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三年级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到第4页,第Ⅱ卷第5页到第 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 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第Ⅱ卷时,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点勾画或作记号。 3.考试结束时,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刹那/古刹翩跹/纤维憧憬/优忧心忡忡遗臭万年/乳臭未干 B.茎干/菁华劫持/捷报信笺/三缄其口气喘吁吁/长吁短叹 C.哺育/辅导采撷/携手骁勇/宵衣旰食事必躬亲/供不应求 D.奴隶/瓦砾调解/笤帚靡费/所向 藏头露尾/崭露头角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辩证龙门阵出其不意渡过难关 B.惊蛰拌脚石奋发图强精妙绝伦 C.寒暄照相机既往开来欢呼雀跃 D.怄气反修率锐不可当指手画脚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饮誉海内外的四川本土诗人流沙河在四川大学举行了专题讲座,他旁征博引,高谈阔论,从诗人先天的资 质讲到后天的培养,从写景言情讲到咏物论史,从立意构思讲到谋篇炼句。 B.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发展较为迅速,激发了不少潜在消费市场,而这部分市场份额很有可能成为未 来零售业巨头间争夺市场并决战胜负的关键,从而沃尔玛布局这一领域具有必要性。 C.为了尽快丰富故宫博物院绘画馆的收藏,徐邦达经常往返各地,悉心查访,短短几年时间,便收集到无数 件古书画珍品,使故宫绘画馆藏品初具规模。 D.法国研究人员报告,虽然要求全体医务人员勤洗手,避免院内传染,但只要有一名医生、护士或技术人员 的手不干净,就可使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4.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凡是反对叙利亚新宪法草案公投的国家,不少是想趁叙利亚内乱之际,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 政的西方国家。 B.“官二代”“富二代”令人发指的犯罪事件近来频见媒体,这里没有刻意“仇官”“仇富”的意思;其实,在 这个社会转型期,我们学校和家长都应认识到不适当地管教孩子是不行的。 C.近来发生的多起环境污染事件,暴露了一些地方发展经济的思路和方式落后,环保意识淡薄,政府监督缺 失等问题,这些地方的官员应为此自责。 D.成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各大企业不仅综合实力有了明显提高,而且业务总量也有了大幅增加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慕客”是组合单词“MOOK”的中文音译,它将杂志( Magazine)和书籍(Book)合在一起,形成了“杂志 书”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图书杂志化。事实上,“慕客”在中国并不是新鲜事物,1996年出版的《老照片》
资阳市 2011—2012 学年度高中三年级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 页到第 4 页,第Ⅱ卷第 5 页到第 8 页。全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第Ⅱ卷时,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点勾画或作记号。 3.考试结束时,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 ....的一组是 A.刹.那/古刹. 翩跹./纤.维 憧.憬/忧心忡.忡 遗臭.万年/乳臭.未干 B.茎.干/菁.华 劫.持/捷.报 信笺./三缄.其口 气喘吁.吁/长吁.短叹 C.哺.育/辅.导 采撷./携.手 骁.勇/宵.衣旰食 事必躬.亲/供.不应求 D.奴隶./瓦砾. 调.解/笤.帚 靡.费/所向披靡. 藏头露.尾/崭露.头角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辩证 龙门阵 出其不意 渡过难关 B.惊蛰 拌脚石 奋发图强 精妙绝伦 C.寒暄 照相机 既往开来 欢呼雀跃 D.怄气 反修率 锐不可当 指手画脚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 ....的一句是 A.饮誉海内外的四川本土诗人流沙河在四川大学举行了专题讲座,他旁征博引,高谈阔论 ....,从诗人先天的资 质讲到后天的培养,从写景言情讲到咏物论史,从立意构思讲到谋篇炼句。 B.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发展较为迅速,激发了不少潜在消费市场,而这部分市场份额很有可能成为未 来零售业巨头间争夺市场并决战胜负的关键,从而..沃尔玛布局这一领域具有必要性。 C.为了尽快丰富故宫博物院绘画馆的收藏,徐邦达经常往返各地,悉心查访..,短短几年时间,便收集到无数 件古书画珍品,使故宫绘画馆藏品初具规模。 D.法国研究人员报告,虽然要求全体医务人员勤洗手,避免院内传染,但只要有一名医生、护士或技术人员 的手不干净,就可使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 4.下列句子,表意明确 ....