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弑臣》) 历史的演进给上述四家理想人格带来了不同的命运。儒家人格自汉定于 尊,长期居于支配地位,宋明以后在与释、道人格的竞争及其合流中,逐渐被 系统化、完善化,并成为中国古代传统人格的主流。 概括地说,中国传统人格的精华主要有勤劳、善良、协作、宽容、自强、 刚健、有为等。 2、中国传统人格的精粕 中国传统人格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中创造的文明的结晶,包含着人类发展 不可或缺的精神因素。但是,任何一种源远流长文化哺育下的人格都具有两面 性,既有精华的一面,又有糟粕的一面,中国传统人格也不例外,其中存在着 大量的封建主义的糟粕。与现代人格的关系有冲突的地方,也有融合与补益 影响大学生向现代人格转化的传统人格的基本特质有以下几点 1、克己与顺从。中国儒家历来提倡克己复礼。中国孩子从小听父母的话, 上学听老师的话,上班听领导的话,这种世代相传的教育方式培养了日常生活 中循规蹈矩、依顺服从、迷信权威的人格框架。五四时期,这曾被鲁迅斥之为 奴性意识”,而今天其影子仍清晰可见。报载南方某省一中学教师命令全班 学生殴打一名学生,全班无人反抗,致使该生重伤;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外资 老板令中国员工下跪事件更令人痛心。这表明,中国传统人格中奴性意识至今 依在,而且在大学生一代中潜移默化地生了根。如果说传统人格中的循规蹈矩 成分向着守法方向发展,还不失为现代法治社会的积极效应。但如果奴性意识 泛滥则是现代人格形成的大敌。 2、中庸、保守、满足现状。百姓中至今广为流传着这样的俗语:“知足 常乐”、“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等信手 拈来。显见其中明哲保身的守旧性、缺少竞争与创新的成分,而且对“争”大
6 劫弑臣》)。 历史的演进给上述四家理想人格带来了不同的命运。儒家人格自汉定于一 尊,长期居于支配地位,宋明以后在与释、道人格的竞争及其合流中,逐渐被 系统化、完善化,并成为中国古代传统人格的主流。 概括地说,中国传统人格的精华主要有勤劳、善良、协作、宽容、自强、 刚健、有为等。 2、中国传统人格的糟粕 中国传统人格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中创造的文明的结晶,包含着人类发展 不可或缺的精神因素。但是,任何一种源远流长文化哺育下的人格都具有两面 性,既有精华的一面,又有糟粕的一面,中国传统人格也不例外,其中存在着 大量的封建主义的糟粕。与现代人格的关系有冲突的地方,也有融合与补益。 影响大学生向现代人格转化的传统人格的基本特质有以下几点: 1、克己与顺从。中国儒家历来提倡克己复礼。中国孩子从小听父母的话, 上学听老师的话,上班听领导的话,这种世代相传的教育方式培养了日常生活 中循规蹈矩、依顺服从、迷信权威的人格框架。五四时期,这曾被鲁迅斥之为 “奴性意识”,而今天其影子仍清晰可见。报载南方某省一中学教师命令全班 学生殴打一名学生,全班无人反抗,致使该生重伤;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外资 老板令中国员工下跪事件更令人痛心。这表明,中国传统人格中奴性意识至今 依在,而且在大学生一代中潜移默化地生了根。如果说传统人格中的循规蹈矩 成分向着守法方向发展,还不失为现代法治社会的积极效应。但如果奴性意识 泛滥则是现代人格形成的大敌。 2、中庸、保守、满足现状。百姓中至今广为流传着这样的俗语:“知足 常乐”、“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等信手 拈来。显见其中明哲保身的守旧性、缺少竞争与创新的成分,而且对“争”大
有压抑、恐吓之意。实践中,人物的命运也大抵如此。所以,一代代又形成了 保守和安于现状的劣习,大学生中“小富即安”、“差不多就行”的思想大有人 在,表现在大学生学子中即“考上大学,完事大吉”,“60分万岁”,以及被动 学习者都属此类。 3、修己、自谦、内省。注重个人修养本来无可厚非,但传统人格过分强 调了内省、修身。“每日三省吾身”,并且把修身提到了“治国、平天下”的高 度,古代学人甚至终生致力修身而把“治国、平天下”反倒淡忘了。现在大学 生当然也不能只“厚德”而不“载物”。另外,过分自谦和内省易导致内倾型 人格,缺少张力、竞争力,这也是形成现代人格的不利因素 4、“老死不相往来”与淡之如水的“君子之交”。传统人格不注重交往, 传统社会的理想国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人们之 间完全以家庭为中心,生活空间狭窄,社会生活弱化。“父母在,不远游”。世 代延袭的结果是对人际交往多有偏见、成见。80年代初,大多数人对走后门、 拉关系与正常的公共关系、人际交往还混为一谈。今天,人们在观念上已认识 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大学生在这方面实践上的空白点还太多太多。 另外,传统教育中“君子之交”过分强调志同道合、顺其自然、“物以类 聚,人以群分”,这实际上限制了交往的范围。传统交往的“淡”、“客气”“实 在”也忽视了交往的艺术。这些都不适合现代社会对个人成长的要求 当然,传统人格也有许多现代人格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即与现代人格融 合补益之处。比如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宽厚和平的因素、勤奋坚韧等等。 我们无法丢弃传统,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生存因子;我们无法不转向现代化, 它是我们茁壮成长的营养成分。问题在于,我们祖先留下的生存因子中有一些 成分与现代的营养素不“配伍”。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就是找到并剔除那些不 “配伍”的成分,及时并充足地补充现代的养分,这即传统让位给现代的真
