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绪论..10...10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10一、刑事诉讼的概念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及其法律渊源...10..10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10一、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11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1..11一、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11二、刑事诉讼法的研究方法...11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11一、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概况.12二、中国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12本章思考题...12..13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的刑事诉讼观.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关系...13、程序法与实体法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13.13二、程序法为实体法服务...13三、程序法具有独立价值,...14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司法保障一、任何人不受非法逮捕和羁押..14...14二、被告人有权获得迅速审判。三、应当给押中的被告人以人道待遇.14...15刑事审判权的独立行使...15、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二、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15...15刑事司法的民众参与.一、民众通过陪审制参与司法,..15..16二、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司法的权利.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要求...16...16一、只能由依法设立的法庭行使审判权二、法官不能与自已处理的案件有利害关系..16三、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诉讼171
1 目录 绪论. 10 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10 一、刑事诉讼的概念.10 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及其法律渊源. 10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10 一、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10 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11 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1 一、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11 二、刑事诉讼法的研究方法.11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11 一、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概况. 11 二、中国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1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12 本章思考题. 12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刑事诉讼观.13 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关系.13 一、程序法与实体法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13 二、程序法为实体法服务.13 三、程序法具有独立价值.13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司法保障.14 一、任何人不受非法逮捕和羁押. 14 二、被告人有权获得迅速审判.14 三、应当给羁押中的被告人以人道待遇. 14 刑事审判权的独立行使.15 一、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15 二、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15 刑事司法的民众参与.15 一、民众通过陪审制参与司法.15 二、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司法的权利. 16 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要求.16 一、只能由依法设立的法庭行使审判权. 16 二、法官不能与自己处理的案件有利害关系. 16 三、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诉讼. 17
.17本章思考题第二章刑事诉讼构造与刑事诉讼主体..18刑事诉讼构造...18一、概述...18..18二、职权主义诉讼三、当事人主义诉讼...19四、混合式诉讼.19..19五、我国刑事诉讼构造及其特征.刑事诉讼中的审判机关..20..20一、审判机关的性质与职权...21二、审判机关的组织体系及其上下级关系三、审判组织..22.22四、人民陪审制度..22刑事诉讼中的检察机关一、检察机关的性质与地位..22..23二、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23三、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及其上下级关系..24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机关一、侦查机关的类型..24..24二、公安机关和其他侦查机关..24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24一、当事人二、其他诉讼参与人..25..26本章思考题..27第三章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27.27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27..28二、司法独立原则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28..28四、依靠群众原则.五、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28六、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29七、审判公开原则.29八、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292
2 本章思考题. 17 第二章 刑事诉讼构造与刑事诉讼主体.18 刑事诉讼构造. 18 一、概述. 18 二、职权主义诉讼.18 三、当事人主义诉讼.19 四、混合式诉讼.19 五、我国刑事诉讼构造及其特征. 19 刑事诉讼中的审判机关.20 一、审判机关的性质与职权.20 二、审判机关的组织体系及其上下级关系. 21 三、审判组织.22 四、人民陪审制度.22 刑事诉讼中的检察机关.22 一、检察机关的性质与地位.22 二、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 23 三、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及其上下级关系. 23 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机关.24 一、侦查机关的类型.24 二、公安机关和其他侦查机关.24 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24 一、当事人.24 二、其他诉讼参与人.25 本章思考题. 26 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27 概述. 27 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27 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 27 二、司法独立原则.28 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28 四、依靠群众原则.28 五、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28 六、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29 七、审判公开原则.29 八、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29
