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荣县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龚让能 审定:钟学惠 第I卷(选择题,共27分) 、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束缚(shu) 笨拙(zhuo) 露马脚(1) 房檩(ling) B.溘死(ke) 曲折(q) 夹心糖(jia) 癸丑(kui) C.渐染(jian) 招聘(pin) 冠心病(guan)椽子( chuan) D.细菌(jn) 内疚(jiu) 廿四桥(nidn) 猗郁(yi) 1.C(A露马脚1o房檩(lin)B夹心糖ji癸丑(gui)D.内疚j、细菌 ju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葱茏 惦量 急不遐择 言笑晏晏 B.落寞 攀援 铤而走险 绿草如阴 C.驯鸽 漂缈 婆娑起舞 夙兴夜寐 D.桑葚 绿洲 怦然心动 坚如磐石 2D(A掂量、急不暇择B绿草如茵C漂渺或缥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3月1日晚昆明火车站发生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让千里之外对灾难感同身 受的我们无法抑制内心的强烈愤怒。 B.网络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一些青少年缺乏自制力, 沉溺于网络游戏,夙兴夜寐,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C.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以致干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 D.不少音乐人主动要求为春晚新歌手霍尊写歌,更有热心的“赫兹”(粉丝名) 给他们发来自己创作的歌曲。但眼下的当务之急是霍尊需要创作更多能体现自己 风格的作品。 3A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 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B褒贬误用。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辛劳,褒义词。C屡试不爽:每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望文生义。D当务之急与“眼 下”重复) 4.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金融危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香港表示,是否降息要根据CPI 的快速下降来确定,也可能要到年终。 B.2014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 础的经济发展之路,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C.马航M370航班失联救援,引来了国际舆论、祖国同胞、遇难家属等各方的 热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这凸显出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 断扩大,正越来越关注如何保护其海外公民利益 D.“放心早餐”工程是以服务大众为出发点的服务性行业,是一项惠民便民的 民生工程,自全面启动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4B(A解析A项“是否降息要根据CPI的快速下降来确定”错误,两面对 面。C宾语残缺,“凸显出……意识”;主语残缺,“中国”应提到“随着”前, D项,搭配不当,“工程”与“服务性行业”不搭配)
四川省荣县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龚让能 审定:钟学惠 第Ⅰ卷(选择题,共 27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束缚(shù) 笨拙(zhuō) 露马脚(lù) 房檩(lǐng) B.溘死(kè) 曲折(qū) 夹心糖(jià) 癸丑(kuǐ) C.渐染(jiān) 招聘(pìn) 冠心病(guān) 椽子(chuán) D.细菌(jùn) 内疚(jiū) 廿四桥(niàn) 猗郁(yī) 1.C(A 露马脚 loù 房檩(lǐn) B 夹心糖 jiā 癸丑(guǐ) D.内疚 jiù、细菌 j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葱茏 惦量 急不遐择 言笑晏晏 B.落寞 攀援 铤而走险 绿草如阴 C.驯鸽 漂缈 婆娑起舞 夙兴夜寐 D.桑葚 绿洲 怦然心动 坚如磐石 2 D(A 掂量、急不暇择 B 绿草如茵 C 漂渺或缥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3 月 1 日晚昆明火车站发生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让千里之外对灾难感同身 受的我们无法抑制内心的强烈愤怒。 B.网络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一些青少年缺乏自制力, 沉溺于网络游戏,夙兴夜寐,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C.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以致干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 D.不少音乐人主动要求为春晚新歌手霍尊写歌,更有热心的“赫兹”(粉丝名) 给他们发来自己创作的歌曲。但眼下的当务之急是霍尊需要创作更多能体现自己 风格的作品。 3 A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 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B 褒贬误用。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辛劳,褒义词。C 屡试不爽:每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望文生义。D 当务之急与“眼 下”重复) 4.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针对金融危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香港表示,是否降息要根据 CPI 的快速下降来确定,也可能要到年终。 B.2014 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 础的经济发展之路,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C.马航 MH370 航班失联救援,引来了国际舆论、祖国同胞、遇难家属等各方的 热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这凸显出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 断扩大,正越来越关注如何保护其海外公民利益。” D.“放心早餐”工程是以服务大众为出发点的服务性行业,是一项惠民便民的 民生工程,自全面启动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4 B (A 解析 A 项“是否降息要根据 CPI 的快速下降来确定”错误,两面对一 面。C 宾语残缺,“凸显出……意识”;主语残缺,“中国”应提到“随着”前。 D 项,搭配不当,“工程”与“服务性行业”不搭配)
二、(9分,每题3分) ①“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 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 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 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 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 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 “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 ②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冋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现存的歌辞, 较早的有《孟子》中记录的《孺子歌》,据说是孔子游楚时听当地小孩所唱,“沧 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种歌谣到秦汉时还 十分流行。如刘邦有《大风歌》,项羽有《垓下歌》。