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 CHENGDU UNIVERSITY 绘画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与设计学院 二0一八年七月
绘画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与设计学院 二 O 一八年七月
目录 绘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一)理论课程 1.《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1 2.《书法基础》课程教学大纲7 3.《素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1 4.《色彩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5 5.《西方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19 6.《素描人像》课程教学大纲 23 7.《素描人体》课程教学大纲. .27 8.《色彩风景》课程教学大纲. 32 9.《水彩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6 10.《油画静物》课程教学大纲.… 40 11.《油画人物》课程教学大纲… 44 12.《白描》课程教学大纲 48 13.《综合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52 14.《形式语言转换》课程教学大纲 56 15.《色彩视觉表现》课程教学大纲 60 16.《中国画花鸟》课程教学大纲 64 17.《构思与构图》课程教学大纲. .67 18.《油画人体》课程教学大纲 71 19.《古典油画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75 20.《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79 21.《油画语言与表现》课程教学大纲. .82 22.《材料语言体验与肌理表现》课程教学大纲 86 23.《工笔人物》课程教学大纲. 90 24.《写意花鸟课程》课程教学大纲… 93 25.《油画风景写生》课程教学大纲, .96 26.《油画风景》课程教学大纲. 100 27.《篆刻》课程教学大纲… 104 28.《超级写实》课程教学大纲.… 109 29.《纸张与水性材料》课程教学大纲..113 30.《民间美术材料研究》课程教学大纲117 31.《书法创作》课程教学大纲122
目 录 绘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一)理论课程 1.《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1 2.《书法基础》课程教学大纲.............................................................................7 3.《素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1 4.《色彩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5 5.《西方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19 6.《素描人像》课程教学大纲...........................................................................23 7.《素描人体》课程教学大纲...........................................................................27 8.《色彩风景》课程教学大纲...........................................................................32 9.《水彩基础》课程教学大纲...........................................................................36 10.《油画静物》课程教学大纲.........................................................................40 11.《油画人物》课程教学大纲......................................................................... 44 12.《白描》课程教学大纲.................................................................................48 13.《综合素描》课程教学大纲.........................................................................52 14.《形式语言转换》课程教学大纲.................................................................56 15.《色彩视觉表现》课程教学大纲.................................................................60 16.《中国画花鸟》课程教学大纲.....................................................................64 17.《构思与构图》课程教学大纲.....................................................................67 18.《油画人体》课程教学大纲.........................................................................71 19.《古典油画语言》课程教学大纲.................................................................75 20.《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语言》课程教学大纲.................................................79 21.《油画语言与表现》课程教学大纲.............................................................82 22.《材料语言体验与肌理表现》课程教学大纲.............................................86 23.《工笔人物》课程教学大纲.........................................................................90 24.《写意花鸟课程》课程教学大纲.................................................................93 25.《油画风景写生》课程教学大纲.................................................................96 26.《油画风景》课程教学大纲.......................................................................100 27.《篆刻》课程教学大纲...............................................................................104 28.《超级写实》课程教学大纲.......................................................................109 29.《纸张与水性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113 30.《民间美术材料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117 31.《书法创作》课程教学大纲.......................................................................122
32.《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128 33.《大漆材料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132 34.《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教学大纲, 136 35.《写意人物》课程教学大纲 140 36.《实验艺术》课程教学大纲.143 37.《山水画》课程教学大纲 ..147 (二)实验课程 38.《数码摄影》实验教学大纲152 39.《篆刻》实验教学大纲 155 40.《陶与瓷材料专题》实验教学大纲.160 41.《数字绘画(Photoshop)》实验教学大纲. .162 (三)实践课程 42.《色彩风景写生》实践教学大纲.….166 43.《数码摄影考察》实践教学大纲.… .170 44.《民间美术考查》实践教学大纲.172 45.《油画风景创作》实践教学大纲.175 46.《山水画写生》课程教学大纲.179 47.《毕业实习》实践教学大纲183 48.《创作2传统与新思潮》实践教学大纲 186 49.《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大纲191
32.《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课程教学大纲...................................................128 33.《大漆材料专题》课程教学大纲...............................................................132 34.《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教学大纲...............................................................136 35.《写意人物》课程教学大纲.......................................................................140 36.《实验艺术》课程教学大纲.......................................................................143 37.《山水画》课程教学大纲...........................................................................147 (二)实验课程 38.《数码摄影》实验教学大纲.......................................................................152 39.《篆刻》实验教学大纲...............................................................................155 40.《陶与瓷材料专题》实验教学大纲...........................................................160 41.《数字绘画(Photoshop)》实验教学大纲.............................................. 162 (三)实践课程 42.《色彩风景写生》实践教学大纲...............................................................166 43.《数码摄影考察》实践教学大纲...............................................................170 44.《民间美术考查》实践教学大纲...............................................................172 45.《油画风景创作》实践教学大纲...............................................................175 46.《山水画写生》课程教学大纲...................................................................179 47.《毕业实习》实践教学大纲.......................................................................183 48.《创作 2 传统与新思潮》实践教学大纲...................................................186 49.