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文化史 和居民的文化生活习俗。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北地区属温带 干旱半荒漠和荒漠气候,冬长夏短,气温低寒。由于这里盛 行的西北风多少还可以将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冷湿气流通过准 噶尔西部山地缺口带到这里,形成降水,所以雨量稍多,气 候亦较湿润。因而有利于森林和草场生长发育,适合于畜牧 业生产经济,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亦多具有游牧民族的特征 天山以南地区属暖温带极端干旱荒漠气候,冬短夏长,气温 高热。由于高耸的天山、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的严密阻挡,北 冰洋、大西洋的冷湿气流和印度洋的温热气流均难以到达这 里,所以雨量极少,气候异常干旱。不过,虽然这里少雨干 燥,但是高山顶上的终年冰雪消融后可以形成许多河流,而 且水量比较稳定,特别是在春、夏时节径流充足,再加上日 照时间长,热量丰富,很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这就为灌溉 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这里居民的文化生活 就多具有定居民族的特点。 西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 因素,但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人类是 积极的,上进的,他们总是要顽强地克服不利因素,有效地 利用有利条件,从而使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在西域辽阔的 大地上,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定居民族,也无论是土著居民 抑或是外来移民,从古到今,他们都在拼搏、奋斗,创造了 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而高山、沙漠、河流也参加了这 种历史大合唱,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
和 居 民 的 文 化 生 活 习 俗 。 以 天 山 为 界 , 天 山 以 北 地 区 属 温 带 干 旱 半 荒 漠 和 荒 漠 气 候 , 冬 长 夏 短 , 气 温 低 寒 。 由 于 这 里 盛 行 的 西 北 风 多 少 还 可 以 将 北 冰 洋 和 大 西 洋 的 冷 湿 气 流 通 过 准 噶 尔 西 部 山 地 缺 口 带 到 这 里 , 形 成 降 水 , 所 以 雨 量 稍 多 , 气 候 亦 较 湿 润 。 因 而 有 利 于 森 林 和 草 场 生 长 发 育 , 适 合 于 畜 牧 业 生 产 经 济 , 当 地 居 民 的 文 化 生 活 亦 多 具 有 游 牧 民 族 的 特 征 。 天 山 以 南 地 区 属 暖 温 带 极 端 干 旱 荒 漠 气 候 , 冬 短 夏 长 , 气 温 高 热 。 由 于 高 耸 的 天 山 、 帕 米 尔 高 原 和 昆 仑 山 的 严 密 阻 挡 , 北 冰 洋 、 大 西 洋 的 冷 湿 气 流 和 印 度 洋 的 温 热 气 流 均 难 以 到 达 这 里 , 所 以 雨 量 极 少 , 气 候 异 常 干 旱 。 不 过 , 虽 然 这 里 少 雨 干 燥 , 但 是 高 山 顶 上 的 终 年 冰 雪 消 融 后 可 以 形 成 许 多 河 流 , 而 且 水 量 比 较 稳 定 , 特 别 是 在 春 、 夏 时 节 径 流 充 足 , 再 加 上 日 照 时 间 长 , 热 量 丰 富 , 很 适 合 于 农 作 物 的 生 长 , 这 就 为 灌 溉 农 业 的 发 展 创 造 了 良 好 的 条 件 。 因 此 , 这 里 居 民 的 文 化 生 活 就 多 具 有 定 居 民 族 的 特 点 。 