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镇海市 2010年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嫔妃/濒危 重创/创痕 懊丧/婚丧嫁娶 B.说服/游说 尽头/劲草 陵迟/模棱两可 C.场合/场院强迫/勉强择菜/择善而从 D.复辟/媲美 供奉/供认 为难/为虎作伥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自然赋与女性双倍的感知红色光谱的基因,这个惊人的发现 表明,女性眼中的世界的确比男性眼中的更加美丽。 B.朋友送给我们一条名贵的蝴蝶犬,女儿欢呼鹊跃,先生却嫌它吵,而我则因为它把 家里弄得又脏又乱而非常苦恼 C.她把海南的荔枝、芒果,新疆的哈密瓜、紫葡萄等珍果和自家产的黄澄澄的菠萝放 在一起,装满了一篮子 D.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入理,发人深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 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B.现在不少大款,认为钱是自己赚来的,怎么花谁也管不着,常常挥金如土,一饭千 金,他们还觉得这才有派,这才叫潇洒。 C.在国产动画电影《风云决》的首映典礼上,任贤齐坦言配音过程“很困难”,无独 有偶,其他演员也表达了“比演戏更难”等相似看法。 D.老李已年近六十,但年富力强,干起活来不亚于年轻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位前世界冠军说,当今乒乓球技术飞速发展,世界一些顶尖选手的实力非常接近, 决赛时往往只差一分,甚至两分。 B.三年前这里的房子每平方米还只有8000多元,今年已涨到每平方米15000多元了 包括原来靠近北环大道的房子也随之水涨船高。 C.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 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D.在以低碳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 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嬴家。 5.按要求在下文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抗战时期,在国民党政府陪都重庆,由于物价暴涨,导致产品偷工减料,连烧饼、 油条也不例外。《新民报》编辑程大千将一条物价飞涨的新闻框了一个花边,仿宋词佳 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拟了一条标题 。见报后,读者纷纷叫绝 6.阅读下面一段对季羡林大师的回忆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季先生经常参加北大国学研讨会被学生们称为“每会必到、每到必发言、每发言
浙江省镇海市 2010 年高三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嫔.妃/濒.危 重创./创.痕 懊丧./婚丧.嫁娶 B.说.服/游说. 尽.头/劲.草 陵.迟/模棱.两可 C.场.合/场.院 强.迫/勉强. 择.菜/择.善而从 D.复辟./媲.美 供.奉/供.认 为.难/为.虎作伥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自然赋与女性双倍的感知红色光谱的基因,这个惊人的发现 表明,女性眼中的世界的确比男性眼中的更加美丽。 B.朋友送给我们一条名贵的蝴蝶犬,女儿欢呼鹊跃,先生却嫌它吵,而我则因为它把 家里弄得又脏又乱而非常苦恼。 C.她把海南的荔枝、芒果,新疆的哈密瓜、紫葡萄等珍果和自家产的黄澄澄的菠萝放 在一起,装满了一篮子。 D.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入理,发人深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 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 ....的地步。 B.现在不少大款,认为钱是自己赚来的,怎么花谁也管不着,常常挥金如土,一饭千 ... 金.,他们还觉得这才有派,这才叫潇洒。 C.在国产动画电影《风云决》的首映典礼上,任贤齐坦言配音过程“很困难”,无独.. 有偶..,其他演员也表达了“比演戏更难”等相似看法。 D.老李已年近六十,但年富力强 ....,干起活来不亚于年轻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位前世界冠军说,当今乒乓球技术飞速发展,世界一些顶尖选手的实力非常接近, 决赛时往往只差一分,甚至两分。 B.三年前这里的房子每平方米还只有 8000 多元,今年已涨到每平方米 15000 多元了, 包括原来靠近北环大道的房子也随之水涨船高。 C.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 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D.在以低碳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 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 5.按要求在下文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3 分) 抗战时期,在国民党政府陪都重庆,由于物价暴涨,导致产品偷工减料,连烧饼、 油条也不例外。《新民报》编辑程大千将一条物价飞涨的新闻框了一个花边,仿宋词佳 句 “ 流 光 容 易 把 人 抛 , 红 了 樱 桃 , 绿 了 芭 蕉 ”, 拟 了 一 条 标 题 “ , , ”。见报后,读者纷纷叫绝。 6.阅读下面一段对季羡林大师的回忆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4 分) 季先生经常参加北大国学研讨会,被学生们称为“每会必到、每到必发言、每发言 必
有新意”的“三必先生”。季先生得知后说前两“必”封之无愧但后一“必”实在担当 不起。 从这段材料中你读出了季老的哪些特点? 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段点评。(5分) 基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会给地方带来巨大文化旅游收益的考虑,与围绕《红楼梦》 引发的曹雪芹故里之争类似,另一部名著《金瓶梅》引发了“西门庆故里之争”,具体涉 及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近十年来,三地都纷纷举起“西门庆故里” 招牌,竞争不息,西门庆也被一改在传统文学名著中“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艺术 形象,华丽转身成为当地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 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切东西, 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 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 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 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 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 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www.zxxk.com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 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 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 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
有新意”的“三必先生”。季先生得知后说,前两“必”封之无愧,但后一“必”实在担当 不起。 从这段材料中你读出了季老的哪些特点? 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段点评。(5分) 基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会给地方带来巨大文化旅游收益的考虑,与围绕《红楼梦》 引发的曹雪芹故里之争类似,另一部名著《金瓶梅》引发了“西门庆故里之争”,具体涉 及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近十年来,三地都纷纷举起“西门庆故里” 招牌,竞争不息,西门庆也被一改在传统文学名著中“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艺术 形象,华丽转身成为当地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 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 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 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 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 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 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 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www.zxxk.com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 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 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 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
