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徽派建筑的最大特点是规范化、系统化,具体表现为: 聚族而居,杂姓不得混居。即使同一村落,各族宗祠、民居亦界域分明。 无论宗族人丁多寡,象征宗法势力的祠堂,展现宗族荣耀的水口等“基础设施” 应俱全。三、讲究群体布局,即以封建“风水”术为理论依据,在封建族权的 制约下强调宗族建筑整体轮廓必须像模像样。如不符合要求,则须设法修改或弥 补 站远了看,徽派建筑总体布局与封建城池模式如出一辙:以祠堂为中心放射状散 开的民居群类似于拱卫内城的外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水口类似于护城河, 具有抵御外族入侵的防卫功能;被民居众星拱月般团团簇拥着的祠堂则以其优越 的地理位置,表明了宗法势力的至高无上,不容侵犯,也便于在此召集宗族成员 议事、祠祭,公布村规民约,行使族权。祠堂在徽派建筑中的地位也体现在其建 筑规模上。祠堂的外观形象、内部设施直接反映了一个宗族的社会地位、文化素 质、经济实力,是宗族间相互攀比争雄的首要内容。各族各姓对祠堂建设毫不含 糊,尽力而为,从族产收入,挨家摊派到主动捐赠,族人有钱出钱,没钱交粮卖 力,将祠堂修得高大雄伟,壮观亮堂 囿于族权的约束,徽派民居的地势、规模均不得超过祠堂,且不能遮挡与其遥相 辉映的山峰河流,影响风水,妨碍宗族的繁荣昌盛。民居外廓大,住房多,却井 然有序,有回廊彼此连通,按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有序排列,主人住正(厢)房 佃仆散居四周,缜密繁杂,等级森严,堪称封建王室寝宫位序结构的翻版。 水口是走官道进村的必经之地。学子赶考,高官归省,巨贾还乡,族人在此迎来 送往,举行欢庆仪式。在显示族威荣耀、宗族凝聚力的同时,教育族中晚辈笃学 敬业,勤勉执著,将来光宗耀祖。宗族的荣誉和荫护使族人沾沾自喜,忘乎所以, 对水口建设热情洋溢,不遗余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贾更是慷慨解囊,一掷千金, 支持家乡的水口建设:育林、砌桥、修亭、刻碑、撰联……大力弘扬水口文化, 以协调宗族内部关系,淡化阶级矛盾。值得一提的是,水口砌有专供祭祀孤寡的 坟台(不葬灵枢),厚实的石碑上书:孤坟总祭。清明节家家户户竞相祭拜, 时纸钱纷飞,香火袅袅,给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关系蒙上了温情 脉脉的面纱。 散布在徽州大地各交通要道上(旁)的牌坊岿然挺立,引人注目,也是封建统治 者强化封建功名意识,宣扬封建道义礼教的产物。在宗族攀比竞争意识的诱使下, 各族对树牌坊投以巨大热情。他们以封建国法礼教为准绳,制定了谨严繁缛的族 规家训,鼓励敦促族人前赴后继建功立业,循规蹈矩为人处世,持之以恒尽孝守 节。在这种封建思潮的教导下,一座座因功勋、科甲、忠孝、贞节而建的牌坊冲 天而起。徽州大地牌坊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举世无双,可见程朱理学宗法制 度对徽州人思想奴役范围之广、程度之深。[Z§xx§
辽宁省沈阳 2014 届高三上学期 12 月月考 语文试题 说明:1.测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徽派建筑的最大特点是规范化、系统化,具体表现为: 一、聚族而居,杂姓不得混居。即使同一村落,各族宗祠、民居亦界域分明。二、 无论宗族人丁多寡,象征宗法势力的祠堂,展现宗族荣耀的水口等“基础设施” 一应俱全。三、讲究群体布局,即以封建“风水”术为理论依据,在封建族权的 制约下强调宗族建筑整体轮廓必须像模像样。如不符合要求,则须设法修改或弥 补。 站远了看,徽派建筑总体布局与封建城池模式如出一辙:以祠堂为中心放射状散 开的民居群类似于拱卫内城的外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水口类似于护城河, 具有抵御外族入侵的防卫功能;被民居众星拱月般团团簇拥着的祠堂则以其优越 的地理位置,表明了宗法势力的至高无上,不容侵犯,也便于在此召集宗族成员 议事、祠祭,公布村规民约,行使族权。祠堂在徽派建筑中的地位也体现在其建 筑规模上。祠堂的外观形象、内部设施直接反映了一个宗族的社会地位、文化素 质、经济实力,是宗族间相互攀比争雄的首要内容。各族各姓对祠堂建设毫不含 糊,尽力而为,从族产收入,挨家摊派到主动捐赠,族人有钱出钱,没钱交粮卖 力,将祠堂修得高大雄伟,壮观亮堂。 囿于族权的约束,徽派民居的地势、规模均不得超过祠堂,且不能遮挡与其遥相 辉映的山峰河流,影响风水,妨碍宗族的繁荣昌盛。民居外廓大,住房多,却井 然有序,有回廊彼此连通,按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有序排列,主人住正(厢)房, 佃仆散居四周,缜密繁杂,等级森严,堪称封建王室寝宫位序结构的翻版。 水口是走官道进村的必经之地。学子赶考,高官归省,巨贾还乡,族人在此迎来 送往,举行欢庆仪式。在显示族威荣耀、宗族凝聚力的同时,教育族中晚辈笃学 敬业,勤勉执著,将来光宗耀祖。宗族的荣誉和荫护使族人沾沾自喜,忘乎所以, 对水口建设热情洋溢,不遗余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贾更是慷慨解囊,一掷千金, 支持家乡的水口建设:育林、砌桥、修亭、刻碑、撰联……大力弘扬水口文化, 以协调宗族内部关系,淡化阶级矛盾。值得一提的是,水口砌有专供祭祀孤寡的 坟台(不葬灵枢),厚实的石碑上书:孤坟总祭。清明节家家户户竞相祭拜,一 时纸钱纷飞,香火袅袅,给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关系蒙上了温情 脉脉的面纱。 散布在徽州大地各交通要道上(旁)的牌坊岿然挺立,引人注目,也是封建统治 者强化封建功名意识,宣扬封建道义礼教的产物。在宗族攀比竞争意识的诱使下, 各族对树牌坊投以巨大热情。他们以封建国法礼教为准绳,制定了谨严繁缛的族 规家训,鼓励敦促族人前赴后继建功立业,循规蹈矩为人处世,持之以恒尽孝守 节。在这种封建思潮的教导下,一座座因功勋、科甲、忠孝、贞节而建的牌坊冲 天而起。徽州大地牌坊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举世无双,可见程朱理学宗法制 度对徽州人思想奴役范围之广、程度之深。[Z§xx§
徽派建筑的宗法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使封建社会垂直结构的阶级对立转变为横向 结构的宗族之间的内部矛盾,是统治者淡化、消解被统治者反抗意识,巩固政权、 族权的外在表现。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徽派建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徽派建筑规范化、系统化,表现为聚族而居,杂姓不混居,基础设施全面以 及讲究群体布局。 B.徽派建筑中,象征着至髙无上的宗法势力的祠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宗 族成员议事、祠祭,公布村规民约,行使族权的重要场所。 C.按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标准有序排列的徽派祠堂虽然外廓大,住房多,但可 通过回廊,彼此连通,仍显得井然有序。 D.水口是走官道进村的必经之地。水口建设有育林、砌桥、修亭、刻碑、撰联 等,族人对此不遗余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贾更是一掷千金。 2.下列各项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徽派建筑在封建族权的制约下强调整体轮廓必须像模像样,以封建“风水” 术为理论依据,讲究群体布局,如不符合要求,有时可以修改或弥补。 B.各族各姓对祠堂建设尽心尽力,可使用族产收入,采用挨家摊派的方式和采 取主动捐赠的方式,族人有钱出钱,没钱交粮出力 C.民居群以祠堂为中心放射状散开,像封建城池中拱卫内城的外廓。水口类似 于护城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具有防卫功能。 D.