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CB01—2014)主编:霍明李春风主要参编人员:周荣贵廖朝华郭腾峰孟书涛张劲泉余培玉韩常领孙芙灵王蒙汪晶
目次C目 次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3.1公路分级-3.2设计车辆3.3交通量3.4服务水平C3.5速度83.6建筑限界103.7抗震114路线·517路基路面·216桥涵·257汽车及人群荷载298隧道339路线交叉339.1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349.2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359.3公路与铁路相交叉359.4公路与乡村道路相交叉369.5公路与管线等相交叉379.6动物通道3910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3910.1一般规定.3910.2交通安全设施4110.3服务设施4110.4管理设施45公路服务水平分级附录A49货车停车视距、识别视距附录B51本标准用词说明5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条文说明附件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总则·1.553基本规定·594路线.695路基路面·836桥涵89..7汽车及人群荷载958隧道1019路线交叉10710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115
C总则1总则1.0.1为规范公路工程建设,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公路。一1.0.3公路建设应按地区特点、交通特性、路网结构综合分析确定公路的功能,根据功能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等选用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1.0.4公路建设项目应做好总体设计,使主体工程与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相互协调配套,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和项目的整体功能。1.0.5公路建设应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在确定公路用地范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路用地范围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范围内的土地;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于2m范围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2在风沙、雪害、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带设置防护、整治设施时,以及在膨胀土、盐渍土等特殊土地带采取处治措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3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绿化以及其他线外工程等用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1.0.6公路建设必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路环境保护应贯彻“保护优先、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2公路建设应根据自然条件进行绿化、美化路容、保护环境。3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和有特殊要求的公路建设项目应作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评价。4,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或因公路建设可能造成环境近期难以恢复的地带,应作环境保护设计。5公路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公路废旧材料,节约工程建设资源。-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e1.0.7公路分期修建必须遵照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总体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前期工程应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2高速公路整体式断面路段不得横向分幅分期修建。3高速公路分离式断面路段可采用分幅分期修建,先期建成的一幅按双向交通通车时,应按二级公路通车条件进行管理。1.0.8公路改扩建时,应对改扩建方案和新建方案进行论证比选。采用改扩建方案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路改扩建时机应根据实际服务水平论证确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服务水平宜在降低到三级服务水平下限之前三级公路服务水平宜在降低到四级服务水平下限之前,四级公路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2利用现有公路局部路皮因地形地物限制,提高设计速度将诱发工程地质病害、大影大幅增加工程造价或对保护环境、文物有较时,该局部路的设计可维持原设计速度,但其长度高速公路不宜大于15km公路不宜大于10km。3高速公路改折建应在进行交通组织设计、交通安全评价等基础上做出具体实施方案设计。在工程实施中,应减少对既有公路的干扰,并应有保证通行安全措施。维持通车路段的服务水平可降低一级,设速度不宜低于60km/h。应作保通设计方案。4一、二、三级公路改扩建时,5沙漠、戈壁、草原等小交通量地区的高速公路分离式断面路段利用现有二级公路改建为一幅时,其设计共水频率可维持原标准不变,设计速度不宜大于80km/h。1.0.9非机动车、行人密集路段宜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等的交通需求,可根据交通组成情况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1.0.10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干线公路应在设计时进行交通安全评价,其他公路在有条件时也可进行交通安全评价。1.0.11有救灾通道功能需求的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可相应提高抗震及设计洪水频率标准。1.0.12公路建设项目,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综合考虑建设、养护、管理等成本效益和安全、环保、运营等社会效益,选用综合效益最佳方案。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