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 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 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干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 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 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 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 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 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 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 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 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 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 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www.zxxk.com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 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 “朱知生,焉知死
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 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 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 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 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 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 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 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 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 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 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 “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 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www.zxxk.com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 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 “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 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 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 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C.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在 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 9.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等 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国百姓日常生活 的影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中国纲 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教义,而 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10.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简要说明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2分) 11.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消失的壁画 凌鼎年 确切地说,小佛山的壁画是四十年代中期发现的。是位业余摄影家发现的。这位业余 摄影家叫林三锡。他是因贪拍大漠落日风光,错过了住宿,偏又逢突然间的狂风大作,暴雨 如注,大漠中无处藏身躲雨方无意中闯进了小佛山的这个山洞。进山洞本也很平常,因他衣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 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 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 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C.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在 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 西。 9.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等 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国百姓日常生活 的影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中国纲 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教义,而 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10.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简要说明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2 分) 11.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 (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消失的壁画 凌鼎年 确切地说,小佛山的壁画是四十年代中期发现的。是一位业余摄影家发现的。这位业余 摄影家叫林三锡。他是因贪拍大漠落日风光,错过了住宿,偏又逢突然间的狂风大作,暴雨 如注,大漠中无处藏身躲雨方无意中闯进了小佛山的这个山洞。进山洞本也很平常,因他衣
服湿了,想烧堆火烤烤衣服,这火一点燃,他突然瞥见了洞壁的壁画,他举起火把细看,竟 有本生、佛传、经变、供养人和建筑彩画图案等,直把他惊得目蹬口呆,喜得连掐三次大腿, 才敢相信这不是梦境。林三锡不是画家,对佛教也谈不上有多深的硏究,但他毕竟是吃文化 饭的人,他自然掂出了这些壁画的价值,他决定把这些壁画全拍摄下来,可惜的是胶卷已剩 下了没几张,已不可能——拍个遍。林三锡以他自己的艺术鉴赏力,认为其中一幅《礼佛图》 最为精彩,他借用火把的光亮把这幅画拍了下来 由于洞内的光线较暗,拍摄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小佛山《礼佛图》壁画照片一发表, 依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专家根据壁画的绘画风格、人物的服饰等,初步考证为北魏时的作 品,有识之士认为此乃国宝,当好好保护之。 林三锡作为小佛山壁画的发现者,自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有人通过转弯抹角的关 系来找他,要他带路再去趟小佛山。 林三锡已感觉到想去小佛山的,有真正爱好壁画的,也有心术不正做着发财梦的。林三 锡谢绝了某些所谓好心人的赞助,他决定倾其家财,再去·趟小佛山,好好拍-拍,争取回 来出本壁画集 谁知林三锡一切准备妥当,行将上路时,抗日战争爆发了。日本人的炸弹一响,就此炸 毁了林三锡雄心勃勃的计划 解放后,林三锡从一篇报道中得知,小佛山的《礼佛图》被美国人约翰根盗走了 林三锡的心顿时如堕入冰窟窿中一般,他甚至生出了如果自己当年不发表那照片的话 说不定这小佛山壁画依旧养在深闺人不识,《礼佛图》也不会因此而被盗出国。一种内疚的 感觉在林三锡心头挥之不去 林三锡写了一篇言辞激烈的声讨约翰根的文章,痛斥他为无耻的文化盗贼,诅咒他子子 孙孙将良心不安…
服湿了,想烧堆火烤烤衣服,这火一点燃,他突然瞥见了洞壁的壁画,他举起火把细看,竟 有本生、佛传、经变、供养人和建筑彩画图案等,直把他惊得目瞪口呆,喜得连掐三次大腿, 才敢相信这不是梦境。林三锡不是画家,对佛教也谈不上有多深的研究,但他毕竟是吃文化 饭的人,他自然掂出了这些壁画的价值,他决定把这些壁画全拍摄下来,可惜的是胶卷已剩 下了没几张,已不可能一一拍个遍。林三锡以他自己的艺术鉴赏力,认为其中一幅《礼佛图》 最为精彩,他借用火把的光亮把这幅画拍了下来。 由于洞内的光线较暗,拍摄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小佛山《礼佛图》壁画照片一发表, 依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专家根据壁画的绘画风格、人物的服饰等,初步考证为北魏时的作 品,有识之士认为此乃国宝,当好好保护之。 林三锡作为小佛山壁画的发现者,自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有人通过转弯抹角的关 系来找他,要他带路再去一趟小佛山。 林三锡已感觉到想去小佛山的,有真正爱好壁画的,也有心术不正做着发财梦的。林三 锡谢绝了某些所谓好心人的赞助,他决定倾其家财,再去一趟小佛山,好好拍一拍,争取回 来出本壁画集。 谁知林三锡一切准备妥当,行将上路时,抗日战争爆发了。日本人的炸弹一响,就此炸 毁了林三锡雄心勃勃的计划。 解放后,林三锡从一篇报道中得知,小佛山的《礼佛图》被美国人约翰根盗走了…… 林三锡的心顿时如堕入冰窟窿中一般,他甚至生出了如果自己当年不发表那照片的话, 说不定这小佛山壁画依旧养在深闺人不识,《礼佛图》也不会因此而被盗出国。一种内疚的 感觉在林三锡心头挥之不去。 林三锡写了一篇言辞激烈的声讨约翰根的文章,痛斥他为无耻的文化盗贼,诅咒他子子 孙孙将良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