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参考文档2.金融创新的作用。3.金融的证券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如果一国过于限制国内资本市场的活动,大量的活动会转移出境内,转向监管较松的其他国家,出现所谓的“监管套利”活动。这一趋势从1960年代开始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改变,近20年里更是愈演愈烈,在发达国家尤为突出。(三)金融自由化的影响金融自由化导致了金融竞争的更加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业经营效率的提高。但我们要看到,金融自由化也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金融市场上管制的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旦处理不好,有可能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并导致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此外金融自由化还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及金融监管带来了困难。四、金融工程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电子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金融的工程化。所谓金融工程是指将工程思维进入金融领域,综合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主要有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设计、开发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这里的新型和创造性包括金融领域中思想的跃进、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金融产品的分解和重新组合。金融工程化的趋势为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风险提供了空间。金融工程的出现标志着高科技在金融领域内的应用,它大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的手段,它的运作过程分为以下六个步骤:1.诊断:识别金融问题的实质与根源2.分析:根据当前的体制、技术和金融理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3.生产:运用工程技术方法从事新金融产品(工具或策略)的生产4.定价:在生产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中确定新产品的合理价格5.修正:依据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修正6.商品化:将为特定客户涉及的方案标准化,面向市场推广五、投资机构化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2.金融创新的作用。 3.金融的证券化和全球化的影响。 如果一国过于限制国内资本市场的活动,大量的活动会转移出境内,转向监管较松 的其他国家,出现所谓的“监管套利”活动。这一趋势从 1960 年代开始出现,随着经济 的发展、经济环境的改变,近 20 年里更是愈演愈烈,在发达国家尤为突出。 (三)金融自由化的影响 金融自由化导致了金融竞争的更加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业经营效率的 提高。但我们要看到,金融自由化也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金融市场上管制的放松,对 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旦处理不好,有可能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 并导致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此外金融自由化还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及金融监管带来了困 难。 四、金融工程化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电子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金融的工程 化。所谓金融工程是指将工程思维进入金融领域,综合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主要有 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设计、开发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 解决金融问题。这里的新型和创造性包括金融领域中思想的跃进、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 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金融产品的分解和重新组合。 金融工程化的趋势为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风险提供了空间。金融工程的出现标志 着高科技在金融领域内的应用,它大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 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的手段,它的运作过程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诊断:识别金融问题的实质与根源 2.分析:根据当前的体制、技术和金融理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生产:运用工程技术方法从事新金融产品(工具或策略)的生产 4.定价:在生产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中确定新产品的合理价格 5.修正:依据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修正 6.商品化:将为特定客户涉及的方案标准化,面向市场推广 五、投资机构化
优质参考文档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此外还有对冲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各类机构投资者快速成长,它们在证券市场上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作用。这里我们主要借助七国集团(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国际资金流量表,比较1970、1980、1990、1995、1998年间的概要均值,对30年来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及现状提供一个基准信息。银行和机构中介率(银行和机构投资者所持有中介债权率)19701980199019951998变化英国银行0.120.580.640.550.470. 46机构投资者0.260.320.380. 120.280. 4美国银行0.580.580.420. 30. 210. 37机构投资者0. 310.310. 480. 460.150.4德国银行0.740.840.860.830.78-0. 1机构投资者0.230.130.10.120.170. 21日本银行0.450.360.380. 340. 320. 120. 10. 10. 190.09机构投资者0.160.19加拿大银行0.450.550. 440.490. 420. 020.230.190.250.30.360.13机构投资者法国银行0.940.680.820. 740.660. 28机构投资者0.040. 290. 240.050.190.24日本银行0.980.980.950.910.920.06机构投资者0.060.050. 110.090.10. 04七国集团银行0.690.630.580.530. 150.66机构投资者0.160.150.230. 270.290.13盗-撒银行0.530.590.470. 420.360.17机构投资者0.280.250.320.390.410.13欧洲和日本银行0.80.720.740.70.66-0.14机构投资者0.080.080.160.180.20.13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此外还有对冲基 金、创业投资基金等。