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1、命题范围:与高考范围相同。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3、第I卷(阅读题70分)第Ⅱ卷(表达题80分 第丨卷阅读题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我国陶瓷的发展向来是注重色彩、纹饰的。从原始社会的彩陶到汉唐的彩绘、釉下彩等, 装饰手法可谓丰富多彩。可是到了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则以其素雅的装饰著称于世。宋代是 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为瓷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 是宋代对文人士大夫的重视和提拔,使得青白瓷的地位有了更大的提高,青白瓷成为文人士 大夫们玩赏饮酒时不可缺少的器具。 中国历来讲究“器以载道”,宋代景德镇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 中透青,以青色为主色调,这主要是受到当时文化思潮的影响。宋人崇尚道教,有“灿烂至 极归于平淡”的说法。朴素来源于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青白瓷以其特有的青色体现了 这种天然的不加修饰的朴素之美。在儒家的色彩理论中,孔子讲正色。“君子不以绀饰服,红 紫不以为亵服。”绀为青红色,为间色而非正色,故正装不宜:红紫亦非正色,即使私居如亵 服也不宜采用。从对服装色彩的规定上可以看出孔子对于颜色的要求,他讲求着装不能太过 艳俗,应以正色为宜,这也是儒家对当时修身复礼的一种规定。孔子所说的正色是周朝之五 色,即青赤白黑黄,青色为五色之首。五色分别代表着君臣民上下关系,在当时的社会指导 下,色彩的这种象征意义不可混淆和颠倒。宋代青白瓷作为上层阶级、文人雅士的器具,必 然会受到文人雅士的喜好,上层人士也必然受到儒家色彩观的影响,视“正色”为规范色, 从而体现“礼”、“仁”之思想。 宋代青白瓷所呈现出的色彩美学特征并非单方面成因或偶然得之,它是多方面的原因造 成的。宋代儒、释、道并崇,促进了宋代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受理学影响,宋代文人士大夫 长于思考,与唐代的恢弘激烈相比,宋人的精神面貌变得沉静内敛。宋代文人士大夫们大都 主静,因此追求平淡
语文试卷 1、命题范围:与高考范围相同。 2、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总分:150 分。 3、第Ⅰ卷(阅读题 70 分);第Ⅱ卷(表达题 80 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我国陶瓷的发展向来是注重色彩、纹饰的。从原始社会的彩陶到汉唐的彩绘、釉下彩等, 装饰手法可谓丰富多彩。可是到了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则以其素雅的装饰著称于世。宋代是 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为瓷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 是宋代对文人士大夫的重视和提拔,使得青白瓷的地位有了更大的提高,青白瓷成为文人士 大夫们玩赏饮酒时不可缺少的器具。 中国历来讲究“器以载道”,宋代景德镇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 中透青,以青色为主色调,这主要是受到当时文化思潮的影响。宋人崇尚道教,有“灿烂至 极归于平淡”的说法。朴素来源于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青白瓷以其特有的青色体现了 这种天然的不加修饰的朴素之美。在儒家的色彩理论中,孔子讲正色。“君子不以绀饰服,红 紫不以为亵服。”绀为青红色,为间色而非正色,故正装不宜;红紫亦非正色,即使私居如亵 服也不宜采用。从对服装色彩的规定上可以看出孔子对于颜色的要求,他讲求着装不能太过 艳俗,应以正色为宜,这也是儒家对当时修身复礼的一种规定。孔子所说的正色是周朝之五 色,即青赤白黑黄,青色为五色之首。五色分别代表着君臣民上下关系,在当时的社会指导 下,色彩的这种象征意义不可混淆和颠倒。宋代青白瓷作为上层阶级、文人雅士的器具,必 然会受到文人雅士的喜好,上层人士也必然受到儒家色彩观的影响,视“正色”为规范色, 从而体现“礼”、“仁”之思想。 宋代青白瓷所呈现出的色彩美学特征并非单方面成因或偶然得之,它是多方面的原因造 成的。宋代儒、释、道并崇,促进了宋代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受理学影响,宋代文人士大夫 长于思考,与唐代的恢弘激烈相比,宋人的精神面貌变得沉静内敛。宋代文人士大夫们大都 主静,因此追求平淡
