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湖州市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样卷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卷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42分) 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 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 试题卷上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伉俪(kang)不卑不亢(kang)木讷(na) 方枘圆凿(rui) B.邂逅(hou) 藏污纳垢(gu)连缀(zhu) 日夜不辍(zhui) C.缱绻(quan)眷眷之情(juan)蹊跷(qi) 独辟蹊径(xi) D.咀嚼(jue) 咬文嚼字(jido)踉跄(lng)书声琅琅(la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唾骂芸芸众生唾手可得度假村 B.逾垣斩钉截铁坚贞不渝名信片 C.稗官礼上往来大有裨益水龙头 D.赘疣鳞一爪凤毛鳞角大拇指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某些部门和单位人浮于事,工作 ,早就应该暴光,政府就应该对他们“动真 格 (2)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将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中,与中方 旨在未来10多年时 间内实现载人登月的联合太空探索计划。 (3)改革后,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受群众欢迎 A、不力协商 况且 不利协商何况 C、不利商量况且 D、不力商量 何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福娃设计方案的揭秘,更多的奥运商品开始投入生产,福娃断货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B、刚刚过去的一个星期,湖州的文化大事接踵而至:中国科学院院士访问母校的身影刚刚 离开,站在世界男高音领域顶端的歌唱家又在上海大剧院引吭髙歌。 C、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就将成为空中楼阁 D、陈水扁当局不把主流民意放在眼里,无节制地操弄民粹,把本来相安无事的台湾海峡两 岸弄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西藏城镇职工人均每天消费蔬菜可达0.6公斤以上,讲究科学饮食的良好习惯已 从城镇波及广大牧区 B、从神州一号到神州六号,在6年间,我国的航天技术实现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
2005 年湖州市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样卷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本卷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42 分) 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 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 试题卷上。 一、 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伉.俪(kàng) 不卑不亢. (kàng) 木讷.(nà) 方枘.圆凿(ruì) B. 邂逅.(hòu) 藏污纳垢.(gòu) 连缀.(zhuì) 日夜不辍.(zhuì) C. 缱绻.(quǎn) 眷.眷之情(juàn) 蹊.跷(qī) 独辟蹊.径(xī) D. 咀嚼.(jué) 咬文嚼.字(jiáo) 踉.跄(làng) 书声琅.琅(l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唾骂 芸芸众生 唾手可得 度假村 B. 逾垣 斩钉截铁 坚贞不渝 名信片 C. 稗官 礼上往来 大有裨益 水龙头 D. 赘疣 一鳞一爪 凤毛鳞角 大拇指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某些部门和单位人浮于事,工作________,早就应该暴光,政府就应该对他们“动真 格”。 (2)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将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中,与中方 _______旨在未来 10 多年时 间内实现载人登月的联合太空探索计划。 (3)改革后,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______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受群众欢迎。 A、不力 协商 况且 B、不利 协商 何况 C、不利 商量 况且 D、不力 商量 何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随着福娃设计方案的揭秘,更多的奥运商品开始投入生产,福娃断货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 B、 刚刚过去的一个星期,湖州的文化大事接踵而至 ....:中国科学院院士访问母校的身影刚刚 离开,站在世界男高音领域顶端的歌唱家又在上海大剧院引吭高歌。 C、 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就将成为空中楼阁 ....。 D、 陈水扁当局不把主流民意放在眼里,无节制地操弄民粹,把本来相安无事的台湾海峡两 岸弄到剑拔弩张 ....的地步。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目前,西藏城镇职工人均每天消费蔬菜可达 0.6 公斤以上,讲究科学饮食的良好习惯已 从城镇波及广大牧区。 B、 从神州一号到神州六号,在 6 年间,我国的航天技术实现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
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 C、寒冷,是流浪者的天敌,社会救助机构人员应在汽车站等流浪者经常出没的地方建立专 门救助点,给他们发放求助单,随时同救助站取得联系 D、关于如何制止不良短信泛滥、防止其危害青少年的问题,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设 立独立部门对运营商进行监管,对短信提供商实行资质审核制。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 B、生活中的痛苦(只要这种痛苦是真挚的,善良的。),一俟到了回忆中,往往也会觉得它 有淡淡的甜美,化成深沉的诗 C、我们见到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表现人物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正像中 国舞台上的表演一样。(汉画上正有不少舞蹈和戏剧表演。 D、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一一这些名目,未庄 人都说不明白一一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第7-10题。 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完成这一使命的是中国人 2005年1月12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 盖的最高点:南纬20度22分00秒,东经7度21分11秒,海拔4033米。科考队在此 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 中国人的一小步,成为21世纪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 整个南极大陆32%的面积被平均厚度达2450米的冰体覆盖.好像头上戴了一顶大帽 子,人们形象地称为“冰盖"。“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 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从科学考察价值和极地话语权角度来看,南极一共有四个必争之点:极点、冰点、磁点 和高点。