直接反映一个宗族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经济实力的祠堂的外观形象、内部 设施,是宗族间相互攀比争雄的首要内容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徽派民居不能遮挡与祠堂遥相辉映的山峰河流,其地势和规模不得超过祠堂, 妨碍宗族的繁荣昌盛,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受封建族权制约 B.清明节家家户户在水口竞相祭拜水口砌有的坟台,一时纸钱纷飞,香火袅袅 给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关系蒙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 C.徽州各族对树牌坊投以巨大热情,一座座因功勋、科甲、忠孝、贞节而建的 牌坊冲天而起,这是因为徽州人深受程朱理学宗法制度的影响 D.徽派建筑的宗法意识,是统治者巩固政权、族权的外在表现,使封建社会垂 直结构的阶级对立向横向结构的宗族之间的内部矛盾转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赵韩王普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 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 “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 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 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 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 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 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
徽派建筑的宗法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使封建社会垂直结构的阶级对立转变为横向 结构的宗族之间的内部矛盾,是统治者淡化、消解被统治者反抗意识,巩固政权、 族权的外在表现。 1.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徽派建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徽派建筑规范化、系统化,表现为聚族而居,杂姓不混居,基础设施全面以 及讲究群体布局。 B.徽派建筑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宗法势力的祠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宗 族成员议事、祠祭,公布村规民约,行使族权的重要场所。 C.按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标准有序排列的徽派祠堂虽然外廓大,住房多,但可 通过回廊,彼此连通,仍显得井然有序。 D.水口是走官道进村的必经之地。水口建设有育林、砌桥、修亭、刻碑、撰联 等,族人对此不遗余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贾更是一掷千金。 2. 下列各项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3 分) A.徽派建筑在封建族权的制约下强调整体轮廓必须像模像样,以封建“风水” 术为理论依据,讲究群体布局,如不符合要求,有时可以修改或弥补。 B.各族各姓对祠堂建设尽心尽力,可使用族产收入,采用挨家摊派的方式和采 取主动捐赠的方式,族人有钱出钱,没钱交粮出力。 C.民居群以祠堂为中心放射状散开,像封建城池中拱卫内城的外廓。水口类似 于护城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具有防卫功能。 D.直接反映一个宗族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经济实力的祠堂的外观形象、内部 设施,是宗族间相互攀比争雄的首要内容。 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徽派民居不能遮挡与祠堂遥相辉映的山峰河流,其地势和规模不得超过祠堂, 妨碍宗族的繁荣昌盛,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受封建族权制约。 B.清明节家家户户在水口竞相祭拜水口砌有的坟台,一时纸钱纷飞,香火袅袅, 给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关系蒙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 C.徽州各族对树牌坊投以巨大热情,一座座因功勋、科甲、忠孝、贞节而建的 牌坊冲天而起,这是因为徽州人深受程朱理学宗法制度的影响。 D.徽派建筑的宗法意识,是统治者巩固政权、族权的外在表现,使封建社会垂 直结构的阶级对立向横向结构的宗族之间的内部矛盾转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 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 “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 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②。”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 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 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 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 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
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 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 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 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 狴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 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 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 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 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 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 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 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 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 《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 艺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 (选自《言行龟鉴》,有 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成算所向 以后的打算。