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境审判机制有效运行环境审判机制主要着眼于审判职权的界定与配置、审判流程的建立与控制、审判动态的监督与把控等方面。15主要包括司法行政管理机制和审判管理机制两个方面。环境审判机制的运行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环境司法职能的履行,是观察环境司法公正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鉴于环境审判机制涉及内容众多且动态复杂,是环境司法规范、司法适用、司法监督、司法保障及司法效果16一体化运行的过程行政管理机制主要涉及环境资源审判的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及法院的设施等方面,与其他管理机制并无明显不同,我们重点选择了环境审判管理机制作为观察“哨点”。1.改革审判权运行机制(1)审判组织形式创新。环境资源审判组织形式创新并延拓了传统的审判组织形式(独任审判,合议庭,大合议庭,审委会),如徐州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通过增补专家库成员、专家型人民陪审员等工作,以弥补法官在面对环境资源类案件时专业知识欠缺的情形,实行“大合议庭制”,由2名法官、1名专家陪审员、2名普通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力图实现专业技术、社情民意及法律认知的平衡。17(2)裁判责任制落实。为积极落实中央司法改革总体要求,健全完善责任明晰、权责统一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全面落实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承办法官对部分类型案件的裁判文书获得独立的文书签发权,主审法官对承办的案件承担主体责任,环境资源类案件的裁判理应顺应司法改革大潮流,对此进行相应革新。(3)专家陪审员制度保障。环境类案件具有高度复杂性、科学技术性,在涉及专业领域的环境纠纷案件中,选聘环境资源专家组成合议庭,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相关案件的审理。环境资源专家必须具备与案件涉及的专门问题相应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工作经验,其专业特长必须与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相符合,专家型陪审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在保障案件审理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法院的专业化审理水平。2.创建适合环境司法规律的审判工作机制(1)针对环境案件尤其是公益诉讼案件的特点,创新环境案件立案、审理、判决、执行等工作机制。比如实行诉讼费减免、专家证人、专家咨询委员会、附15参见张忠民:《环境司法专门化发展的实证检视:以环境审判机构和环境审判机制为中心》,《中国法学》2016年第6期。16参见朱景文:《人们如何评价司法?一一法治评估中司法指标的分析》,《中国应用法学》2017年第1期。17详见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7年2月发布的《2016年度徐州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白皮书》http://xzzy.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7/02/id/2544967.shtml,2017年6月5日访间。10
10 (二)环境审判机制有效运行 环境审判机制主要着眼于审判职权的界定与配置、审判流程的建立与控制、 审判动态的监督与把控等方面。15主要包括司法行政管理机制和审判管理机制两个 方面。环境审判机制的运行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环境司法职能的履行,是观察 环境司法公正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鉴于环境审判机制涉及内容众多且动态复杂, 是环境司法规范、司法适用、司法监督、司法保障及司法效果16一体化运行的过程, 行政管理机制主要涉及环境资源审判的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及法院的设施等方面, 与其他管理机制并无明显不同,我们重点选择了环境审判管理机制作为观察“哨 点”。 1.改革审判权运行机制 (1)审判组织形式创新。环境资源审判组织形式创新并延拓了传统的审判组 织形式(独任审判,合议庭,大合议庭,审委会),如徐州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对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通过增补专家库成员、专家型人民陪审员等工作,以弥 补法官在面对环境资源类案件时专业知识欠缺的情形,实行“大合议庭制”,由 2 名法官、1 名专家陪审员、2 名普通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力图实现专业技术、 社情民意及法律认知的平衡。17 (2)裁判责任制落实。为积极落实中央司法改革总体要求,健全完善责任明 晰、权责统一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全面落实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承 办法官对部分类型案件的裁判文书获得独立的文书签发权,主审法官对承办的案 件承担主体责任,环境资源类案件的裁判理应顺应司法改革大潮流,对此进行相 应革新。 (3)专家陪审员制度保障。环境类案件具有高度复杂性、科学技术性,在涉 及专业领域的环境纠纷案件中,选聘环境资源专家组成合议庭,可以更加高效地 进行相关案件的审理。环境资源专家必须具备与案件涉及的专门问题相应的高级 专业技术职称或工作经验,其专业特长必须与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相符合, 专家型陪审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在保障案件审理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法院 的专业化审理水平。 2.创建适合环境司法规律的审判工作机制 (1)针对环境案件尤其是公益诉讼案件的特点,创新环境案件立案、审理、 判决、执行等工作机制。比如实行诉讼费减免、专家证人、专家咨询委员会、附 15参见张忠民:《环境司法专门化发展的实证检视:以环境审判机构和环境审判机制为中心》,《中国法学》2016 年第 6 期。 16参见朱景文:《人们如何评价司法?——法治评估中司法指标的分析》,《中国应用法学》2017 年第 1 期。 17详见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 2017 年 2 月发布的《2016 年度徐州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白皮书》, http://xzzy.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7/02/id/2544967.shtml,2017 年 6 月 5 日访问