其中三个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美国占据“南极点”,建立了阿蒙 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南极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占据“南极冰点″",测 到了-23°C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现在,人类在南极仅剩下一个点,即海拔4000 多米的“冰穹A"最高点,在中国科考队之前,国际上还没有直接从地面进入“冰穹A"展 开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 冰穹A"地区在冰川、大气、天文、空间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由 于独特的高原地形特征,冰层水平流动最小,动力过程最为简单,是冰盖动力学观测研究的 最理想区域。而且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冰层中储存着具有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 息和大气本地环境信息,是南极冰盖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 这次冰盖考察已经是中国第五次冰盖考察这无论对于中国还是整个国际南极科考,都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这次科考行动中,中国第一次对东南极的弗里茨湾到西南极的威德尔海,整个4000 多海里的断面进行海洋学调查,包括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的调查。并已进 行了32个站位的数据采集 此外,科考队还要进行23个项目的考察,主要是在中山站和长城站两站站区附近的陆 地、冰盖、海冰和海洋上开展不同学科的观测调查等。另外,中国将在站区750公里范围 内和“冰穹A”建立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这两个观测站的建立将是中国在东南极最大的一 个科研项目。 (节选自《半月谈》2005.2)
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 C、 寒冷,是流浪者的天敌,社会救助机构人员应在汽车站等流浪者经常出没的地方建立专 门救助点,给他们发放求助单,随时同救助站取得联系。 D、 关于如何制止不良短信泛滥、防止其危害青少年的问题,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设 立独立部门对运营商进行监管,对短信提供商实行资质审核制。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 B、生活中的痛苦(只要这种痛苦是真挚的,善良的。),一俟到了回忆中,往往也会觉得它 有淡淡的甜美,化成深沉的诗。 C、我们见到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表现人物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正像中 国舞台上的表演一样。(汉画上正有不少舞蹈和戏剧表演。) D、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 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第 7-10 题。 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完成这一使命的是中国人! 2005 年 1 月 12 日 3 时 16 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 盖的最高点:南纬 20 度 22 分 00 秒,东经 77 度 21 分 11 秒,海拔 4033 米。科考队在此 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 中国人的一小步,成为 21 世纪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 整个南极大陆 32%的面积被平均厚度达 2450 米的冰体覆盖.好像头上戴了一顶大帽 子,人们形象地称为“冰盖”。“冰穹 A”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 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从科学考察价值和极地话语权角度来看,南极一共有四个必争之点:极点、冰点、磁点 和高点。其中三个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一一美国占据“南极点”,建立了阿蒙 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南极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占据“南极冰点”,测 到了-23°C 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现在,人类在南极仅剩下一个点,即海拔 4000 多米的“冰穹 A”最高点,在中国科考队之前,国际上还没有直接从地面进入“冰穹 A”展 开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 “冰穹 A”地区在冰川、大气、天文、空间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由 于独特的高原地形特征,冰层水平流动最小,动力过程最为简单,是冰盖动力学观测研究的 最理想区域。而且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冰层中储存着具有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 息和大气本地环境信息,是南极冰盖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 这次冰盖考察已经是中国第五次冰盖考察.这无论对于中国还是整个国际南极科考,都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这次科考行动中,中国第一次对东南极的弗里茨湾到西南极的威德尔海,整个 4000 多海里的断面进行海洋学调查,包括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的调查。并已进 行了 32 个站位的数据采集。 此外,科考队还要进行 23 个项目的考察,主要是在中山站和长城站两站站区附近的陆 地、冰盖、海冰和海洋上开展不同学科的观测调查等。另外,中国将在站区 750 公里范围 内和“冰穹 A”建立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这两个观测站的建立将是中国在东南极最大的一 个科研项目。 (节选自《半月谈》2005.2)
7.对“冰穹A”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穹A”是气候条件极端恶劣的地区,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B.“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遥远的海拔最高的一个冰穹 C.“冰穹A”是国际上还没有进入并展开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的地区 D.“冰穹A”是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取得极地话语权的四个必争之点之一。 对考察“冰穹A”地区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察“冰穹A”地区的目的是获取极地话语权 B.考察“冰穹A”地区在冰川、大气、天文、空间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C.考察“冰穹A”地区可以获取具有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息和大气本底环境信息 D.考察“冰穹A”地区能在最理想区域观测研究冰盖动力学 对“中国人的一小步,成为21世纪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一小步”指的是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 高点 B.中国人在五次冰盖考察中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考察是人类的首个壮举。 C.继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南极极点、磁点、冰点后,中国人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 中国人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是21世纪人类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伟大胜利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南极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B.南极冰盖中的“冰穹A”地区是获取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息的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 地点。 