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 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些也 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 ③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人称楚辞 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屈原的作品,除《九 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 而言,也长得多。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同时,这种“不 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 的声调来诵读。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 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 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 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有何过错。因为本来是先有“屈 赋”而后有“汉赋”的。 ④楚地盛行的巫教使楚辞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 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 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 原,在表述自身情感时,也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合 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 ⑤除了楚文化本身的因素,其他一些因素对楚辞的形式也起了一定作用。屈原《九 章》中的《橘颂》全用四言句,又在隔句的句尾用“兮”字,可以视为《诗经》 体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在战国时代,纵横家奔走游说。十分活跃。“余波 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已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鲁迅《汉 文学史纲要》中的这一节论述,正确地指出了战国纵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对《楚 辞》形成的影响 ⑥当然,“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辨骚》)。楚辞是楚文化 的产物,具体说来,又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 5、下列关于“楚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楚辞”这一名称至迟在汉代前期己经出现。它本是泛指楚地的歌词,如孔 子游楚时听到的当地小孩所唱的《孺子歌》 B、“楚辞”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的关系, 后来专指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不使用四言句。[来 C、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 体”,而汉代人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二 、(9 分,每题 3 分) ①“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 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 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 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 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 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 “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 ②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现存的歌辞, 较早的有《孟子》中记录的《孺子歌》,据说是孔子游楚时听当地小孩所唱,“沧 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种歌谣到秦汉时还 十分流行。如刘邦有《大风歌》,项羽有《垓下歌》。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 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些也 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 ③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人称楚辞 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屈原的作品,除《九 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 而言,也长得多。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同时,这种“不 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 的声调来诵读。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 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 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 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有何过错。因为本来是先有“屈 赋”而后有“汉赋”的。 ④楚地盛行的巫教使楚辞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 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 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 原,在表述自身情感时,也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合 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 ⑤除了楚文化本身的因素,其他一些因素对楚辞的形式也起了一定作用。屈原《九 章》中的《橘颂》全用四言句,又在隔句的句尾用“兮”字,可以视为《诗经》 体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在战国时代,纵横家奔走游说。十分活跃。“余波 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已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鲁迅《汉 文学史纲要》中的这一节论述,正确地指出了战国纵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对《楚 辞》形成的影响。 ⑥当然,“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辨骚》)。楚辞是楚文化 的产物,具体说来,又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 5、下列关于“楚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楚辞”这一名称至迟在汉代前期已经出现。它本是泛指楚地的歌词,如孔 子游楚时听到的当地小孩所唱的《孺子歌》。 B、“楚辞”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的关系, 后来专指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不使用四言句。[来 C、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 体”,而汉代人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D、“楚辞”是一种诗体,而《楚辞》是屈原、宋玉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 品集,由西汉末年的刘向辑录 5B楚辞有时使用四言体。文章第五段“屈原《九章》中的《橘颂》全用四 言句”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楚辞》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其中的 作品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B.