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参考文档第一个真正的债券“GrandParti(伟大的党)”,由法国政府于1555年发行。公司也从相对更早的时期开始发行债券一一例如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于17世纪发行了债券。第一个股票是1553年Russia公司发行的。除了股票和债券,其他证券也在相当早的时期被开发出来,如可转换债券在16世纪的欧洲大陆就已经出现。16世纪中期,英国的联合股份公司就开始给予某些股票类型以优先权(优先股),到了18世纪晚期,优先股在英国得到广泛应用。二、市场的发展随着联合股份公司的数自增多,发行的股票数也稳步增加。同时,公司也开始发行债券,证券的总市值有显著的增长。再加上政府发行的公共债务,证券的发行规模迅速扩大,二级市场交易变得普遍,金融市场变得更有组织了。1611年,阿姆斯特丹交易所开张,16世纪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已有相当数量的证券交易:伦敦于1802年成立专设的股票交易所,之前的交易主要在咖啡馆里进行:纽约在1792年“梧桐树协议”的发展基础上,于1817年成立了纽约股票交易所。三、早期市场发展的几个重大事件18世纪初,欧洲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受到了疯狂投机的严重干扰,其中最著名的也许是1720年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和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1.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南海公司是英国为了向南美洲进行贸易扩张而专门成立的一家特许贸易权公司,是英国国债最大的债权人。1720年,英国政府决定向公众出售南海公司的股票来筹集还债资金。南海公司夸大了公司的利润前景,使得人们开始狂热地投资手它的股票。其股价开始猛涨,短短六个月就涨了两倍多。此时英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岁,南海公司的繁荣使得人们着政府纷纷发行股票筹资,这损害了南海公司的利益。在南海公司的推动下,英国议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禁止民间组织公司。这推动了南海公司股价的进一步高涨。此时,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却大举抛售股票,引发了南海泡沫的破灭。南海泡沫的破灭损害了英国政府的信用,使英国人此后100年间不敢问津股票。泡沫法一一18世纪20年代,英国正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夕,大量的民间企业需要筹集资本。这个时候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猛涨,形成了所谓的“南海泡沫”。当人们看到南海这种泡沫起来后十分赚钱,民间就纷纷组织公司,并开始背看政府偷偷地发行股票。但是股票的供给的增加致使股价迅速下跌。这就损害了南海公司的利益。南海公司进行各种活动,推动议会于1720年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禁止民间组织公司。《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被民间俗称为“泡沫法”,这有讽刺意味。因为“泡沫法”认定了民间股票是泡沫,政府用这部法律去打击民间股票的发行,但同时却助长了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第一个真正的债券“GrandParti(伟大的党)”,由法国政府于 1555 年发行。公司 也从相对更早的时期开始发行债券——例如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于 17 世纪发行了债券。 第一个股票是 1553 年 Russia 公司发行的。 除了股票和债券,其他证券也在相当早的时期被开发出来,如可转换债券在 16 世纪 的欧洲大陆就已经出现。16 世纪中期,英国的联合股份公司就开始给予某些股票类型以 优先权(优先股),到了 18 世纪晚期,优先股在英国得到广泛应用。 二、市场的发展 随着联合股份公司的数目增多,发行的股票数也稳步增加。同时,公司也开始发行债 券,证券的总市值有显著的增长。再加上政府发行的公共债务,证券的发行规模迅速扩 大,二级市场交易变得普遍,金融市场变得更有组织了。 1611 年,阿姆斯特丹交易所开张,16 世纪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已有相当数量的证 券交易;伦敦于 1802 年成立专设的股票交易所,之前的交易主要在咖啡馆里进行;纽约 在 1792 年“梧桐树协议”的发展基础上,于 1817 年成立了纽约股票交易所。 三、早期市场发展的几个重大事件 18 世纪初,欧洲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受到了疯狂投机的严重干扰,其中最著名的也 许是 1720 年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和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 1.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 南海公司是英国为了向南美洲进行贸易扩张而专门成立的一家特许贸易权公司,是 英国国债最大的债权人。1720 年,英国政府决定向公众出售南海公司的股票来筹集还债 资金。南海公司夸大了公司的利润前景,使得人们开始狂热地投资于它的股票。其股价 开始猛涨,短短六个月就涨了两倍多。此时英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南海公司 的繁荣使得人们瞒着政府纷纷发行股票筹资,这损害了南海公司的利益。在南海公司的 推动下,英国议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禁止民间组织公司。这推动了南海 公司股价的进一步高涨。此时,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却大举抛售股票,引发了南海泡沫 的破灭。南海泡沫的破灭损害了英国政府的信用,使英国人此后 100 年间不敢问津股 票。 泡沫法——18 世纪 20 年代,英国正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夕,大量的民间企业 需要筹集资本。这个时候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猛涨,形成了所谓的“南海泡沫”。当人 们看到南海这种泡沫起来后十分赚钱,民间就纷纷组织公司,并开始背着政府偷偷地发 行股票。但是股票的供给的增加致使股价迅速下跌。这就损害了南海公司的利益。南海 公司进行各种活动,推动议会于 1720 年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禁止民间组织 公司。《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被民间俗称为“泡沫法”,这有讽刺意味。因为“泡沫 法”认定了民间股票是泡沫,政府用这部法律去打击民间股票的发行,但同时却助长了
