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塘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诽谤/斐然 赎罪/渎职 空旷/ 粗 绰约/卓有成效 B.庠序/佯攻 孝悌/缔造 敲诈/令人咋舌 少不 更事/亘古不变 C.寥廓/谬误 摇曳/哽咽 瞋目/瞠目结舌 愀然 /悄无声息 D.兑现/蜕变 枷锁/袈裟 邮戳/戮力杀敌 烙印 /恪尽职守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 文采斐然、脍炙人口 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 笑,原来他衣服的纽 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 莉那样爱生如子、恪 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 不是急言厉色,才能 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是 A.总投资118亿元、历时37个月建造的杭州外跨海大桥全线贯通以后,参观游 览的人不绝如缕。 B.小李给刚丢了科长一职闷闷不乐的老张发去了“祝您官运亨通”的短信,真 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C.公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其宗旨是明确的,它不是要人们使用不规范 的词形,就是要倡导人们选择推荐的词形。 D.新泽西网队屡战屡败,联盟垫底,期望其本赛季青岀于蓝提升排名,连理论 上的可能都没有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灾难性地震发生后,虽然东京陷入交通瘫痪,通讯不畅,但人员的避难和 疏散过程并未造成伤亡和明显混乱。 B.据初步分析,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 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C.针对此次海底严重的溢油事故,相关责任公司已着手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并 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以预防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D.在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 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
浙江省金塘中学 2013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诽谤/斐然 赎罪/渎职 空旷/ 粗 犷 绰约/卓有成效 B.庠序/佯攻 孝悌/缔造 敲诈/令人咋舌 少不 更事/亘古不变 C.寥廓/谬误 摇曳/哽咽 瞋目/瞠目结舌 愀然 /悄无声息 D.兑现/蜕变 枷锁/袈裟 邮戳/戮力杀敌 烙印 /恪尽职守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 文采斐然、脍炙人口 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 笑,原来他衣服的纽 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 莉那样爱生如子、恪 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 不是急言厉色,才能 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是 ( ) A.总投资 118 亿元、历时 37 个月建造的杭州外跨海大桥全线贯通以后,参观游 览的人不绝如缕。 B.小李给刚丢了科长一职闷闷不乐的老张发去了“祝您官运亨通”的短信,真 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C.公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其宗旨是明确的,它不是要人们使用不规范 的词形,就是要倡导人们选择推荐的词形。 D.新泽西网队屡战屡败,联盟垫底,期望其本赛季青出于蓝提升排名,连理论 上的可能都没有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灾难性地震发生后,虽然东京陷入交通瘫痪,通讯不畅,但人员的避难和 疏散过程并未造成伤亡和明显混乱。 B.据初步分析,造成 254 人遇难、35 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 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C.针对此次海底严重的溢油事故,相关责任公司已着手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并 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以预防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D.在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 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是间 近期我国在高油价的压力下,航空运输主营业务需要探索新的发展空 此外,加强收益管理也是航空公司摆脱 困境的重要途径 ①进一步提高服务档次,以吸收高端旅客 ②短期来看,铁路运输并不会给航空运输带来很大的冲击 ③但是,长远来看,航空运输必须加强高端服务以发挥其优势 ④航空运输快捷、舒适 ⑤但在节能环保上、运输量上较铁路运输处于劣势 A.③②④①⑤ B.④⑤②③① C.③② ①⑤④ D.④⑤③①② 6.概述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4分)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 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 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 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 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 到1000字统一调成800字 此外,语文新课标还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 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 阶段都増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増加了6篇,初中阶段増加了14篇。 有学生家长质疑:最没用的就是“死记硬背”,识字才有用, 为什么现在要反着来呢?这究竟是改革还是折腾? 7.阅读漫画《依法了之》,按要求作答。(5分)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的内容。(不超过80字)(3分) (2)概括漫画的寓意。(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 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 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XX”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 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爆发。显然这类词 不像以往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得以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 事件传播而得以派生,而且这类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强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 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 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是 ( ) 近期我国在高油价的压力下,航空运输主营业务需要探索新的发展空 间。 , , , , 。此外,加强收益管理也是航空公司摆脱 困境的重要途径。 ①进一步提高服务档次,以吸收高端旅客 ②短期来看,铁路运输并不会给航空运输带来很大的冲击 ③但是,长远来看,航空运输必须加强高端服务以发挥其优势 ④航空运输快捷、舒适 ⑤但在节能环保上、运输量上较铁路运输处于劣势 A.③②④①⑤ B.④⑤②③① C.③② ①⑤④ D.④⑤③①② 6.概述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30 个字。(4 分)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 19 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 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 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 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左右,其中会写 1600 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 求学生会写 2000 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 800 到 1000 字统一调成 800 字。 此外,语文新课标还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 400 万字 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 136 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 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 6 篇,初中阶段增加了 14 篇。 有学生家长质疑:最没用的就是“死记硬背”,识字才有用, 为什么现在要反着来呢?这究竟是改革还是折腾? 7.阅读漫画《依法了之》,按要求作答。(5 分)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的内容。(不超过 80 字)(3 分) (2)概括漫画的寓意。(2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其中选择题每题 3 分)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 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 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 X X”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 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爆发。显然这类词 不像以往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得以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 事件传播而得以派生,而且这类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强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 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 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 现状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 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乐观 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 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 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得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 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 “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 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 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 可以说是普通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 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 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 词语“被XX”一—“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 反讽破坏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 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 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 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 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 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 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 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8.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 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爆发,这与现今社会的传播媒介无 关 C.“打酱油”、“被X”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 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 操控,这些意见的传 播是不自由的。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杈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 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 智的反讽破坏。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 相关问题最终得到 彻底解决,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 90 年代末以来进入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 现状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 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乐观 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 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 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得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 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 “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 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 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 可以说是普通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 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 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 词语“被 XX”——“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 反讽破坏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 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 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 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 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 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 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 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8.