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3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语文)语文试卷 2012.12 第 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古罗马与汉长安 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汉帝国崛起于亚洲东部,而古罗马也在欧洲逐渐走向繁荣。 但是长安和罗马有着很不相同的城市发展脉络。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 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 本利益,“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对比之下,罗马城是自 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753年就已建城,早已有相当的经济文化基础,在经 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并在帝国之初达到全盛,其发展 脉络刚好与长安相反。 因为城市发展脉络的不同,他们的文化发展脉络也不同。长安文化在很短的时间 里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快速崛起,而罗马文化则是继承了希腊文化甚至埃及文化 发展而来,发展过程有几百年之久。 长安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这是由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决定的。但 是长安文化又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其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统治者意愿相合, 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文化以周秦文化为基础,广泛吸取了楚 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从 而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它既代表了本国甚至本大洲文化的最高水平, 又带动了周围广大区域内的文明进程,而且它还促成了世界最大的单一民族 汉族正式形成 长安文化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新兴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愿意探求和吸纳其 他文化来充实自己。张骞在西方人之前最早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 国人对自己以外世界的一次大探求。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博望”二字恰如 其分地道出了长安文化的探求性 罗马文化中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奥古斯都称帝,但共和思 想和法则依然深入人心,即使是逐渐兴起的基督教文化也没有改变罗马文化多元 的特质。罗马帝国广阔疆域内,大大小小的诸多城市都被允许按照首都的模式去 建设和发展,而在中国,地方城市的建设是不能同首都平起平坐的,同时罗马城 中众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长安城中不可能有的。只是到公元392年,基督教才 发展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至尊一元的宗教文化,但这时距罗马帝国的解体已 只有几年时间了。 长安文化和罗马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宗教性。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 的倾向,但是按照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长安文化中的宗教元素始终没 有上升到主导地位,而儒家的“仁爱”思想使长安文化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在这种人文精神的推动下诞生的《史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罗马文化继承了古希腊开明而松散的多神信仰,充满 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这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蛰伏数百年后又成为文艺复兴
宁夏银川一中 2013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语文) 语 文 试 卷 2012.12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古罗马与汉长安 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汉帝国崛起于亚洲东部,而古罗马也在欧洲逐渐走向繁荣。 但是长安和罗马有着很不相同的城市发展脉络。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 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 本利益,“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对比之下,罗马城是自 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 753 年就已建城,早已有相当的经济文化基础,在经 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并在帝国之初达到全盛,其发展 脉络刚好与长安相反。 因为城市发展脉络的不同,他们的文化发展脉络也不同。长安文化在很短的时间 里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快速崛起,而罗马文化则是继承了希腊文化甚至埃及文化 发展而来,发展过程有几百年之久。 长安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这是由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决定的。但 是长安文化又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其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统治者意愿相合, 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文化以周秦文化为基础,广泛吸取了楚 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从 而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它既代表了本国甚至本大洲文化的最高水平, 又带动了周围广大区域内的文明进程,而且它还促成了世界最大的单一民族—— 汉族正式形成。 长安文化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新兴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愿意探求和吸纳其 他文化来充实自己。张骞在西方人之前最早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 国人对自己以外世界的一次大探求。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博望”二字恰如 其分地道出了长安文化的探求性。 罗马文化中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奥古斯都称帝,但共和思 想和法则依然深入人心,即使是逐渐兴起的基督教文化也没有改变罗马文化多元 的特质。罗马帝国广阔疆域内,大大小小的诸多城市都被允许按照首都的模式去 建设和发展,而在中国,地方城市的建设是不能同首都平起平坐的,同时罗马城 中众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长安城中不可能有的。