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期末考核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按以下2项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其中考勤占10%,作业占3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设计美学概论》,徐恒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参考书:《设计美学》,徐恒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设计美学》,李超德著,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现代设计美学》,章利国著,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设计美学》,张宪荣、张萱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美学十五讲》,凌继尧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撰写人: 成瓅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月日 18
18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 考试 2.考核形式 平时考核+期末考核 3.成绩评定 采用百分制,按以下 2 项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40%;(其中考勤占 10%,作业占 3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6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设计美学概论》,徐恒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年。 参考书:《设计美学》,徐恒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 参考书:《设计美学》,李超德著,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 年。 参考书:《现代设计美学》,章利国著,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 年。 参考书:《设计美学》,张宪荣、张萱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年。 参考书:《美学十五讲》,凌继尧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撰写人: 成瓅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0473370 课程名称:概念产品设计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64(理论学时:28;实验(实践)学时:36) 课程性质:公共类课程()学科类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其他() 开课部门:产品设计系 建议修读学期:6 建议先修课程:产品设计思维、产品设计基础软件、 适用专业(方向):产品设计专业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创新是产品设计的原动力,好的产品概念不仅可以创造全新的产品使用体验还关系到企 业产品的市场战略。因此本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以大量设计图例详细阐述以设计创新为主的现 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及其相关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设计训练培养学生 对设计趋势的研究,建立用户需求点分析、概念产品交互方式和用户体验分析等概念产品设 计的前沿视野和目标意识,以此丰富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研究的能力,为学生在后续课程和 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概念产品设计》课程重点在与训练学生前瞻性的概念产品创新设计能力。通过头脑风 暴、创意草图、概念模型制作等相关的设计训练和理论知识讲授并行的方式,使学生深入且 全面的了解关于概念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方式。特别是通过造型创意、解构构成、材料表 面工艺研究、功能样品制作等多角度的课程练习,学生将系统的对概念产品的创意表现形式 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过程中发现引领产品未来的设计趋势,使概念产品的设计运用更加智 能并有效服务与人类,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1.了解概念产品设计的前沿理论、相关科技产业的研究动态和概念设计的基本研 究方法(指标点1.1) 教学目标2.了解概念产品设计程序、可持续设计以及生产工艺过程的专门知识。(指标点2.1) 教学目标3.通过设计训练掌握概念产品设计行业相关的制图标准、专业术语,并将可持续 设计概念运用到产品设计与开发中。(指标点32)】 19