也就成为宋代艺术居于主流的审美理想。宋代青白瓷的色彩正是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形 成的 尽管在宋瓷之后的元、明、清各代,随着烧瓷技术的提高,才烧制出了斗彩、粉彩、五 彩等不同的瓷器,丰富了中国陶瓷的技术和艺术,但从艺术美学的视角看,宋代青白瓷所具 有的含蓄、典雅、温润之美是独树一帜、难以超越的,而其中,以“青”色系所统括的色釉、 色质等因素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取材于姜丽《论宋代景德镇青白 瓷之青》)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在汉唐之前,我国的陶瓷色彩、纹饰丰富多彩,而宋代之后只崇尚朴素的青白瓷。 B.儒家认为红紫色的衣服不宜在日常家居时穿着,但可以作为正装在正式场合采用 C.宋代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儒释道并崇,为青白瓷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D.元、明、清烧制出的瓷器,各有特色,但其技术和艺术都无法超越宋代的青白瓷。 2.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以青色为主色调,下列说法不属于其思想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宋人崇尚道教,道家道法自然崇尚朴素 B.受理学影响,宋人的精神面貌变得沉静内敛,追求平淡也就成为宋代艺术居于主流的审美 理想。 C.在儒家的色彩理论中,讲究正色,其中以青色为正色反对艳俗 宋代对文人士大夫重视、提拔,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为瓷器的 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白瓷成为宋代文人玩赏饮酒不可缺少的器具,寄托了他们的审美理想和情趣。 B.青白瓷具有朴素自然之美,用自然天成的单纯的釉色烧制而成,没有技术要求 C.青白瓷作为宋代上层阶级的器具,体现了当时对于儒家“礼”的思想的遵循 D.宋代尽管能烧制出独树一帜的青白瓷,但尚不能烧制斗彩、粉彩、五彩等瓷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也就成为宋代艺术居于主流的审美理想。宋代青白瓷的色彩正是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形 成的。 尽管在宋瓷之后的元、明、清各代,随着烧瓷技术的提高,才烧制出了斗彩、粉彩、五 彩等不同的瓷器,丰富了中国陶瓷的技术和艺术,但从艺术美学的视角看,宋代青白瓷所具 有的含蓄、典雅、温润之美是独树一帜、难以超越的,而其中,以“青”色系所统括的色釉、 色质等因素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取材于姜丽《论宋代景德镇青白 瓷之青》)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在汉唐之前,我国的陶瓷色彩、纹饰丰富多彩,而宋代之后只崇尚朴素的青白瓷。 B.儒家认为红紫色的衣服不宜在日常家居时穿着,但可以作为正装在正式场合采用。 C.宋代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儒释道并崇,为青白瓷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D.元、明、清烧制出的瓷器,各有特色,但其技术和艺术都无法超越宋代的青白瓷。 2.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以青色为主色调,下列说法不属于其思想原因的一项是(3 分) A.宋人崇尚道教,道家道法自然崇尚朴素。 B.受理学影响,宋人的精神面貌变得沉静内敛,追求平淡也就成为宋代艺术居于主流的审美 理想。 