7 有压抑、恐吓之意。实践中,人物的命运也大抵如此。所以,一代代又形成了 保守和安于现状的劣习,大学生中“小富即安”、“差不多就行”的思想大有人 在,表现在大学生学子中即“考上大学,完事大吉”,“60 分万岁”,以及被动 学习者都属此类。 3、修己、自谦、内省。注重个人修养本来无可厚非,但传统人格过分强 调了内省、修身。“每日三省吾身”,并且把修身提到了“治国、平天下”的高 度,古代学人甚至终生致力修身而把“治国、平天下”反倒淡忘了。现在大学 生当然也不能只“厚德”而不“载物”。另外,过分自谦和内省易导致内倾型 人格,缺少张力、竞争力,这也是形成现代人格的不利因素。 4、“老死不相往来”与淡之如水的“君子之交”。传统人格不注重交往, 传统社会的理想国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人们之 间完全以家庭为中心,生活空间狭窄,社会生活弱化。“父母在,不远游”。世 代延袭的结果是对人际交往多有偏见、成见。80 年代初,大多数人对走后门、 拉关系与正常的公共关系、人际交往还混为一谈。今天,人们在观念上已认识 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大学生在这方面实践上的空白点还太多太多。 另外,传统教育中“君子之交”过分强调志同道合、顺其自然、“物以类 聚,人以群分”,这实际上限制了交往的范围。传统交往的“淡”、“客气”、“实 在”也忽视了交往的艺术。这些都不适合现代社会对个人成长的要求。 当然,传统人格也有许多现代人格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即与现代人格融 合补益之处。比如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宽厚和平的因素、勤奋坚韧等等。 我们无法丢弃传统,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生存因子;我们无法不转向现代化, 它是我们茁壮成长的营养成分。问题在于,我们祖先留下的生存因子中有一些 成分与现代的营养素不“配伍”。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就是找到并剔除那些不 “配伍”的成分,及时并充足地补充现代的养分,这即传统让位给现代的真
中、西方人格的异同 如果以西方传统人格为参照,首先应当强调,二者的共性是根本的、主要 的,但区别也是明显的。由于自然、社会、人文的差异而造就了在共性基础之 上的个性特点:一是整体性(中)与个体性(西)倾向之偏:二是追求和谐(中)与 热衷竞争(西)之异:三是内向封闭性(中)与外向开放性(西)之别等等。概而言 之,中国传统人格为“伦理型”,西方为“宗教型”。这里必须指出,在当今国 内外学者的诸种中西比较中,有的存在着三个常识性错误:一是以中国古代与 西方近现代比;二是用中国近代史的耻辱与西方列强的荣耀比,忽视中国近代 史的进步:三是抹煞现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史的巨大变革。一提 到传统,在中国似乎只是儒、法、墨、道,近二百年好像断了烟火,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70余年更是荒芜一片。比较不能错仁 比较的目的在于区别个性特点,并非都是说明优劣。事实上,中西古代以至现、 当代人格状况各有特点,各有长短。“西化论”、“中化论”“冲突论”等等都 是错误的。各个民族和国家“以我为主”,融合互补,才是人间之正道 四、市场经济呼唤人格现代化 从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变过程,我们称之为“人格现代化”。社会心 理学把人格现代化看作是一种人的价值观、心理态度和认知偏向等改变的过 程,并认为由于人与其生存环境的互动关系,导致个体后期社会化经历使人格 进行着改变。目前市场经济的现状使我们领悟到:先进美好的现代制度以及伴 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只是一些空的躯壳,这些制度要获得成功, 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们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无论哪个国 家,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只有它的人民的心理、态度和行为,都能与各种 现代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能最终获得成
8 意。 三、中、西方人格的异同 如果以西方传统人格为参照,首先应当强调,二者的共性是根本的、主要 的,但区别也是明显的。由于自然、社会、人文的差异而造就了在共性基础之 上的个性特点:一是整体性(中)与个体性(西)倾向之偏;二是追求和谐(中)与 热衷竞争(西)之异;三是内向封闭性(中)与外向开放性(西)之别等等。概而言 之,中国传统人格为“伦理型”,西方为“宗教型”。这里必须指出,在当今国 内外学者的诸种中西比较中,有的存在着三个常识性错误:一是以中国古代与 西方近现代比;二是用中国近代史的耻辱与西方列强的荣耀比,忽视中国近代 史的进步;三是抹煞现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史的巨大变革。一提 到传统,在中国似乎只是儒、法、墨、道,近二百年好像断了烟火,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 70 余年更是荒芜一片。比较不能错位, 比较的目的在于区别个性特点,并非都是说明优劣。事实上,中西古代以至现、 当代人格状况各有特点,各有长短。“西化论”、“中化论”、“冲突论”等等都 是错误的。各个民族和国家“以我为主”,融合互补,才是人间之正道。 四、市场经济呼唤人格现代化 从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变过程,我们称之为“人格现代化”。社会心 理学把人格现代化看作是一种人的价值观、心理态度和认知偏向等改变的过 程,并认为由于人与其生存环境的互动关系,导致个体后期社会化经历使人格 进行着改变。目前市场经济的现状使我们领悟到:先进美好的现代制度以及伴 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只是一些空的躯壳,这些制度要获得成功, 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们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无论哪个国 家,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只有它的人民的心理、态度和行为,都能与各种 现代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能最终获得成