执行方案的判决书、建立环境保护公益专项资金、修复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第三方监督执行等,以对环境资源实行实质性的保护。(2)建立健全司法与行政联动工作机制,积极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环保机关、资源管理机关对接配合,形成多元共治格局。例如,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依法惩治环境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检祭院与环保部、公安部联合出台了《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地方上也是举措不断,比如2017年2月17日,陕西省环保厅和陕西省高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环境保护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又如阿苏克地区于2015年底签署的《关于建立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协作工作机制的意见》,还如徐州中院牵头签订的《关于建立环境司法、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集中管辖的实施意见》等。(3)完善环境审判信息公开机制。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结合“6.5”世界环境日,共召开新闻发布会、座谈会等专门会议30次,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20件,发布典型案例共130余件(如表1-3)。18表1-3:各地法院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相关资料情况19序号形式时间发布单位《关于环境资源审判相关问题的调2014年12月19山西省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1日研报告》22015年6月2日《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情况报告》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贵州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白皮3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年6月4日书》4发布中国首部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8月29日5向省人大专题报告环境资源审判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年11月30日2016年12月276《中国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关于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调研报2015年12年247西藏海西州中级人民法院日告》2016月6月7日8环境资源审判新闻发布会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召开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西92017年6月5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省政府新闻办18参见罗书臻:《为美丽中国而前行: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成立两周年综述》,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6/07/id/2044527.shtml,2017年5月19日访间。19本表中数据为本课题组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而来,故可能存在遗漏等情况。11
11 执行方案的判决书、建立环境保护公益专项资金、修复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第三 方监督执行等,以对环境资源实行实质性的保护。 (2)建立健全司法与行政联动工作机制,积极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环保 机关、资源管理机关对接配合,形成多元共治格局。例如,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依法惩治环境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公众健康,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7 年 1 月 25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环保部、公安部联合出 台了《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地方上也是举措不断,比如 2017 年 2 月 17 日,陕西省环保厅和陕西省高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环境保护司 法审判与行政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司法审判与行政执 法的有效衔接,又如阿苏克地区于 2015 年底签署的《关于建立地区环境执法联动 协作工作机制的意见》,还如徐州中院牵头签订的《关于建立环境司法、执法联动 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集中管辖的实施意见》等。 (3)完善环境审判信息公开机制。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结合“6.5”世界环 境日,共召开新闻发布会、座谈会等专门会议 30 次,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 20 件,发布典型案例共 130 余件(如表 1-3)。18 表 1-3:各地法院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相关资料情况19 序号 形式 发布单位 时 间 1 《关于环境资源审判相关问题的调 研报告》 山西省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4 年 12 月 19 日 2 《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情况报告》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5 年 6 月 2 日 3 《贵州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白皮 书》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2016 年 6 月 4 日 4 发布中国首部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 最高人民法院 2016 年 8 月 29 日 5 向省人大专题报告环境资源审判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2016年11月30日 6 《中国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2016 年 12 月 27 日 7 《关于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调研报 告》 西藏海西州中级人民法院 2015 年 12 年 24 日 8 环境资源审判新闻发布会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2016 月 6 月 7 日 9 联合召开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 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西 省政府新闻办 2017 年 6 月 5 日 18 参 见 罗 书 臻 :《 为 美 丽 中 国 而 前 行 : 最 高 人 民 法 院 环 境 资 源 审 判 庭 成 立 两 周 年 综 述 》, 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6/07/id/2044527.shtml,2017 年 5 月 19 日访问。 19本表中数据为本课题组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而来,故可能存在遗漏等情况
