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叨陪(dao) 趑趄(j) 抹不开(m) 不 着边际(zhu6) B.翩跹(pian)翘楚(qiao) 汗涔涔(cen) 曲水流觞 C.瓦楞(leng)蓍草(shi) 潭柘寺(zhe) 不足之症 D.轧票(gd) 崔嵬(wei) 舍利子(sh) 大大落 落(lu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峨眉 长篙 缉录 发祥地 殒身不 恤 B.喋血 歆羡 踟躅 挖墙脚 仗义执 C.宵柝 优渥 旗杆 杀风景 清流激 湍 D.潮讯 惫懒 草窠 炷香 残羹冷 炙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 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B.老师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张永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 次燃起勇攀学习髙峰的激情。 C.随着他渐渐步入老年,其诗更见平易,既有鸿鹄之志的志在千里,更有对人 生了悟后的洒脱豁达。 D.有专家指出当今时代寻求网络隐私的刚性边界很困难,只有通过立法和制定 标准去解决隐私问题,才能纲举目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爸爸去哪儿》一经播出,不仅占据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首页的位置,更 是长期居于微博热门话题的榜首,可见网络用户对它的吸附力有多高。 B.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对3月1日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表示了强烈谴责,“我们要坚决打击一切亵渎国家法律尊严,挑战人类文明底线 的暴恐犯罪……共建中国平安 C.虽然莫言获奖,不能说他已经参与了世界文明标准规则的建设,但至少可以 说他开始影响西方文明,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D.30多年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社会资本和小微企业的活跃程度,反映着经济活 力和市场信心。激发这些社会主体的活力,也是经济发展“第二季”的重点所在。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庄子自由恣肆的思想,纵横捭阖的文风,超凡脱俗的想象力,成为中国古代浪 漫主义的源头,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文学和艺术风格 ②不仅如此,以真为美的思想更成为各种艺术的审美准则 ③庄子的“大美”思想以其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中国独特的美学智慧和艺术精神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 2014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叨陪(dāo) 趑趄(jū) 抹不开(mò) 不 着边际(zhuó) B. 翩跹(pián) 翘楚(qiáo) 汗涔涔(cén) 曲水流觞 (qū) C. 瓦楞(lèng) 蓍草(shì) 潭柘寺(zhè) 不足之症 (zhèng) D. 轧票(gá) 崔嵬(wéi) 舍利子(shě) 大大落 落(l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峨眉 长篙 缉录 发祥地 殒身不 恤 B.喋血 歆羡 踟躅 挖墙脚 仗义执 言 C.宵柝 优渥 旗杆 杀风景 清流激 湍 D.潮讯 惫懒 草窠 一炷香 残羹冷 炙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 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B. 老师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张永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 次燃起勇攀学习高峰的激情。 C.随着他渐渐步入老年,其诗更见平易,既有鸿鹄之志的志在千里,更有对人 生了悟后的洒脱豁达。 D.