《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大纲.........................................................191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0420270 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 课程学分:3分 课程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 开课部门:绘画系 建议修读学期:第1学期 建议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方向):绘画专业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中国美术史”是研究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探讨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美术学专业基 础理论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美术史的相关知识,掌握美术创作活动发展的内在逻辑 关系,掌握美术发展的规律,是专业创作课程的重要基础。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初 步了解和掌握中国美术史的概貌,包括中国美术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介绍,主要艺术家生平 及创作历程,主要艺术作品等知识。有助于提高美术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提高学生的欣 赏能力,初步学会欣赏中国美术史上的佳作,懂得如何分析评价美术作品。)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中国美术史专业课程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1.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绘画专业人才; 2.教学目标2.要求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绘画专业所必备的文化素养、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1、2、4。 2.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指标点1.1、1.2、1.3、2.1、22、4.2 (1)指标点11:扩充学养,在文学知识、艺术理论等方面有多方涉猎; (2)指标点12: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进步、道德高尚、品行端正; (3)指标点1.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4)指标点2.1:具有比较广泛的专业知识。 (5)指标点22:能应用专业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与实践。 1
1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0420270 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 课程学分:3 分 课程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 开课部门:绘画系 建议修读学期:第 1 学期 建议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方向):绘画专业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中国美术史”是研究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探讨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美术学专业基 础理论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美术史的相关知识,掌握美术创作活动发展的内在逻辑 关系,掌握美术发展的规律,是专业创作课程的重要基础。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初 步了解和掌握中国美术史的概貌,包括中国美术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介绍,主要艺术家生平 及创作历程,主要艺术作品等知识。有助于提高美术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提高学生的欣 赏能力,初步学会欣赏中国美术史上的佳作,懂得如何分析评价美术作品。)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中国美术史专业课程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 1. 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绘画专业人才; 2.教学目标 2. 要求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绘画专业所必备的文化素养、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 1、2、4。 2. 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指标点 1.1、1.2、1.3、2.1、2.2、4.2 (1)指标点 1.1:扩充学养,在文学知识、艺术理论等方面有多方涉猎; (2)指标点 1.2: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进步、道德高尚、品行端正; (3)指标点 1.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4)指标点 2.1:具有比较广泛的专业知识。 (5)指标点 2.2:能应用专业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与实践
(6)指标点4.2:独立进行美术作品和传统与现代新思潮的研究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课程美术史 任课教师:刘颖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3 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提高文化素养,掌握理论基础知识。 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道德 达成途径:通过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历史,熟悉中国 修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历代绘画遗迹和经典作品。 11扩充学养,在文学知识、艺术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 理论等方面有多方涉猎: 12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进步、道德高尚、品行端正: 1.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 运用能力。 毕业要求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美术发生发展的历史线索, 掌握绘画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专业 不同历史时期美术风格的演变。 理论,了解国内外美术发展状况 达成途径:通过讲授古代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现象, 和艺术市场动态。 掌握每个阶段的突出艺术倾向、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 2.1具有比较广泛的专业知识; 并从中获得艺术创作与实践的灵感。 2.2能应用专业知识去指导自己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 的艺术创作与实践。 毕业要求4: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美术从古代走向现代的原 4.2独立进行美术作品和传统与 因与动力,并把握中国美术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中国 现代新思潮的研究能力; 美术现代思潮。 达成途径: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讲解与讨 论自己对中国美术的历史、艺术家及作品的理解,培养 初步的研究能力。 评价依据: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自学内容:原始时期的绘画作品 1.1审美意识的萌芽 课堂作业: 1.2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 1.什么是彩陶? 1.仰韶文化彩陶 2.彩陶的突出代表作品有哪些? 2.彩陶的艺术成就 3.原始时期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1.3雕塑与绘画 课外作业: 知识点: 1.完成本章小结 1石器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的关系。 2.阅读辅助材料。 2彩陶的概念、分布区域、出现时间、代表作 品和艺术特征; 3.原始雕塑的艺术特征
2 (6)指标点 4.2:独立进行美术作品和传统与现代新思潮的研究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课程美术史 任课教师:刘颖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3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1: 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道德 修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1 扩充学养,在文学知识、艺术 理论等方面有多方涉猎; 1.2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进步、道德高尚、品行端正; 1.3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 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提高文化素养,掌握理论基础知识。 达成途径:通过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历史,熟悉中国 历代绘画遗迹和经典作品。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 毕业要求 2: 掌握绘画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专业 理论,了解国内外美术发展状况 和艺术市场动态。 2.1 具有比较广泛的专业知识; 2.2 能应用专业知识去指导自己 的艺术创作与实践。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美术发生发展的历史线索, 不同历史时期美术风格的演变。 达成途径:通过讲授古代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现象, 掌握每个阶段的突出艺术倾向、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 并从中获得艺术创作与实践的灵感。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 毕业要求 4: 4.2 独立进行美术作品和传统与 现代新思潮的研究能力;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美术从古代走向现代的原 因与动力,并把握中国美术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中国 美术现代思潮。 达成途径: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讲解与讨 论自己对中国美术的历史、艺术家及作品的理解,培养 初步的研究能力。 评价依据: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 1.1 审美意识的萌芽 1.2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 1. 仰韶文化彩陶 2. 彩陶的艺术成就 1.3 雕塑与绘画 知识点: 1.石器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的关系。 2.彩陶的概念、分布区域、出现时间、代表作 品和艺术特征; 3.原始雕塑的艺术特征。 自学内容:原始时期的绘画作品 课堂作业: 1. 什么是彩陶? 2. 彩陶的突出代表作品有哪些? 3. 原始时期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小结 2.阅读辅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