功。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人格现代化已是别无出路的选择和历史的必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国家走向现代化和未来发展的基本条件,这种基本 条件下的人格现代化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 1、锻造大学生现代人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人文基础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在其《人的现代化》一书中 指出: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经济模式、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乃至 文化、教育、政治、机构设置、各种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是一个国家的人民 如果缺乏一种能赋与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现代人格,如果操纵和运作这些 经济方式的人自身还没有从传统人格中摆脱出来,经历一个现代的转变,失败 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 术和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生产力诸因 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构成社会经济生活中诸矛盾的主导因素,更是社会存 在与发展的动力。所以,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秩序要良性发展,就必须使它 的全体民众首先要具备现代化的人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中脱胎演变而来的一种经济形 式。由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程十分短暂,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还比较落后,社会法制体系还不够完备,民众的科技道德水准还有待进一步提 高,因此,面对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一些灰暗丑恶的不良现象也不可避免地 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如: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制假售假、欺行霸市、偷 税漏税、不讲信用、敲诈行骗、偷盗抢劫、黑恶势力等现象不断发生,腐蚀人 们的灵魂,败坏社会风气,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中国实现 现代化的重要障碍。要有效地扼制这些现象,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 当然要靠法律的调整、行政手段的制约,而更为深刻、更迫切需要的则是人文
9 功。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人格现代化已是别无出路的选择和历史的必 然。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国家走向现代化和未来发展的基本条件,这种基本 条件下的人格现代化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 1、锻造大学生现代人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人文基础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在其《人的现代化》一书中 指出: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经济模式、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乃至 文化、教育、政治、机构设置、各种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是一个国家的人民 如果缺乏一种能赋与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现代人格,如果操纵和运作这些 经济方式的人自身还没有从传统人格中摆脱出来,经历一个现代的转变,失败 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 术和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生产力诸因 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构成社会经济生活中诸矛盾的主导因素,更是社会存 在与发展的动力。所以,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秩序要良性发展,就必须使它 的全体民众首先要具备现代化的人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中脱胎演变而来的一种经济形 式。由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程十分短暂,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还比较落后,社会法制体系还不够完备,民众的科技道德水准还有待进一步提 高,因此,面对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一些灰暗丑恶的不良现象也不可避免地 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如: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制假售假、欺行霸市、偷 税漏税、不讲信用、敲诈行骗、偷盗抢劫、黑恶势力等现象不断发生,腐蚀人 们的灵魂,败坏社会风气,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中国实现 现代化的重要障碍。要有效地扼制这些现象,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 当然要靠法律的调整、行政手段的制约,而更为深刻、更迫切需要的则是人文