有专家指出当今时代寻求网络隐私的刚性边界很困难,只有通过立法和制定 标准去解决隐私问题,才能纲举目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爸爸去哪儿》一经播出,不仅占据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首页的位置,更 是长期居于微博热门话题的榜首,可见网络用户对它的吸附力有多高。 B.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对 3 月 1 日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表示了强烈谴责,“我们要坚决打击一切亵渎国家法律尊严,挑战人类文明底线 的暴恐犯罪……共建中国平安”。 C.虽然莫言获奖,不能说他已经参与了世界文明标准规则的建设,但至少可以 说他开始影响西方文明,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D.30 多年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社会资本和小微企业的活跃程度,反映着经济活 力和市场信心。激发这些社会主体的活力,也是经济发展“第二季”的重点所在。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庄子自由恣肆的思想,纵横捭阖的文风,超凡脱俗的想象力,成为中国古代浪 漫主义的源头,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文学和艺术风格。 ②不仅如此,以真为美的思想更成为各种艺术的审美准则。 ③庄子的“大美”思想以其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中国独特的美学智慧和艺术精神
④后世文人骚客常常以疯、癫、狂、怪为自己的行为方式或艺术风格,借以寄托 其真性情,向政治权威、正统观念、世俗潮流等表示反抗,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庄 子美学的影响 ⑤它表现了古人热爱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的宽广博大的情怀,对大自然灵性的深 刻领悟以及对自身品格升华的追求。 ⑥后世众多的作家、文学批评家,把对真诚不二的人格美的崇尚,与作为艺术审 美趣味之“真”联系起来,以真作为衡量一切艺术好坏的最基本尺度。 A.③⑤⑥④②①B.①⑥②⑤④③ C.①④⑤③⑥②D.③⑤①④②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6-8题。 部纪录片红成这样,出乎很多人意料,包括总导演陈晓卿,他反复在公开或私 下场合表示,《舌尖上的中国》于他而言,只是一部正常而普通的纪录片而已, 他不赞成关于该片的溢美之词。这在当下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事儿说 事儿,不漫无边际,专注本职工作。依我看,这也是《舌尖》的内在风格一一实 在 但今天来说《舌尖》为什么这样红,还是要从文化角度说。这又分虚实两面。 虚的一面从梁启超说起。梁启超曾总结有清一代的学术思想,一言以蔽之曰考证, 曰总结。如果把今天放回历史大坐标中观察,无论是学术还是创作,都还在考证、 总结这一脉络的延续位置。我们这辈人的悲哀之一是创造力贫乏,也许只配来总 个结、考个证。从这一点说,《舌尖》握住了时代命门,它把几千年中国人舌尖 的滋味,做了一次泛泛的总结和考证。又因它选取的角度既灵且巧,态度务实低 调,就在隐秘的潜意识层面合上了时代节拍,击中了每个观众。 这是虚的层面。至于实的层面,要突出一个“细”字来讲。这与前边的虚谈仍然 脉相承一一总结、考证,本来就是在细节上下功夫。 来说细的。前两日与友人聊天,感叹近两年突然冒出那么多既有钱又有闲之人, 在各个领域内下功夫地玩,深入地玩,大到朝圣、养生;细到香、茶、木头、瓷 陶,甚至鉤瓷鉤壶,都玩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也是时代特色之一 曾经的中国人太细了,最近读过清代文震亨的《长物志》,看看目录就知道那时 文人之清雅,到了多细的地步。单说文房用具,也就是书桌上摆的玩意儿,笔格、 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水中丞、水注、糊斗、蜡斗、镇纸、压 尺、裁刀……还有很多;现代人呢?以我此刻书桌为例,电脑、圆珠笔、即时贴, 没了。 《舌尖》领人在味觉上向更细处一步步地探掘,重拾我们曾有的静心、细心、耐 心。眼耳鼻舌身,色香声味触,每一项往细处探掘,都有太平洋一样广阔的境界, 心不厌细,只看你能走多远。 只求温饱的吃,那叫囫囵吞咽,连咀嚼都顾不上,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这只是吃的意义之一,远非全部。就如同喝茶,大茶缸牛饮仅为解渴,如果是品 茶,选水选茶、凝神温杯这些都不说了,单是入口之后,舌尖、舌面、上腭、两 颊……无穷细致的美妙等你体会 《舌尖》以其细,征服了平日里吞食牛饮的普通人。物质世界越浑浊不堪,人就 对心灵世界的清净越渴盼,而吃之一项,由最物质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探掘, 直达心灵世界的修道之旅,在满足陈晓卿反对的那种大而无当的民族骄傲心理的 同时,又能够满足很多人的食色之欲,不红说不过去