只是到公元 392 年,基督教才 发展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至尊一元的宗教文化,但这时距罗马帝国的解体已 只有几年时间了。 长安文化和罗马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宗教性。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 的倾向,但是按照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长安文化中的宗教元素始终没 有上升到主导地位,而儒家的“仁爱”思想使长安文化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在这种人文精神的推动下诞生的《史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罗马文化继承了古希腊开明而松散的多神信仰,充满 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这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蛰伏数百年后又成为文艺复兴
能在意大利发端的历史渊源。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逐渐强大,罗马甚至成为基 督教教廷所在地,这与宽容而多元的罗马文化背道而驰 1.下列选项不属于长安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这些宗教因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没有 上升到主导地位 B.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考虑的是安全,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先政 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 C.长安文化具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它广泛地吸取了长安以外的异地及少数民 族文化乃至域外文化,具有一定的探求性。 D.长安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洋溢着强烈的人文 精神。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文化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而是 呈现文化多元的特质。 B.长安文化崛起时间短、速度快、内容少、空间大,所以才广泛吸取楚文化、 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 C.汉帝国与古罗马都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兴起的,其文化有共同的特色,就 是非宗教性并具有人文精神。 D.罗马文化继承了历史文化传统发展而来,而长安文化则没有,只是包容和吸 纳其他思想流派及域外文化快速崛起,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罗马城的形成发展之所以漫长而缓慢,是因为罗马城的政治军事早于其经济 文化的发展。 B.在欧洲,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为国教,没有至尊一元的宗教统治欧 洲,没有中世纪宗教神学时代,让罗马的多元文化与人文精神一直发展下去,那 么,就可能不会产生文艺复兴运动。 C.在汉帝国中,没有一个城市在规模上与汉长安城同样大或者超过汉长安城 D.汉族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收包容其他思想流派乃至域外文化,形成了 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 齿,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 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 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 殿宿直,煜引与谈论。煜尝以熙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 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 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 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 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 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
能在意大利发端的历史渊源。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逐渐强大,罗马甚至成为基 督教教廷所在地,这与宽容而多元的罗马文化背道而驰。 1.下列选项不属于长安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 (3 分) A.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这些宗教因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没有 上升到主导地位。 B.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考虑的是安全,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先政 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 C.长安文化具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它广泛地吸取了长安以外的异地及少数民 族文化乃至域外文化,具有一定的探求性。 D.长安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洋溢着强烈的人文 精神。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文化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而是 呈现文化多元的特质。 B.长安文化崛起时间短、速度快、内容少、空间大,所以才广泛吸取楚文化、 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 C.汉帝国与古罗马都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兴起的,其文化有共同的特色,就 是非宗教性并具有人文精神。 D.罗马文化继承了历史文化传统发展而来,而长安文化则没有,只是包容和吸 纳其他思想流派及域外文化快速崛起。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罗马城的形成发展之所以漫长而缓慢,是因为罗马城的政治军事早于其经济 文化的发展。 B.在欧洲,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为国教,没有至尊一元的宗教统治欧 洲,没有中世纪宗教神学时代,让罗马的多元文化与人文精神一直发展下去,那 么,就可能不会产生文艺复兴运动。 C.在汉帝国中,没有一个城市在规模上与汉长安城同样大或者超过汉长安城。 D.汉族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收包容其他思想流派乃至域外文化,形成了 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 齿,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 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 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 殿宿直,煜引与谈论。煜尝以熙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 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 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 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 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 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
