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掌握机构、机器、构件、零件等术语2.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研究对象、课程内容、学习方法、课程特点;了解学科发展动态
第一章 绪论 1.掌握机构、机器、构件、零件等术语 2.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研究对象、课程内容、学 习方法、课程特点;了解学科发展动态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掌握运动副的定义和分类2.能绘制机构运动简图3.重点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注意事项,明确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等4.掌握自由度的意义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会进行5.了解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杆组的定义和分类,简单机构的结构分析,如何确定机构的级别?6.若所设计的方案不合理(如F=0),如何修改?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掌握运动副的定义和分类; 2.能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3.重点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注意事项,明确复合 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等 4.掌握自由度的意义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5.了解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杆组的定义和分类,会进行 简单机构的结构分析,如何确定机构的级别? 6.若所设计的方案不合理(如F=0),如何修改?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掌握瞬心的定义、分类、数目、求法,三心定理。(C)2.能够熟练运用瞬心对简单高副、低副机构进行速度分析3.会用相对运动图解法(矢量方程图解法)进行两种情况(同一构件不同点间、两个构件的重合点间的关系)的运动分析.影像法及应用V=VBAD++αBAαB =aABA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掌握瞬心的定义、分类、数目、求法,三心定理。 2.能够熟练运用瞬心对简单高副、低副机构进行速度分析。 3.会用相对运动图解法(矢量方程图解法)进行两种情况 (同一构件不同点间、两个构件的重合点间的关系)的运动 分析. ( ) 2 Ck B A BA v = v +v t BA n aB = aA + aBA + a 影像法及应用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自锁和效率1.掌握移动副、转动副中总反力的确定方法及自锁条件FRBA与VAB成(90 +d)FRBA对回转中心取矩与のAB反向2.掌握考虑摩擦时,对简单高、低副机构的力分析(注意:纯二力构件,二力应共线:纯三力构件,三力应汇交3.掌握自锁现象、自锁条件及自锁的应用实例4.了解串联、并联的效率计算
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自锁和效率 1.掌握移动副、转动副中总反力的确定方法及自锁条 件 2.掌握考虑摩擦时,对简单高、低副机构的力分析 与 成(90+) RBA AB F v FRBA对回转中心取矩与AB反向 (注意:纯二力构件,二力应共线;纯三力构件,三力应汇交) 3.掌握自锁现象、自锁条件及自锁的应用实例 4.了解串联、并联的效率计算
第五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定义、了解应用及传动特点:2.明确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演化途径及应用:3.重点掌握四杆机构曲柄的存在条件,压力角、传动角、死点、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及急回运动等概念;会确定曲柄摇杆、曲柄滑块机构最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4.会按行程速比系数K或连杆的若于个对应位置以及死点传动角、极位夹角等概念,设计、分析四杆机构:5了解按连架杆的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6.了解多杆机构的组成
第五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 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定义、了解应用及传动特点; 2.明确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演化途径及应用; 3.重点掌握四杆机构曲柄的存在条件,压力角、传动角、 死点、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及急回运动等概念;会确 定曲柄摇杆、曲柄滑块机构最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 4.会按行程速比系数K或连杆的若干个对应位置以及死点、 传动角、极位夹角等概念,设计、分析四杆机构; 5.了解按连架杆的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6.了解多杆机构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