C.在儒家的色彩理论中,讲究正色,其中以青色为正色反对艳俗。 D.宋代对文人士大夫重视、提拔,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为瓷器的 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青白瓷成为宋代文人玩赏饮酒不可缺少的器具,寄托了他们的审美理想和情趣。 B.青白瓷具有朴素自然之美,用自然天成的单纯的釉色烧制而成,没有技术要求。 C.青白瓷作为宋代上层阶级的器具,体现了当时对于儒家“礼”的思想的遵循。 D.宋代尽管能烧制出独树一帜的青白瓷,但尚不能烧制斗彩、粉彩、五彩等瓷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密字微叔,太原清源人。政和四年,用材武试崇政殿,授河北队将,戍燕。高宗以大 元帅开府,檄统先锋援京师。 建炎元年,从张俊讨任城寇李昱,俊轻骑先行,遇伏,密奔射毙数人,乃脱。擢阁门祗 侯。俊置靖胜军,以密统之。平赋董青、赵万、徐明等,累功转武节郎、左军统领。金兵陷 扬州,士民随乘舆渡江,众数万,密露立水滨,麾舟济之。苗傅之变,破赤心军于临平。金 犯明州,俊遣密及扬沂中与殊死战,败之,进武功大夫,升统制 绍兴元年,李成、马进扰江、淮,俊复遣密大破之,成、进皆北遁。赐金带,转亲卫大 夫、康州刺史,总管泾原马步军.平张莽荡,寻诏入卫。十年,金犯亳、宿,从俊营合肥, 出西路,时水潦暴涨,涉六昼夜始达宿,与敌遇,败之。 明年,敌分兵犯滁、濠,密进击之,且命张守忠以五百骑出全椒县,伏篁竹闻,敌疑, 宵遁。密引兵出六丈河,断其归路,又败之。进中卫、协忠大夫,和州团练、防御使。寻拜 宣州观察使,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主管侍卫步军。 海寇朱明暴横,密授张守忠方略曰:“海与陆异,穷之则日月相持,非策之善,要在拊定 之耳。”守忠用其计,明降。进定江军承宣使、崇信军节度使,以年老转太尉,拜开府仪同 司。明年,领殿前都指挥使,献本军酒方六十六所,积钱十万缗,银五万两助军用,诏奖 之。上疏告老,以万寿现使奉朝请 隆兴二年,进少保致仕.俄报金复犯准,诏密再为殿前都指挥使。初,敌声言航海,朝 论选从官视舟师,撤禁旅防守,密不为动,迄如所料。和议成,罢为醴泉使。 乾道元年九月,致仕。卒,年七十一,赠少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檄统先锋援京师 檄:檄文 B.擢阁门祗侯 擢:提拔,提升官职 C.士民随乘舆渡江 舆:船 D.成、进皆北遁 北:败北,败逃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明赵密“材武”的一组是()(3分) ①用材武试崇政殿②俊轻骑先行,遇伏,密奔射毙数人③赐金带,转亲卫大夫、康 州刺史④引兵出六丈河,断其归路,又败之⑤密授张守忠方略曰:要在拊定之 ⑥(朝论)撤禁旅防守,密不为动,迄如所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赵密字微叔,太原清源人。政和四年,用材武试崇政殿,授河北队将,戍燕。高宗以大 元帅开府,檄统先锋援京师。 建炎元年,从张俊讨任城寇李昱,俊轻骑先行,遇伏,密奔射毙数人,乃脱。擢阁门祗 侯。俊置靖胜军,以密统之。平赋董青、赵万、徐明等,累功转武节郎、左军统领。金兵陷 扬州,士民随乘舆渡江,众数万,密露立水滨,麾舟济之。苗傅之变,破赤心军于临平。金 人犯明州,俊遣密及扬沂中与殊死战,败之,进武功大夫,升统制。 绍兴元年,李成、马进扰江、淮,俊复遣密大破之,成、进皆北遁。赐金带,转亲卫大 夫、康州刺史,总管泾原马步军.平张莽荡,寻诏入卫。十年,金犯亳、宿,从俊营合肥, 出西路,时水潦暴涨,涉六昼夜始达宿,与敌遇,败之。 明年,敌分兵犯滁、濠,密进击之,且命张守忠以五百骑出全椒县,伏篁竹闻,敌疑, 宵遁。密引兵出六丈河,断其归路,又败之。进中卫、协忠大夫,和州团练、防御使。寻拜 宣州观察使,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主管侍卫步军。 海寇朱明暴横,密授张守忠方略曰:“海与陆异,穷之则日月相持,非策之善,要在拊定 之耳。”守忠用其计,明降。进定江军承宣使、崇信军节度使,以年老转太尉,拜开府仪同 三司。明年,领殿前都指挥使,献本军酒方六十六所,积钱十万缗,银五万两助军用,诏奖 之。上疏告老,以万寿现使奉朝请。 隆兴二年,进少保致仕.俄报金复犯准,诏密再为殿前都指挥使。初,敌声言航海,朝 论选从官视舟师,撤禁旅防守,密不为动,迄如所料。和议成,罢为醴泉使。 乾道元年九月,致仕。