19 《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0473370 课程名称:概念产品设计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64(理论学时:28;实验(实践)学时:36) 课程性质:公共类课程()学科类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其他() 开课部门:产品设计系 建议修读学期:6 建议先修课程:产品设计思维、产品设计基础软件、 适用专业(方向):产品设计专业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创新是产品设计的原动力,好的产品概念不仅可以创造全新的产品使用体验还关系到企 业产品的市场战略。因此本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以大量设计图例详细阐述以设计创新为主的现 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及其相关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设计训练培养学生 对设计趋势的研究,建立用户需求点分析、概念产品交互方式和用户体验分析等概念产品设 计的前沿视野和目标意识,以此丰富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研究的能力,为学生在后续课程和 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概念产品设计》课程重点在与训练学生前瞻性的概念产品创新设计能力。通过头脑风 暴、创意草图、概念模型制作等相关的设计训练和理论知识讲授并行的方式,使学生深入且 全面的了解关于概念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方式。特别是通过造型创意、解构构成、材料表 面工艺研究、功能样品制作等多角度的课程练习,学生将系统的对概念产品的创意表现形式 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过程中发现引领产品未来的设计趋势,使概念产品的设计运用更加智 能并有效服务与人类,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 1. 了解概念产品设计的前沿理论、相关科技产业的研究动态和概念设计的基本研 究方法(指标点 1.1) 教学目标 2. 了解概念产品设计程序、可持续设计以及生产工艺过程的专门知识。(指标点 2.1) 教学目标 3. 通过设计训练掌握概念产品设计行业相关的制图标准、专业术语,并将可持续 设计概念运用到产品设计与开发中。(指标点 3.2)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高层次的文化修养。 (2)系统地掌握产品设计专业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产品生产制作的相关技 术、材料制作工艺,具备参与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3)具备强烈的服务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具有学习能动性,具备发现、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实验技能、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2.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指标点1.1:了解产品设计的前沿理论、研究动态和基本研究方法。 (2)指标点21:掌握产品设计创意、表达、沟通、加工的基本方法。 (3)指标点32:具备制作图形、模型、方案,运用文献、数字媒体以及语言手段进行设计 沟通及学术交流的能力。 通识必修课程教学大纲,此部分内容填写课程教学中如何通过知识单元或若干个知识 点的传授过程来达到何种素质的培养和何种能力的训练说明(示例如下): 1.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设计的前瞻性一《概念产品设计》是一种哲学和思维层面 的设计方法,以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对前沿设计理论的探索、对新兴产品 设计方法的实际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 2.创新意识和跨学科的研究能力一产品概念设计是一门与很多新兴学科、设计观念交集 在一起的课程,其涉及材料学、科技成果在产品设计中的转换、交互理念以及产品的可持续 性等,多元学科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跨学科研究能力。 3设计的责任意识和设计研究能力一课程不局限于当下,更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面向创 新产品、新商业和前瞻应用的设计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把握产品未来的设计趋 势、并树立设计的责任意识和对产品生态的可持续理念。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半业要求对应表 《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概念产品设计 任课教师: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课程学分:4 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前瞻性概念产品创新的能力,了 1.1了解产品设计的前沿理论、研 解相关前沿科技和技术创新,以此启发学生的创新型思 究动态和基本研究方法。 维,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达成途径: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课外阅读和相关产品 调研 评价依据:课外作业和PPT汇报 半业要求2: 教学目标:掌握概念产品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可视化手 21掌握产品设计创意、表达、沟 段将创意有效传递,掌握科技、材料、工艺等相关行业 通、加工的基本方法 的发展走向,以此活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与相关的技术 20