、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凡是反对叙利亚新宪法草案公投的国家,不少是想趁叙利亚内乱之际,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 政的西方国家。 B.“官二代”“富二代”令人发指的犯罪事件近来频见媒体,这里没有刻意“仇官”“仇富”的意思;其实,在 这个社会转型期,我们学校和家长都应认识到不适当地管教孩子是不行的。 C.近来发生的多起环境污染事件,暴露了一些地方发展经济的思路和方式落后,环保意识淡薄,政府监督缺 失等问题,这些地方的官员应为此自责。 D.成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各大企业不仅综合实力有了明显提高,而且业务总量也有了大幅增加。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慕客”是组合单词“MOOK”的中文音译, 它将杂志(Magazine)和书籍(Book) 合在一起,形成了“杂志 书”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图书杂志化。事实上,“慕客”在中国并不是新鲜事物,1996年出版的《老照片》
就是国内第一本慕客。而后由郭敬明一手打造的青春文学杂志《岛》《最小说》系列,则形成了一条规模化的慕客 产品线。随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张悦然的《鲤》、饶雪漫的《最女生》、蔡骏的《悬疑志》等。这些“慕客” 经推出,就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销售纪录一次次被刷新,将《人民文学》等传统文学杂志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传统文学杂志渐呈现出衰退趋势。 青春文学杂志如此受欢迎并非偶然,《最小说》里几乎全是符合90后学生口味的文章,而张悦然的《鲤》主 要内容则针对80后文艺女性,蔡骏的《谜小说》锁定悬疑小说热爱者。“榕树下”网站总经理路金波认为,“以 往我们的文学杂志要么像《收获》《人民文学》一样走高端市场,要么像《故事会》《知音》一样走低端市场,纯 粹办给青少年看的杂志很缺乏。”路金波分析称,在动漫和互联网熏陶下长大的年轻一代,已经形成他们自己的文 消费习惯,他们喜欢青春、悬疑、幻想、充满时尚感和趣味性的小说杂志,而郭敬明、张悦然这些80后作家主 办的青春文学杂志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阅读需求,让他们能够在文章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想不火都难 凡是在市场上销售火爆的青春文学杂志,一定是最了解他们的读者的。《最小说》每个月都会统计读者调查表 的意见,公布每期作品的受欢迎度排行榜。其官网已有12万多的注册会员,而郭敬明、落落等主创人员都是版主 参与讨论、回复相关的帖子。《最女生》在全国各地共有12个读者QQ群,主创人员随时与读者沟通,获得反馈 及时对栏目进行改版和调整 青春文学杂志引入了其他领域的先进运营模式和团队打造的生产流水线。郭敬明的《最小说》成功借鉴电视选 秀的模式举办“文学创作选秀”,启用专门的“书模”为小说量身拍摄图片,而他本人就是杂志的“书模”之 雪漫的《最女生》更是将“摄影”“DV短片”“纸上电影”等娱乐元素与文学作品融合。在写作上,青春文学 杂志的主编们身后都有一个由二三十位编辑组成的团队,团队的任务就是做图书市场调研、资料收集,然后设计 故事、人物、框架,主编再在这个基础上写作 而各大出版商作为幕后推手,操纵着的商业模式,无疑是青春文学杂志火爆的“独门秘笈”。一位业内人士向 笔者勾勒了一条青春文学杂志的模式链:出版商利用明星写手的影响力推出杂志书;用杂志书吸引更多有潜质的写 手加入:最后运营偶像的衍生产品,包括文具、T恤、与杂志匹配的单曲、书模选秀等。“新生代作家在青春文学 市场中,已是一种品牌的象征,与读者构成了一种偶像与粉丝的关系。”著名作家白桦认为,“这对于偶像作家们 保持和延宕自己的广泛影响很有帮助。” 5.关于“慕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慕客”就是“杂志书”,它是将图书杂志化,把书籍和杂志结合在一起。 B.在中国,“慕客”并不是新鲜事物,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现了,《老照片》是国内第一本“慕客”,随后 出现的青春文学杂志大多是“慕客”。 C.《岛》《最女生》等“慕客”一经推出,就受到了青少年的热烈追捧,销售记录连连打破,发展势头锐不可 D.“慕客”有其一条规模化的慕客产品线,包括文具、T恤、与杂志匹配的单曲、书模选秀等衍生产品 6.对青春文学杂志受青少年读者欢迎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春文学杂志都针对特定的目标读者群,以其个性化,充满时尚感和趣味性的内容,如青春、悬疑、幻想 等,满足青少年的阅读需求 B.青春文学都非常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公布作品受欢迎度排行榜,或建立读者QQ群,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收 集建议,及时对栏目进行改版和调整。 C.青春文学杂志采用了青少年读者感到新鲜时尚的“慕客”形式出版,能让他们在文章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 D.青春文学杂志都引入了其他领域的先进运营模式和团队打造的生产流水线。各大出版商作为幕后推手操纵 的商业模式是青春文学的商业成功的秘籍。 7.根据原文信息,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郭敬明、饶雪漫等人创办的青春文学杂志,借鉴了外国图书的出版形式,推动了“青春文学”的发展,在 中国刮起了一股“青春文学旋风”。 B.青春文学杂志都有一个由二三十位编辑组成的团队,团队做图书市场调研、资料收集,设计故事、人物、 框架,所以主编再在这个基础上写成的作品都是很优秀的 C.青春文学杂志的运营模式是商业炒作,在运营商的资源整合下,合力出击,赚取更大的利益