③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④艺祖:指 朝开国的帝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俟削平诸国 俟:等待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方法 C.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同 D.普欲除某人为某官 除:贬谪 5.《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 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3分)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④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 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太祖在赵普的提示下,“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 老,得到的赏赐也特别优厚,并都因此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 并坚持己见,最终获得太祖认同。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 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任他为相。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 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 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 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 “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 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 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 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 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 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 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 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 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③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 《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 艺祖④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 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 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 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成算所向: 以后的打算。③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④艺祖:指一 朝开国的帝王。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俟削平诸国 俟:等待 B. 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方法 C. 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同 D. 普欲除某人为某官 除:贬谪 5. 《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 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3 分)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④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 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太祖在赵普的提示下,“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 老,得到的赏赐也特别优厚,并都因此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 并坚持己见,最终获得太祖认同。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 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任他为相。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 安矣。(5分) (2)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游湖 (宋)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8.“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6 分) 9.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 来”中蕴含的哲理。(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以乐 者 (2)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 言 (3) ,吟鞭东指即天涯。 (4)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 (5) ,濯清涟而不妖。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 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汽车等待的时候 欧·亨利 黄昏刚降临,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那个安静的公园的偏僻角落。她坐在长椅 上看书,一张大网眼的面纱罩住了她的头巾帽和安详恬静的眼睛。昨天同一时间 她就来过,还有前天;了解这个情况的年轻人在附近徘徊。 翻页时,姑娘的书从手上滑下,在椅子上一磕,足足滚落一码远。年轻人迫不及 待地扑到书上,带着公园里和公共场合盛行一时的风度一一彬彬有礼地献殷勤, 把书还给它的主人,用悦耳迷人的声调冒险说了句不相干的关于天气的话。 姑娘从容不迫地打量着他,瞅着他整洁平凡的衣服和他没什么特殊表情的容貌。 “你高兴的话不妨坐下,”她说,声音低沉爽朗,“光线太暗了,看书不合适 我宁愿聊聊天。” 你可知道,”他说道,“我很久没有看到像你这样了不起的姑娘啦!昨天我就 注意到了你。美丽的小妞?