卒,年七十一,赠少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檄.统先锋援京师 檄:檄文 B.擢.阁门祗侯 擢:提拔,提升官职 C.士民随乘舆.渡江 舆:船 D.成、进皆北.遁 北:败北,败逃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明赵密“材武”的一组是( )(3 分) ①用材武试崇政殿 ②俊轻骑先行,遇伏,密奔射毙数人 ③赐金带,转亲卫大夫、康 州刺史 ④引兵出六丈河,断其归路,又败之 ⑤密授张守忠方略曰:要在拊定之 耳 ⑥(朝论)撤禁旅防守,密不为动,迄如所料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密才武过人,战功卓著。宋徽宗政和四年,赵密以才能和勇武在崇政殿应考,授任 河北队将,驻守燕。在高宗建炎、绍兴年间,屡立战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B.赵密是个德才兼备的人。绍兴十年,在宿州和滁州两次打败敌军,并授意张守忠降服 了海盗朱明;绍兴十一年献出自己军队的酒坊、积钱作为军用 C.赵密处事审时度势,多次建功立业。对外能够抵御金兵的入侵并适时议和:对内能够 平定盗贼李昱、叛军苗傅、赤心军和张莽荡军的叛乱,并能够安抚海盗朱明。 赵密的威望十分高。隆兴二年,本已退休,随即上报金兵又侵犯淮,诏令赵密再任殿 前都指挥使,赵密不被动摇,最终正像他所预料,和议达成,才退休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俊遣密及扬沂中与殊死战,败之,进武功大夫,升统制。(5分) (2)海与陆异,穷之则日月相持,非策之善,要在拊定之耳。(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 9、绘画中有“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说法,诗歌表现中同样有疏密详略的问题,请结 合诗句对此进行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从以下四题中选择三个作答(6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杯焉则胶, 。(庄子《逍遥游》) (2)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诗经·氓》)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桃花源记》) (4)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望岳》) 乙选考题
A.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赵密才武过人,战功卓著。宋徽宗政和四年,赵密以才能和勇武在崇政殿应考,授任 河北队将,驻守燕。在高宗建炎、绍兴年间,屡立战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B.赵密是个德才兼备的人。绍兴十年,在宿州和滁州两次打败敌军,并授意张守忠降服 了海盗朱明;绍兴十一年献出自己军队的酒坊、积钱作为军用。 C.赵密处事审时度势,多次建功立业。对外能够抵御金兵的入侵并适时议和;对内能够 平定盗贼李昱、叛军苗傅、赤心军和张莽荡军的叛乱,并能够安抚海盗朱明。 D.赵密的威望十分高。隆兴二年,本已退休,随即上报金兵又侵犯淮,诏令赵密再任殿 前都指挥使,赵密不被动摇,最终正像他所预料,和议达成,才退休。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俊遣密及扬沂中与殊死战,败之,进武功大夫,升统制。(5 分) (2)海与陆异,穷之则日月相持,非策之善,要在拊定之耳。(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 分) 9、绘画中有“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说法,诗歌表现中同样有疏密详略的问题,请结 合诗句对此进行分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 从以下四题中选择三个作答(6 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 (2) _______________,士贰其行。________________ ,二三其德。