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 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 所为也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 不许。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煜性骄侈,好声 色,又喜浮图,为髙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 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其后事具国 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作者欧阳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3分) A.世宗以景故,不纳 纳:接受 B.八年十二月, 王师克金陵克:完成 C.善属文,工书画 工:擅长 D.太祖赦之, 封煜违命侯赦:赦免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煜勤于政务的一组是()(3分) ①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②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③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④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⑤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⑥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A.②③⑥ B.①⑤⑥ ②④⑤ 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煜为人仁而且孝,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额头很宽,前齿两个并成一个 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人。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幸运地被封为吴王。 B.李煜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贡品献到京师,宋世宗不接受。留 从效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儿子留绍基到金陵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 人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张汉思 C.在乾德二年时,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多私藏旧钱,旧钱更加少了,商人很多 用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州境,官家无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铜钱当十 枚铁钱用,客观上有利于商业流通。 D.李煜曾因韩熙载尽忠,能率直说真话,想起用为宰相,而韩照载后房有侍妾 数十人,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于是降而授予韩熙载右庶于之职,分司南都。 后韩煕载将众妓女尽行斥逐,李煜很高兴,恢复他的职位。但韩熙载反复无常, 李煜最终没让韩熙载为宰相。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 内殿。 文 (2)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 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 所为也。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 不许。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煜性骄侈,好声 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 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其后事具国 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作者欧阳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3 分) A.世宗以景故,不纳 纳:接受 B.八年十二月, 王师克金陵 克:完成 C.善属文,工书画 工:擅长 D.太祖赦之, 封煜违命侯 赦:赦免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煜勤于政务的一组是( )(3 分) ①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②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③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④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⑤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⑥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A.②③⑥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煜为人仁而且孝,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额头很宽,前齿两个并成一个, 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人。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幸运地被封为吴王。 B.李煜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贡品献到京师,宋世宗不接受。留 从效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儿子留绍基到金陵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 人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张汉思。 C.在乾德二年时,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多私藏旧钱,旧钱更加少了,商人很多 用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州境,官家无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铜钱当十 枚铁钱用,客观上有利于商业流通。 D.李煜曾因韩熙载尽忠,能率直说真话,想起用为宰相,而韩照载后房有侍妾 数十人,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于是降而授予韩熙载右庶于之职,分司南都。 后韩熙载将众妓女尽行斥逐,李煜很高兴,恢复他的职位。但韩熙载反复无常, 李煜最终没让韩熙载为宰相。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 内殿。 译 文: (2)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译 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常建与王昌龄为好友,常建作此诗时,王昌龄正在朝为官 8.“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为该诗佳句,试作赏析。(6分) 前人用“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评价常建诗,就是说常建 的诗有言此意彼的特点,试分析这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6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桃 花源记》) (2) 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 近 (《游山西村》) (3)寄蜉蝣于天 地 羡长 江之无穷。(《赤壁赋》) (4)爱其 子 则耻师焉。(《师说》) (5)羽扇纶巾,谈笑 间 。(《赤壁怀古》) (6)长桥卧波,未云何 龙? ?(《阿房宫 赋》)
