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生产初级产品,积累资金,提升 要素禀赋结构,而是,想马上改变 业结构,直接扩大资本密集产品的生 产,结果形成了赶超,反而欲速不达。 李韶瑾: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大卫 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 说每个国家都应该出口自己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品,但实际上这种产品并 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具有比较优势 的产品是随着这个国家要素禀赋结 构不断升级而改变的。但是,有的人 是这样认为的一一可以通过政府强 制干预经济来迅速提高自己具有比
7 势,生产初级产品,积累资金,提升 要素禀赋结构,而是,想马上改变产 业结构,直接扩大资本密集产品的生 产,结果形成了赶超,反而欲速不达。 李韶瑾: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大卫. 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 说每个国家都应该出口自己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品,但实际上这种产品并 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具有比较优势 的产品是随着这个国家要素禀赋结 构不断升级而改变的。但是,有的人 是这样认为的――可以通过政府强 制干预经济来迅速提高自己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品,比如说韩国和日本他 们在发展经济时发展重化工业的时 候他们会说他们是按照动态比较优 势来发展的。那你是怎么看待动态比 较优势的。 林老师:动态比较优势是在六、七十 年代以前相当流行,到现在在国内还 很有影响的一个理论,其观点是:为 了加速一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些现 在没有比较优势而将来会有比较优 势的产业,政府应该给与支持、保护, 否则在外国廉价产品的竞争下,这样 的产业也许永远建立不起来。动态比 较优势的观点经常被用来作为支撑
8 较优势的产品,比如说韩国和日本他 们在发展经济时发展重化工业的时 候他们会说他们是按照动态比较优 势来发展的。那你是怎么看待动态比 较优势的。 林老师:动态比较优势是在六、七十 年代以前相当流行,到现在在国内还 很有影响的一个理论,其观点是:为 了加速一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些现 在没有比较优势而将来会有比较优 势的产业,政府应该给与支持、保护, 否则在外国廉价产品的竞争下,这样 的产业也许永远建立不起来。动态比 较优势的观点经常被用来作为支撑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但 是,就像在上次对话中谈到的,许多 被用来支撑动态比较优势的例子,比 如德国俾斯麦在1870年代推行的铁 血政策,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发展电信产业的政策,日本在1960 年代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这些国家 的要素禀赋结构实际上已经达到了 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所以,国家在 协助企业克服一些产业升级所可能 出现的协调等外部性问题以后,在竞 争的市场当中这些新建立起来的企 业是有自生能力的,只要正常管理就 能正常盈利,政府就不再需要给与这 些企业保护、补贴。例如,1960年代
9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但 是,就像在上次对话中谈到的,许多 被用来支撑动态比较优势的例子,比 如德国俾斯麦在 1870 年代推行的铁 血政策,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发展电信产业的政策,日本在 1960 年代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这些国家 的要素禀赋结构实际上已经达到了 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所以,国家在 协助企业克服一些产业升级所可能 出现的协调等外部性问题以后,在竞 争的市场当中这些新建立起来的企 业是有自生能力的,只要正常管理就 能正常盈利,政府就不再需要给与这 些企业保护、补贴。例如,1960 年代
中,日本的通产省提出汽车产业优先 发展政策时,只支持了日产和丰田两 家汽车厂,但是,本田、铃木等10 来家公司抵制通产省不准进入的道 德劝说压力,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 下进入汽车产业,也发展得非常成 功。所以,在1960年代中,日本通 产省推动制造业升级到汽车产业,是 符合日本当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 但是提倡动态比较优势这个概念的 政府或经济学家,他们想要发展的通 常是这个经济今天没有比较优势,也 许要10年、15年之后才有比较优势 的产业。这样的产业中的企业建立起 来以后,在竞争的市场当中没有自生
10 中,日本的通产省提出汽车产业优先 发展政策时,只支持了日产和丰田两 家汽车厂,但是,本田、铃木等 10 来家公司抵制通产省不准进入的道 德劝说压力,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 下进入汽车产业,也发展得非常成 功。所以,在 1960 年代中,日本通 产省推动制造业升级到汽车产业,是 符合日本当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 但是提倡动态比较优势这个概念的 政府或经济学家,他们想要发展的通 常是这个经济今天没有比较优势,也 许要 10 年、15 年之后才有比较优势 的产业。这样的产业中的企业建立起 来以后,在竞争的市场当中没有自生
能力,即使有正常的管理也不能盈 利,所以就需要有政府的保护和补贴 才能生存,这样的企业自己不能创造 剩余,而且会挤占资源,抑制了其他 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和这个国 家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结果是延缓 了这个国家在这个产业具有比较优 势的时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追求 动态比较优势或者是赶超的时候,要 保护的通常不是一家企业,而是一整 个产业部门,靠政府的财政补贴或是 关税保护是不够的,结果很可能出现 上次对话中讨论赶超战略时谈到的, 必须对资金、外汇等一系列价格信号 进行大量的扭曲,导致寻租、裙带资
11 能力,即使有正常的管理也不能盈 利,所以就需要有政府的保护和补贴 才能生存,这样的企业自己不能创造 剩余,而且会挤占资源,抑制了其他 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和这个国 家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结果是延缓 了这个国家在这个产业具有比较优 势的时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追求 动态比较优势或者是赶超的时候,要 保护的通常不是一家企业,而是一整 个产业部门,靠政府的财政补贴或是 关税保护是不够的,结果很可能出现 上次对话中讨论赶超战略时谈到的, 必须对资金、外汇等一系列价格信号 进行大量的扭曲,导致寻租、裙带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