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刖言 “西域”是见诸中国史籍的一个地理概念,泛指玉门关、 阳关以西广大地区。尽管各史所记“西域”的范围大小不一 其核心部分均为包括我国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我们今天使 用“西域”这一名称,一般有广狭两义。广义指古代中亚,狭 义指历史上的新疆。本书所谓“西域”,取其狭义,然在叙事 过程中,往往越出新疆的范围,视各时期文化的具体情况而 定。 编著这样一本书,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因为并无先 例可循。虽然克服了不少困难,但问题仍然很多。在此,应 该说明的是,各章的体例并不完全一致。这不是由于执笔者 不同,而是由于有关资料的性质、内容、形式、数量等方面 的不同造成的。我们相信,读完本书的人都能理解这一点。 本书的编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 究室主持,余太山负责统稿。各章执笔人如下: 第一章陈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第二章吴焯、余太山(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第三章周伟洲、王欣(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第四章吴玉贵(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第五章魏良弢(南京大学历史系)
前 言 “ 西 域 ” 是 见 诸 中 国 史 籍 的 一 个 地 理 概 念 , 泛 指 玉 门 关 、 阳 关 以 西 广 大 地 区 。 尽 管 各 史 所 记 “ 西 域 ” 的 范 围 大 小 不 一 , 其 核 心 部 分 均 为 包 括 我 国 新 疆 在 内 的 中 亚 地 区 。 我 们 今 天 使 用 “ 西 域 ” 这 一 名 称 , 一 般 有 广 狭 两 义 。 广 义 指 古 代 中 亚 , 狭 义 指 历 史 上 的 新 疆 。 本 书 所 谓 “ 西 域 ” , 取 其 狭 义 , 然 在 叙 事 过 程 中 , 往 往 越 出 新 疆 的 范 围 , 视 各 时 期 文 化 的 具 体 情 况 而 定 。 编 著 这 样 一 本 书 , 可 以 说 是 一 种 新 的 尝 试 , 因 为 并 无 先 例 可 循 。 虽 然 克 服 了 不 少 困 难 , 但 问 题 仍 然 很 多 。 在 此 , 应 该 说 明 的 是 , 各 章 的 体 例 并 不 完 全 一 致 。 这 不 是 由 于 执 笔 者 不 同 , 而 是 由 于 有 关 资 料 的 性 质 、 内 容 、 形 式 、 数 量 等 方 面 的 不 同 造 成 的 。 我 们 相 信 , 读 完 本 书 的 人 都 能 理 解 这 一 点 。 本 书 的 编 写 由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 研 究 所 中 外 关 系 史 研 究 室 主 持 , 余 太 山 负 责 统 稿 。 各 章 执 笔 人 如 下 : 第 一 章 陈 戈 ( 中 国 社 科 院 考 古 所 ) 第 二 章 吴 焯 、 余 太 山 ( 中 国 社 科 院 历 史 所 ) 第 三 章 周 伟 洲 、 王 欣 ( 西 北 大 学 文 博 学 院 ) 第 四 章 吴 玉 贵 ( 中 国 社 科 院 历 史 所 ) 第 五 章 魏 良 弢 ( 南 京 大 学 历 史 系 ) 前 言
前言 第六章刘迎胜(南京大学历史系) 第七章魏良弢 第八章王希隆(兰州大学历史系)
第 六 章 刘 迎 胜 ( 南 京 大 学 历 史 系 ) 第 七 章 魏 良 弢 第 八 章 王 希 隆 ( 兰 州 大 学 历 史 系 ) 前 言
目次 目次 第一章史前时期 第一节石器时代 (1) 、西域地理环境……… (1) 二、旧石器时代· (3) 中石器时代………(4 、新石器时代· …………………(6) 五、铜石并用时代 …(10) 第二节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 青铜时代………………(11) 、早期铁器时代 (18) 第三节史前时期西域居民的种族及西域文化 与其东西方文化的关系 (38) 人种和族属…………………… 二、史前时期西域文化与其东西方文化的关系…(45) 第二章两汉时期… (70) 第一节两汉时期的西域 一、西汉时期的西域…………… 、东汉时期的西域 (75)