C.中国在750公里和“冰穹A”建立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这两个观测站的建立将是中 国在东南极最大的一个科研项 D.在南极仅剩下一个能考察的点终于被中国人抢占到了。 三、(12分,每小题3分) 武昌九曲亭记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陷①蔓延,涧谷深 中有浮图精舍,西日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 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 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 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 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冋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 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毎至其下,辄脾睨终 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 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②。有不得至,为之 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 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 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陂陷( po tuo):不平的样子。②褰(qian):卷起裤脚
7.对“冰穹 A”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穹 A”是气候条件极端恶劣的地区,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B.“冰穹 A”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遥远的海拔最高的一个冰穹。 C.“冰穹 A”是国际上还没有进入并展开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的地区。 D.“冰穹 A”是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取得极地话语权的四个必争之点之一。 8.对考察“冰穹 A”地区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考察“冰穹 A”地区的目的是获取极地话语权。 B.考察“冰穹 A”地区在冰川、大气、天文、空间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C.考察“冰穹 A”地区可以获取具有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息和大气本底环境信息。 D.考察“冰穹 A”地区能在最理想区域观测研究冰盖动力学。 9.对“中国人的一小步,成为 2l 世纪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一小步”指的是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 高点。 B.中国人在五次冰盖考察中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考察是人类的首个壮举。 C.继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南极极点、磁点、冰点后,中国人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 D.中国人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是 21 世纪人类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伟大胜利。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南极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B.南极冰盖中的“冰穹 A”地区是获取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息的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 地点。 C.中国在 750 公里和“冰穹 A”建立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这两个观测站的建立将是中 国在东南极最大的一个科研项目。 D.在南极仅剩下一个能考察的点终于被中国人抢占到了。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①蔓延,涧谷深密。 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 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 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 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 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 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 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 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②。有不得至,为之 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 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 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陂陁(pō tuó):不平的样子。②褰(qiān):卷起裤脚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庐:结庐,居住 B.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C.子瞻杖策载酒 杖:手杖 D.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姑:暂且 1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B.譬之饮食杂陈于前 C.往往留宿于山上 D.一旦大风雷雨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蟹六跪而二鳌 B.往往留宿于山上 而相泣于中庭 C.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 王语暴以好乐 D.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 其如是,孰能御之 14.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全文围绕着一个“乐” 字互为交融,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B.作者在文中特别强调“以适意为悦”之乐,不以物伤情,这是劝慰别人的话。但文章 结尾说“孰知得失之所在”,却也表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的思想。 C.文中有二乐:一乐是“幅巾迎笑”“倘佯”山水、“不知其久”:二乐为营亭坐观, 俯视旁瞻远山近水,“风云变化”。 D.文中写景浓笔挥洒,给人以一种郁郁苍苍、气势奔流的动态美:写人,以融情于」 托物言志的写法,给人以一种劲操清芬的动态美 第Ⅱ卷(共108分) 四、(20分) 15.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 ②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 1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探春(黄庶) 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舂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干花一手裁 (1)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画出的是 时节的图景,表达出诗 的心情。(2分) (2)“万叶千花一手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结合全诗分析这句诗艺术上的表现特 点。