就是国内第一本慕客。而后由郭敬明一手打造的青春文学杂志《岛》《最小说》系列,则形成了一条规模化的慕客 产品线。随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张悦然的《鲤》、饶雪漫的《最女生》、蔡骏的《悬疑志》等。这些“慕客” 一经推出,就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销售纪录一次次被刷新,将《人民文学》等传统文学杂志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传统文学杂志渐呈现出衰退趋势。 青春文学杂志如此受欢迎并非偶然,《最小说》里几乎全是符合 90 后学生口味的文章,而张悦然的《鲤》主 要内容则针对 80 后文艺女性,蔡骏的《谜小说》锁定悬疑小说热爱者。“榕树下”网站总经理路金波认为,“以 往我们的文学杂志要么像《收获》《人民文学》一样走高端市场,要么像《故事会》《知音》一样走低端市场,纯 粹办给青少年看的杂志很缺乏。”路金波分析称,在动漫和互联网熏陶下长大的年轻一代,已经形成他们自己的文 化消费习惯,他们喜欢青春、悬疑、幻想、充满时尚感和趣味性的小说杂志,而郭敬明、张悦然这些 80 后作家主 办的青春文学杂志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阅读需求,让他们能够在文章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想不火都难。 凡是在市场上销售火爆的青春文学杂志,一定是最了解他们的读者的。《最小说》每个月都会统计读者调查表 的意见,公布每期作品的受欢迎度排行榜。其官网已有 12 万多的注册会员,而郭敬明、落落等主创人员都是版主, 参与讨论、回复相关的帖子。《最女生》在全国各地共有 12 个读者 QQ 群,主创人员随时与读者沟通,获得反馈, 及时对栏目进行改版和调整。 青春文学杂志引入了其他领域的先进运营模式和团队打造的生产流水线。郭敬明的《最小说》成功借鉴电视选 秀的模式举办“文学创作选秀”,启用专门的“书模”为小说量身拍摄图片,而他本人就是杂志的“书模”之一。 饶雪漫的《最女生》更是将“摄影”“DV 短片”“纸上电影”等娱乐元素与文学作品融合。在写作上,青春文学 杂志的主编们身后都有一个由二三十位编辑组成的团队,团队的任务就是做图书市场调研、资料收集, 然后设计 故事、人物、框架,主编再在这个基础上写作。 而各大出版商作为幕后推手,操纵着的商业模式,无疑是青春文学杂志火爆的“独门秘笈”。一位业内人士向 笔者勾勒了一条青春文学杂志的模式链:出版商利用明星写手的影响力推出杂志书;用杂志书吸引更多有潜质的写 手加入;最后运营偶像的衍生产品,包括文具、T 恤、与杂志匹配的单曲、书模选秀等。“新生代作家在青春文学 市场中,已是一种品牌的象征,与读者构成了一种偶像与粉丝的关系。”著名作家白桦认为,“这对于偶像作家们 保持和延宕自己的广泛影响很有帮助。” 5.关于“慕客”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慕客”就是“杂志书”,它是将图书杂志化,把书籍和杂志结合在一起。 B.在中国,“慕客”并不是新鲜事物,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现了,《老照片》是国内第一本“慕客”,随后 出现的青春文学杂志大多是“慕客”。 C.《岛》《最女生》等“慕客”一经推出,就受到了青少年的热烈追捧,销售记录连连打破,发展势头锐不可 当。 D.“慕客”有其一条规模化的慕客产品线,包括文具、T 恤、与杂志匹配的单曲、书模选秀等衍生产品。 6.对青春文学杂志受青少年读者欢迎的原因,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青春文学杂志都针对特定的目标读者群, 以其个性化,充满时尚感和趣味性的内容,如青春、悬疑、幻想 等,满足青少年的阅读需求。 B.青春文学都非常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公布作品受欢迎度排行榜,或建立读者 QQ 群,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收 集建议,及时对栏目进行改版和调整。 C.青春文学杂志采用了青少年读者感到新鲜时尚的“慕客”形式出版,能让他们在文章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 子。 D.青春文学杂志都引入了其他领域的先进运营模式和团队打造的生产流水线。各大出版商作为幕后推手操纵 的商业模式是青春文学的商业成功的秘籍。 7.根据原文信息,推断正确 ....的一项是 A.郭敬明、饶雪漫等人创办的青春文学杂志,借鉴了外国图书的出版形式,推动了“青春文学”的发展,在 中国刮起了一股“青春文学旋风”。 B.青春文学杂志都有一个由二三十位编辑组成的团队,团队做图书市场调研、资料收集,设计故事、人物、 框架,所以主编再在这个基础上写成的作品都是很优秀的。 C.青春文学杂志的运营模式是商业炒作,在运营商的资源整合下,合力出击,赚取更大的利益
