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新中国成立后,最初设置了华北、东北、中南、华 东、西北、西南六个“大行政区”,大区设置人民 政府或军政委员会,首脑一般是各大军区的首长、 各大中央局的第一书记。大区分辖若干个省和区辖 ☆随着新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经济恢复期的结束,1952 年11月中央决定将大区的政权机关改称为行政委员 会,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机关。 1954年4月7日又撤销了大区这一级的设置。在这 背景下,对一些较小的省和一部分当时与省平级的 行政公署重新做了划分合井,省成为了地方最高行 计全国共有26个省
❖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设置了华北、东北、中南、华 东、西北、西南六个“大行政区”,大区设置人民 政府或军政委员会,首脑一般是各大军区的首长、 各大中央局的第一书记。大区分辖若干个省和区辖 市。 ❖ 随着新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经济恢复期的结束,1952 年11月中央决定将大区的政权机关改称为行政委员 会,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机关。 ❖ 1954年4月7日又撤销了大区这一级的设置。在这一 背景下,对一些较小的省和一部分当时与省平级的 行政公署重新做了划分合井,省成为了地方最高行 政建制,直辖于中央。当时全国共有26个省
令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实行“一国 两制”制度和对省级行政区划的几次重要调 整,到1997年重庆成为中央直辖市和港澳回 归时为止,中国共有23个省(台湾省的资料 暂缺,下同)、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 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按人口比例而言,当代中国的省一级地方的 数目是比较少的
❖ 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实行“一国 两制”制度和对省级行政区划的几次重要调 整,到1997年重庆成为中央直辖市和港澳回 归时为止,中国共有23个省(台湾省的资料 暂缺,下同)、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 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 按人口比例而言,当代中国的省一级地方的 数目是比较少的
在1979年以前,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还 曾称作为人民委员会),在本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闭 会期间,拥有地方政权的全部权力 令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谓“革命委员会”取代 省人民政府掌握了省政权的全部权力 1978年以后,省人民政府陆续恢复 1979年以后,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建立, 省级人民政府转变为单一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和本 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执行机关
❖ 在1979年以前,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还 曾称作为人民委员会),在本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闭 会期间,拥有地方政权的全部权力。 ❖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谓“革命委员会”取代 省人民政府掌握了省政权的全部权力。 ❖ 1978年以后,省人民政府陆续恢复。 ❖ 1979年以后,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建立, 省级人民政府转变为单一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和本 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执行机关
二、省政治权力结构 (一)省委 (二)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三)省政协委员会 (四)省人民政府 (五)省司法机关
二、省政治权力结构 (一)省委 (二)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三)省政协委员会 (四)省人民政府 (五)省司法机关
)省委 中共省委,是省政治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对全省的 各项工作实行政治领导 ☆根据国家的编制制度,省委一般由委员和候补委员 20-40人(按省的大小,下同)组成 在省级领导班子层次上,省委常委会有常务委员9 15人组成,其中设书记一人,副书记4-6人。 中共省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一般由35人左右组成,从 中选出常委7一9人,其中设书记一人,副书记2-3 人 省委一般设工作部门7—9个,也即惯常的办公厅、 组织 和具体职权,与中共中火的职能部门没有什么差别
(一)省委 ❖ 中共省委,是省政治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对全省的 各项工作实行政治领导。 ❖ 根据国家的编制制度,省委一般由委员和候补委员 20-40人(按省的大小,下同)组成。 ❖ 在省级领导班子层次上,省委常委会有常务委员9 -15人组成,其中设书记一人,副书记4-6人。 ❖ 中共省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一般由35人左右组成,从 中选出常委7-9人,其中设书记一人,副书记2-3 人。 ❖ 省委一般设工作部门7-9个,也即惯常的办公厅、 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研究室等,其工作性质 和具体职权,与中共中央的职能部门没有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