优质参考文档南海泡沫的形成。:“泡沫法”的颁布进一步推高了南海公司的股价,加剧了南海泡沫的严重性。2.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起因是金融制度的变革,约翰·劳在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了大规模的纸币发行和“债转股”。1717年,劳组建了西方公司,以减息优惠的条件替政府偿还债务,借以取得向政府发行银行券的权利,然后用政府的债务作抵押发行股票,政府用银行券向公众还本付息,公众用银行券购买劳的公司股票。1718年,劳出任皇家银行董事长,在王室的支持下,劳大量发行纸币,并且将巨额国债转变为公司的股权,同时允诺高额的股息,使得公司的股价急剧上升。但是,公众是基于乐观的预期购买股票,而劳的公司由于没有实际盈利,逐渐面临财务困境。同时货币信用的大量扩张,必然会造成通货膨胀。1720年上半年,随着人们对货币购买力的担忧,市场信心开始受到动摇,人们要求兑换纸币并且将金银送往国外,公司的股票价格急剧暴跌,重新回到1719年5月的水平。19世纪,运河和铁路的开发导致了泡沫法案的废除,公司证券占据了伦敦市场的主导地位: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纽约市场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原因在于南北战争期间大量发行债券以及这些债券随后数十年的活跃交易。此外,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铁路投资,也导致证券发行数量的大幅扩张。一战后,纽约取代了伦敦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市场5四、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金融市场197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各国的金副体系大都经历了结构性变革,向市场化方向转变:一方面,传统意义上在金融体系中占有统治地位的商业银行已显得风光不再;另一方面,融资活动证券化、市场化、创新化成为了各国金融机构以及监管当局谋求自身发展的主要措施。在这种背景下,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为核心的金融市场,无论从规模、结构还是产品复杂性方面,在各国都获得了蓬勃发展。(一)发达国家1980年开始,由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欧盟一体化进程)和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或放松管制)进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呈现出资金流动的全球化、证券化趋势,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普遍得到很大发展。(二)新兴国家或地区相比发达国家而言,遍及亚洲、拉丁美洲、中欧以及非洲的众多新兴国家或地区股票市场的出现及其迅猛发展可能是近30年来全球金融体系运行中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重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南海泡沫的形成。“泡沫法”的颁布进一步推高了南海公司的股价,加剧了南海泡沫的 严重性。 2.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 起因是金融制度的变革,约翰·劳在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了大规模的纸币发行和 “债转股”。 1717 年,劳组建了西方公司,以减息优惠的条件替政府偿还债务,借以取得向政府 发行银行券的权利,然后用政府的债务作抵押发行股票,政府用银行券向公众还本付 息,公众用银行券购买劳的公司股票。1718 年,劳出任皇家银行董事长,在王室的支持 下,劳大量发行纸币,并且将巨额国债转变为公司的股权,同时允诺高额的股息,使得 公司的股价急剧上升。但是,公众是基于乐观的预期购买股票,而劳的公司由于没有实 际盈利,逐渐面临财务困境。同时货币信用的大量扩张,必然会造成通货膨胀。1720 年 上半年,随着人们对货币购买力的担忧,市场信心开始受到动摇,人们要求兑换纸币, 并且将金银送往国外,公司的股票价格急剧暴跌,重新回到 1719 年 5 月的水平。 19 世纪,运河和铁路的开发导致了泡沫法案的废除,公司证券占据了伦敦市场的主 导地位;19 世纪下半叶和 20 世纪上半叶,纽约市场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原因在于 南北战争期间大量发行债券以及这些债券随后数十年的活跃交易。此外,美国出现了大 规模的铁路投资,也导致证券发行数量的大幅扩张。一战后,纽约取代了伦敦成为世界 上最重要的金融市场。 四、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金融市场 1970 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 体系大都经历了结构性变革,向市场化方向转变:一方面,传统意义上在金融体系中占 有统治地位的商业银行已显得风光不再;另一方面,融资活动证券化、市场化、创新化 成为了各国金融机构以及监管当局谋求自身发展的主要措施。在这种背景下,以股票市 场、债券市场为核心的金融市场,无论从规模、结构还是产品复杂性方面,在各国都获 得了蓬勃发展。 (一)发达国家 1980 年开始,由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欧盟一体化进程)和通讯 信息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或放松管制)进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呈现出 资金流动的全球化、证券化趋势,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普遍得到很大发展。 (二)新兴国家或地区 相比发达国家而言,遍及亚洲、拉丁美洲、中欧以及非洲的众多新兴国家或地区股 票市场的出现及其迅猛发展可能是近 30 年来全球金融体系运行中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重