D.每一本青春文学杂志至少有一位青少年的文学偶像,利用偶像来扩大其影响力,并以此来吸引新的有潜质 的写手加入。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尚节亭记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 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 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 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 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 ,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 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 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 哉? 注:①谖草:亦作“萓草”,古代传说中一种使人忘忧的草。②易,指《易经》。③瞒,通“楠”,流出的样子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益处 B.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 完备 C.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过分 D.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游览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有节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C.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0.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是为了获取其所蕴含的精神,并不只是为了喜好和好玩。同样,选取别的一些物什 也是为了体现某种精神追求。 B.会稽的黄中立,很有才能但还没有开始施展,他仍然心境淡泊,崇尚节操,没有在外营谋的念头,作者对 此也表示赞赏。 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四季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作者以 此来说明,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关键是节操,不要去追名逐利,力求贤达。 在文末,作者引用古语指出:为人做事,只有未雨绸缪,从平时闲居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一旦遇到事,才 能做到应对自如
D.每一本青春文学杂志至少有一位青少年的文学偶像,利用偶像来扩大其影响力,并以此来吸引新的有潜质 的写手加入。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尚节亭记 刘 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①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 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 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 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 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②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 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③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 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 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 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 哉? 注:①谖草:亦作“萱草”,古代传说中一种使人忘忧的草。 ②易,指《易经》。③瞒,通“樠”,流出的样子。 8.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益处 B.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 完备 C.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过分 D.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游览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的一组是 A.以.其有节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C.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0.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是为了获取其所蕴含的精神,并不只是为了喜好和好玩。同样,选取别的一些物什 也是为了体现某种精神追求。 B.会稽的黄中立,很有才能但还没有开始施展,他仍然心境淡泊,崇尚节操,没有在外营谋的念头,作者对 此也表示赞赏。 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四季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作者以 此来说明,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关键是节操,不要去追名逐利,力求贤达。 