20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高层次的文化修养。 (2)系统地掌握产品设计专业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产品生产制作的相关技 术、材料制作工艺,具备参与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3)具备强烈的服务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具有学习能动性,具备发现、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实验技能、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2. 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指标点 1.1:了解产品设计的前沿理论、研究动态和基本研究方法。 (2)指标点 2.1:掌握产品设计创意、表达、沟通、加工的基本方法。 (3)指标点 3.2:具备制作图形、模型、方案,运用文献、数字媒体以及语言手段进行设计 沟通及学术交流的能力。 通识必修课程教学大纲,此部分内容填写课程教学中如何通过知识单元或若干个知识 点的传授过程来达到何种素质的培养和何种能力的训练说明(示例如下): 1. 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设计的前瞻性——《概念产品设计》是一种哲学和思维层面 的设计方法,以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对前沿设计理论的探索、对新兴产品 设计方法的实际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 2. 创新意识和跨学科的研究能力——产品概念设计是一门与很多新兴学科、设计观念交集 在一起的课程,其涉及材料学、科技成果在产品设计中的转换、交互理念以及产品的可持续 性等,多元学科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跨学科研究能力。 3.设计的责任意识和设计研究能力——课程不局限于当下,更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面向创 新产品、新商业和前瞻应用的设计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把握产品未来的设计趋 势、并树立设计的责任意识和对产品生态的可持续理念。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概念产品设计 任课教师: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课程学分:4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1: 1.1 了解产品设计的前沿理论、研 究动态和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前瞻性概念产品创新的能力,了 解相关前沿科技和技术创新,以此启发学生的创新型思 维,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达成途径: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课外阅读和相关产品 调研 评价依据:课外作业和 PPT 汇报 毕业要求 2: 2.1 掌握产品设计创意、表达、沟 通、加工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掌握概念产品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可视化手 段将创意有效传递,掌握科技、材料、工艺等相关行业 的发展走向,以此活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与相关的技术
支持。 达成途径: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让学生激发想象力 和创造力,了解未来概念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并以设计 训练、模型制作加深对概念产品设计原理、制作工艺等 方面的理解。 评价依据:PPT汇报与产品模型 毕业要求3: 教学目标:了解概念产品的结构与原理,掌握其设计表 3.2.具备制作图形、模型、方案, 现手段、构造与生产方式。 运用文献、数字媒体以及语言手 达成途径:以大量的设计思维与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 段进行设计沟通及学术交流的能 三维制图能力、实物模型的制作使学生学会合理运用材 力。 料的特性,丰富模型表现技巧。 评价依据:产品模型、提问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产品概念设计衍生方法 自学内容:无 1.1产品概论设计的概念 课堂作业:无 1.2产品概念设计的发展 课外作业: 1.3产品概念设计的作用 1对现有品牌的一些的概念产品进行调研 知识点: 分析,掌握其创新趋势和优势技术的支撑 1.如何做到兼顾当下与未来的可持续概念设 2.完成本章小结 计 2.如何保留跨代产品外观的统一感 第二章设计概念衍生方法 自学内容:头脑风暴的应用 2.1概念衍生思维模式描述 课堂作业: 2.2头脑风暴的应用 1.以未来50年的交通产品为主题展开头脑 2.3调研与用户研究 风暴,锻炼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2.4:“巧思”设计 课外作业: 知识点: 1.完成本章小结 1.如何从调研中总结和分析设计趋势 2.以未来50构思一款交通工具并绘制草图 2.用户研究的范畴以及发现设计需求 第三章产品概念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自学内容:无 3.1产品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课堂作业: 3,2产品可持续设计的类型 1汇报概念产品调研成果 3.3创造合理的未来生活-可持续生活方式 课外作业: 知识点: 1.为未来50年构思一款交通工具并绘制草 1.如何通过设计来帮助和控制人类对环境的 图,并完善设计概念 影响 2.完成本章小结 2.如何突破常规思维,来创造一些可以减少产 品制造数量的系统和服务 第四章产品概念与科技创新 自学内容:信息存储、感应技术、生物识别 4.1智能控制 技术 4.2信息呈现 课堂作业: 4.3新材料 1.汇报概念产品调研成果 21
