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周周第节 课时安排2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1行列式的定义及性质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理解行列式的定义,掌握行列式的性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内容】行列式的概念,行列式元素的余子式、代数余子式,行列式的性质。 【重点】行列式的定义及性质 【难点】行列式性质的证明 讨论、思考题、作业: 《高等数学习题集》(第3册)B.1(1)第1,2,3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线性代数方法导引》(杨泮池等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5分钟,授新课94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口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4 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 周 周 第 节 课时安排 2 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1 行列式的定义及性质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理解行列式的定义,掌握行列式的性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内容】行列式的概念,行列式元素的余子式、代数余子式,行列式的性质。 【重点】行列式的定义及性质。 【难点】行列式性质的证明。 讨论、思考题、作业: 《高等数学习题集》(第 3 册)B.1(1)第 1,2,3 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线性代数方法导引》(杨泮池等编),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94 分钟,布置作业 1 分钟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式:讲 授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5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周周第节 课时安排2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2行列式的计算2.3克莱姆法则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理解行列式的按行按列展开定理,掌握行列式的相乘定理,范德蒙行列式,熟练 计算4阶及以上行列式的值,会利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了解克莱姆法则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内容】行列式的按行按列展开定理,行列式的相乘定理,范德蒙行列式,伴随矩 阵,逆矩阵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克莱姆法则 【重点】行列式的计算,逆矩阵的计算。 【难点】有关伴随矩阵及逆矩阵性质证明与计算 讨论、思考题、作业: 《高等数学习题集》(第3册)B.1(1)第4-9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线性代数方法导引》(杨泮池等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5分钟,授新课94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口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5 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 周 周 第 节 课时安排 2 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2 行列式的计算 2.3 克莱姆法则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理解行列式的按行按列展开定理,掌握行列式的相乘定理,范德蒙行列式,熟练 计算 4 阶及以上行列式的值,会利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了解克莱姆法则。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内容】行列式的按行按列展开定理,行列式的相乘定理,范德蒙行列式,伴随矩 阵,逆矩阵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克莱姆法则。 【重点】行列式的计算,逆矩阵的计算。 【难点】有关伴随矩阵及逆矩阵性质证明与计算。 讨论、思考题、作业: 《高等数学习题集》(第 3 册)B.1(1)第 4-9 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线性代数方法导引》(杨泮池等编),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94 分钟,布置作业 1 分钟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式:讲 授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6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周周第节 课时安排2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4解方程组的消元法§2.5消元法的应用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高斯消元法及高斯-约当消元法,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利用矩阵的初等变 换求逆矩阵的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内容】高斯消元法,高斯-约当消元法,矩阵的初等变换,阶梯形矩阵,利用矩阵 的初等变换求逆矩阵 【重点】矩阵的初等变换,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求逆矩阵 【难点】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求逆矩阵。 讨论、思考题、作业: 《高等数学习题集》(第3册)B.1(2)第1-7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线性代数方法导引》(杨泮池等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5分钟,授新课94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口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6 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 周 周 第 节 课时安排 2 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4 解方程组的消元法 §2.5 消元法的应用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高斯消元法及高斯-约当消元法,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利用矩阵的初等变 换求逆矩阵的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内容】高斯消元法,高斯-约当消元法,矩阵的初等变换,阶梯形矩阵,利用矩阵 的初等变换求逆矩阵。 【重点】矩阵的初等变换,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求逆矩阵。 【难点】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求逆矩阵。 讨论、思考题、作业: 《高等数学习题集》(第 3 册)B.1(2)第 1-7 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线性代数方法导引》(杨泮池等编),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94 分钟,布置作业 1 分钟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式:讲 授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