D.在文末,作者引用古语指出:为人做事,只有未雨绸缪,从平时闲居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一旦遇到事,才 能做到应对自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5分) (2)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5分) 2.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兰溪舟中 韩虢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注]①滩痕:滩上水纹。 (1)“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这两句诗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任选其中一句赏析其动静之妙。 (4分) (2)简要分析词的最后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人生感悟。(4分) 13.按提示写出名篇中的句子。(两题任选一题)(5分) (1)长江水系漫长,水域宽阔,水流舒缓,自然容易滋生出无数的诗情画意来,苏轼《赤壁赋》中写到, 在赤壁之下,举酒嘱客,上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恬静,下赏“ 的清美,产生了“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六朝旧事随流水,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2)杜甫一生长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 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闲花落地听无声 丁力梅 黄昏,桐花在教室外静静开着,像顶着一树紫色的小花伞,偶有风吹过,花落下,悄无声息。我们几个女 生,伏在走廊外的栏杆上,目光似乎漫不经心,看天,看地,看桐花。其实,哪里是在看别的,都在看郑如萍。 教学楼前的空地上,郑如萍和一帮男生在打羽毛球。夕阳的金粉,落她一身。她穿着绿衣裳,系着绿丝巾, 是粉绿的一个人。她不停地跳着,叫着,笑着,像朵盛开的绿蘑菇 美,是公认的美。走到哪里,都牵动着大家的目光。女生们假装不屑,却忍不住偷偷打量她,看她的装扮 也悄悄买了绿丝巾来系。男生们毫不掩饰他们的喜欢,曾有别班的男生,结伴到我们教室的门口,大叫,郑如 萍,郑如萍!郑如萍抬头冲他们笑,眉毛弯弯,嘴唇边,现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贱。”女生们莫名其妙地恨着她,在嘴里悄骂一声。她听到了,转过头来看看,依然笑着,很不在意的 样子。 下课时,郑如萍常折纸船玩儿。折纸船的纸,都是男生们写给的情书,成扎。她一一叠成纸船,收藏了。 对追求她的男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常有男生因她打架,她知道了,笑笑,不发一言。 髙三时,终有一个男生,因她打了一架,受伤住院。这事闹得全校沸沸扬扬。她的父母被找了来。当着围 观着的众师生的面,她人高马大的父亲,狠狠掴了她两巴掌,骂她丢人现眼。她仰着头争辩:“我没叫他们打 我根本不知道他们打架!”她的母亲听了这话,撇了撇薄薄的嘴唇,脸上现出嘲弄之色,说:“苍蝇不叮无缝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5 分) ▲ (2)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5 分) ▲ 12.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鹧鸪天·兰溪舟中 韩 淲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①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注]①滩痕:滩上水纹。 (1)“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这两句诗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任选其中一句赏析其动静之妙。 (4 分) ▲ (2)简要分析词的最后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人生感悟。(4 分) ▲ 13.按提示写出名篇中的句子。(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长江水系漫长,水域宽阔,水流舒缓,自然容易滋生出无数的诗情画意来,苏轼《赤壁赋》中写到, 在赤壁之下,举酒嘱客,上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恬静,下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清美,产生了“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 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____▲____。(李密《陈情表》) 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2)杜甫一生长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_______▲______,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4—l7 题 闲花落地听无声 丁力梅 黄昏,桐花在教室外静静开着,像顶着一树紫色的小花伞,偶有风吹过,花落下,悄无声息。