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际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各类机构 投资者快速成长,它们在证券市场上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作用。 这里我们主要借助七国集团(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的国际资金流量表,比较 1970、1980、1990、1995、1998 年间的概要均值,对 30 年来 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及现状提供一个基准信息。 银行和机构 中介率(银行和机构投资者所持有中介债权率) 1970 1980 1990 1995 1998 变化 英国 银行 0.58 0.64 0.55 0.47 0.46 -0.12 机构投资者 0.28 0.26 0.32 0.38 0.4 0.12 美国 银行 0.58 0.58 0.42 0.3 0.21 -0.37 机构投资者 0.31 0.31 0.4 0.48 0.46 0.15 德国 银行 0.84 0.86 0.83 0.78 0.74 -0.1 机构投资者 0.1 0.12 0.17 0.21 0.23 0.13 日本 银行 0.45 0.36 0.38 0.34 0.32 -0.12 机构投资者 0.1 0.1 0.16 0.19 0.19 0.09 加拿大 银行 0.45 0.55 0.44 0.49 0.42 -0.02 机构投资者 0.23 0.19 0.25 0.3 0.36 0.13 法国 银行 0.94 0.68 0.82 0.74 0.66 -0.28 机构投资者 0.05 0.04 0.19 0.24 0.29 0.24 日本 银行 0.98 0.98 0.95 0.91 0.92 -0.06 机构投资者 0.06 0.05 0.11 0.09 0.1 0.04 七国集团 银行 0.69 0.66 0.63 0.58 0.53 -0.15 机构投资者 0.16 0.15 0.23 0.27 0.29 0.13 盎-撒 银行 0.53 0.59 0.47 0.42 0.36 -0.17 机构投资者 0.28 0.25 0.32 0.39 0.41 0.13 欧洲和日本 银行 0.8 0.72 0.74 0.7 0.66 -0.14 机构投资者 0.08 0.08 0.16 0.18 0.2 0.13
优质参考文档机构投资者的规模相对于GDP的增长,比起银行来,要快的多。对整个七国集团而言,家庭持有的机构债权在GDP中所占的比例由1970年的23%上升到了1998年的108%。家庭持有的机构投资者债权在GDP中所占比例19701980199019951998变化英国0.371. 021.621.991.570.42美国0. 410. 470. 791. 221.741.33德国0. 120. 20.330.510. 710.59日本0.150. 210.580.740.760.61加拿大0.320.320. 520.781. 050.73法国0.070. 120.520.781. 091. 02意大利0.070. 060.150. 140. 20. 13七国集团0.230. 250.560.831.080.85盎一撒0.390.390.781. 211. 591.210.15欧洲和日本0.110. 40.540. 690.59从持有资产的增长速度来看,1990-1998年间七国集团的机构资产平均增长了8-13%。表机构投资者的平均年增长1990-1998(以国内货币计算)保险公司养老基全共同基金英国16111891420美国9515德国日本59-271131加拿大法国19 089意大利340从下表数据显示,七国集团在1998年的养老基金总值为95000亿美元,共同基金为720RR亿美元,人寿保险为720RR亿美元,机构资产总值为240000亿美元。表机构投资:1998(单位:10亿美元/%)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机构投资者的规模相对于 GDP 的增长,比起银行来,要快的多。对整个七国集团而 言,家庭持有的机构债权在 GDP 中所占的比例由 1970 年的 23%上升到了 1998 年的 108%。 家庭持有的机构投资者债权在 GDP 中所占比例 1970 1980 1990 1995 1998 变化 英国 0.42 0.37 1.02 1.62 1.99 1.57 美国 0.41 0.47 0.79 1.22 1.74 1.33 德国 0.12 0.2 0.33 0.51 0.71 0.59 日本 0.15 0.21 0.58 0.74 0.76 0.61 加拿大 0.32 0.32 0.52 0.78 1.05 0.73 法国 0.07 0.12 0.52 0.78 1.09 1.02 意大利 0.07 0.06 0.15 0.14 0.2 0.13 七国集团 0.23 0.25 0.56 0.83 1.08 0.85 盎-撒 0.39 0.39 0.78 1.21 1.59 1.21 欧洲和日本 0.11 0.15 0.4 0.54 0.69 0.59 从持有资产的增长速度来看,1990-1998 年间七国集团的机构资产平均增长了 8- 13%。 表机构投资者的平均年增长 1990-1998(以国内货币计算) 从下表数据显示,七国集团在 1998 年的养老基金总值为 95000 亿美元,共同基金为 720RR 亿美元,人寿保险为 720RR 亿美元,机构资产总值为 240000 亿美元。 表机构投资:1998(单位:10 亿美元/%)
优质参考文档人寿保险共同基金总计养老基金12949328420英国1163832742197美国277033711050876084149671769德国5312472319579835399日本1666688163722727631412427719734615加拿大47105439141法国6586624137390151127735664意大利643654七国72129479719523886六、交易电子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手段越来越先进,各国的交易所纷纷采用电子交易系统来提高效率。电子交易系统由若干通过高速通讯线路与中央计算机连在一起的电脑终端机构成。相对于传统交易方式而言,电子交易方式具有不受时空限制、成交速度快、信息处理量大、成交准确公平、交易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一出现受到交易所、投资者的欢迎。第六节中国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旧中国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下半叶起,清政府开始兴办银行,1987年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1904年成立户部银行。旧中国的金融市场以上海为中心,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1905年在上海由外商组建的,1919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营证券业务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主要交易对象是政府债券。二、新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建国之初曾取缔了金融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货币市场方面,我国于1982和1986年建立了票据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资本市场建设上1984年诞生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一一北京天桥百货股份公司,同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中国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企业:1990年、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股票集中交易市场的正式形成。商品期货市场方面,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拉开了我国期货市场建设的序幕。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六、交易电子化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手段越来越先进,各国的交易所 纷纷采用电子交易系统来提高效率。电子交易系统由若干通过高速通讯线路与中央计算 机连在一起的电脑终端机构成。相对于传统交易方式而言,电子交易方式具有不受时空 限制、成交速度快、信息处理量大、成交准确公平、交易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安全得 到保障的前提下,一出现受到交易所、投资者的欢迎。 