译 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宿王昌龄隐居 常 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常建与王昌龄为好友,常建作此诗时,王昌龄正在朝为官。 8.“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为该诗佳句,试作赏析。(6 分) 9.前人用“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评价常建诗,就是说常建 的诗有言此意彼的特点,试分析这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 1 分,共 6 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 。(《桃 花源记》) (2) ,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 近, 。(《游山西村》) (3)寄蜉蝣于天 地, 。 ,羡长 江之无穷。(《赤壁赋》) (4)爱其 子, ; ,则耻师焉。(《师说》) (5)羽扇纶巾,谈笑 间, 。(《赤壁怀古》) (6)长桥卧波,未云何 龙? , ?(《阿房宫 赋》)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从棣花到西安 贾平凹 ①秦岭的南边有棣花,秦岭的北边是西安,路在秦岭上约300里。世上的大虫是 老虎,长虫是蛇,人实在是走虫。几十年里,我在棣花和西安生活着,也写作着 这条路就反复往返。 ②父亲告诉过我,他十多岁去西安求学,是步行的,得走七天,一路上随处都能 看见破坏的草鞋。他原以为三伏天了,石头烫得要咬手,后来才知道三九天的石 头也咬手,不敢摸,一摸皮就粘上了。到我去西安上学的时候,有了公路,一个 县可以每天通一趟班车,买票却十分困难,要头一天从棣花赶去县城,成夜在车 站排队购买。班车的窗子玻璃从来没有完整过,夏天里还能受,冬天里风刮进来, 无数的刀子在空中舞,把火车头帽子的两个帽耳拉下来系好,哈出的气就变成霜, 帽檐是白的,眉毛也是白的。时速至多是40里吧,吭吭唧唧在盘山路上摇晃, 头就发昏。不一会有人晕车,前边的人趴在窗口呕吐,风把脏物又吹到后边窗里, 前后便开始叫骂。司机吼一声:甭出声!大家明白夫和妻是荣辱关系,乘客和司 机却是生死关系,出声会影响司机的,立即全不说话。路太窄太陡了,冰又瓷溜 溜的,车要数次停下来,不是需要挂防滑链,就是出了故障。到了秦岭主峰下, 那个地方叫黑龙口,是解手和吃饭的固定点。穿着棉袄棉裤的乘客,一直是插萝 卜一样挤在一起,要下车就都浑身麻木,必须揉腿。我才扳起一条腿来,旁边人 说:那是我的腿。我就说:我那腿呢,我那腿呢?感觉我没了腿。 ③90年代初,这条公路改造了,不再是沙土路,铺了柏油,而且很宽,车和车 相会没有减减速停下,灯眨一下眼就过去了 ④(4以前棣花有两三个司机,在县运输公司开班车,体面荣耀。他们把车停在路 边,提了酒和肉回家,那毛领棉大衣不穿,披上,风张着好像要上天,沿途的人 见了都给笑脸,问候你回来啦?就有人猫腰跟着,偷声换气地乞求明日能不能捎 个人去省城。可现在,公路上啥车都有,连棣花也有人买了私家车 ⑤我每年十几次从西安到棣花,路经蓝关,就可怜了那个韩愈,他当年是“雪拥 蓝关马不前”呀,便觉得我很幸福,坐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 ⑥过了200年,开始修铁路。棣花人听说过火车,没见过火车。通车的那天 各家在通知着外村的亲戚都来,热闹得像过会。中午时分,铁路西边人山人海, 火车刚一过来,一人喊:来了一一!所有人就像喊欢迎口号:来了来了!等火车 开过去了,一人喊:走了一一!所有人又在喊口号:走了走了!但他们不走,还 在敲锣打鼓。十天后我回棣花,邻居的一个老汉神秘地给我说:你知道火车过棣 花说什么话吗?我说:说什么话?他就学着火车的响声,说:棣花一一!不穷! 不穷!不穷不穷,不穷不穷!我大笑,他也笑,他嘴里的牙脱落了,装了假牙, 假牙床子就笑了出来。 ⑦有了火车,我却没有坐火车回过棣花,因为火车开通不久,一条高速路就开始 修。那可是八车道的路面呀,洁净得能晾了凉粉。村里人把这条路叫金路,传说 着那是一捆子一捆子人民币铺过来的,惊叹着国家咋有这么多钱啊!每到黄昏, 村后的铁路上过火车,拉着的货物像一连串的山头在移动,村人有的在唱秦腔, 有的在门口咿咿呀呀拉胡琴,火车的鸣笛不是音乐,可一鸣笛把什么声响都淹没 了。我第一回走髙速路回棣花,没有打盹,头还扭来转去看窗外的景色,车就突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从棣花到西安 贾平凹 ①秦岭的南边有棣花,秦岭的北边是西安,路在秦岭上约 300 里。世上的大虫是 老虎,长虫是蛇,人实在是走虫。几十年里,我在棣花和西安生活着,也写作着, 这条路就反复往返。 ②父亲告诉过我,他十多岁去西安求学,是步行的,得走七天,一路上随处都能 看见破坏的草鞋。他原以为三伏天了,石头烫得要咬手,后来才知道三九天的石 头也咬手,不敢摸,一摸皮就粘上了。到我去西安上学的时候,有了公路,一个 县可以每天通一趟班车,买票却十分困难,要头一天从棣花赶去县城,成夜在车 站排队购买。班车的窗子玻璃从来没有完整过,夏天里还能受,冬天里风刮进来, 无数的刀子在空中舞,把火车头帽子的两个帽耳拉下来系好,哈出的气就变成霜, 帽檐是白的,眉毛也是白的。时速至多是 40 里吧,吭吭唧唧在盘山路上摇晃, 头就发昏。不一会有人晕车,前边的人趴在窗口呕吐,风把脏物又吹到后边窗里, 前后便开始叫骂。司机吼一声:甭出声!大家明白夫和妻是荣辱关系,乘客和司 机却是生死关系,出声会影响司机的,立即全不说话。路太窄太陡了,冰又瓷溜 溜的,车要数次停下来,不是需要挂防滑链,就是出了故障。到了秦岭主峰下, 那个地方叫黑龙口,是解手和吃饭的固定点。穿着棉袄棉裤的乘客,一直是插萝 卜一样挤在一起,要下车就都浑身麻木,必须揉腿。我才扳起一条腿来,旁边人 说:那是我的腿。我就说:我那腿呢,我那腿呢?感觉我没了腿。 ③90 年代初,这条公路改造了,不再是沙土路,铺了柏油,而且很宽,车和车 相会没有减减速停下,灯眨一下眼就过去了。 ④⑷以前棣花有两三个司机,在县运输公司开班车,体面荣耀。他们把车停在路 边,提了酒和肉回家,那毛领棉大衣不穿,披上,风张着好像要上天,沿途的人 见了都给笑脸,问候你回来啦?就有人猫腰跟着,偷声换气地乞求明日能不能捎 一个人去省城。可现在,公路上啥车都有,连棣花也有人买了私家车。 ⑤我每年十几次从西安到棣花,路经蓝关,就可怜了那个韩愈,他当年是“雪拥 蓝关马不前”呀,便觉得我很幸福,坐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 ⑥过了 2000 年,开始修铁路。棣花人听说过火车,没见过火车。通车的那天, 各家在通知着外村的亲戚都来,热闹得像过会。中午时分,铁路西边人山人海, 火车刚一过来,一人喊:来了——!所有人就像喊欢迎口号:来了来了!等火车 开过去了,一人喊:走了——!所有人又在喊口号:走了走了!但他们不走,还 在敲锣打鼓。十天后我回棣花,邻居的一个老汉神秘地给我说:你知道火车过棣 花说什么话吗?我说:说什么话?他就学着火车的响声,说:棣花——!不穷! 不穷!不穷不穷,不穷不穷!我大笑,他也笑,他嘴里的牙脱落了,装了假牙, 假牙床子就笑了出来。 ⑦有了火车,我却没有坐火车回过棣花,因为火车开通不久,一条高速路就开始 修。那可是八车道的路面呀,洁净得能晾了凉粉。村里人把这条路叫金路,传说 着那是一捆子一捆子人民币铺过来的,惊叹着国家咋有这么多钱啊!每到黄昏, 村后的铁路上过火车,拉着的货物像一连串的山头在移动,村人有的在唱秦腔, 有的在门口咿咿呀呀拉胡琴,火车的鸣笛不是音乐,可一鸣笛把什么声响都淹没 了。我第一回走高速路回棣花,没有打盹,头还扭来转去看窗外的景色,车就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