(1)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 安矣。(5 分) (2)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春游湖 (宋)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8.“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6 分) 9.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 来”中蕴含的哲理。(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以乐 者。 (2)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 言, 。 (3) ,吟鞭东指即天涯。 (4)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 也。 (5) ,濯清涟而不妖。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 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汽车等待的时候 欧·亨利 黄昏刚降临,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那个安静的公园的偏僻角落。她坐在长椅 上看书,一张大网眼的面纱罩住了她的头巾帽和安详恬静的眼睛。昨天同一时间 她就来过,还有前天;了解这个情况的年轻人在附近徘徊。 翻页时,姑娘的书从手上滑下,在椅子上一磕,足足滚落一码远。年轻人迫不及 待地扑到书上,带着公园里和公共场合盛行一时的风度——彬彬有礼地献殷勤, 把书还给它的主人,用悦耳迷人的声调冒险说了句不相干的关于天气的话。 姑娘从容不迫地打量着他,瞅着他整洁平凡的衣服和他没什么特殊表情的容貌。 “你高兴的话不妨坐下,”她说,声音低沉爽朗,“光线太暗了,看书不合适。 我宁愿聊聊天。” “你可知道,”他说道,“我很久没有看到像你这样了不起的姑娘啦!昨天我就 注意到了你。美丽的小妞?
“不论你是谁,”姑娘冷冰冰地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个上等女人。我可以原谅 你刚才说的话,我请你坐下,如果这一请却招来了你的‘小妞’,那就算我没请 过 “我衷心请你原谅。”年轻人央求说。 换个话题吧。现在谈谈这条小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为什么匆 忙?他们幸福吗?” “看看他们确实很有意思,”他顺着她的话说,“这是生活的美妙戏剧。有的去 吃晚饭,有的去其他地方。真猜不透他们的身世 姑娘说:“我不那样好奇。我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这儿,我才能接近人类伟大 共同、搏动的心脏。我生活中的地位使我永远感不到这种搏动。你猜得出我为什 么跟你聊天吗一一贵姓?” “帕肯斯塔格。”年轻人回答。接着,他急切地期待她自报姓氏 “不能说,”姑娘举起一根纤细的手指,微微一笑,“一说你就知道我的身份了, 不让自己的姓名出现在报刊上简直不可能。这张面纱和女仆的帽子掩盖了我的真 面目。我跟你说话,是因为我想和一个没有被可鄙的财富和虚伪的社会地位所玷 污的人谈话。哦!你不知道我多么厌倦—一钱!钱!钱!欢乐、珠宝、旅行、交际, 各式各样的奢华叫我腻味透顶。” “我总是想,”年轻人吞吞吐吐地试探说,“钱准是个好东西。” “够生活得舒舒服服就行啦。当你有了几百万时—一,”她做了一个无奈的手势 “叫人生厌的是那种单调。开车兜风,宴会,看戏,舞会,晚餐,一切都镀上了 财富的奢靡色彩。有时候,香槟酒杯里冰块的叮当声就几乎让我发疯。” 你是干哪一行的,帕肯斯塔格先生?”她问道 我,”帕金斯达克先生宣称,“在饭馆里干活。 姑娘稍稍一震。“不是侍者吧?”她问。 我是出纳员,就在一—”他们面前正对着公园的街上有一块耀眼的“饭店”灯 光招牌——“那家饭馆。” “你怎么不上班呢?’’她问道。 “我值夜班,”年轻人回答,“再过一小时才上班。可不可以跟你再会面?” “很难说。