第六节中国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旧中国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19 世纪下半叶起,清政府开始兴办银行,1987 年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1904 年成立户部银行。旧中国的金融市场以上海为中心,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 1905 年在 上海由外商组建的,1919 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营证券业务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主要交 易对象是政府债券。 二、新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 建国之初曾取缔了金融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得到了恢复和发 展。 货币市场方面,我国于 1982 和 1986 年建立了票据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 资本市场建设上 1984 年诞生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股份公司, 同年 11 月,上海飞乐音响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中国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 企业;1990 年、1991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股票集 中交易市场的正式形成。 商品期货市场方面,1990 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拉开了我国期货市场建设的序幕
优质参考文档第二章货市市场货币市场是一年期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交易所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维度:一是融资的期限较短,金融工具的流动性高;二是融资的主要用途是用于货币支付,解决头寸不足,不会增加资金总规模。一个有效率的货币市场应该是一个具有广度、深度和弹性的市场。货币市场从结构上划分,可以分为同业拆借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回购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市场等市场。和债券、股票市场比,货币市场的特点在于:第一,参与者结构上,中央银行会介入货币市场并产生主导作用。第二,市场工具平均质量比较高,风险较小。第三,市场组织形式上,货币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柜台市场。第四,证券发行定价方式,多采用贴现方式发行。货币市场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形成基准利率,这是确定其他债务工具和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重要参考。第三,为经济活动主体提供必要的融通流动资金的渠道与手段,短期资金盈余者能通过货币市场投资获得回报。第三,提供贯彻政府或货币当局政策意图的重要场所与传导机制。第四,通过金融机构的调期操作,为长期贷款提供资金。第一节同业拆借市场同业拆借市场,也叫同业拆放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市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同业拆借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短期资金的不足、票据清算的差额以及解决临时性的资金短缺需要。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大,能敏感地反应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意图,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因此,它是货币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同业拆借市场产生于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伴随着中央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而发展。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较快,自前的拆借交易不仅限手银行之间,还出现在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之间。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第一,同业拆借市场有严格的准入限制。第二,融资期限较短。第三,交易手段比较先进,手续比较简单,从而成交时间也较短。第四,交易额较大,而且一般不需要担保或抵押。第五,利率由供求双方议定,随行就市。二、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第二章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一年期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交易所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总 和。它包括两个维度:一是融资的期限较短,金融工具的流动性高;二是融资的主要用 途是用于货币支付,解决头寸不足,不会增加资金总规模。 一个有效率的货币市场应该是一个具有广度、深度和弹性的市场。货币市场从结构 上划分,可以分为同业拆借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 存单市场、回购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市场等市场。 和债券、股票市场比,货币市场的特点在于:第一,参与者结构上,中央银行会介 入货币市场并产生主导作用。第二,市场工具平均质量比较高,风险较小。第三,市场 组织形式上,货币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柜台市场。第四,证券发行定价方式,多采用贴现 方式发行。 货币市场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形成基准利率,这是确定其他债务工 具和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重要参考。第二,为经济活动主体提供必要的融通流动资金的渠 道与手段,短期资金盈余者能通过货币市场投资获得回报。第三,提供贯彻政府或货币 当局政策意图的重要场所与传导机制。第四,通过金融机构的调期操作,为长期贷款提 供资金。 第一节同业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也叫同业拆放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 金融通活动的市场。同业拆借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短期资金的不足、票据清算的差额以 及解决临时性的资金短缺需要。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大,能敏感地反应资金供求关系和 货币政策意图,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因此,它是货币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同业拆借市场产生于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伴随着中央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 的发展而发展。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较快,目前的拆借交易不仅限于银行之间,还出现 在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之间。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第一,同业拆借市场有严格的准入 限制。第二,融资期限较短。第三,交易手段比较先进,手续比较简单,从而成交时间 也较短。第四,交易额较大,而且一般不需要担保或抵押。第五,利率由供求双方议 定,随行就市。 二、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 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