3.完善案件指导机制为应对环境司法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裁判依据不足、法官专业能力较弱、新型案件频出的现状,确保环境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充分发挥指导全国环境案件审判功能,及时调查研究,建立了案件指导、发布案例的机制,使判例的事实认定、法律解释及适用、裁判规则形成等作用得以充分发挥。(1)发布典型案例。针对环境司法过程中出现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方式等方面的新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以发布典型案例方式予以指导。典型案件在全国案件中选产生,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组织案例推荐、裁判文书评选、专家评审等方式,对案件的典型性进行反复评估,并按照纠纷性质进行类型化,以环境侵权典型案例、环境保护行政典型案例、矿业权纠纷典型案例、环境污染犯罪典型案例、环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等形式集中予以发布。自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以来,案例数量达至81例。(2)发布指导性案例。针对环境法律适用中的重大问题,最高人民法院采取发布指导性案例的方式,对同类案件的审理予以指导,指导性案件具有司法解释的属性,具有一定的裁判拘束力。2016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75号指导性案例一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诉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三)环境审判程序可操作性增强环境审判程序包括诉讼程序和案件审理、裁判的具体规则。环境司法的公正性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程序公正,但由于环境案件性质多元且具有特殊性,传统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程序在适用中都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型诉讼形式,现行的诉讼法和环境保护法均未提供完备的程序法依据。因此,环境诉讼程序与环境案件审理、裁判规则成为了环境司法专门化必须解决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探索,环境审判的基本程序得以建立,在具体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可操作性。我们选择了环境审判程序中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观察。1.出台司法解释,细化环境审判程序规则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原则性规定,结合环境民事案件、环境行政案件、环境刑事案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审理的实际需求,以司法解释方式将环境审判程序具体化。(1)环境民事案件和公益诉讼案件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于问题的解释》(2015年1月)、《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于问题的解释》(2015年6月),对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环境侵权案件的起诉资格、受理条件、证据制度、责任方式、诉讼费用负担等环境诉讼程序进12
12 3.完善案件指导机制 为应对环境司法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裁判依据不足、法官专业能力较弱、 新型案件频出的现状,确保环境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充分发挥指导全国环境 案件审判功能,及时调查研究,建立了案件指导、发布案例的机制,使判例的事 实认定、法律解释及适用、裁判规则形成等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1)发布典型案例。针对环境司法过程中出现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 方式等方面的新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以发布典型案例方式予以指导。典型案件在 全国案件中遴选产生,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组织案例推荐、裁判文书评选、专家评 审等方式,对案件的典型性进行反复评估,并按照纠纷性质进行类型化,以环境 侵权典型案例、环境保护行政典型案例、矿业权纠纷典型案例、环境污染犯罪典 型案例、环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等形式集中予以发布。自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 案例以来,案例数量达至 81 例。 (2)发布指导性案例。针对环境法律适用中的重大问题,最高人民法院采取 发布指导性案例的方式,对同类案件的审理予以指导,指导性案件具有司法解释 的属性,具有一定的裁判拘束力。2016 年 12 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 75 号指 导性案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诉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 (三)环境审判程序可操作性增强 环境审判程序包括诉讼程序和案件审理、裁判的具体规则。环境司法的公正 性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程序公正,但由于环境案件性质多元且具有特殊性,传统的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程序在适用中都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公益诉讼 作为一种新型诉讼形式,现行的诉讼法和环境保护法均未提供完备的程序法依据。 因此,环境诉讼程序与环境案件审理、裁判规则成为了环境司法专门化必须解决 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探索,环境审判的基本程序得以建立,在具体案件的审理过 程中不断提高可操作性。我们选择了环境审判程序中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观察。 1.出台司法解释,细化环境审判程序规则 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原 则性规定,结合环境民事案件、环境行政案件、环境刑事案件、环境公益诉讼案 件审理的实际需求,以司法解释方式将环境审判程序具体化。 (1)环境民事案件和公益诉讼案件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 《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5 年 1 月)、《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5 年 6 月),对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环境侵权案件 的起诉资格、受理条件、证据制度、责任方式、诉讼费用负担等环境诉讼程序进