西 域 的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对 人 类 社 会 的 发 展 带 来 了 许 多 不 利 因 素 , 但 同 时 也 为 人 类 的 生 存 创 造 了 许 多 有 利 条 件 。 人 类 是 积 极 的 , 上 进 的 , 他 们 总 是 要 顽 强 地 克 服 不 利 因 素 , 有 效 地 利 用 有 利 条 件 , 从 而 使 社 会 一 步 步 向 前 发 展 。 在 西 域 辽 阔 的 大 地 上 , 无 论 是 游 牧 民 族 还 是 定 居 民 族 , 也 无 论 是 土 著 居 民 抑 或 是 外 来 移 民 , 从 古 到 今 , 他 们 都 在 拼 搏 、 奋 斗 , 创 造 了 自 己 光 辉 灿 烂 的 历 史 文 化 , 而 高 山 、 沙 漠 、 河 流 也 参 加 了 这 种 历 史 大 合 唱 , 他 们 是 历 史 的 见 证 者 。 · 2 · 西 域 文 化 史
西域文化史 旧石器时代 对西域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长期以来,我们一无所知。最 近几年,开始有一些考古发掘的零星报道,主要在下列4个 地点 是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城东南34公里的吉日尕 勒。据云在塔什库尔干河东岸属于晚更新世的第三级阶地原 生堆积中发现有3处人工用火遗迹,在灰烬中和周围沙土中 含有少量动物肢骨碎片,在附近采集一件用石英砾石以交互 打击法制成的大型砍砸器和若干碎石片。报道认为这是属于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2 是和阗市南哈因达克以南约10公里的玉龙喀什河右 岸,在可能属于晚更新世的第三级阶地地面上采集6件由变 质砂岩和安山玢岩打制的石锤和石片。3 三是洛浦县东南约25公里的干河床岸边,在大致形成于 晚更新世的第三级洪积扇地面上采集用黑色和灰色安山玢岩 打制的石核和石片各1件。4 四是民丰县南尼雅河两主源汇合点以北约15公里的纳 格日哈纳西北的干河床岸边,在大致形成于晚更新世的第三 级洪积扇地面上采集5件黑色和灰色角岩砾石锤击石片。5 上述四个地点均被报道为旧石器时代或认为可能是旧石 器时代文化。不过,这些遗物均系地面采集,没有十分准确 的地层根据,资料本身又非常单薄,难以反映全貌。因此,它 们能否真正确定为旧石器时代文化,还需要再做仔细的工作, 用更多的资料特别是发掘地层和测定年代数据来验证或否
二 、 旧 石 器 时 代 对 西 域 的 旧 石 器 时 代 文 化 , 长 期 以 来 , 我 们 一 无 所 知 。 最 近 几 年 , 开 始 有 一 些 考 古 发 掘 的 零 星 报 道 , 主 要 在 下 列 4 个 地 点 : 一 是 帕 米 尔 高 原 塔 什 库 尔 干 县 城 东 南 3 4 公 里 的 吉 日 尕 勒 。 据 云 在 塔 什 库 尔 干 河 东 岸 属 于 晚 更 新 世 的 第 三 级 阶 地 原 生 堆 积 中 发 现 有 3 处 人 工 用 火 遗 迹 , 在 灰 烬 中 和 周 围 沙 土 中 含 有 少 量 动 物 肢 骨 碎 片 , 在 附 近 采 集 一 件 用 石 英 砾 石 以 交 互 打 击 法 制 成 的 大 型 砍 砸 器 和 若 干 碎 石 片 。 报 道 认 为 这 是 属 于 旧 石 器 时 代 晚 期 的 文 化 遗 存 。 2 二 是 和 阗 市 南 哈 因 达 克 以 南 约 1 0 公 里 的 玉 龙 喀 什 河 右 岸 , 在 可 能 属 于 晚 更 新 世 的 第 三 级 阶 地 地 面 上 采 集 6 件 由 变 质 砂 岩 和 安 山 玢 岩 打 制 的 石 锤 和 石 片 。 3 三 是 洛 浦 县 东 南 约 2 5 公 里 的 干 河 床 岸 边 , 在 大 致 形 成 于 晚 更 新 世 的 第 三 级 洪 积 扇 地 面 上 采 集 用 黑 色 和 灰 色 安 山 玢 岩 打 制 的 石 核 和 石 片 各 1 件 。 4 四 是 民 丰 县 南 尼 雅 河 两 主 源 汇 合 点 以 北 约 1 5 公 里 的 纳 格 日 哈 纳 西 北 的 干 河 床 岸 边 , 在 大 致 形 成 于 晚 更 新 世 的 第 三 级 洪 积 扇 地 面 上 采 集 5 件 黑 色 和 灰 色 角 岩 砾 石 锤 击 石 片 。 5 上 述 四 个 地 点 均 被 报 道 为 旧 石 器 时 代 或 认 为 可 能 是 旧 石 器 时 代 文 化 。 不 过 , 这 些 遗 物 均 系 地 面 采 集 , 没 有 十 分 准 确 的 地 层 根 据 , 资 料 本 身 又 非 常 单 薄 , 难 以 反 映 全 貌 。 因 此 , 它 们 能 否 真 正 确 定 为 旧 石 器 时 代 文 化 , 还 需 要 再 做 仔 细 的 工 作 , 用 更 多 的 资 料 特 别 是 发 掘 地 层 和 测 定 年 代 数 据 来 验 证 或 否 西 域 文 化 史 · 3 ·
