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陶 宋长征 ①想起陶,就想起了乡村,想起那些朴拙的面孔,温厚、柔软、粗糙,却有着细密的纹 理,在心间轻轻流淌。 ②陶是怎样走来的,或者,哪一个祖先为了给易逝的光阴,找到一个盛放的器皿;或者, 为了把食物的温暖,及时送给在田埂上劳作的亲人。在远古的暮色下,苦思冥想,把脚边的 泥土抟了又抟,然后狠狠地摔在地上—架炉,生火,祈祷火神,终于在一个烟青色的黄 昏,含泪将陶捧出。 陶,承载了多少岁月沧桑,见证过几许悲喜哀乐。在生命的版图上,你找不到一个没 有陶的村庄。暗红,或深褐色的质地,一点也不精美,一点也不华丽,甚至看上去和一个庄 稼人那般笨拙,却能安放下整个乡村。简单的乡村,质朴的炊烟,没有了陶怎么会有那么多 的烟火日月? ④我是从陶里走来的。那陶片上简单的图案,一尾三文鱼或一株三叶草,曾经是我鲜活 生动的祖先。陶从漫长的时光星河走来,温暖着简单的乡村,战火与硝烟,困苦与劫难。易 碎,却依旧从容。少年时,常听得一声声锔锅补碗的吆喝声,踏着乡村的暮色而来,肯定是 者锔匠肖着一张弓弦走进村里。锔,补,分崩离析的岁月也一样可以缝补。你看他小心翼翼 地带上花镜,把脚放平,把腿放稳,把破碎的陶的器皿夹在腿间,哧啦,哧啦,拉着古朴的 琴声。以至于到了后来,当我一不小心打碎了家什,就会自告奋勇地站在母亲面前:拿来 我去补。在乡下,母亲是宽容的,就像对待她的庄稼,就像对待她亲手侍弄的那些活物。陶 你发现没有—國圆的囗儿,厚厚的底儿,中间一直圆圆鼓鼓。我想那是母东才有的胸怀 吧,把苦难和风雨咽在肚子里,把亲切与宽容慈祥地呈现,让每一个乡村的儿女都在土陶一 样质朴的温暖里成长。 ⑤金木水火士,陶是乡间的土著。 ⑥在辉煌的宫殿里你看不见陶的影子,青铜的,镏金的,干年温玉的高贵与典雅在宫闱 里穿梭。陶只属于民间,属于乡村,属于一个手捧陶罐勿勿赶往河边的女子,她脚步匆匆, 是去浣洗衣衫,还是去盛一罐清粼粼的河水,然后洗涤那如黧的青丝。或者只是为了在河边 看一看自己俏丽的容颜吧,怕明月送归的人发现些许的憔悴。女人的村庄,母亲的村庄
想起陶 宋长征 ①想起陶,就想起了乡村,想起那些朴拙的面孔,温厚、柔软、粗糙,却有着细密的纹 理,在心间轻轻流淌。 ②陶是怎样走来的,或者,哪一个祖先为了给易逝的光阴,找到一个盛放的器皿;或者, 为了把食物的温暖,及时送给在田埂上劳作的亲人。在远古的暮色下,苦思冥想,把脚边的 泥土抟了又抟,然后狠狠地摔在地上——架炉,生火,祈祷火神,终于在一个烟青色的黄 昏,含泪将陶捧出。 ③陶,承载了多少岁月沧桑,见证过几许悲喜哀乐。在生命的版图上,你找不到一个没 有陶的村庄。暗红,或深褐色的质地,一点也不精美,一点也不华丽,甚至看上去和一个庄 稼人那般笨拙,却能安放下整个乡村。简单的乡村,质朴的炊烟,没有了陶怎么会有那么多 的烟火日月? ④我是从陶里走来的。那陶片上简单的图案,一尾三文鱼或一株三叶草,曾经是我鲜活 生动的祖先。陶从漫长的时光星河走来,温暖着简单的乡村,战火与硝烟,困苦与劫难。易 碎,却依旧从容。少年时,常听得一声声锔锅补碗的吆喝声,踏着乡村的暮色而来,肯定是 老锔匠背着一张弓弦走进村里。锔,补,分崩离析的岁月也一样可以缝补。你看他小心翼翼 地带上花镜,把脚放平,把腿放稳,把破碎的陶的器皿夹在腿间,哧啦,哧啦,拉着古朴的 琴声。以至于到了后来,当我一不小心打碎了家什,就会自告奋勇地站在母亲面前:拿来, 我去补。在乡下,母亲是宽容的,就像对待她的庄稼,就像对待她亲手侍弄的那些活物。陶, 你发现没有——圆圆的口儿,厚厚的底儿,中间一直圆圆鼓鼓。我想那是母亲才有的胸怀 吧,把苦难和风雨咽在肚子里,把亲切与宽容慈祥地呈现,让每一个乡村的儿女都在土陶一 样质朴的温暖里成长。 ⑤金木水火土,陶是乡间的土著。 ⑥在辉煌的宫殿里你看不见陶的影子,青铜的,镏金的,千年温玉的高贵与典雅在宫闱 里穿梭。陶只属于民间,属于乡村,属于一个手捧陶罐匆匆赶往河边的女子,她脚步匆匆, 是去浣洗衣衫,还是去盛一罐清粼粼的河水,然后洗涤那如黛的青丝。或者只是为了在河边 看一看自己俏丽的容颜吧,怕明月送归的人发现些许的憔悴。女人的村庄,母亲的村庄,一
生的辛劳怎么可以离开与陶相伴的光阴? ⑦陶的来路本就在乡间。河难、沟渠,一抔远古的泥土,还残留着祖先的味道。手是生 在乡间的手,也只有土生土长的手掌,才能把陶的岁月抟转得那样流畅。孤单、贫穷,或者 太过简朴,都不说,把易散的光阴凝聚在-起,放进一座时间的熔炉,土就坚硬了,釉就润 滑了,即使通体透着原始与单纯,也预示着将要包容下乡村的冷暖。我相信,毎一个烧陶人 都是虔诚的,只有把血液与灵魂在烈焰中烧灼,才能修得完整的身心,不贪图什么,只求平 安、团圆和一些小小的幸福之果。 ⑧装在陶里的日孑也那样短暂,泥土经过了燃烧,土陶经过了日月的浸润,这乡下的日 子还是一晃一天。日升了,月落了,村前小河里的水几涨几落,一个人的一生就躲进了陶里。 被封存,被储藏,会不会也在某天,复而化为了泥土,再次融进一片乡土的灵魂 ⑨不是我又想起了陶,当陶突然于某夜走失,我看见眼中的落寞。