精神的支持,需要增进人格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培育大学生高度的自觉自律 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培育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 历史使命感等现代人格品质,摈弃自我中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懒散依赖 等不良人格品质。因为“一个拥有现代人格的人,他不仅能自律,也能影响他 人及他运作的事业。对于已出现的这些不良现象,他能有效地抵制,并且用自 己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我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地人 文管理的成功经验已经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市场经济的自主性、竞争性、平等性、开放性和法制性等特征,也 要求人们要相应地具备自主独立性、公平竞争性、民主法制性和进取创新性等 现代人格特质与其相吻合。唯有如此,市场经济才能协调发展。作为未来社会 的建设者,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其现代人格品质的特点将直 接作用到社会生产和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直接影 响它们的健康运行和发展。所以,塑造大学生现代人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 性运行的重要人文基础 2、建构大学生现代人格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化 的重要条件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 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 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同时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之一。我国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 上,在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实现国家现代化。这是非常宏伟的 战略蓝图。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就必须首先实现人格的现代化。因为,社会现 代化并不仅仅是指经济的现代化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包括人的现代化。而
10 精神的支持,需要增进人格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培育大学生高度的自觉自律 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培育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 历史使命感等现代人格品质,摈弃自我中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懒散依赖 等不良人格品质。因为“一个拥有现代人格的人,他不仅能自律,也能影响他 人及他运作的事业。对于已出现的这些不良现象,他能有效地抵制,并且用自 己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⑷我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地人 文管理的成功经验已经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市场经济的自主性、竞争性、平等性、开放性和法制性等特征,也 要求人们要相应地具备自主独立性、公平竞争性、民主法制性和进取创新性等 现代人格特质与其相吻合。唯有如此,市场经济才能协调发展。作为未来社会 的建设者,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其现代人格品质的特点将直 接作用到社会生产和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直接影 响它们的健康运行和发展。所以,塑造大学生现代人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 性运行的重要人文基础。 2、建构大学生现代人格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化 的重要条件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 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 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同时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之一。我国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 上,在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实现国家现代化。这是非常宏伟的 战略蓝图。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就必须首先实现人格的现代化。因为,社会现 代化并不仅仅是指经济的现代化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包括人的现代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