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 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爆发,这与现今社会的传播媒介无 关。 C.“打酱油”、“被 XX”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 词”。 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 操控,这些意见的传 播是不自由的。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 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 智的反讽破坏。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 相关问题最终得到 彻底解决,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出的社会关怀,主要来自个人直觉和判断,其舆论价 值容易因个人判断出 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 10.根据文意,请概括“热词”之所以会“热”的原因。(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月,阙也 张晓风 (1)“月,阙也。”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 的意思。 (2)那解释使我着迷。 (3)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 美? (4)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5)“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 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6)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 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7)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 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 人惊讶的 (8)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 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 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 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9)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10)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有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 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 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们把地造得太大,以至 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 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 (11)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12)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 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 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13)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 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岀几千里的惊 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 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 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 北”的吧! (14)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 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出的社会关怀,主要来自个人直觉和判断,其舆论价 值容易因个人判断出 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 10.根据文意,请概括“热词”之所以会“热”的原因。(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月,阙也 张晓风 (1)“月,阙也。”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 的意思。 (2)那解释使我着迷。 (3)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 美? (4)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5)“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 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6)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 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7)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 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 人惊讶的。 (8)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 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 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 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9)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10)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有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 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 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们把地造得太大,以至 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 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 (11)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12)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 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 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13)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 ——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 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 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 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 北”的吧! (14)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 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15)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 东西,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16)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的世界里 (17)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 圆形 (18)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 时”。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19)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 生的绿芽嫩嫩怯怯的探头岀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 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 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20)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 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 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21)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一一他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11.文章开头两次提到“使我着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2.简析文中引用多个古代神话传说的好处。(4分) 13.如何理解第5段划线句中“阙’的境界”?(4分) 14.第18、19段语言富有特色,试作简要赏析。(5分) 15.文章结尾说:“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一一他们原是同一个 月亮啊!”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句话所蕴含的观点和思想感情。(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 如也。杜亚居守东都,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 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 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吕洞辈为郎官,朋党辉 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 召藩,坚不去,曰:“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后果败 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性忠荩,事无不言, 上重之,以为无隐。四年冬,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 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 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自然帑~藏充羨,稼 穑丰登。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 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伏愿宫室舆马,衣服 器玩,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则天下幸甚。”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贫 富之由如卿所说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 藩等拜贺而退
(15)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 东西,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16)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的世界里。 (17)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 圆形。 (18)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 时”。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19)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 生的绿芽嫩嫩怯怯的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 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 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20)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 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 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21)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他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11.文章开头两次提到“使我着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分) 12.简析文中引用多个古代神话传说的好处。(4 分) 13.如何理解第 5 段划线句中“阙’的境界”?(4 分) 14.第 18、19 段语言富有特色,试作简要赏析。(5 分) 15.文章结尾说:“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他们原是同一个 月亮啊!”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句话所蕴含的观点和思想感情。(4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 如也。杜亚居守东都,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 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 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吕洞辈为郎官,朋党辉 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 召藩,坚不去,曰:“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后果败。 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性忠荩,事无不言, 上重之,以为无隐。四年冬,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 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 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自然帑①藏充羡,稼 穑丰登。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 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伏愿宫室舆马,衣服 器玩,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则天下幸甚。”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贫 富之由如卿所说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 藩等拜贺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