(《诗经·氓》)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____________ , ______ 。 (《桃花源记》) (4)_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望岳》)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五个饽饽①(有删节) 莫言 除夕日傍黑天时,下了两天的雪终于停了。爷爷嘱咐我把两个陈年的爆竹放了,蜡烛有 钱也难买到,通宵挂灯的事只好免了 母亲把家里的两盏油灯全点亮了,灯芯剔得很大,屋子里十分明亮。母亲在灶下烧火, 干豆秸烧得噼噼啪啪响。火苗映着母亲清癯的脸,映着供桌上的祖先牌位,映着被炊烟熏得 黝黑发亮的墙壁,一种酸楚的庄严神圣感攫住了我的心… 奶奶把一个包袱郑重地递给爷爷,轻轻地说:“供出去吧。”爷爷把包袱接过来,双手捧 着,像捧着圣物。我跟着爷爷到了院子里,院子当中已放了一条方凳,爷爷蹲下去,小心翼 翼地把饽饽摆好 “来吧,孩子,给天地磕头吧!”爷爷跪下去,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磕了头。我这个 自称不信鬼神的中学生也跪下,将我的头颅低垂下去,一直触到冰凉的雪。天神地鬼,各路 大仙,请你们来享用这五个饽饽吧!……这蒸饽饽的白面是从包饺子的白面里抠出来的,这 年,我们家的钱只够买八斤白面,它寄托着我们一家对来年的美好愿望。不知怎的,我的 嗓子发哽、鼻子发酸,要不是过年图吉利,我真想放声大哭 就在这时候,柴门外边的胡同里,响起了响亮的歌声 财神爷,站门前/看着你家过新年/大门口,好亮堂/石头狮子蹲两旁… 我从地上爬起来,愣愣地站在院子里,听着“财神”②的祝福。他都快要把我家说成刘 文彩家的大庄院了。“财神”的嗓门宽宽的,与其说是唱,还不如说他念。他就这样温柔而悒 郁地半念半唱着,仿佛使天地万物都变了模样。 多好的精神会餐!我被“财神爷”描绘的美景陶醉了。我端着碗走到胡同里,“财神”急 步迎上来,抓起饺子就往嘴里塞。 “财神,你别嫌少…”我很惭愧地说。他为我们家进行了这样美好的祝福,只换来六 个饺子,我感到很对不起他 “不少,不少。大侄子,快快回家过年,明年考中状元。” “财神”一路唱着向前走了,我端着空碗回家过年。 “娘。咱家要是真像财神爷说的有一麻袋钱就妤了。那样,你不用去喂牛,奶奶不用摸 黑纺线,爷爷也不用去割草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五个饽饽①(有删节) 莫言 除夕日傍黑天时,下了两天的雪终于停了。爷爷嘱咐我把两个陈年的爆竹放了,蜡烛有 钱也难买到,通宵挂灯的事只好免了。 母亲把家里的两盏油灯全点亮了,灯芯剔得很大,屋子里十分明亮。母亲在灶下烧火, 干豆秸烧得噼噼啪啪响。火苗映着母亲清癯的脸,映着供桌上的祖先牌位,映着被炊烟熏得 黝黑发亮的墙壁,一种酸楚的庄严神圣感攫住了我的心…… 奶奶把一个包袱郑重地递给爷爷,轻轻地说:“供出去吧。”爷爷把包袱接过来,双手捧 着,像捧着圣物。我跟着爷爷到了院子里,院子当中已放了一条方凳,爷爷蹲下去,小心翼 翼地把饽饽摆好。 “来吧,孩子,给天地磕头吧!”爷爷跪下去,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磕了头。我这个 自称不信鬼神的中学生也跪下,将我的头颅低垂下去,一直触到冰凉的雪。天神地鬼,各路 大仙,请你们来享用这五个饽饽吧!……这蒸饽饽的白面是从包饺子的白面里抠出来的,这 一年,我们家的钱只够买八斤白面,它寄托着我们一家对来年的美好愿望。不知怎的,我的 嗓子发哽、鼻子发酸,要不是过年图吉利,我真想放声大哭。 就在这时候,柴门外边的胡同里,响起了响亮的歌声: 财神爷,站门前 / 看着你家过新年 / 大门口,好亮堂 / 石头狮子蹲两旁…… 我从地上爬起来,愣愣地站在院子里,听着“财神”②的祝福。他都快要把我家说成刘 文彩家的大庄院了。“财神”的嗓门宽宽的,与其说是唱,还不如说他念。他就这样温柔而悒 郁地半念半唱着,仿佛使天地万物都变了模样。 多好的精神会餐!我被“财神爷”描绘的美景陶醉了。我端着碗走到胡同里,“财神”急 步迎上来,抓起饺子就往嘴里塞。 “财神,你别嫌少……”我很惭愧地说。他为我们家进行了这样美好的祝福,只换来六 个饺子,我感到很对不起他。 “不少,不少。大侄子,快快回家过年,明年考中状元。” “财神”一路唱着向前走了,我端着空碗回家过年。 “娘。咱家要是真像财神爷说的有一麻袋钱就好了。那样,你不用去喂牛,奶奶不用摸 黑纺线,爷爷也不用去割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