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命题的逻辑分析 3 第三章命题推理的形式 8 第四章真值表方法与命题演算 14 第五章传统谓词逻辑 20 第六章谓词演算 26 第七章模态逻辑 31 第八章归纳逻辑 35 第九章假说与侦查假设 41 第十章论证与论辩 45 第十一章谬误 51 第十二章逻辑基本规律 54 练习题参考答案 62 第一章绪论 62 第二章命题的逻辑分析 64 第三章命题推理的形式 68 第四章真值表方法与命题演算 74 第五章传统谓词逻辑 88 第六章谓词演算 95 第七章模态逻辑 103 第八章归纳推理 107 第九章假说与侦察假设 110 第十章论证与论辩 112 第十一章谬误 118 第十二章逻辑基本规律 121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 ............................................................................................................ 1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二章 命题的逻辑分析......................................................................................... 3 第三章 命题推理的形式......................................................................................... 8 第四章 真值表方法与命题演算........................................................................... 14 第五章 传统谓词逻辑........................................................................................... 20 第六章 谓词演算................................................................................................... 26 第七章 模态逻辑................................................................................................... 31 第八章 归纳逻辑................................................................................................... 35 第九章 假说与侦查假设....................................................................................... 41 第十章 论证与论辩............................................................................................... 45 第十一章 谬 误................................................................................................... 51 第十二章 逻辑基本规律....................................................................................... 54 练习题参考答案............................................................................................................... 62 第一章 绪 论....................................................................................................... 62 第二章 命题的逻辑分析....................................................................................... 64 第三章 命题推理的形式....................................................................................... 68 第四章 真值表方法与命题演算........................................................................... 74 第五章 传统谓词逻辑......................................................................................... 88 第六章 谓词演算................................................................................................... 95 第七章 模态逻辑................................................................................................. 103 第八章 归纳推理................................................................................................. 107 第九章 假说与侦察假设..................................................................................... 110 第十章 论证与论辩............................................................................................. 112 第十一章 谬 误................................................................................................... 118 第十二章 逻辑基本规律..................................................................................... 121