目 次 第 一 章 史 前 时 期 … … … … … … … … … … … … … ( 1 ) 第 一 节 石 器 时 代 … … … … … … … … … … … … … ( 1 ) 一 、 西 域 地 理 环 境 … … … … … … … … … … … … … … ( 1 ) 二 、 旧 石 器 时 代 … … … … … … … … … … … … … … … ( 3 ) 三 、 中 石 器 时 代 … … … … … … … … … … … … … … … ( 4 ) 四 、 新 石 器 时 代 … … … … … … … … … … … … … … … ( 6 ) 五 、 铜 石 并 用 时 代 … … … … … … … … … … … … … ( 1 0 ) 第 二 节 青 铜 时 代 和 早 期 铁 器 时 代 … … … … … ( 1 1 ) 一 、 青 铜 时 代 … … … … … … … … … … … … … … … ( 1 1 ) 二 、 早 期 铁 器 时 代 … … … … … … … … … … … … … ( 1 8 ) 第 三 节 史 前 时 期 西 域 居 民 的 种 族 及 西 域 文 化 与 其 东 西 方 文 化 的 关 系 … … … … … … ( 3 8 ) 一 、 人 种 和 族 属 … … … … … … … … … … … … … … ( 3 8 ) 二 、 史 前 时 期 西 域 文 化 与 其 东 西 方 文 化 的 关 系 … ( 4 5 ) 第 二 章 两 汉 时 期 … … … … … … … … … … … … … ( 7 0 ) 第 一 节 两 汉 时 期 的 西 域 … … … … … … … … … ( 7 0 ) 一 、 西 汉 时 期 的 西 域 … … … … … … … … … … … … ( 7 0 ) 二 、 东 汉 时 期 的 西 域 … … … … … … … … … … … … ( 7 5 ) 目 次 · 1 ·
目次 第二节天山以南绿洲诸国的文化 、住民的语言和族属………… ………(77 生活方式—一城郭之国与寄田仰谷 、绿洲贸易 四、两汉屯田与西域文明………… ………(89 五、宗教习俗 …………………………(92) 佛教的传播 七、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101) 八、小结 ………(106) 第三节天山以北的游牧文化 塞种…… (107) 大月氏………………………………(109) 、乌孙……… (110) 四、小结…… (110)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 (115) 第二节两种文化体制并行的鄯善 文化圈 ……………(123) 第三节以东西文化交融为特点的 高昌文化圈…… (129) 、高昌之地位与车师国 (129) 高昌与汉文化 (131) 高昌之佛教与祆教 四、高昌之商业文化与游牧文化… (141)
第 二 节 天 山 以 南 绿 洲 诸 国 的 文 化 … … … … … ( 7 7 ) 一 、 住 民 的 语 言 和 族 属 … … … … … … … … … … … ( 7 7 ) 二 、 生 活 方 式 — — 城 郭 之 国 与 寄 田 仰 谷 … … … … ( 8 4 ) 三 、 绿 洲 贸 易 … … … … … … … … … … … … … … … ( 8 6 ) 四 、 两 汉 屯 田 与 西 域 文 明 … … … … … … … … … … ( 8 9 ) 五 、 宗 教 习 俗 … … … … … … … … … … … … … … … ( 9 2 ) 六 、 佛 教 的 传 播 … … … … … … … … … … … … … … ( 9 5 ) 七 、 与 中 原 文 化 的 关 系 … … … … … … … … … … … ( 1 0 1 ) 八 、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 ( 1 0 6 ) 第 三 节 天 山 以 北 的 游 牧 文 化 … … … … … … ( 1 0 7 ) 一 、 塞 种 … … … … … … … … … … … … … … … … … ( 1 0 7 ) 二 、 大 月 氏 … … … … … … … … … … … … … … … … ( 1 0 9 ) 三 、 乌 孙 … … … … … … … … … … … … … … … … … ( 1 1 0 ) 四 、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 ( 1 1 0 ) 第 三 章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 … … … … … … … ( 1 1 5 ) 第 一 