楚辞虽然脱胎于楚地歌谣,但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它使用繁丽的文辞,容 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 C.楚辞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但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 据古籍记载,它需要用类似古希腊史诗“吟唱”的特别声调来诵读 D.楚地盛行的巫教使楚辞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屈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片充满 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文化氛围中,所以他创作的作品给人以神秘的感受。 6C“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并非古籍记载,而是今人推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为了与汉赋区别,我们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而汉人因为楚辞“不歌而诵”, 称它为赋,这也并不为过。 B.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体式与中原 歌谣不同,但不应属于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楚辞”。 C.从楚辞中可以看出《诗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也可以看到战国时代纵 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使《楚辞》与《诗经》朴质的体式有所不同 D.楚辞的形成有多种因素,除受巫教等楚文化的影响较大外,同时还受到不同 文学体式以及形成时代的影响,但不会受个别诗人创作影响。 7D.“不会受个别诗人创作影响”错,原文最后一句“具体说来,又离不开伟 大诗人屈原的创造。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何琦,字万伦,司空充之从兄也。祖父盒,后将军。父享,淮南内史 琦年十四丧父,哀毁过礼。性沈敏有识度,好古博学,居于宣城阳谷县,事母孜 孜,朝夕色养。常患甘鲜不赡,乃为郡主薄,察孝廉,除郎中,以选补宣城径县 令。司徒王导引为参军,不就。及丁母忧,居丧泣血,杖而后起,停柩在殡,为 邻火所逼,烟焰已交,家乏僮使,计无从出,乃匍匐抚棺号哭。俄而风止火息, 堂屋一间免烧,其精诚所感如此。 服阕,乃慨然叹曰:“所以出身仕者,非谓有尺寸之能以效智力,实利微禄,私 展供养。一旦莞然,无复恃怙,岂可复以朽钝之质尘默°清朝哉!”于是养志衡 门,不交人事,耽玩典籍,以琴书自娱。不营产业,节俭寡欲,丰约与乡邻共之。 乡里遭乱,姊没夫家,琦惟有一婢,便为购赎。然不为小谦,凡有赠遗,亦不苟 让,但于己有余,辄复随而散之。任心而行,率意而动,不占卜,无所 事 司空陆玩、太尉桓温并辟命,皆不就。诏征博士,又不起。简文帝时为抚军,钦 其名行,召为参军,固辞以疾。公车再征通直散骑侍郎、散骑常侍,不行。由是
D、“楚辞”是一种诗体,而《楚辞》是屈原、宋玉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 品集,由西汉末年的刘向辑录。 5 B 楚辞有时使用四言体。文章第五段“屈原《九章》中的《橘颂》全用四 言句”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楚辞》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其中的 作品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B.楚辞虽然脱胎于楚地歌谣,但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它使用繁丽的文辞,容 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 C.楚辞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但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 据古籍记载,它需要用类似古希腊史诗“吟唱”的特别声调来诵读。 D.楚地盛行的巫教使楚辞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屈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片充满 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文化氛围中,所以他创作的作品给人以神秘的感受。 6 C“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并非古籍记载,而是今人推 测。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为了与汉赋区别,我们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而汉人因为楚辞“不歌而诵”, 称它为赋,这也并不为过。 B.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体式与中原 歌谣不同,但不应属于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楚辞”。 C.从楚辞中可以看出《诗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也可以看到战国时代纵 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使《楚辞》与《诗经》朴质的体式有所不同。 D.楚辞的形成有多种因素,除受巫教等楚文化的影响较大外,同时还受到不同 文学体式以及形成时代的影响,但不会受个别诗人创作影响。 7 D.“不会受个别诗人创作影响”错,原文最后一句“具体说来,又离不开伟 大诗人屈原的创造。”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9 题。 何琦,字万伦,司空充之从兄也。祖父盒,后将军。父享,淮南内史。 琦年十四丧父,哀毁过礼。性沈敏有识度,好古博学,居于宣城阳谷县,事母孜 孜,朝夕色养。常患甘鲜不赡,乃为郡主薄,察孝廉,除郎中,以选补宣城径县 令。司徒王导引为参军,不就。及丁母忧,居丧泣血,杖而后起,停柩在殡,为 邻火所逼,烟焰已交,家乏僮使,计无从出,乃匍匐抚棺号哭。俄而风止火息, 堂屋一间免烧,其精诚所感如此。 服阕,乃慨然叹曰:“所以出身仕者,非谓有尺寸之能以效智力,实利微禄,私 展供养。一旦莞然,无复恃怙,岂可复以朽钝之质尘默①清朝哉!”于是养志衡 门,不交人事,耽玩典籍,以琴书自娱。不营产业,节俭寡欲,丰约与乡邻共之。 乡里遭乱,姊没夫家,琦惟有一婢,便为购赎。然不为小谦,凡有赠遗,亦不苟 让,但于己有余,辄复随而散之。任心而行,率意而动,不占卜,无所 事。 司空陆玩、太尉桓温并辟命,皆不就。诏征博士,又不起。简文帝时为抚军,钦 其名行,召为参军,固辞以疾。公车再征通直散骑侍郎、散骑常侍,不行。由是
君子仰德,莫能屈也。桓温尝登琦县界山,谓然叹曰:“此山南有人焉,何公真 止足者也!” 琦善养性,老而不衰,布褐蔬食,恒以述作为事,著《三国评论》,凡所撰录百 许篇,皆行于世。年八十二卒。 (选自《晋 书·列传第五十八》,有删节) [注]①默,通“墨”,墨染,玷污。 8.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母孜孜,朝夕色养孜孜:勤勉 B.常患甘鲜不 赡 赡:赡养 C.服阕,乃慨然叹日 阕:停止、完结D.耽玩典籍,以琴书自娱。 耽:沉溺 8B由“甘鲜”一词,即“鲜美的食物”可以得出,后面接的“赡”解释为 “赡养”就翻译不通,再者,“赡”除“赡养”之外,还有“充足、富足”之 意,那么整句意思应为:“常常担心鲜美的食物不充足”。因此该字在此句中取 “充足”这一意思更为合适。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匍匐抚棺号哭 今其智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便为购赎 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C.召为参军,固辞以疾。 挟飞仙以遨游 D.率意而动 怠而欲出者 9B(A、副词,于是、就/判断,为、是;B、介词,给,替;C、介词,用/ 连词,表修饰;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2分) 10.把第Ⅰ卷中文言文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凡有赠遗,亦不苟让,但于己有余,辄复随而散之。(3分) (2)所以游目畅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4分) (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3分) (1)凡是有人送他东西,也不随意(也姑且不)推让,只要对自己来说是有 盈余的东西,就(总是)会又随心将东西散发给需要的人。(“遗”,赠送;“但” 只要;“辄”,就、总是。3分) (2)(借以)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足以极尽(穷尽)视和听的乐趣(享 受),实在快乐啊! (所以、游目畅怀、极、信各1分,共4分) (3)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平凡的景象(观),常常在险远的地方。(非 常、观、险远各1分,共3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何琦高尚的德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事母至孝(重视亲情);节俭寡欲;乐善好施;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答出 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2.请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4分)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 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节选《毛诗序》