《逻辑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思维形式结构2.逻辑常项3.逻辑变项 二、选择题 1.与“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具有共同形式结构的是: A.将在于勇也在于谋B.甲不出国而乙出国 C.甲出国而乙不出国D.将在于谋而不在于勇 E.甲出国乙也出国 2.在“并非他或者是法官或者是律师这一命题中,逻辑常项是: A.或者 B.法官 C.律师 D.并非E.他 3.逻辑学是一门没有阶级性的工具性的科学。以下哪项不能支持上面的观点 A.人人需要逻辑,人们都在应用逻辑。 B.逻辑学源于公元前4世纪的古代中国,那时的中国已成为阶级社会。 C.逻辑学只通过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而间接地为人们认识和获取真 理服务。 D.逻辑学研究人类思维的共有现象和普遍规律。 E.如果逻辑学有阶级性,那么各阶级就会有自己特殊的思维形结构,各阶级 之间也就因无法沟通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了 4.在司法审判制中,所谓肯定性误判是指把无罪判为有罪,也即错判,否定性 误判就是把有罪者判为无罪,也即错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不放过一个坏人 不冤枉一个好人。” 某法学家认为,目前,衡量一个法院在办案中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是否足 够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误判率是否足够低
1 《逻辑学》练习题 第一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思维形式结构 2.逻辑常项 3.逻辑变项 二、选择题 1.与“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具有共同形式结构的是: A. 将在于勇也在于谋 B. 甲不出国而乙出国 C. 甲出国而乙不出国 D. 将在于谋而不在于勇 E. 甲出国乙也出国 2.在“并非他或者是法官或者是律师”这一命题中,逻辑常项是: A. 或者 B. 法官 C. 律师 D. 并非 E. 他 3.逻辑学是一门没有阶级性的工具性的科学。以下哪项不能支持上面的观点: A. 人人需要逻辑,人们都在应用逻辑。 B. 逻辑学源于公元前4世纪的古代中国,那时的中国已成为阶级社会。 C. 逻辑学只通过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而间接地为人们认识和获取真 理服务。 D. 逻辑学研究人类思维的共有现象和普遍规律。 E. 如果逻辑学有阶级性,那么各阶级就会有自己特殊的思维形结构,各阶级 之间也就因无法沟通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了。 4.在司法审判制中,所谓肯定性误判是指把无罪判为有罪,也即错判,否定性 误判就是把有罪者判为无罪,也即错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不放过一个坏人, 不冤枉一个好人。” 某法学家认为,目前,衡量一个法院在办案中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是否足 够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误判率是否足够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支持上述法学家的观点? A.错放,只是放过了好人,错判,则是既放过了坏人,又冤枉了好人 B.宁可错判,不可错放,是“左”的思想在司法界的反映。 C.各个法院的否定性误判率基本相同。 D.各个法院的办案正确率普遍有明显的提髙。 E.错放造成的损失,大多是可弥补的,错判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弥 补的。 5.“赵科长又戒烟了”。从这句话中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赵科长一直吸烟,且烟瘾很大。 赵科生过去戒过烟,次数可能不止一次 C.赵科长这次戒烟一定能成功。 D.赵科长过去戒烟都没能成功。 E.赵科长这次戒烟很可能又不成功 三、用逻辑学的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各题 1.你没有失去的东西你仍然具有,你没有失去角,所以你有角。 2.“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 马”。 3.不学逻辑照样说话写文章,因此学不学逻辑一样。 四、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逻辑”一词的含义有哪些? 2.现代逻辑与传统逻辑的区别是什么? 3.怎样学习逻辑学? 五、综合题 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每个人头上戴一顶白帽子或者黑帽子,每个人 显然只能看见别人头上帽子当且仅当他说真话,戴黑帽子当且仅当他说假话。已知: 甲说:我看见三顶白帽子一顶黑帽子;乙说:我看见四顶黑帽子;丙说:我看见 顶白帽子三顶黑帽子;戊说:我看见四顶白帽子。根据上述条件,请推理谁说真话:? 谁说假话?谁戴白帽子?谁戴黑帽子?
2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支持上述法学家的观点? A. 错放,只是放过了好人,错判,则是既放过了坏人,又冤枉了好人。 B. 宁可错判,不可错放,是“左”的思想在司法界的反映。 C. 各个法院的否定性误判率基本相同。 D. 各个法院的办案正确率普遍有明显的提高。 E. 错放造成的损失,大多是可弥补的,错判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弥 补的。 5.“赵科长又戒烟了”。从这句话中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 赵科长一直吸烟,且烟瘾很大。 B. 赵科生过去戒过烟,次数可能不止一次。 C.赵科长这次戒烟一定能成功。 D.赵科长过去戒烟都没能成功。 E.赵科长这次戒烟很可能又不成功。 三、用逻辑学的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各题 1.你没有失去的东西你仍然具有,你没有失去角,所以你有角。 2.“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 马”。 3.不学逻辑照样说话写文章,因此学不学逻辑一样。 四、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逻辑”一词的含义有哪些? 2.现代逻辑与传统逻辑的区别是什么? 3.怎样学习逻辑学? 五、综合题 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每个人头上戴一顶白帽子或者黑帽子,每个人 显然只能看见别人头上帽子当且仅当他说真话,戴黑帽子当且仅当他说假话。已知: 甲说:我看见三顶白帽子一顶黑帽子;乙说:我看见四顶黑帽子;丙说:我看见一 顶白帽子三顶黑帽子;戊说:我看见四顶白帽子。根据上述条件,请推理谁说真话:? 谁说假话?谁戴白帽子?谁戴黑帽子?
