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教案 (第11-12次课4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二章传热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传热的基本方式热传导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次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傅里叶定律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并能熟练将其运用与 有关热传导的计算过程:学握平壁导热、圆筒壁导热的计算原理及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傅里叶定律:热传导计算 难点:多层圆简壁导热特点及计算 四、教学过程
第二章传热 第一节概述 一、传热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灭茵过程以及各种单元操作(如蒸馏、蒸发、干燥、结 晶等)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 二、传热的基木方式 热的传递是由于系统内或物体内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根据传热机理不同,传热的基本 方式有二种: >热传导(conduction): >对流(convection): ,辐射(radiation) 1.热传导(又称导热) 物体各部分之问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 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 2.热对流 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传递过程称为热对流。热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 热对流的两种方式: >强制对流:因泵(或风机)或搅拌等外力所导致的对流称为强制对流。 >自然对流:由于流体各处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养异,致使流体产生相对位移 这种对流称为自然对流。 流动的原因不同,对流传热的规律也不同。在同一流体中有可能同时发生自然对流和 强制对流。 3、热辐射 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问的传递,称为热辐射 >所有物体都能将热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而不需要任何介质
任何物体只要在绝对零度以上都能发射辐射能,但是只有在物体温度较高的时候,热 辐射才能成为主要的传热形式。 实际上,上述三种传热方式很少单独出现,而往往是相互伴随着出现的。 第二节热传导 一、傅立叶定律 1温度场和温度梯度 >温度场(temperature field):某一瞬问空间中各点的温度分布,称为温度场 (temperature field). 物体的温度分布是空问坐标和时问的函数,即:1=fc,y,2,x) 式中:1一温度:x,2一空间坐标: 一时问。 一维温度场:若温度场中温度只沿着一个坐标方向变化。一 维温度场的温度分布表达式为:t=f(化,t) 不稳定温度场:温度场内如果各点温度随时问而改变。 >稳定温度场:若温度不随时问而改变。 >等温面:温度场中同一时刻相同温度各点组成的面 等温面的特点: (1)等温面不能相交: (2)沿等温面无热量传递。 注意:沿等温面将无热量传递,而沿和等温面相交的任何方 向,因温度发生变化则有热量的传递。温度随距离的变化程度以沿与等温面的垂直方向为 最大。 对于一维温度场,等温面x及(x+Ax)的温度分别为x,T)及心+Ax,T),则两等温面 之间的平均温度变化率为: 1(x+△x,r)-1(x,r) 4.x 温度梯度: grad=lim。 x+△x,r)-(x,r-0
温度梯度是向量,其方向垂直于等温血,并以温度增加的方向为正。 2傅立叶定律 傅立叶定律是热传导的基本定律,它指出: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与温度梯度及垂直 于热流方向的被面积成正比,即d0=一元dA 6x 式中Q一一单位时间传导的热量,简称传热速率,w A—导热面积,即垂直于热流方向的表面积,m A—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w/m.k。 式中的负号指热流方向和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导热系数表征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其值与物质的组成、结 构、密度、温度及压强有关。 二、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1单层平壁的热传导 如图所示: >平壁壁厚为b,壁面积为A: 一壁的材质均匀,导热系数λ不随温度变化,视为 常数: >平壁的温度只沿者垂直于壁面的x轴方向变化, 故等温面皆为垂直于x轴的平行平面。 >平壁侧面的温度t1及2恒定。 根据侧立叶定律:Q=-元A dx 分离积分变量后积分,积分边券条件:当0时,仁:x=b时,仁2得: L=△1式中41=-2为导热的推动力(driving force),而R=b/ R LA则为导热的热阻(hermal resistance)
2多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如图所示:以三层平壁为例 >假定各层壁的厚度分别为b1,b2,b,各层 材质均匀,导热系数分别为入1,入2,入,皆 视为常数: >层与层之问接触良好,相互接触的表面上温 度相等,各等温面亦皆为垂直于x轴的平行平 面。 >壁的面积为A,在稳定导热过程中,穿过名 层的热量必相等。 第一层 Q-&40-4) 0会4-4=山 第二层 e:=a 第三层 b 0:4a4 对于稳定导热过程:Q=Q2Q-Q Q务意a++ 0= △61+△12+△= 41-t4 h. h .bbb 分A+A+元司(分++园 Q=+,+A4= t,-t, R+R2+R:Ri+R2+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