我们几个女 生,伏在走廊外的栏杆上,目光似乎漫不经心,看天,看地,看桐花。其实,哪里是在看别的,都在看郑如萍。 教学楼前的空地上,郑如萍和一帮男生在打羽毛球。夕阳的金粉,落她一身。她穿着绿衣裳,系着绿丝巾, 是粉绿的一个人。她不停地跳着,叫着,笑着,像朵盛开的绿蘑菇。 美,是公认的美。走到哪里,都牵动着大家的目光。女生们假装不屑,却忍不住偷偷打量她,看她的装扮, 也悄悄买了绿丝巾来系。男生们毫不掩饰他们的喜欢,曾有别班的男生,结伴到我们教室的门口,大叫,郑如 萍,郑如萍!郑如萍抬头冲他们笑,眉毛弯弯,嘴唇边,现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贱。”女生们莫名其妙地恨着她,在嘴里悄骂一声。她听到了,转过头来看看,依然笑着..,很不在意的 样子。 下课时,郑如萍常折纸船玩儿。折纸船的纸,都是男生们写给的情书,成扎。她一一叠成纸船,收藏了。 对追求她的男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常有男生因她打架,她知道了,笑笑,不发一言。 高三时,终有一个男生,因她打了一架,受伤住院。这事闹得全校沸沸扬扬。她的父母被找了来。当着围 观着的众师生的面,她人高马大的父亲,狠狠掴了她两巴掌,骂她丢人现眼。她仰着头争辩:“我没叫他们打! 我根本不知道他们打架!”她的母亲听了这话,撇了撇薄薄的嘴唇,脸上现出嘲弄之色,说:“苍蝇不叮无缝的
蛋,你整天打扮得像个妖精似的,招人呢。” 我们听了都有些吃惊,这哪里是一个母亲说的话。有知情的同学小声说:“她不是她的亲妈,是后妈。” 这消息令我们震惊。再看郑如萍,只见她低着头,轻咬着嘴唇,眼泪一滴一滴滚下来。阳光下,她的眼泪, 那么晶莹,水晶一样的,晃得人心疼。这是我们第一次看见她哭,却没有人去安慰她,潜意识里,都觉得她是 咎由自取 郑如萍被留校察看。班主任把她的位置,调到教室最后排的角落里,与其他同学,隔着两张课桌的距离 座孤岛似的。她被孤立了。有时,我们的眼光无意间扫过去,看见她沉默地看着窗外。窗外的桐树上,聚集 着许多的小麻雀,唧唧喳喳欢叫着,总是很快乐的样子。天空碧蓝碧藍的,阳光一泻干 季节转过一个秋,转过一个冬,春天来了,满世界的桃红柳绿,我们却无暇顾及。高考进入倒计时,我们 的头,整天埋在一堆练习题里,像鸵鸟把头埋进沙堆了。郑如萍有时来上课,有时不来,大家都不在意。 某一天,突然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郑如萍跟一个流浪歌手走了。班主任撤掉了郑如萍的课桌,这 个消息,得到证实。 我们这才惊觉,真的好长时间没有看到郑如萍了。再抬头,教室外的桐花,不知什么时候开过,又落了, 满树撑着手掌大的绿叶子,蓬蓬勃勃。教室楼前的空地上,再没有了绿蘑菇似的郑如萍,没有了她飞扬的笑 我们的心,莫名地有些失落。空气很沉闷,在沉闷中,我们迎来了高考 十来年后,我们这一届天各一方的高中同学,回母校聚会。我们在校园里四处走,寻找当年的足迹。有老 同学在操场边的一棵法国梧桐树上,找到他当年刻上去的字,刻着的竟是:郑如萍,我喜欢你。我们一起哄笑 了:“呀,没想到,当年那么老实的你,也爱过郑如萍呀。”笑过后,我们长久地沉默下来。“其实,当年我们 都不懂郑如萍,她的青春,很寂寞。”一个同学突然说 我们抬头看天,天空仿佛还是当年的样子,碧蓝碧蓝的,阳光一泻千里。但到底不同了,我们的眉梢间, 已爬上岁月的皱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有多少的青春,就这样,悄悄过去了 14.结合相关情节,按要求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转过头来看看,依然笑着,很不在意的样子。(分析人物性格) (2)有时,我们的眼光无意间扫过去,看见她沉默地看着窗外。(分析人物心理) 15.请分析两处画线的景物描写的作用。(7分) 16.阅读全文,分条概括作品中的“我”对郑如萍的情感变化过程。(5分) 7.通观全文,探究郑如萍悲剧产生的主要外部原因。(6分) 六、(15分) 18.不同媒体在报道中往往对同一新闻事件有不同的关注点。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拟写新闻标题。(4 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会议指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十一五”以来,全国大气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空气质 量有所好转,大气中二氧化硫(S0)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持续下降。但同时要看到,当前我国污染物 排放总量依然较大,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仍很突出,大气环境形势严峻。要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有 力的措施,切实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为使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状况,更加接近人民群众切身感受,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 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细颗粒物)等δ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会议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 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等项目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 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PM2.5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 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1)某环保机构的行业报纸,强调环保实绩和问题的标题 (不超过15字,2分)