优质参考文档大事件。下图展示了近30年来,中国香港、泰国、印尼、巴西、阿根廷以及墨西哥主要股票交易所以美元标价的市值变化趋势。下图为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结构银行资产私人部门银股票市值股票总文易金融结构/GDP行贷款/GDP/GDP市值/GDP指标指缴金融结构类别阿根廷0.210.150.110.04银行主导-0.25巴西0.320.230. 190.120.65市场主导智利0.460.450. 840.090.25市场主导中国香港0.250.210.050.022.10市场主号韩国0.550.530. 370.440.89市场主导爱西哥0. 220.320.130.680.24市场主导菲律宾0.370. 280. 520.150.71市场主导新加坡0.950.831.370.701.18市场主导0.75马来西亚0.822.011.142.93市场主导E4*i:As11Dem1reucumtLev1ne(1999)第五节金融市场的趋势一、资产证券化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金融机构的一些长期固定利率放款、或企业的应收账款等通过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的集中及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了相关债权的流动化。其主要特点是将原来不具有流动性的融资形式变成流动性的市场性融资。(一)资产证券化的程序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程序是:(1)确定证券化资产,组成资产池。(2)组建特设机构(SPV)。(3)原始权益人将资产“真实出售”给特设机构,有效实现风险隔离,最大限度降低发行人的破产风险对证券化的影响。(4)信用增级,提高所发行证券的信用级别,使证券在信用质量、偿付的时间性与确定性等方面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要,同时满足发行人在会计、监管和融资目标方面的要求。(5)信用评级,包括初评和发行评级。(6)发售证券。(7)向发起人支付资产购买价款。(8)管理资产池收取本息。(9)特设机构清偿债务阶段。SPV从证券承销商获取证券发行收入,向原始权益人支付购买价格。同时,原始权益人自已或委托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池中的资产,将其现金收入存入托管行,然后对投资者还本付息,并支付聘用机构的费用。(二)资产证券化的原因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大事件。下图展示了近 30 年来,中国香港、泰国、印尼、巴西、阿根廷以及墨西哥主要 股票交易所以美元标价的市值变化趋势。 下图为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结构 第五节金融市场的趋势 一、资产证券化 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金融机构的一些长期固定利率放 款、或企业的应收账款等通过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的集中及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 押来发行证券,实现了相关债权的流动化。其主要特点是将原来不具有流动性的融资形 式变成流动性的市场性融资。 (一)资产证券化的程序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程序是:(1)确定证券化资产,组成资产池。(2)组建特设机构 (SPV)。(3)原始权益人将资产“真实出售”给特设机构,有效实现风险隔离,最大限 度降低发行人的破产风险对证券化的影响。(4)信用增级,提高所发行证券的信用级别, 使证券在信用质量、偿付的时间性与确定性等方面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要,同时满足 发行人在会计、监管和融资目标方面的要求。(5)信用评级,包括初评和发行评级。 (6)发售证券。(7)向发起人支付资产购买价款。(8)管理资产池收取本息。(9) 特设机构清偿债务阶段。SPV 从证券承销商获取证券发行收入,向原始权益人支付购买 价格。同时,原始权益人自己或委托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池中的资产,将其现金收入 存入托管行,然后对投资者还本付息,并支付聘用机构的费用。 (二)资产证券化的原因
优质参考文档资产证券化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趋势,与以下原因是分不开的:首先是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其次是国际债务危机的出现:第三,现代电讯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资产的证券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资产证券化的影响资产证券化的影响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对投资者来说,资产的证券化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新证券,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已的资金额大小和偏好来进行组合投资:对金融机构来说,通过资产的证券化,可以改善其资产的流动性,为金融机构取得较低成本的资金、增加收入提供了新的渠道:对整个金融市场来说,资产的证券化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交易手段,这种趋势将不断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加市场活力。(四)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我国早期的资产证券化探索多是离岸产品。