行了细化。(2)环境行政案件程序和环境刑事案件程序。目前,环境行政案件和环境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暂付如,适用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程序性规则虽然尊重了现行法的规定,但难免对于环境案件的特殊性回应不甚充足,对此应予以重视,适时出台专门性的程序规定加以应对。2.制定工作规范,建立环境审判的可操作流程针对环境审判的特殊情况,明确环境案件的工作流程,统一审判工作方式方法,对于环境审判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专门化意义重大。(1)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统一工作规范。2017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工作规范(试行)》20,规定了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起诉、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公告程序)、开庭审理、裁判和执行等具体程序;同时,也为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按照环境民事诉讼、环境行政诉讼应进行的庭前准备、庭审程序、鉴定意见等做出了统一规范。(2)鼓励各级人民法院完善工作流程。在成立环境审判机构较早的地方法院,高度重视总结审判实践经验,也制定了一些环境审判的工作流程。比如,贵阳清镇环保法庭、重庆万州区环境资源审判庭等环境资源审判机构积极推动并制定了庭审规则、证据规则、裁判文书制作规则。(四)环境审判理论发展迅速环境司法实践既为理论提出课题,也需要理论提供支撑。随着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推进,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都展开了丰富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审判理论是关于审判模式、结构、规律等要素的知识,是人们对于审判机构、审判机制、审判程序等现象所作的抽象性的逻辑性的总结。21我们主要从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的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观察。1.学术研究方兴未艾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http://www.cnki.net/),以“环境司法”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检索结果如图1-10所示。可以发现,环境司法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一些共识性观点,为司法实务提供了理论支持。20该《工作规范》印发给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贯彻执行。21张忠民:《环境司法专门化发展的实证检视:以环境审判机构和环境审判机制为中心》,《中国法学》2016年第6期。13
13 行了细化。 (2)环境行政案件程序和环境刑事案件程序。目前,环境行政案件和环境刑 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暂付阙如,适用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程序性规 则虽然尊重了现行法的规定,但难免对于环境案件的特殊性回应不甚充足,对此 应予以重视,适时出台专门性的程序规定加以应对。 2.制定工作规范,建立环境审判的可操作流程 针对环境审判的特殊情况,明确环境案件的工作流程,统一审判工作方式方 法,对于环境审判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专门化意义重大。 (1)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统一工作规范。2017 年 5 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 于审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工作规范(试行)》20,规定了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 诉讼案件的起诉、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公告程序)、开庭审理、裁判和执行等具 体程序;同时,也为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按照环境民事诉讼、环境行政 诉讼应进行的庭前准备、庭审程序、鉴定意见等做出了统一规范。 (2)鼓励各级人民法院完善工作流程。在成立环境审判机构较早的地方法院, 高度重视总结审判实践经验,也制定了一些环境审判的工作流程。比如,贵阳清 镇环保法庭、重庆万州区环境资源审判庭等环境资源审判机构积极推动并制定了 庭审规则、证据规则、裁判文书制作规则。 (四)环境审判理论发展迅速 环境司法实践既为理论提出课题,也需要理论提供支撑。随着环境司法专门 化的推进,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都展开了丰富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 成果。审判理论是关于审判模式、结构、规律等要素的知识,是人们对于审判机 构、审判机制、审判程序等现象所作的抽象性的逻辑性的总结。21我们主要从学术 界和司法实务界的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观察。 1.学术研究方兴未艾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http://www.cnki.net/),以“环境司法”为主题进行文 献检索,检索结果如图 1-10 所示。可以发现,环境司法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一些共识性观点,为司法实务提供了理论支持。 20该《工作规范》印发给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 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贯彻执行。 21 张忠民:《环境司法专门化发展的实证检视:以环境审判机构和环境审判机制为中心》,《中国法学》2016 年第 6 期
+发表年放范势.500图1-10:知网中环境司法文献检索图学设年民图1-11:知网中环境司法硕博士论文情况22(1)环境侵权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环境损害赔偿法的理论与实践》《侵害与救济: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法治基础》《环境司法理性不能止于“天价”赔偿:泰州环境公益诉讼案评析》《修复生态环境责任的实证解析》《论环境侵权的二元性》《论环境侵权责任的双重性》《论环境侵权纠纷的复合性》《环境问题的侵权法应对及其限度一一以<侵权责任法>第65条为视角》等;(2)环境司法专门化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典型的成果有:《环境司法专门化现状调查与制度重构》《环境司法专门化发展的实证检视:以环境审判机构和环境审22统计时间为2017年7月2日,图表中2017年数据均为知网预测值,可见,关于环境司法的硕博士论文情况主要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有所涉及,而文献则最早可追溯至1987年。14
14 图 1-10:知网中环境司法文献检索图 图 1-11:知网中环境司法硕博士论文情况22 (1)环境侵权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环境损害赔偿 法的理论与实践》《侵害与救济: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法治基础》《环境司法理性 不能止于“天价”赔偿:泰州环境公益诉讼案评析》《修复生态环境责任的实证解析》 《论环境侵权的二元性》《论环境侵权责任的双重性》《论环境侵权纠纷的复合性》 《环境问题的侵权法应对及其限度——以<侵权责任法>第 65 条为视角》等; (2)环境司法专门化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典型的成果有:《环境司法专门化: 现状调查与制度重构》《环境司法专门化发展的实证检视:以环境审判机构和环境审 22统计时间为 2017 年 7 月 2 日,图表中 2017 年数据均为知网预测值,可见,关于环境司法的硕博士论文情况 主要是从 2000 年以后开始有所涉及,而文献则最早可追溯至 198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