节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的 西 域 … … … … … ( 1 1 5 ) 第 二 节 两 种 文 化 体 制 并 行 的 鄯 善 文 化 圈 … … … … … … … … … … … … … ( 1 2 3 ) 第 三 节 以 东 西 文 化 交 融 为 特 点 的 高 昌 文 化 圈 … … … … … … … … … … … ( 1 2 9 ) 一 、 高 昌 之 地 位 与 车 师 国 … … … … … … … … … … ( 1 2 9 ) 二 、 高 昌 与 汉 文 化 … … … … … … … … … … … … … ( 1 3 1 ) 三 、 高 昌 之 佛 教 与 祅 教 … … … … … … … … … … … ( 1 3 5 ) 四 、 高 昌 之 商 业 文 化 与 游 牧 文 化 … … … … … … … ( 1 4 1 ) · 2 · 目 次
目次 五、东西文化在高昌的交融… (144) 第四节以佛教文化为主体的于阗、 龟兹文化圈…… 、于阗之佛教与于阗文化 (147) 龟兹之佛教与龟兹文化…………………(155) 第五节嘁哒、悦般、高车、柔然等游牧 民族的“行国”文化… (167) 第六节小结 …………(173) 第四章隋唐时期 ………(179)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西域………………(179) 、西突厥汗国的建立· (179) 二、隋朝与西域的关系 (181) 三、西突厥汗国的兴盛与衰亡…………………(184) 唐朝统一西域 …(186) 五、吐蕃与唐朝争夺西域和突骑施的勃兴……(188) 六、大食东侵和唐朝势力退出西域…… (191) 第二节以龟兹为中心的塔里木盆地 北缘地区文化 (194) 龟兹的社会环境与居民 …(195) 龟兹音乐及其对隋唐的影响…………(198) 三、外来文化对龟兹的影响 (202) 第三节于阗地区的文化 于阗的社会环境与居民 于阗的宗教文化…… (211)
五 、 东 西 文 化 在 高 昌 的 交 融 … … … … … … … … … ( 1 4 4 ) 第 四 节 以 佛 教 文 化 为 主 体 的 于 阗 、 龟 兹 文 化 圈 … … … … … … … … … … … ( 1 4 7 ) 一 、 于 阗 之 佛 教 与 于 阗 文 化 … … … … … … … … … ( 1 4 7 ) 二 、 龟 兹 之 佛 教 与 龟 兹 文 化 … … … … … … … … … ( 1 5 5 ) 第 五 节 嚈 哒 、 悦 般 、 高 车 、 柔 然 等 游 牧 民 族 的 “ 行 国 ” 文 化 … … … … … … ( 1 6 7 ) 第 六 节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1 7 3 ) 第 四 章 隋 唐 时 期 … … … … … … … … … … … … ( 1 7 9 ) 第 一 节 隋 唐 时 期 的 西 域 … … … … … … … … … ( 1 7 9 ) 一 、 西 突 厥 汗 国 的 建 立 … … … … … … … … … … … ( 1 7 9 ) 二 、 隋 朝 与 西 域 的 关 系 … … … … … … … … … … … ( 1 8 1 ) 三 、 西 突 厥 汗 国 的 兴 盛 与 衰 亡 … … … … … … … … ( 1 8 4 ) 四 、 唐 朝 统 一 西 域 … … … … … … … … … … … … … ( 1 8 6 ) 五 、 吐 蕃 与 唐 朝 争 夺 西 域 和 突 骑 施 的 勃 兴 … … … ( 1 8 8 ) 六 、 大 食 东 侵 和 唐 朝 势 力 退 出 西 域 … … … … … … ( 1 9 1 ) 第 二 节 以 龟 兹 为 中 心 的 塔 里 木 盆 地 北 缘 地 区 文 化 … … … … … … … … … … ( 1 9 4 ) 一 、 龟 兹 的 社 会 环 境 与 居 民 … … … … … … … … … ( 1 9 5 ) 二 、 龟 兹 音 乐 及 其 对 隋 唐 的 影 响 … … … … … … … ( 1 9 8 ) 三 、 外 来 文 化 对 龟 兹 的 影 响 … … … … … … … … … ( 2 0 2 ) 第 三 节 于 阗 地 区 的 文 化 … … … … … … … … … ( 2 0 7 ) 一 、 于 阗 的 社 会 环 境 与 居 民 … … … … … … … … … ( 2 0 8 ) 二 、 于 阗 的 宗 教 文 化 … … … … … … … … … … … … ( 2 1 1 ) 目 次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