蛋,你整天打扮得像个妖精似的,招人呢。” 我们听了都有些吃惊,这哪里是一个母亲说的话。有知情的同学小声说:“她不是她的亲妈,是后妈。” 这消息令我们震惊。再看郑如萍,只见她低着头,轻咬着嘴唇,眼泪一滴一滴滚下来。阳光下,她的眼泪, 那么晶莹,水晶一样的,晃得人心疼。这是我们第一次看见她哭,却没有人去安慰她,潜意识里,都觉得她是 咎由自取。 郑如萍被留校察看。班主任把她的位置,调到教室最后排的角落里,与其他同学,隔着两张课桌的距离, 一座孤岛似的。她被孤立了。有时,我们的眼光无意间扫过去,看见她沉默..地看着窗外。窗外的桐树上,聚集 着许多的小麻雀,唧唧喳喳欢叫着,总是很快乐的样子。天空碧蓝碧蓝的,阳光一泻千里。 季节转过一个秋,转过一个冬,春天来了,满世界的桃红柳绿,我们却无暇顾及。高考进入倒计时,我们 的头,整天埋在一堆练习题里,像鸵鸟把头埋进沙堆了。郑如萍有时来上课,有时不来,大家都不在意。 某一天,突然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郑如萍跟一个流浪歌手走了。班主任撤掉了郑如萍的课桌,这 个消息,得到证实。 我们这才惊觉,真的好长时间没有看到郑如萍了。再抬头,教室外的桐花,不知什么时候开过,又落了, 满树撑着手掌大的绿叶子,蓬蓬勃勃。教室楼前的空地上,再没有了绿蘑菇似的郑如萍,没有了她飞扬的笑。 我们的心,莫名地有些失落。空气很沉闷,在沉闷中,我们迎来了高考。 十来年后,我们这一届天各一方的高中同学,回母校聚会。我们在校园里四处走,寻找当年的足迹。有老 同学在操场边的一棵法国梧桐树上,找到他当年刻上去的字,刻着的竟是:郑如萍,我喜欢你。我们一起哄笑 了:“呀,没想到,当年那么老实的你,也爱过郑如萍呀。”笑过后,我们长久地沉默下来。“其实,当年我们 都不懂郑如萍,她的青春,很寂寞。”一个同学突然说。 我们抬头看天,天空仿佛还是当年的样子,碧蓝碧蓝的,阳光一泻千里。但到底不同了,我们的眉梢间, 已爬上岁月的皱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有多少的青春,就这样,悄悄过去了。 14.结合相关情节,按要求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转过头来看看,依然笑着..,很不在意的样子。(分析人物性格) ▲ (2)有时,我们的眼光无意间扫过去,看见她沉默..地看着窗外。(分析人物心理) ▲ 15.请分析两处画线的景物描写的作用。(7分) ▲ 16.阅读全文,分条概括作品中的“我”对郑如萍的情感变化过程。(5分) ▲ 17.通观全文,探究郑如萍悲剧产生的主要外部原因。(6 分) ▲ 六、(15 分) 18.不同媒体在报道中往往对同一新闻事件有不同的关注点。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拟写新闻标题。(4 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 月 29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会议指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十一五”以来,全国大气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空气质 量有所好转,大气中二氧化硫(S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持续下降。但同时要看到,当前我国污染物 排放总量依然较大,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仍很突出,大气环境形势严峻。要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有 力的措施,切实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为使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状况,更加接近人民群众切身感受,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 PM2.5(细颗粒物)等 8 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会议要求 2012 年在京津冀、 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等项目监测,2013 年在 113 个环境保护重点 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 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PM2.5 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 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1)某环保机构的行业报纸,强调环保实绩和问题的标题: ▲ (不超过 15 字,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