越近,群体发病率越高。阈值与平均值距离越远,群体发病率越低
第一部分:导课 第六章 多基因遗传病 第一节 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一、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qualitative trait) :单基因遗传的性 状或疾病的变异在一个群体中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可以 明显地将变异个体分为 2~3 群,2~3 群个体间差异显 著。(注解 1)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多基因遗传的性状 或疾病的变异在一个群体中的分布是连续的,不同个体 之间的差异只有数量上的差异,没有质的不同。(注解 2) 二、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1、两个极端变异(纯种)的个体杂交,F1 都是中间类 型; 2、两个中间类型的子 1 代个体之间杂交,F2 大部分 为中间类型; 3、子 1 代随机杂交的群体,多数个体接近中间类型。 第二节 多基因病的特征 一、易感性、易患性和阈值假说 在多基因遗传病中,若干作用微小但有累积效应的 致病基因构成了个体患某种病的遗传因素,这种由遗传 基础决定一个个体患病的风险称易感性(susceptibility) 。 在多基因遗传病中,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 用,决定一个个体患病可能性的大小,称易患性(liability)。 阈值学说: 1)阈值将连续变异的群体分为两部分,健康和患病。 超过阈值部分为患者,低于阈值部分为健康者。(注解 3) 2)阈值与平均值距离越近,群体发病率越高。阈值 与平均值距离越远,群体发病率越低。 简单小结, 引出新授 课内容。 以 人类的 身高为例, 介绍多基 因遗传的 现象,之后 由学生总 结多基因 遗传的特 点 讲授法 讲授法 比较法 案例法 启发式 讲授法 案例法 讲授法 图解 启发式 比较法 5 分钟 10 分钟 15 分钟 15 分钟 1、举例:各种的单基因性 状,如苯丙酮尿症、侏儒 症 2、举例:棉花的纤维长度、 玉米籽粒的重量、人类的 身高、体重等。 3、这部分内容设计到正态 分布曲线图,为便于学生 理解,讲授过程中结合图 来讲解,将强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