最近两年,我国的一些银行、信托机构、评级机构积极参与到资产证券化交易中来,资产证券化呈现出本土作战的趋势。20RR年国开行在银行间债市发行了41.77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建设银行发行了29.26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开行05和建元05为中国最早的两只公开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20RR年4月,国开行又发行了一期ABS,总额57.3亿元。二、金融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重要趋势。随着外汇、信贷及利率等方面的管制的放松,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日渐自由,国际利率开始趋同。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正在形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市场,在全球各地的任何一个主要市场上都可以进行相同品种的金融交易,由伦敦、纽约、东京和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组成的市场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金融交易。(一)金融全球化的内容金融的全球化的重要内涵是,资金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金融交易的币种和范围超越国界。它具体包括:1.市场交易的国际化,包括国际货市市场交易的全球化、国际资本市场交易的全球化和外汇市场的全球一体化三个方面。2.市场参与者的国际化,传统的以大银行和主权国政府为代表的国际金融活动主体正为越来越多样化的国际参与者所代替。(二)金融全球化的原因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资产证券化之所以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趋势,与以下原因是分 不开的:首先是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其次是国际债务危机的出现;第 三,现代电讯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资产的证券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的影响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对投资者来说,资产的证券化趋势为投资者 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新证券,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额大小和偏好来进行组合 投资;对金融机构来说,通过资产的证券化,可以改善其资产的流动性,为金融机构取 得较低成本的资金、增加收入提供了新的渠道;对整个金融市场来说,资产的证券化为 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交易手段,这种趋势将不断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加市场活力。 (四)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早期的资产证券化探索多是离岸产品。最近两年,我国的一些银行、信托机 构、评级机构积极参与到资产证券化交易中来,资产证券化呈现出本土作战的趋势。 20RR 年国开行在银行间债市发行了 41.77 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建设银行发 行了 29.26 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开行 05 和建元 05 为中国最早的 两只公开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20RR 年 4 月,国开行又发行了一期 ABS,总额 57.3 亿 元。 二、金融全球化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重要趋势。随着外汇、信贷及利率等方面 的管制的放松,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日渐自由,国际利率开始趋同。目前,国际金融市 场正在形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市场,在全球各地的任何一个主要市场上都可以进行 相同品种的金融交易,由伦敦、纽约、东京和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组成的市场可以实 现 24 小时不间断的金融交易。 (一)金融全球化的内容 金融的全球化的重要内涵是,资金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金融交易的币种和范围 超越国界。它具体包括: 1.市场交易的国际化,包括国际货币市场交易的全球化、国际资本市场交易的全球 化和外汇市场的全球一体化三个方面。 2.市场参与者的国际化,传统的以大银行和主权国政府为代表的国际金融活动主体 正为越来越多样化的国际参与者所代替。 (二)金融全球化的原因
优质参考文档产生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有:1.金融管制放松所带来的影响。金融管制的放松,各国对金融机构跨国经营的限制减少、对外汇管制政策的放宽,大大地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及金融市场的国际化。2.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金融的全球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3.金融创新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创新浪潮产生了许多新型的金融工具,为国际金融交易提供更方便、成本更低的交易手段。4.国际金融市场上投资主体的变化推动了其进一步的全球化。