21 支持。 达成途径: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让学生激发想象力 和创造力,了解未来概念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并以设计 训练、模型制作加深对概念产品设计原理、制作工艺等 方面的理解。 评价依据: PPT 汇报与产品模型 毕业要求 3: 3.2. 具备制作图形、模型、方案, 运用文献、数字媒体以及语言手 段进行设计沟通及学术交流的能 力。 教学目标:了解概念产品的结构与原理,掌握其设计表 现手段、构造与生产方式。 达成途径:以大量的设计思维与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 三维制图能力、实物模型的制作使学生学会合理运用材 料的特性,丰富模型表现技巧。 评价依据:产品模型、提问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 产品概念设计衍生方法 1.1 产品概论设计的概念 1.2 产品概念设计的发展 1.3 产品概念设计的作用 知识点: 1. 如何做到兼顾当下与未来的可持续概念设 计 2.如何保留跨代产品外观的统一感 自学内容:无 课堂作业:无 课外作业: 1.对现有品牌的一些的概念产品进行调研 分析,掌握其创新趋势和优势技术的支撑 2.完成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设计概念衍生方法 2.1 概念衍生思维模式描述 2.2 头脑风暴的应用 2.3 调研与用户研究 2.4:“巧思”设计 知识点: 1. 如何从调研中总结和分析设计趋势 2.用户研究的范畴以及发现设计需求 自学内容:头脑风暴的应用 课堂作业: 1.以未来 50 年的交通产品为主题展开头脑 风暴,锻炼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课外作业: 1. 完成本章小结 2.以未来 50 构思一款交通工具并绘制草图 第三章 产品概念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3.1 产品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2 产品可持续设计的类型 3.3 创造合理的未来生活-可持续生活方式 知识点: 1. 如何通过设计来帮助和控制人类对环境的 影响 2.如何突破常规思维,来创造一些可以减少产 品制造数量的系统和服务 自学内容:无 课堂作业: 1.汇报概念产品调研成果 课外作业: 1.为未来 50 年构思一款交通工具并绘制草 图,并完善设计概念 2.完成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品概念与科技创新 4.1 智能控制 4.2 信息呈现 4.3 新材料 自学内容:信息存储、感应技术、生物识别 技术 课堂作业: 1. 汇报概念产品调研成果
4.4信息储存 课外作业: 4.5网路与物联网技术 1调研以车为相关内容的物联网运用的发 4.6感应技术 展趋势 4.7生物识别技术 2.完成本章小结 知识点: 1.新技术与新材料的迭代是影响产品造型、 设计的关键 2.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原理和发展趋势 第五章概念设计与交互理念 自学内容:感应技术、生物识别技术 5,1交互理念的发展 课堂作业: 5.2人机交互界面 1.汇报概念产品调研成果 5.3交互理念与产品概念融合的新趋势 课外作业: 5.4创造全新的使用体验 1.完善概念交通工具的交互界面与人机关 5.5创造全新的情感体验 系的设计制图和模型制作 5.6交互理念应用的新形势 2.完成本章小结 知识点: 1.产品交互设计的原则 2.用户体验与情感化设计在概念产品中的植 第六章产品概念与企业战略 自学内容:苹果公司产品概念分析 6.1“大设计”理念 课堂作业: 6.2“设计前期”的作用 1.小组讨论:对苹果公司产品概念产品的解 6.3苹果公司产品概念分析 读 知识点: 2.头脑风暴 1.将设计调研反应在设计结果上 课外作业: 2.如何维护设计的持久性 1.完成本章小结 3.重视体验设计的调研 2.完善设计制图与模型 第七章产品概念设计与设计竞赛 自学内容:参加设计竞赛、国际著名设计竞 7.1参加设计竞赛 赛、概念设计竞赛参赛指导 7.2国际著名设计竞赛 课堂作业: 7.3概念设计竞赛参赛指导 1.国内外设计竞赛调研汇报 7.4国际竞赛所关注的热点和趋势 课外作业: 7.5利用大奖创造价值 1.优化概念设计制图与模型 知识点: 2.完成本章小结 1.提高设计效率 2.贯彻设计策略确立设计放向 第八章优秀产品概念赏析 自学内容:优秀产品概念赏析 知识点: 课堂作业: 1通过设计产生光环 1.对优秀作品的进行设计分析 2.反应设计理念的产品外观 课外作业: 1归纳、梳理优秀作品的成功要素 2.完成概念产品的外观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3.完成本章小结 附注:实验教学安排见《概念产品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22
22 4.4 信息储存 4.5 网路与物联网技术 4.6 感应技术 4.7 生物识别技术 知识点: 1. 新技术与新材料的迭代是影响产品造型、 设计的关键 2.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原理和发展趋势 课外作业: 1.调研以车为相关内容的物联网运用的发 展趋势 2. 完成本章小结 第五章 概念设计与交互理念 5.1 交互理念的发展 5.2 人机交互界面 5.3 交互理念与产品概念融合的新趋势 5.4 创造全新的使用体验 5.5 创造全新的情感体验 5.6 交互理念应用的新形势 知识点: 1.产品交互设计的原则 2.用户体验与情感化设计在概念产品中的植 入 自学内容:感应技术、生物识别技术 课堂作业: 1. 汇报概念产品调研成果 课外作业: 1.完善概念交通工具的交互界面与人机关 系的设计制图和模型制作 2. 完成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品概念与企业战略 6.1“大设计”理念 6.2“设计前期”的作用 6.3 苹果公司产品概念分析 知识点: 1. 将设计调研反应在设计结果上 2. 如何维护设计的持久性 3.重视体验设计的调研 自学内容:苹果公司产品概念分析 课堂作业: 1.小组讨论:对苹果公司产品概念产品的解 读 2.头脑风暴 课外作业: 1. 完成本章小结 2.完善设计制图与模型 第七章 产品概念设计与设计竞赛 7.1 参加设计竞赛 7.2 国际著名设计竞赛 7.3 概念设计竞赛参赛指导 7.4 国际竞赛所关注的热点和趋势 7.5 利用大奖创造价值 知识点: 1. 提高设计效率 2.贯彻设计策略确立设计放向 自学内容:参加设计竞赛、国际著名设计竞 赛、概念设计竞赛参赛指导 课堂作业: 1.国内外设计竞赛调研汇报 课外作业: 1. 优化概念设计制图与模型 2.完成本章小结 第八章 优秀产品概念赏析 知识点: 1.通过设计产生光环 2.反应设计理念的产品外观 自学内容:优秀产品概念赏析 课堂作业: 1. 对优秀作品的进行设计分析 课外作业: 1.归纳、梳理优秀作品的成功要素 2.完成概念产品的外观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3.完成本章小结 附注:实验教学安排见《概念产品设计》实验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