九、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30本章思考题...30第四章管辖....32管辖制度.32一、管辖的概念..32二、管辖的意义.32管辖类型...32一、立案管辖...32二、审判管辖.33三、并案管辖..34本章思考题...34..36第五章回避回避制度..36一、回避的概念和意义..36..36二、回避的方式回避的适用...36..36一、回避的适用人员二、回避的理由...37三、回避的程序...38..38本章思考题..40第六章辩护与代理刑事辩护...40一、刑事辩护的概念与特征...40二、刑事辩护的历史发展..40三、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41..43刑事代理...43一、刑事代理的概念和特征.44二、刑事代理的种类本章思考题..44第八章强制措施..45强制措施概述..45一、概述...45二、强制措施与其他法律措施的区别...45三、强制措施的使用原则..46拘传473
3 九、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 30 本章思考题. 30 第四章 管辖. 32 管辖制度. 32 一、管辖的概念.32 二、管辖的意义.32 管辖类型. 32 一、立案管辖.32 二、审判管辖.33 三、并案管辖.34 本章思考题. 34 第五章 回避. 36 回避制度. 36 一、回避的概念和意义.36 二、回避的方式.36 回避的适用. 36 一、回避的适用人员.36 二、回避的理由.37 三、回避的程序.38 本章思考题. 38 第六章 辩护与代理.40 刑事辩护. 40 一、刑事辩护的概念与特征.40 二、刑事辩护的历史发展.40 三、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41 刑事代理. 43 一、刑事代理的概念和特征.43 二、刑事代理的种类.44 本章思考题. 44 第八章 强制措施. 45 强制措施概述. 45 一、概述. 45 二、强制措施与其他法律措施的区别. 45 三、强制措施的使用原则.46 拘传. 47
.47一、拘传的概念和特点二、拘传的适用程序..47取保候审....48一、取保候审的概念和适用条件。.48二、取保候审的方式..48三、被取保人的义务..49四、取保候审的程序..49...49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的概念和适用条件...49二、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50t...50三、监视居住的程序拘留51..51一、拘留的概述...51二、拘留的适用条件三、刑事拘留的程序.52..52逮捕...52一、逮捕的概念和适用条件.52二、逮捕的权限三、逮捕的程序...53四、逮捕后押必要性审查..53.54本章思考题..55第九章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概述..5555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55二、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55..55一、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56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56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56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56、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57附带民事案件的审判.一、审判原则...57二、财产保全..57三、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和裁判.58本章思考题..58A
4 一、拘传的概念和特点.47 二、拘传的适用程序.47 取保候审. 48 一、取保候审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48 二、取保候审的方式.48 三、被取保人的义务.49 四、取保候审的程序.49 监视居住. 49 一、监视居住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49 二、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50 三、监视居住的程序.50 拘留. 51 一、拘留的概述.51 二、拘留的适用条件.51 三、刑事拘留的程序.52 逮捕. 52 一、逮捕的概念和适用条件.52 二、逮捕的权限.52 三、逮捕的程序.53 四、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53 本章思考题. 54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55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55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55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55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55 一、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55 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56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56 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56 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56 附带民事案件的审判.57 一、审判原则.57 二、财产保全.57 三、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和裁判. 58 本章思考题. 58
.59第十章期间与送达.59刑事诉讼活动的期间.59、期间的概念与确定的依据..59二、期间的计算,.60三、期间的耽误与恢复.四、刑事诉讼的法定期间...6061刑事诉讼文书的送达..61一、送达的概念和特点,...61二、送达的方式和程序.61本章思考题第十一章立案....63立案的概念与功能.63.63一、立案的概念二、立案的功能....63立案的材料来源与条件..63..63一、立案的材料来源二、立案的条件.64立案程序与立案监督..64一、立案程序..64二、立案监督.65本章思考题65第十二章侦查.....66侦查基本理论.66.66一、侦查的概念和特征二、侦查的任务...66三、侦查工作的原则...66..67四、侦查行为的法律控制.67五、侦查中的人权保障侦查行为....68...68一、讯问犯罪嫌疑人二、询问证人、被害人.69三、勘验、检查..70四、搜查...70五、查封、扣押物证、书证...71六、鉴定.72七、通缉.735
5 第十章 期间与送达.59 刑事诉讼活动的期间.59 一、期间的概念与确定的依据.59 二、期间的计算.59 三、期间的耽误与恢复.60 四、刑事诉讼的法定期间.60 刑事诉讼文书的送达.61 一、送达的概念和特点.61 二、送达的方式和程序.61 本章思考题. 61 第十一章 立案. 63 立案的概念与功能.63 一、立案的概念.63 二、立案的功能.63 立案的材料来源与条件.63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63 二、立案的条件.64 立案程序与立案监督.64 一、立案程序.64 二、立案监督.65 本章思考题. 65 第十二章 侦查. 66 侦查基本理论. 66 一、侦查的概念和特征.66 二、侦查的任务.66 三、侦查工作的原则.66 四、侦查行为的法律控制.67 五、侦查中的人权保障.67 侦查行为. 68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68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69 三、勘验、检查.70 四、搜查. 70 五、查封、扣押物证、书证.71 六、鉴定. 72 七、通缉.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