(三)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看,金融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有利于稀缺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增长: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有利于投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合理配置资产持有结构、利用套期保值分散风险:市场提供丰富的金融工具,也给筹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获得低成本的资金。金融全球化的不利影响首先表现在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上。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一旦发生利率和汇率波动或局部的金融动荡,会马上传递到全球各大金融中心,使金融风险的控制更为复杂。其次是造成政府在执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方面的难度。此外,涉及到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及国际资本的流动,给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监管及维护金融稳定上造成了困难。三、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的趋势是指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所出现的一种逐渐放松甚至取消对金融活动的一些管制措施的过程。(一)金融自由化的主要表现金融自由化主要表现在:首先,减少或是取消了国与国之间对金融机构活动范围的限制。其次,对外汇管制的放松或解除。第三,放宽金融机构业务活动范围的限制,允许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适当交叉。第四,放宽或取消对银行的利率管制。最后,体现在佣金的自由化、资金流动的全球化、交易主体的国际化等等,这些在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一种共识。1986年英国的“BigBang”、1975年美国的“MaR1”以及20RR年日本的“BigBang”都是这一潮流的现实表现。(二)金融自由化的原因1.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为金融的自由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产生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有: 1.金融管制放松所带来的影响。金融管制的放松,各国对金融机构跨国经营的限制 减少、对外汇管制政策的放宽,大大地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及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2.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金融的全球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3.金融创新的影响。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创新浪潮产生了许多新型的金 融工具,为国际金融交易提供更方便、成本更低的交易手段。 4.国际金融市场上投资主体的变化推动了其进一步的全球化。 (三)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看,金融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有利于稀缺资源在国际范围 内的合理配置,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增长;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有利于投资者在国际金 融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合理配置资产持有结构、利用套期保值分散风险;市场提供丰 富的金融工具,也给筹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获得低成本的资金。 金融全球化的不利影响首先表现在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上。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的联 系更加紧密,一旦发生利率和汇率波动或局部的金融动荡,会马上传递到全球各大金融 中心,使金融风险的控制更为复杂。其次是造成政府在执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方面的 难度。此外,涉及到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及国际资本的流动,给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 监管及维护金融稳定上造成了困难。 三、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的趋势是指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所出 现的一种逐渐放松甚至取消对金融活动的一些管制措施的过程。 (一)金融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金融自由化主要表现在:首先,减少或是取消了国与国之间对金融机构活动范围的 限制。其次,对外汇管制的放松或解除。第三,放宽金融机构业务活动范围的限制,允 许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适当交叉。第四,放宽或取消对银行的利率管制。最后,体现在 佣金的自由化、资金流动的全球化、交易主体的国际化等等,这些在各国资本市场的发 展中逐渐成为一种共识。1986 年英国的“BigBang”、1975 年美国的“MaR1”以及 20RR 年日本的“BigBang”都是这一潮流的现实表现。 (二)金融自由化的原因 1.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为金融的自由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