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对挥发度 (1)挥发度v:混合溶液中组分的蒸汽压与其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数之比。 对于A组分,有:VAPA√xA 对于理想溶液,有:VA-PN XA=PAXA/XA=-pA (2)相对挥发度: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vA)与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Vg)之比。 a=匕=p/x 当操作压强不太大时,汽相服从道尔顿分压定律,上式可写成 a==Py/x=当x va pya/x8 ya/xa 或 y4=a(4) y8 xB 村理想溶液,则有:a= p 2、汽液平衡方程 (1)定义:溶液与其上方蒸汽达平衡时,组分在汽相与液相中组成之间的关系。人 (1D公式:y=1+(a-0x 或x=&-(a-y (2)推导:对于双组分体系,xA+xg=1,yA+y=l, 因为a= VA=PYAI XA YA/xA y/x va pya/x8 ya/x8 (1-y)/(1-x) 所以y=1+e-x 或Xa-e-0 上两式称为汽液平衡方程。 (3)说明: >由α的大小可以判断某混合物能否用蒸馏方法分离和分离的难易程度: >a>,则ya>x(表示组分A较B容易挥发),a越大,分离越容易: 二=1,则y⅓=XA,此时不能用普通蒸馏和精馏方法分离,: >a随温度改变,所以,在蒸(精)馏计算中,在作图时(yx图),α常取塔顶、 进料处和塔底三处的几何平均值 第6贞共4贝(第六章蒸编)
《食品工程原理》教案 (第40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二节蒸馏与精馏原理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次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理解蒸馏和精馏原理,了解精 馏装置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蒸馏和精馏原理 难点: 蒸馏和精馏原理 四、教学过程 第8贞共4(第六章蒸】
第三节蒸馏与精馏原理 一、平衡蒸馏(闪蒸) 1、装置 平衡蒸馏装置如图所示。 原料液经加热器加热后通过节流阀进入闪蒸罐(分离器),在分离器内发生闪蒸过程。 平衡关系:yD与x互成平衡。 1 加热器 2一减玉阀 3—分离器 4—冷凝器 2、计算 闪蒸计算的基础是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平衡关系 (1)物料衡算 总物料F=D+W 对A组分FXF=Dyn+Wx 将两式联立,可得: W_D一江=q称为液化率 Xp-Xw F = XF g-1x g-1 该式称为q线方程 (2)热量衡算 加热器的热流量为:Q=FC(T-to) 物料在分离器内闪蒸,有: FC(T(Iq)F或T=1,+0-r 式中:Cp一混合物料的平均摩尔比热容,kJ/(kmol℃): r一平均摩尔汽化热,kJ/kmol: 第9贞共4负(第六章蒸编
、T、一分别为物料的初始、预热后(节流前)和节流后平衡温度(泡点), ℃ (3)相平衡关系 D与x互成平衡,若为理想物系,有:'n1+a-)x 二、简单蒸馏(微分蒸馏) 1、流程 简单蒸馏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2、简单蒸馏操作原理 >将料液加热至泡点,溶液汽化,产生的蒸汽随即进入冷凝器,冷凝成馏出液: >随着过程的进行,釜中液相组成不断下降,使得与之相平衡的汽相组成(馏出 液组成)亦随时降低,而釜内液体的沸点逐渐升高: >当馏出液的平均组成或釜残液组成降至某规定值后,即可停止蒸馏操作: >在同一批操作中,馏出液分批收集,可得到不同组成的馏出液。 注意: >平衡关系:在一解间形成的蒸汽与液相互成平衡:但形成的全部蒸汽(塔顶产 品)不与剩余液体相平衡。故其又称为微分蒸馏; >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蒸馏方法: >一种单级蒸馏操作,常以问歇方式进行,为非稳态过程: >简单蒸馏多用于混合液的初步分离。 三、精馏原理 第10虫共44负(第六章蒸)
1、定义:让混合物多次且同时进行部分汽化与部分冷凝的过程。 2、原理:多次部分汽化,部分冷凝 蒸馏:一次部分汽化,部分冷凝:分离程度低。 精馏:多次部分汽化(液体),部分冷凝(气体):分离程度高 分析:名→,液相中难挥发组分B个,汽化:个,(>,起到加热作用: y,→y,汽相中易挥发组分A个,冷凝t↓,t,<4,起到冷凝作用。 解释:下一级上升蒸汽的温度高于上一级液体的温度,两相直接接触,蒸汽被液体部分冷 凝,液体被蒸汽部分汽化,这样易挥发组分向汽相聚集,难挥发组分向液相聚集,经过多 次汽液接触,最终达到A、B组分很高程度的分离。 3、工业精馏装置 如图所示: 第11贞共44负(第六章蒸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