西域文化史 总之,迄今为止,西域确切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尚未发现, 因而关于西域旧石器时代的面貌还不清楚。根据中亚哈萨克 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已经 发现有较多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来看,西域肯定也是会有 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我们期待考古工作者或地质工作者的努 力和发现 三、中石器时代 西域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发现和研究都很不够。迄今为 止,较有可能属于中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有哈密市的七角井 和三道岭、鄯善县的迪坎尔和英都尔库什、木垒县的七城子 等遗址。 七角井遗址曾经多次采集石器千余件。这些石器可分三 大类,即细石器、石片石器和石核石器。细石器相当丰富典 型,有船底形、圆锥形、圆柱形等石核和长条形石叶以及用 小石叶打制而成的尖状器、雕刻器和箭头等。石片石器数量 最多,有各种刮削器、尖状器、切割器、敲砸器等。石核石 器较少,形体较大,主要是砍砸器和斧。6 三道岭遗址采集石器较少,主要有圆锥形石核和小长石 片等细石器,也有用砾石打制而成的较大敲砸器。 迪坎尔遗址采集石器数百件,主要是细石器和石片石器 细石器有圆锥形、半圆锥形、半圆柱形石核和窄长小石叶,石 片石器主要是各种形状的刮削器和切割器。8 英都尔库什遗址采集的主要是细石叶,其形体窄长,有
定 。 总 之 , 迄 今 为 止 , 西 域 确 切 的 旧 石 器 时 代 文 化 尚 未 发 现 , 因 而 关 于 西 域 旧 石 器 时 代 的 面 貌 还 不 清 楚 。 根 据 中 亚 哈 萨 克 斯 坦 、 吉 尔 吉 斯 斯 坦 、 乌 兹 别 克 斯 坦 、 塔 吉 克 斯 坦 等 国 已 经 发 现 有 较 多 的 旧 石 器 时 代 文 化 遗 址 来 看 , 西 域 肯 定 也 是 会 有 旧 石 器 时 代 遗 存 的 , 我 们 期 待 考 古 工 作 者 或 地 质 工 作 者 的 努 力 和 发 现 。 三 、 中 石 器 时 代 西 域 的 中 石 器 时 代 文 化 , 发 现 和 研 究 都 很 不 够 。 迄 今 为 止 , 较 有 可 能 属 于 中 石 器 时 代 文 化 的 主 要 有 哈 密 市 的 七 角 井 和 三 道 岭 、 鄯 善 县 的 迪 坎 尔 和 英 都 尔 库 什 、 木 垒 县 的 七 城 子 等 遗 址 。 七 角 井 遗 址 曾 经 多 次 采 集 石 器 千 余 件 。 这 些 石 器 可 分 三 大 类 , 即 细 石 器 、 石 片 石 器 和 石 核 石 器 。 细 石 器 相 当 丰 富 典 型 , 有 船 底 形 、 圆 锥 形 、 圆 柱 形 等 石 核 和 长 条 形 石 叶 以 及 用 小 石 叶 打 制 而 成 的 尖 状 器 、 雕 刻 器 和 箭 头 等 。 石 片 石 器 数 量 最 多 , 有 各 种 刮 削 器 、 尖 状 器 、 切 割 器 、 敲 砸 器 等 。 石 核 石 器 较 少 , 形 体 较 大 , 主 要 是 砍 砸 器 和 斧 。 6 三 道 岭 遗 址 采 集 石 器 较 少 , 主 要 有 圆 锥 形 石 核 和 小 长 石 片 等 细 石 器 , 也 有 用 砾 石 打 制 而 成 的 较 大 敲 砸 器 。 7 迪 坎 尔 遗 址 采 集 石 器 数 百 件 , 主 要 是 细 石 器 和 石 片 石 器 。 细 石 器 有 圆 锥 形 、 半 圆 锥 形 、 半 圆 柱 形 石 核 和 窄 长 小 石 叶 , 石 片 石 器 主 要 是 各 种 形 状 的 刮 削 器 和 切 割 器 。 8 英 都 尔 库 什 遗 址 采 集 的 主 要 是 细 石 叶 , 其 形 体 窄 长 , 有 · 4 · 西 域 文 化 史