陶走了,她的青春, 被陶封存的青春会不会一样会消弭?或者,陶根本就不懂。从远古的岁月孤单上路,见惯了 太多的风雨沧桑,世事轮转,等某天清晨被隆隆作响的机器从深埋着的地下挖掘岀来,也可 能只是些残片,然后在灼热的阳光下被人抚摸,审视——这时候,会不会有人想起陶? (选自《散文》2010年第4期) (1)下列对本篇散文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陶”在作者的眼中简单,质朴,有包容性;原始、易碎、历史久远。 B.本文以“陶”为线索,串联起乡村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联想到与“陶”有关的人 和事,表达含蓄蕴藉,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深长 C.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运用呼告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陶的肯定和赞美 D.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呼唤的是一种简单而丰富的生活方式,提倡的是一种和 谐、健康的生活态度。 E.文章告诉我们生命像“陶”一样脆弱而易碎,我们应该珍爱生命。无论面对多么困 苦艰难的生活,都应该有一份从容和宽容。对生活不要过多的贪求,只求平安、团 圆 语文试卷第7页(共12页) (2)这篇散文的题目叫“想起陶”,实际上“陶”是作者联想的生发点。作者由“陶”联想 到哪些人?他们各有什么样的主要特点?(6分) (3)作者称“陶是乡间的土著”,阅读5至7段,指出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
生的辛劳怎么可以离开与陶相伴的光阴? ⑦陶的来路本就在乡间。河滩、沟渠,一抔远古的泥土,还残留着祖先的味道。手是生 在乡间的手,也只有土生土长的手掌,才能把陶的岁月抟转得那样流畅。孤单、贫穷,或者 太过简朴,都不说,把易散的光阴凝聚在一起,放进一座时间的熔炉,土就坚硬了,釉就润 滑了,即使通体透着原始与单纯,也预示着将要包容下乡村的冷暖。我相信,每一个烧陶人 都是虔诚的,只有把血液与灵魂在烈焰中烧灼,才能修得完整的身心,不贪图什么,只求平 安、团圆和一些小小的幸福之果。 ⑧装在陶里的日子也那样短暂,泥土经过了燃烧,土陶经过了日月的浸润,这乡下的日 子还是一晃一天。日升了,月落了,村前小河里的水几涨几落,一个人的一生就躲进了陶里。 被封存,被储藏,会不会也在某天,复而化为了泥土,再次融进一片乡土的灵魂。 ⑨不是我又想起了陶,当陶突然于某夜走失,我看见眼中的落寞。陶走了,她的青春, 被陶封存的青春会不会一样会消弭?或者,陶根本就不懂。从远古的岁月孤单上路,见惯了 太多的风雨沧桑,世事轮转,等某天清晨被隆隆作响的机器从深埋着的地下挖掘出来,也可 能只是些残片,然后在灼热的阳光下被人抚摸,审视——这时候,会不会有人想起陶? (选自《散文》2010年第4期) (1)下列对本篇散文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陶”在作者的眼中简单,质朴,有包容性;原始、易碎、历史久远。 B. 本文以“陶”为线索,串联起乡村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联想到与“陶”有关的人 和事,表达含蓄蕴藉,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深长。 C. 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运用呼告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陶的肯定和赞美。 D.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呼唤的是一种简单而丰富的生活方式,提倡的是一种和 谐、健康的生活态度。 E. 文章告诉我们生命像“陶”一样脆弱而易碎,我们应该珍爱生命。无论面对多么困 苦艰难的生活,都应该有一份从容和宽容。对生活不要过多的贪求,只求平安、团 圆。 (2)这篇散文的题目叫“想起陶”,实际上“陶”是作者联想的生发点。作者由“陶”联想 到哪些人?他们各有什么样的主要特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称“陶是乡间的土著”,阅读5至7段,指出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 语文试卷 第 7 页(共 12 页) 语文试卷 第 8 页(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