君子仰德,莫能屈也。桓温尝登琦县界山,谓然叹曰:“此山南有人焉,何公真 止足者也!” 琦善养性,老而不衰,布褐蔬食,恒以述作为事,著《三国评论》,凡所撰录百 许篇,皆行于世。年八十二卒。 (选自《晋 书·列传第五十八》,有删节) [注]①默,通“墨”,墨染,玷污。 8.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母孜孜,朝夕色养 孜孜:勤勉 B.常患甘鲜不 赡 赡: 赡养 C.服阕,乃慨然叹日 阕:停止、完结 D.耽玩典籍,以琴书自娱。 耽:沉溺 8 B 由“甘鲜”一词,即“鲜美的食物”可以得出,后面接的“赡”解释为 “赡养”就翻译不通,再者, “赡”除“赡养”之外,还有“充足、富足”之 意,那么整句意思应为:“常常担心鲜美的食物不充足”。因此该字在此句中取 “充足”这一意思更为合适。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匍匐抚棺号哭 今其智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便为购赎 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C.召为参军,固辞以疾。 挟飞仙以遨游 D.率意而动 怠而欲出者 9 B(A、副词,于是、就/判断,为、是; B、介词,给,替;C、介词,用/ 连词,表修饰;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 123 分) 四、(32 分) 10.把第Ⅰ卷中文言文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凡有赠遗,亦不苟让,但于己有余,辄复随而散之。(3 分) (2)所以游目畅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4 分) (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3 分) (1)凡是有人送他东西,也不随意(也姑且不)推让,只要对自己来说是有 盈余的东西,就(总是)会又随心将东西散发给需要的人。(“遗”,赠送;“但”, 只要;“辄”,就、总是。3 分) (2)(借以)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足以极尽(穷尽)视和听的乐趣(享 受),实在快乐啊! (所以、游目畅怀、极、信各 1 分,共 4 分) (3)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平凡的景象(观),常常在险远的地方。(非 常、观、险远各 1 分,共 3 分) 11.第 I 卷文言文中何琦高尚的德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4 分) 事母至孝(重视亲情);节俭寡欲;乐善好施;修身养性;淡泊名利。 (答出一 点 1 分,意思相近即可) 12.请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 9 处)(4 分)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 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节选《毛诗序》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 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4分,每2处1分) 13.诗歌鉴赏(8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4分) (2)诗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分) (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 池塘水面的平静。 (2) 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 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 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 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14、名句默写。(8选6,共6分) (1)女也不 爽 (2)一三其德。《诗经·氓》 ,长路漫浩 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3)《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 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 (4) ,池鱼思故 渊 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 居》 (5))一觞一咏, 。(王 羲之《兰亭集序》 (6)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 壁赋》) (7)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 壁赋》 (8)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五、文学作品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蚂蚁居士 凌仕江 红砖,超市,街口随风摇曳的橡皮树。灰街道,树林笼罩,院子深深,流浪猫在 屋檐下张望呼叫,再转道。转过几杆雨打的芭蕉,方知什么是真正的宁静,什么 是红尘中的素雅。而我要拜访的向居士就在这深院里的二楼居住 这是我与向居士十年后的第一次会晤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 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4 分,每 2 处 1 分) 13.诗歌鉴赏(8 分) 雨后池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4 分) (2)诗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 分) (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 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 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 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 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14、名句默写。(8 选 6,共 6 分) (1)女也不 爽, 。 ,二三其德。《诗经·氓》 (2) ,长路漫浩 浩。 ,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3)《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 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 是 , 。 (4) ,池鱼思故 渊。 ,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 居》) (5))一觞一咏, 。(王 羲之《兰亭集序》) (6)舞幽壑之濳蛟, 。(苏轼《赤 壁赋》) (7)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 壁赋》) (8)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五、文学作品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 蚂蚁居士 凌仕江 红砖,超市,街口随风摇曳的橡皮树。灰街道,树林笼罩,院子深深,流浪猫在 屋檐下张望呼叫,再转道。转过几杆雨打的芭蕉,方知什么是真正的宁静,什么 是红尘中的素雅。而我要拜访的向居士就在这深院里的二楼居住。 这是我与向居士十年后的第一次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