西域文化史 的在一端修整成尖而成尖状器。另外,也有少量圆柱形细石 核和个别的大型打制石斧。 七城子遗址采集石器160多件,基本是细石器和石片石 器。细石器有楔形、半楔形、半圆柱形、圆锥形石核和宽、中 细石叶,石片石器有各种形状的刮削器、尖状器和斧形器 上述几处遗址均有大量的打制细石器和石片石器,未见 磨制石器和陶器,按一般概念,似有可能属于中石器时代,特 别是像七角井遗址的船底形石核是我国细石器传统中较早期 的代表物,更具有中石器时代的特征。但是,这些遗址均系 地面调査,没有任何地层根据,也无科学测定的年代数据,而 许多石器在新石器时代乃至更晚的金属时代同样存在和使 用。又据近些年来世界考古学的研究情况,陶器的有无已不 再是区别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标志,在有陶新石器时 代之前,还存在一个无陶新石器阶段。因此,这几处遗址只 能说有可能属于中石器时代,并不排除它们有可能是新石器 时代甚至更晚。确切的结论,还有待今后继续进行工作和研 究。不过,无论如何,这些遗址的大量石器为我们提供了当 时西域远古人类的生活画面:他们能够熟练地制造各种石器, 用大型石器砍伐树木和砍杀野兽,用箭头和尖状器射猎动物 和河鱼,用细石器和石片石器宰割兽肉和刮削皮革,将细石 叶镶嵌在木柄或骨柄上做割锯之用。他们就是用这种极简陋 的生产工具过着采集狩猎生活,在与大自然的艰苦斗争中,人 类本身不断成长壮大
的 在 一 端 修 整 成 尖 而 成 尖 状 器 。 另 外 , 也 有 少 量 圆 柱 形 细 石 核 和 个 别 的 大 型 打 制 石 斧 。 9 七 城 子 遗 址 采 集 石 器 1 6 0 多 件 , 基 本 是 细 石 器 和 石 片 石 器 。 细 石 器 有 楔 形 、 半 楔 形 、 半 圆 柱 形 、 圆 锥 形 石 核 和 宽 、 中 、 细 石 叶 , 石 片 石 器 有 各 种 形 状 的 刮 削 器 、 尖 状 器 和 斧 形 器 等 。 1 0 上 述 几 处 遗 址 均 有 大 量 的 打 制 细 石 器 和 石 片 石 器 , 未 见 磨 制 石 器 和 陶 器 , 按 一 般 概 念 , 似 有 可 能 属 于 中 石 器 时 代 , 特 别 是 像 七 角 井 遗 址 的 船 底 形 石 核 是 我 国 细 石 器 传 统 中 较 早 期 的 代 表 物 , 1 1 更 具 有 中 石 器 时 代 的 特 征 。 但 是 , 这 些 遗 址 均 系 地 面 调 查 , 没 有 任 何 地 层 根 据 , 也 无 科 学 测 定 的 年 代 数 据 , 而 许 多 石 器 在 新 石 器 时 代 乃 至 更 晚 的 金 属 时 代 同 样 存 在 和 使 用 。 又 据 近 些 年 来 世 界 考 古 学 的 研 究 情 况 , 陶 器 的 有 无 已 不 再 是 区 别 中 石 器 时 代 和 新 石 器 时 代 的 标 志 , 在 有 陶 新 石 器 时 代 之 前 , 还 存 在 一 个 无 陶 新 石 器 阶 段 。 1 2 因 此 , 这 几 处 遗 址 只 能 说 有 可 能 属 于 中 石 器 时 代 , 并 不 排 除 它 们 有 可 能 是 新 石 器 时 代 甚 至 更 晚 。 确 切 的 结 论 , 还 有 待 今 后 继 续 进 行 工 作 和 研 究 。 不 过 , 无 论 如 何 , 这 些 遗 址 的 大 量 石 器 为 我 们 提 供 了 当 时 西 域 远 古 人 类 的 生 活 画 面 : 他 们 能 够 熟 练 地 制 造 各 种 石 器 , 用 大 型 石 器 砍 伐 树 木 和 砍 杀 野 兽 , 用 箭 头 和 尖 状 器 射 猎 动 物 和 河 鱼 , 用 细 石 器 和 石 片 石 器 宰 割 兽 肉 和 刮 削 皮 革 , 将 细 石 叶 镶 嵌 在 木 柄 或 骨 柄 上 做 割 锯 之 用 。 他 们 就 是 用 这 种 极 简 陋 的 生 产 工 具 过 着 采 集 狩 猎 生 活 , 在 与 大 自 然 的 艰 苦 斗 争 中 , 人 类 本 身 不 断 成 长 壮 大 。 西 域 文 化 史 · 5 ·