(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题)(4分)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李白《将进酒》) (2)细草微风岸,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庐:结庐,居住 B.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委:归,付 C.子瞻杖.策载酒 杖:手杖 D.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姑:暂且 1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B.譬之饮食..杂陈于前 C.往往留宿..于山上 D.一旦..大风雷雨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蟹六跪而.二鳌 B.往往留宿于.山上 而相泣于.中庭 C.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 王语暴以.好乐 D.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 其.如是,孰能御之 14.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全文围绕着一个“乐” 字互为交融,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B.作者在文中特别强调“以适意为悦”之乐,不以物伤情,这是劝慰别人的话。但文章 结尾说“孰知得失之所在”,却也表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的思想。 C.文中有二乐:一乐是“幅巾迎笑”“倘佯”山水、“不知其久”;二乐为营亭坐观, 俯视旁瞻远山近水,“风云变化”。 D. 文中写景浓笔挥洒,给人以一种郁郁苍苍、气势奔流的动态美;写人,以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的写法,给人以一种劲操清芬的动态美。 第Ⅱ卷(共 108 分) 四、(20 分) 15.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①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 ②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 遂相与营之。 1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探春(黄庶) 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1)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画出的是― ―― ―― ― ―― ― ―― ― ―― 时节的图景,表达出诗 人―――――――――――――――的心情。(2 分) (2)“万叶千花一手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结合全诗分析这句诗艺术上的表现特 点。(4 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题)(4 分) (1)君不见黄 河之水天上来 ,― ― ― ― ― ― ― ― ― ― ― ― ― ― ― 。 君不见高堂 明镜悲白 发,―――――――――――――――。(李白《将进酒》) (2)细草微风岸,―――――――――――――――。―――――――――――――――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18.文学常识填空。(2分) 鲁迅小说《 》继承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用“传”的形式构成全篇, 是最早介绍到世界的中国现代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 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意识流小说,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 世界为主的小说,其代表作品之一是《墙上的斑点》,作者是英国的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读书的意义 俞平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 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 门砖。即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 读书会愈穷,这无怪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地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 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 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他说风 花雪月则以为无聊。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 啥?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有-个 故事,不见得靠得住,只可以算笑话。乾隆帝下江南,在金山寺登高,望见江中大大小小多 多少少的船,戏问随銮的纪晓岚,共有几只。这原是难题,拿来开玩笑的,若回答说不知道 那未兔杀风景。纪回答得好,臣只见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在那时,这故事讽刺世 情已觉刻露,但现在看来,不免古色古香。意存忠厚,应该对答皇帝道,只有一条船。 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夕之故。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然而,以 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
18.文学常识填空。(2 分) 鲁迅小说《________________》继承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用“传”的形式构成全篇, 是最早介绍到世界的中国现代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 20 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意识流小说,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 世界为主的小说,其代表作品之一是《墙上的斑点》,作者是英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9—22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读书的意义 俞平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 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 乏。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 门砖。即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 读书会愈穷,这无怪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地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 种子的稀少 .....,互为因果循环。 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他说风 花雪月则以为无聊。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 啥?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有一个 故事,不见得靠得住,只可以算笑话。乾隆帝下江南,在金山寺登高,望见江中大大小小多 多少少的船,戏问随銮的纪晓岚,共有几只。这原是难题,拿来开玩笑的,若回答说不知道, 那未免杀风景。纪回答得好,臣只见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在那时,这故事讽刺世 情已觉刻露,但现在看来,不免古色古香。意存忠厚,应该对答皇帝道,只有一条船。 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然而,以 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 关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