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唐朝和吐蕃文化对于阗的影响……… (214) 四、尉迟乙僧父子对唐朝画坛的影响· 第四节高昌地区的文化 ………(220) 、高昌的社会环境与居民 、高昌的宗教与儒学……… …(224 三、突厥文化对高昌的影响… (228) 第五节以突厥为代表的天山北部 地区游牧文化 (234) 、突厥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组织………(235) 二、突厥文字与突厥碑铭……… 三、突厥宗教文化…… 四、突厥人的生活习俗………………………(250) 第六节小结… (257) 第五章宋辽金时期 第一节喀喇汘王朝文化… 、历史概述 二、《福乐智慧》 《突厥语词典》 (287) 第二节高昌回鹘王国文化………………(290) 历史概述…………………………(290 二、宗教……… (292) 三、语言文字 四、文学艺术………………………………(295) 五、科学技术…… (302)
三 、 唐 朝 和 吐 蕃 文 化 对 于 阗 的 影 响 … … … … … … ( 2 1 4 ) 四 、 尉 迟 乙 僧 父 子 对 唐 朝 画 坛 的 影 响 … … … … … ( 2 1 7 ) 第 四 节 高 昌 地 区 的 文 化 … … … … … … … … … ( 2 2 0 ) 一 、 高 昌 的 社 会 环 境 与 居 民 … … … … … … … … … ( 2 2 1 ) 二 、 高 昌 的 宗 教 与 儒 学 … … … … … … … … … … … ( 2 2 4 ) 三 、 突 厥 文 化 对 高 昌 的 影 响 … … … … … … … … … ( 2 2 8 ) 第 五 节 以 突 厥 为 代 表 的 天 山 北 部 地 区 游 牧 文 化 … … … … … … … … … … ( 2 3 4 ) 一 、 突 厥 的 经 济 生 活 与 社 会 组 织 … … … … … … … ( 2 3 5 ) 二 、 突 厥 文 字 与 突 厥 碑 铭 … … … … … … … … … … ( 2 4 2 ) 三 、 突 厥 宗 教 文 化 … … … … … … … … … … … … … ( 2 4 4 ) 四 、 突 厥 人 的 生 活 习 俗 … … … … … … … … … … … ( 2 5 0 ) 第 六 节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2 5 7 ) 第 五 章 宋 辽 金 时 期 … … … … … … … … … … … ( 2 6 8 ) 第 一 节 喀 喇 汗 王 朝 文 化 … … … … … … … … … ( 2 6 8 ) 一 、 历 史 概 述 … … … … … … … … … … … … … … … ( 2 6 8 ) 二 、 《 福 乐 智 慧 》 … … … … … … … … … … … … … ( 2 7 1 ) 三 、 《 突 厥 语 词 典 》 … … … … … … … … … … … … ( 2 8 7 ) 第 二 节 高 昌 回 鹘 王 国 文 化 … … … … … … … … ( 2 9 0 ) 一 、 历 史 概 述 … … … … … … … … … … … … … … … ( 2 9 0 ) 二 、 宗 教 … … … … … … … … … … … … … … … … … ( 2 9 2 ) 三 、 语 言 文 字 … … … … … … … … … … … … … … … ( 2 9 4 ) 四 、 文 学 艺 术 … … … … … … … … … … … … … … … ( 2 9 5 ) 五 、 科 学 技 术 … … … … … … … … … … … … … … … ( 3 0 2 ) · 4 · 目 次
目次 第三节西辽文化 (302) 、历史概述… (302) 宗教… ………(304) 文学 四、建筑艺术……………………………(313) 第四节小结… …(315) 第六章蒙元时期 (319) 第一节元代西域 (319) 蒙古的兴起与西征…………… (319) 蒙古统治下的畏兀儿及其周围地区………(327) 第二节蒙元时期西域的基督教 (331) 、聂斯脱里教在西域的传播…………………(331) 二、蒙元时期西域聂斯脱里教的分布…… (346) 三、天主教传入西域 第三节元代西北地区的佛教 (360) 唐末以来西北地区的佛教 …(360) 元代畏兀儿佛徒中的著名人物 三、元代畏兀儿佛教文献 (365) 四、元代西北地区佛教的分布范围 第四节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 伊斯兰教势力的东传………… (371) 察合台汗国蒙古人皈依伊斯兰教· 其他宗教… …(374) 第五节语言文字和史学 、语言文字… (376)
第 三 节 西 辽 文 化 … … … … … … … … … … … … ( 3 0 2 ) 一 、 历 史 概 述 … … … … … … … … … … … … … … … ( 3 0 2 ) 二 、 宗 教 … … … … … … … … … … … … … … … … … ( 3 0 4 ) 三 、 文 学 … … … … … … … … … … … … … … … … … ( 3 0 7 ) 四 、 建 筑 艺 术 … … … … … … … … … … … … … … … ( 3 1 3 ) 第 四 节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3 1 5 ) 第 六 章 蒙 元 时 期 … … … … … … … … … … … … ( 3 1 9 ) 第 一 节 元 代 西 域 … … … … … … … … … … … … ( 3 1 9 ) 一 、 蒙 古 的 兴 起 与 西 征 … … … … … … … … … … … ( 3 1 9 ) 二 、 蒙 古 统 治 下 的 畏 兀 儿 及 其 周 围 地 区 … … … … ( 3 2 7 ) 第 二 节 蒙 元 时 期 西 域 的 基 督 教 … … … … … ( 3 3 1 ) 一 、 聂 斯 脱 里 教 在 西 域 的 传 播 … … … … … … … … ( 3 3 1 ) 二 、 蒙 元 时 期 西 域 聂 斯 脱 里 教 的 分 布 … … … … … ( 3 4 6 ) 三 、 天 主 教 传 入 西 域 … … … … … … … … … … … … ( 3 5 9 ) 第 三 节 元 代 西 北 地 区 的 佛 教 … … … … … … ( 3 6 0 ) 一 、 唐 末 以 来 西 北 地 区 的 佛 教 … … … … … … … … ( 3 6 0 ) 二 、 元 代 畏 兀 儿 佛 徒 中 的 著 名 人 物 … … … … … … ( 3 6 2 ) 三 、 元 代 畏 兀 儿 佛 教 文 献 … … … … … … … … … … ( 3 6 5 ) 四 、 元 代 西 北 地 区 佛 教 的 分 布 范 围 … … … … … … ( 3 6 9 ) 第 四 节 伊 斯 兰 教 和 其 他 宗 教 … … … … … … ( 3 7 1 ) 一 、 伊 斯 兰 教 势 力 的 东 传 … … … … … … … … … … ( 3 7 1 ) 二 、 察 合 台 汗 国 蒙 古 人 皈 依 伊 斯 兰 教 … … … … … ( 3 7 3 ) 三 、 其 他 宗 教 … … … … … … … … … … … … … … … ( 3 7 4 ) 第 五 节 语 言 文 字 和 史 学 … … … … … … … … … ( 3 7 6 ) 一 、 语 言 文 字 … … … … … … … … … … … … … … … ( 3 7 6 ) 目 次 · 5 ·
目次 史学 第六节小结 ………(384) 第七章明代和清初 (399 第一节历史概述………… …(399 、东察合台汗国 、叶尔羌汗国…… (402) 第二节宗教 (405) 、东察合台汗国时期的伊斯兰教· 405) 纳克什班底教派 黑山派和白山派 ……………(409) 第三节历史著作 (414) 《拉失德史》 (414) 沙·马合木·楚剌思《编年史》………(417 第四节文学艺术 (420) 诗歌 《十二木卡姆》……………………………(422) 第五节小结… (425) 第八章清代 第一节准噶尔汗国 历史概述……… ………(428) 喇嘛教的传播· (435) 三、社会习俗 (439) 四、文化艺术…………………(447) 第二节清朝统一后的西域… …(452)
二 、 史 学 … … … … … … … … … … … … … … … … … ( 3 8 2 ) 第 六 节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3 8 4 ) 第 七 章 明 代 和 清 初 … … … … … … … … … … … ( 3 9 9 ) 第 一 节 历 史 概 述 … … … … … … … … … … … … ( 3 9 9 ) 一 、 东 察 合 台 汗 国 … … … … … … … … … … … … … ( 3 9 9 ) 二 、 叶 尔 羌 汗 国 … … … … … … … … … … … … … … ( 4 0 2 ) 第 二 节 宗 教 … … … … … … … … … … … … … … … ( 4 0 5 ) 一 、 东 察 合 台 汗 国 时 期 的 伊 斯 兰 教 … … … … … … ( 4 0 5 ) 二 、 纳 克 什 班 底 教 派 … … … … … … … … … … … … ( 4 0 7 ) 三 、 黑 山 派 和 白 山 派 … … … … … … … … … … … … ( 4 0 9 ) 第 三 节 历 史 著 作 … … … … … … … … … … … … ( 4 1 4 ) 一 、 《 拉 失 德 史 》 … … … … … … … … … … … … … ( 4 1 4 ) 二 、 沙 · 马 合 木 · 楚 剌 思 《 编 年 史 》 … … … … … ( 4 1 7 ) 第 四 节 文 学 艺 术 … … … … … … … … … … … … ( 4 2 0 ) 一 、 诗 歌 … … … … … … … … … … … … … … … … … ( 4 2 0 ) 二 、 《 十 二 木 卡 姆 》 … … … … … … … … … … … … ( 4 2 2 ) 第 五 节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4 2 5 ) 第 八 章 清 代 … … … … … … … … … … … … … … … ( 4 2 8 ) 第 一 节 准 噶 尔 汗 国 … … … … … … … … … … … ( 4 2 8 ) 一 、 历 史 概 述 … … … … … … … … … … … … … … … ( 4 2 8 ) 二 、 喇 嘛 教 的 传 播 … … … … … … … … … … … … … ( 4 3 5 ) 三 、 社 会 习 俗 … … … … … … … … … … … … … … … ( 4 3 9 ) 四 、 文 化 艺 术 … … … … … … … … … … … … … … … ( 4 4 7 ) 第 二 节 清 朝 统 一 后 的 西 域 … … … … … … … … ( 4 5 2 ) · 6 · 目 次
目次 第三节维吾尔族的文化 (460) 、伊斯兰教的发展与影响………… 社会习俗 ………(462) 三、文化艺术… 第四节哈萨克族的文化… (482) 、宗教信仰… 社会习俗 、文化艺术…………… ………(488) 四、医药… 第五节小结 ……………………(490) 附:清代的西域史地学………… ……(492) 西行记………………………………………(496) 、诗赋…… (499)