西域文化史 四、新石器时代 西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过去曾经认为是很多的,遍布 各地。最初被划分为三大文化,即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化和 砾石文化,后来又改称为三大文化类型,即第一类以出土大 量细石器为特征;第二类以比较大型的磨制石器为主要特征 第三类以出土彩陶器为重要特征。“最近十多年来的田野考 古工作和研究则证实,过去那些认识和划分法缺乏科学性和 准确性,已无足取。许多曾经被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 址和墓葬,往往都伴出有铜器和铁器,其绝对年代亦较晚后, 未见有超出公元前200年以前者。因此,它们实际上并不是 新石器时代文化,而应属于青铜时代或早期铁器时代文化。 目前可以这样说,迄今为止,西域地区除了少数几处有可能 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之外,真正像样的、准确的新石 器时代文化尚未发现。 所谓有可能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是指根据其采集 遗物推测有可能是新石器时代,但并不能完全确定,并不排 除它们也有可能会早于新石器时代或晚于新石器时代。就目 前所知,这类遗址主要有吐鲁蕃市的阿斯塔那、乌鲁木齐市 的柴窝堡、尉犁县的辛格尔和罗布淖尔周围一带、疏附县的 乌帕尔等。 阿斯塔那遗址曾经多次采集石器700多件和陶片100多 块。石器包括细石器、石片石器、石核石器和大型琢制石器。 细石器很多,有圆锥形和棱柱形石核及薄而细长的长方形石 叶。石片石器也很多,有各种刮削器、尖状器、敲砸器、解
四 、 新 石 器 时 代 西 域 的 新 石 器 时 代 文 化 , 过 去 曾 经 认 为 是 很 多 的 , 遍 布 各 地 。 最 初 被 划 分 为 三 大 文 化 , 即 细 石 器 文 化 、 彩 陶 文 化 和 砾 石 文 化 , 1 3 后 来 又 改 称 为 三 大 文 化 类 型 , 即 第 一 类 以 出 土 大 量 细 石 器 为 特 征 ; 第 二 类 以 比 较 大 型 的 磨 制 石 器 为 主 要 特 征 ; 第 三 类 以 出 土 彩 陶 器 为 重 要 特 征 。 1 4 最 近 十 多 年 来 的 田 野 考 古 工 作 和 研 究 则 证 实 , 过 去 那 些 认 识 和 划 分 法 缺 乏 科 学 性 和 准 确 性 , 已 无 足 取 。 许 多 曾 经 被 认 为 是 新 石 器 时 代 文 化 的 遗 址 和 墓 葬 , 往 往 都 伴 出 有 铜 器 和 铁 器 , 其 绝 对 年 代 亦 较 晚 后 , 未 见 有 超 出 公 元 前 2 0 0 0 年 以 前 者 。 因 此 , 它 们 实 际 上 并 不 是 新 石 器 时 代 文 化 , 而 应 属 于 青 铜 时 代 或 早 期 铁 器 时 代 文 化 。 1 5 目 前 可 以 这 样 说 , 迄 今 为 止 , 西 域 地 区 除 了 少 数 几 处 有 可 能 属 于 新 石 器 时 代 文 化 的 遗 址 之 外 , 真 正 像 样 的 、 准 确 的 新 石 器 时 代 文 化 尚 未 发 现 。 所 谓 有 可 能 属 于 新 石 器 时 代 文 化 的 遗 址 是 指 根 据 其 采 集 遗 物 推 测 有 可 能 是 新 石 器 时 代 , 但 并 不 能 完 全 确 定 , 并 不 排 除 它 们 也 有 可 能 会 早 于 新 石 器 时 代 或 晚 于 新 石 器 时 代 。 就 目 前 所 知 , 这 类 遗 址 主 要 有 吐 鲁 蕃 市 的 阿 斯 塔 那 、 乌 鲁 木 齐 市 的 柴 窝 堡 、 尉 犁 县 的 辛 格 尔 和 罗 布 淖 尔 周 围 一 带 、 疏 附 县 的 乌 帕 尔 等 。 阿 斯 塔 那 遗 址 曾 经 多 次 采 集 石 器 7 0 0 多 件 和 陶 片 1 0 0 多 块 。 石 器 包 括 细 石 器 、 石 片 石 器 、 石 核 石 器 和 大 型 琢 制 石 器 。 细 石 器 很 多 , 有 圆 锥 形 和 棱 柱 形 石 核 及 薄 而 细 长 的 长 方 形 石 叶 。 石 片 石 器 也 很 多 , 有 各 种 刮 削 器 、 尖 状 器 、 敲 砸 器 、 解 · 6 · 西 域 文 化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