第二章命题的逻辑分析 、选择题 1.下列表达命题的语句有 A.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B.2+2=4。 C.今夜故人来不来? D.跟着感觉走,紧紧抓住梦的手 E.请不要在这里抽烟! 2.下列不是简单命题的是 A.薛宝钗喜欢贾宝玉。 B.矛盾无处不在 C.曹操和曹植是父子。 D.曹操和曹植都是诗人。 E.有些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下列各组命题中,在逻辑上是不等价的是 A.“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 B.“情有可原,理无可恕”与“理无可恕,情有可原 C.“签字或盖章”与“盖章或签字” D.“招手即停”与“停则招手” E.“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是等角三角形,它才是等边三角形”与“当且仅当一 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它才是等角三角形 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以下诸项都准确表达了上述断定的含义,除了 A.除非认识错误,否则不能改正错误 B.如果不认识错误,那么不能改正错误
3 第二章 命题的逻辑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表达命题的语句有 A.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B. 2+2=4。 C. 今夜故人来不来? D. 跟着感觉走,紧紧抓住梦的手。 E. 请不要在这里抽烟! 2.下列不是简单命题的是 A. 薛宝钗喜欢贾宝玉。 B. 矛盾无处不在。 C. 曹操和曹植是父子。 D. 曹操和曹植都是诗人。 E. 有些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下列各组命题中,在逻辑上是不等价的是 A. “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 B. “情有可原,理无可恕”与“理无可恕,情有可原” C. “签字或盖章”与“盖章或签字” D. “招手即停”与“停则招手” E. “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是等角三角形,它才是等边三角形”与“当且仅当一 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它才是等角三角形” 4.“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以下诸项都准确表达了上述断定的含义,除了 A. 除非认识错误,否则不能改正错误。 B. 如果不认识错误,那么不能改正错误
C.如果改正错误,说明已经认识了错误。 D.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E.只要认识错误,就一定能改正错误 5.“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是1999年以后制造的,那么它就带有调制解调器。” 上述断定是从下面哪个命题中推论出来的 A.只有199年以后制造的笔记本电脑才带有调制解调器。 B.所有1999年以后制造的笔记本电脑都带有调制解调器。 C.有些1999年以前制造的笔记本电脑带有调制解调器。 D.所有1999年以前制造的笔记本电脑都不带有调制解调器。 E.笔记本电脑的调制解调器技术是在1999年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6.使中国足球队真正能跻身世界强队之列,至少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 提髙队员基本体能,二是讲究科学训练。不切实解决这两点,即使临战时拼搏精神 发挥得再好,也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下列诸项都表达了上述议论的原意,除了: A.只有提高队员的基本体能和讲究科学训练,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B.除非提高队员的基本体能和讲究科学训练,否则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C.如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说明一定提高了队员的基本体能并且讲究了科学 训练 D.如果不能提高队员的基本体能,即是讲究了科学训练,也不可能取得突破 性进展 E.只要提髙了队员的基本体能和讲究了科学训练,再加上临战时拼搏精神发 挥得好,就一定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7.如果未来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前确实想要这个孩子,那么,孩子出生后肯定不 会受虐待。 以下哪一项如果成立,那么以上的结论才会为真? A.未来的父母一旦有了自己的孩子,会改变原本只是想传宗接代的观念。 B.爱孩子的人不会虐待下一代。 C.不想要孩子的人通常也会抚养孩子
4 C. 如果改正错误,说明已经认识了错误。 D. 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E. 只要认识错误,就一定能改正错误。 5.“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是1999年以后制造的,那么它就带有调制解调器。” 上述断定是从下面哪个命题中推论出来的 A. 只有1999年以后制造的笔记本电脑才带有调制解调器。 B. 所有1999年以后制造的笔记本电脑都带有调制解调器。 C. 有些1999年以前制造的笔记本电脑带有调制解调器。 D. 所有1999年以前制造的笔记本电脑都不带有调制解调器。 E. 笔记本电脑的调制解调器技术是在1999年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6.使中国足球队真正能跻身世界强队之列,至少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 提高队员基本体能,二是讲究科学训练。不切实解决这两点,即使临战时拼搏精神 发挥得再好,也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下列诸项都表达了上述议论的原意,除了: A. 只有提高队员的基本体能和讲究科学训练,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B. 除非提高队员的基本体能和讲究科学训练,否则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C. 如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说明一定提高了队员的基本体能并且讲究了科学 训练。 D. 如果不能提高队员的基本体能,即是讲究了科学训练,也不可能取得突破 性进展。 E. 只要提高了队员的基本体能和讲究了科学训练,再加上临战时拼搏精神发 挥得好,就一定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7.如果未来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前确实想要这个孩子,那么,孩子出生后肯定不 会受虐待。 以下哪一项如果成立,那么以上的结论才会为真? A. 未来的父母一旦有了自己的孩子,会改变原本只是想传宗接代的观念。 B. 爱孩子的人不会虐待下一代。 C. 不想要孩子的人通常也会抚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