第 三 节 维 吾 尔 族 的 文 化 … … … … … … … … … ( 4 6 0 ) 一 、 伊 斯 兰 教 的 发 展 与 影 响 … … … … … … … … … ( 4 6 0 ) 二 、 社 会 习 俗 … … … … … … … … … … … … … … … ( 4 6 2 ) 三 、 文 化 艺 术 … … … … … … … … … … … … … … … ( 4 7 6 ) 第 四 节 哈 萨 克 族 的 文 化 … … … … … … … … … ( 4 8 2 ) 一 、 宗 教 信 仰 … … … … … … … … … … … … … … … ( 4 8 2 ) 二 、 社 会 习 俗 … … … … … … … … … … … … … … … ( 4 8 3 ) 三 、 文 化 艺 术 … … … … … … … … … … … … … … … ( 4 8 8 ) 四 、 医 药 … … … … … … … … … … … … … … … … … ( 4 9 0 ) 第 五 节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4 9 0 ) 附 : 清 代 的 西 域 史 地 学 … … … … … … … … … … ( 4 9 2 ) 一 、 方 志 … … … … … … … … … … … … … … … … … ( 4 9 2 ) 二 、 西 行 记 … … … … … … … … … … … … … … … … ( 4 9 6 ) 三 、 诗 赋 … … … … … … … … … … … … … … … … … ( 4 9 9 ) 目 次 · 7 ·
西域文化史 第一章史前时期 第一节石器时代 、西域地理环境 西域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既与我国甘肃省、青海省、西 藏自治区相邻,又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 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汘、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接壤。这 里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周围和中部是高山,高山之间 是盆地,盆地中间是沙漠。其北部和东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 向的阿尔泰山,西北部是准噶尔西部山地,西南部是帕米尔 高原,南部是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昆仑山,东南部是略 呈西南一东北走向的阿尔金山,中部是东西走向的天山。在 天山与阿尔泰山和准噶尔西部山地之间是准噶尔盆地,其中 部是我国第二大沙漠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天山与帕米尔 高原、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即塔里 木盆地,其中部是我国第一大沙漠即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些 面积广大的高山、盆地和沙漠构成的地形特点直接、深刻地 影响着西域的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生物、农牧业生产
第 一 章 史 前 时 期 第 一 节 石 器 时 代 一 、 西 域 地 理 环 境 西 域 1 位 于 我 国 西 北 边 陲 , 既 与 我 国 甘 肃 省 、 青 海 省 、 西 藏 自 治 区 相 邻 , 又 与 蒙 古 、 俄 罗 斯 、 哈 萨 克 斯 坦 、 吉 尔 吉 斯 斯 坦 、 塔 吉 克 斯 坦 、 阿 富 汗 、 巴 基 斯 坦 、 印 度 等 国 接 壤 。 这 里 的 地 理 环 境 的 基 本 特 征 是 : 周 围 和 中 部 是 高 山 , 高 山 之 间 是 盆 地 , 盆 地 中 间 是 沙 漠 。 其 北 部 和 东 北 部 为 西 北 - 东 南 走 向 的 阿 尔 泰 山 , 西 北 部 是 准 噶 尔 西 部 山 地 , 西 南 部 是 帕 米 尔 高 原 , 南 部 是 大 致 呈 西 北 - 东 南 走 向 的 昆 仑 山 , 东 南 部 是 略 呈 西 南 - 东 北 走 向 的 阿 尔 金 山 , 中 部 是 东 西 走 向 的 天 山 。 在 天 山 与 阿 尔 泰 山 和 准 噶 尔 西 部 山 地 之 间 是 准 噶 尔 盆 地 , 其 中 部 是 我 国 第 二 大 沙 漠 即 古 尔 班 通 古 特 沙 漠 。 在 天 山 与 帕 米 尔 高 原 、 昆 仑 山 和 阿 尔 金 山 之 间 是 我 国 最 大 的 内 陆 盆 地 即 塔 里 木 盆 地 , 其 中 部 是 我 国 第 一 大 沙 漠 即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 这 些 面 积 广 大 的 高 山 、 盆 地 和 沙 漠 构 成 的 地 形 特 点 直 接 、 深 刻 地 影 响 着 西 域 的 气 候 、 水 文 、 土 壤 、 植 被 、 生 物 、 农 牧 业 生 产 西 域 文 化 史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