也许一一不过我可能不再发奇想了。现在得赶快走啦,还有一个宴会。 你来这里时也许注意到公园前面拐角的地方有一辆汽车,白色车身的。 “红轮子的那辆吗?”年轻人皱着眉头沉思地说。 “对。我总是坐那辆车。皮埃尔在车里等我,他以为我在广场对面的百货大楼买 东西。想想这种连自己的司机都不得不欺骗的生活,多么不自由。再见。” “现在天黑了,”帕肯斯塔格先生说,“公园里都是些粗鲁的人。可不可以陪你 “假如你尊重我的愿望,”始娘坚决地说,“你就等我离开后,在椅子上坐十分 钟。再见。 她在薄暮中迅速而端庄地离开了。年轻人看着她优美的身形走到公园边上的人行 道,走向停着那辆汽车的拐角。他不怀好意、毫不犹豫借着公园里的树木的掩护 沿着与她平行的路线,牢牢盯着她。姑娘走到拐角的地方,看了看那辆汽车,然 后走过汽车,朝街对面走去,走进了那家有耀眼招牌的饭馆,走到里面某个隐蔽 的角落,取下帽子和面纱,坐到出纳员的位置 年轻人沿着人行道慢慢往回走。在转角上,他脚下碰到了一本小小的平装书,他 认出是姑娘刚才看的书,漫不经心地捡起来,看到书名是《新天方夜谭》,仍旧
“不论你是谁,”姑娘冷冰冰地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个上等女人。我可以原谅 你刚才说的话,我请你坐下,如果这一请却招来了你的‘小妞’,那就算我没请 过。” “我衷心请你原谅。”年轻人央求说。 “换个话题吧。现在谈谈这条小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为什么匆 忙?他们幸福吗?” “看看他们确实很有意思,”他顺着她的话说,“这是生活的美妙戏剧。有的去 吃晚饭,有的去其他地方。真猜不透他们的身世。” 姑娘说:“我不那样好奇。我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这儿,我才能接近人类伟大、 共同、搏动的心脏。我生活中的地位使我永远感不到这种搏动。你猜得出我为什 么跟你聊天吗——贵姓?” “帕肯斯塔格。”年轻人回答。接着,他急切地期待她自报姓氏。 “不能说,”姑娘举起一根纤细的手指,微微一笑,“一说你就知道我的身份了, 不让自己的姓名出现在报刊上简直不可能。这张面纱和女仆的帽子掩盖了我的真 面目。我跟你说话,是因为我想和一个没有被可鄙的财富和虚伪的社会地位所玷 污的人谈话。哦!你不知道我多么厌倦——钱!钱!钱!欢乐、珠宝、旅行、交际, 各式各样的奢华叫我腻味透顶。” “我总是想,”年轻人吞吞吐吐地试探说,“钱准是个好东西。” “够生活得舒舒服服就行啦。当你有了几百万时——,”她做了一个无奈的手势, “叫人生厌的是那种单调。开车兜风,宴会,看戏,舞会,晚餐,一切都镀上了 财富的奢靡色彩。有时候,香槟酒杯里冰块的叮当声就几乎让我发疯。” “你是干哪一行的,帕肯斯塔格先生?”她问道。 “我,”帕金斯达克先生宣称,“在饭馆里干活。” 姑娘稍稍一震。“不是侍者吧?”她问。 “我是出纳员,就在——”他们面前正对着公园的街上有一块耀眼的“饭店”灯 光招牌——“那家饭馆。” “你怎么不上班呢?’’她问道。 “我值夜班,”年轻人回答,“再过一小时才上班。可不可以跟你再会面?” “很难说。也许——不过我可能不再发奇想了。现在得赶快走啦,还有一个宴会。 你来这里时也许注意到公园前面拐角的地方有一辆汽车,白色车身的。” “红轮子的那辆吗?”年轻人皱着眉头沉思地说。 “对。我总是坐那辆车。皮埃尔在车里等我,他以为我在广场对面的百货大楼买 东西。想想这种连自己的司机都不得不欺骗的生活,多么不自由。再见。” “现在天黑了,”帕肯斯塔格先生说,“公园里都是些粗鲁的人。可不可以陪你 ——” “假如你尊重我的愿望,”始娘坚决地说,“你就等我离开后,在椅子上坐十分 钟。再见。” 她在薄暮中迅速而端庄地离开了。年轻人看着她优美的身形走到公园边上的人行 道,走向停着那辆汽车的拐角。他不怀好意、毫不犹豫借着公园里的树木的掩护, 沿着与她平行的路线,牢牢盯着她。姑娘走到拐角的地方,看了看那辆汽车,然 后走过汽车,朝街对面走去,走进了那家有耀眼招牌的饭馆,走到里面某个隐蔽 的角落,取下帽子和面纱,坐到出纳员的位置。 年轻人沿着人行道慢慢往回走。在转角上,他脚下碰到了一本小小的平装书,他 认出是姑娘刚才看的书,漫不经心地捡起来,看到书名是《新天方夜谭》,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