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电压表电流表选择(2)连接电压表将电压表并接至电路中,其连接方法跟电阻连接方法相同。注意电压表方向与原理图中电压参考方向一致,电流表方向也如此,应与原理图中电流参考方向一致。(3)串接电流表10MOhmDCC19ohmR247001000DC1e-0090tDC1e-009Ohme0iNocCte-00mR32000UDC 10MOhm图6电压表电流表的连接此时不需要把该支路的连接线断开,只要拖曳电流表,将其放置在该支路的导线上,则电流表自动串入电路中。(此方法也适用于向已经连接好的电路中插入电阻等两端口元件)。4)点击仿真开关回叫,启动模拟程序(1)验证基尔霍夫定理:V1、V2同时作用,按表1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各电阻两端电压和各支路电流,验证KCL、KVL。表1测量数据测量电路状态U1U2U3I11213V1、V2同时作用V1单独作用V2单独作用叠加结果注意:测量过程中由于参考方向的选定,应确定其实际测量值的正、负符号(2)验证叠加定理V1单独作用:将V2的数值(Value)设置为OV。V2单独作用:V1的数值(Value)设置为OV。测得各个电阻两端电压和各支路电流值填入表1中,验证叠加定理。(3)将200Q电阻改成型号为1N4009的二极管(正极连接到A点上),验证KCL、KVL和叠加定理是否成立。修改方法:双击200电阻,点击弹出对话框左下角Replace,Select.aComponent对话框中Group:pDoas,Component:1N4009,即用二极管代替200Q电阻。设计电路,验证戴维南定理(1)将图2中电阻R3(200Q)断开,测量电路A、B端口开路电压Uoc。(2)将电阻R3短路,测得AB端口短路电流Isc,计算等效电阻Ro。(3)调用直流电压源(DC_POWER),设置相应参数,使其Value(数值)等于测得的Uoc的值:调用电阻,设置相应参数,使其Value等于计算的Ro的值。他们一起与R3(200Q)串联成一个等效电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阻R3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对比分析,验证戴维南定理
图 5 电压表电流表选择 (2)连接电压表 将电压表并接至电路中,其连接方法跟电阻连接方法相同。注意电压表方向与原理图 中电压参考方向一致,电流表方向也如此,应与原理图中电流参考方向一致。 (3)串接电流表 图6 电压表电流表的连接 此时不需要把该支路的连接线断开,只要拖曳电流表,将其放置在该支路的导线上, 则电流表自动串入电路中。(此方法也适用于向已经连接好的电路中插入电阻等两端口 元件)。 4)点击仿真开关 ,启动模拟程序 (1)验证基尔霍夫定理:V1、V2 同时作用,按表1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各电阻两端电压和各支路电流,验证KCL、KVL。 表1 测量数据 状 态 测 量 电 路 U1 U2 U3 I1 I2 I3 V1、V2 同时作用 V1 单独作用 V2 单独作用 叠加结果 注意:测量过程中由于参考方向的选定,应确定其实际测量值的正、负符号 (2)验证叠加定理 V1 单独作用:将V2 的数值(Value)设置为0V。 V2 单独作用:V1的数值(Value)设置为0V。 测得各个电阻两端电压和各支路电流值填入表 1 中,验证叠加定理。 (3)将200Ω电阻改成型号为1N4009 的二极管(正极连接到 A 点上),验证 KCL、KVL 和叠加定理是否成立。 修改方法:双击 200Ω电阻,点击弹出对话框左下角 Replace.,Select a Component 对话框中 Group: ,Component: 1N4009,即用二极管代替 200Ω电阻。 设计电路,验证戴维南定理 (1)将图 2 中电阻 R3(200Ω)断开,测量电路 A、B 端口开路电压 Uoc。 (2)将电阻 R3 短路,测得 AB 端口短路电流 Isc,计算等效电阻 Ro。 (3)调用直流电压源(DC_POWER),设置相应参数,使其 Value(数值)等于测得的 Uoc 的值;调用电阻,设置相应参数,使其 Value 等于计算的Ro的值。他们一起与R3(200Ω)串联成一个等效电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阻R3两端的电 压和流过的电流,对比分析,验证戴维南定理
思考题电流表的内阻参数默认值为1nQ,电压表的内阻参数默认值为1MQ,本实验中他们是否需要重新设置?应如何考虑他们对电路测试结果的影响?本次实验有笔记本电脑的同学请带上电脑,没有的同学可以用实验室电脑
思考题 电流表的内阻参数默认值为 1nΩ,电压表的内阻参数默认值为 1MΩ,本实验中他们是否需要重新设置?应如何考虑他们对电路测试结果的影响? 本次实验有笔记本电脑的同学请带上电脑,没有的同学可以用实验室电脑
实验三、电子元器件参数测试及交流特性分析一、实验目的了解电流表电压表的物理模型,运用欧姆定律,通过对测量误差的分析、推理,掌握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等测量方法:通过对不同测量方法产生误差的估算、分析,建立技术方法存在适用范围的概念。二、授课内容实验箱使用,面包板结构及使用:理想与实际电压表与电流表模型,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方法:三、预习要求查阅资料,了解并写出面包板用途及结构。..图1面包板结构查阅资料,了解电压表、电流表结构模型及特点。电压表:电压计并联大电阻:电流表:电流计串联小电阻。1OMQ0.50V图2电流表、电压表结构了解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测量电阻方法及适用情况,并总结归纳。1OM0NO?a.50图3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复习电容、电感的交、直流特性。完成实验内容3的(1)(2)(3)部分。四、实验内容用数字万用表直接测量(10Q、1MQ)、电容(0.01μF)的参数设计电路,进行电阻阻值的测量(10Q,1MQ):画出测量电路,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分别用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两种方法测量每个电阻阻值:记录测量数据,对比分析测量误差及误差原因,并以提高测量精度为准则给出实验结论
实验三、电子元器件参数测试及交流特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流表电压表的物理模型,运用欧姆定律,通过对测量误差的分析、推理,掌握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等测量方法; 通过对不同测量方法产生误差的估算、分析,建立技术方法存在适用范围的概念。 二、授课内容 实验箱使用,面包板结构及使用; 理想与实际电压表与电流表模型,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方法; 三、预习要求 查阅资料,了解并写出面包板用途及结构。 图 1 面包板结构 查阅资料,了解电压表、电流表结构模型及特点。 电压表:电压计并联大电阻;电流表:电流计串联小电阻。 图 2 电流表、电压表结构 了解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测量电阻方法及适用情况,并总结归纳。 图 3 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 复习电容、电感的交、直流特性。 完成实验内容3的(1)(2)(3)部分。 四、实验内容 用数字万用表直接测量(10Ω、1MΩ)、电容(0.01μF)的参数; 设计电路,进行电阻阻值的测量(10Ω,1MΩ); 画出测量电路,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分别用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两种方法测量每个电阻阻值;记录测量数据,对比分析测量误差及误差原因,并以提 高测量精度为准则给出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