④后世文人骚客常常以疯、癫、狂、怪为自己的行为方式或艺术风格,借以寄托 其真性情,向政治权威、正统观念、世俗潮流等表示反抗,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庄 子美学的影响。 ⑤它表现了古人热爱大 自然、拥抱大自然的宽广博大的情怀,对大自然灵性的深 刻领悟以及对自身品格升华的追求。 ⑥后世众多的作家、文学批评家,把对真诚不二的人格美的崇尚,与作为艺术审 美趣味之“真”联系起来,以真作为衡量一切艺术好坏的最基本尺度。 A.③⑤⑥④②① B.①⑥②⑤④③ C.①④⑤③⑥② D.③⑤①④②⑥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6-8 题。 一部纪录片红成这样,出乎很多人意料,包括总导演陈晓卿,他反复在公开或私 下场合表示,《舌尖上的中国》于他而言,只是一部正常而普通的纪录片而已, 他不赞成关于该片的溢美之词。这在当下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事儿说 事儿,不漫无边际,专注本职工作。依我看,这也是《舌尖》的内在风格——实 在。 但今天来说《舌尖》为什么这样红,还是要从文化角度说。这又分虚实两面。 虚的一面从梁启超说起。梁启超曾总结有清一代的学术思想,一言以蔽之曰考证, 曰总结。如果把今天放回历史大坐标中观察,无论是学术还是创作,都还在考证、 总结这一脉络的延续位置。我们这辈人的悲哀之一是创造力贫乏,也许只配来总 个结、考个证。从这一点说,《舌尖》握住了时代命门,它把几千年中国人舌尖 的滋味,做了一次泛泛的总结和考证。又因它选取的角度既灵且巧,态度务实低 调,就在隐秘的潜意识层面合上了时代节拍,击中了每个观众。 这是虚的层面。至于实的层面,要突出一个“细”字来讲。这与前边的虚谈仍然 一脉相承——总结、考证,本来就是在细节上下功夫。 来说细的。前两日与友人聊天,感叹近两年突然冒出那么多既有钱又有闲之人, 在各个领域内下功夫地玩,深入地玩,大到朝圣、养生;细到香、茶、木头、瓷、 陶,甚至鉤瓷鉤壶,都玩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也是时代特色之一。 曾经的中国人太细了,最近读过清代文震亨的《长物志》,看看目录就知道那时 文人之清雅,到了多细的地步。单说文房用具,也就是书桌上摆的玩意儿,笔格、 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水中丞、水注、糊斗、蜡斗、镇纸、压 尺、裁刀……还有很多;现代人呢?以我此刻书桌为例,电脑、圆珠笔、即时贴, 没了。 《舌尖》领人在味觉上向更细处一步步地探掘,重拾我们曾有的静心、细心、耐 心。眼耳鼻舌身,色香声味触,每一项往细处探掘,都有太平洋一样广阔的境界, 心不厌细,只看你能走多远。 只求温饱的吃,那叫囫囵呑咽,连咀嚼都顾不上,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这只是吃的意义之一,远非全部。就如同喝茶,大茶缸牛饮仅为解渴,如果是品 茶,选水选茶、凝神温杯这些都不说了,单是入口之后,舌尖、舌面、上腭、两 颊……无穷细致的美妙等你体会。 《舌尖》以其细,征服了平日里吞食牛饮的普通人。物质世界越浑浊不堪,人就 对心灵世界的清净越渴盼,而吃之一项,由最物质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探掘, 直达心灵世界的修道之旅,在满足陈晓卿反对的那种大而无当的民族骄傲心理的 同时,又能够满足很多人的食色之欲,不红说不过去
返回来再啰嗦几句一一在眼耳鼻舌身的层面求细固然可喜,但如果不在此基础上 继续前行,就是无谓之细。正如《舌尖》一片,《舌尖》只是个起点,如果只停 留在舌尖,那真是连美食的门还没入。曾经听一个老茶人说苦,口腔感受到的苦 不是真的苦,真苦入心。借他这话来说《舌尖》,创作者们想说的,是入心的味 道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事说事儿,不漫无边际,是一种务实 的创作风格。 B.“虚与实”是《舌尖》为什么红的文化成因,实的层面突出“细”字 C.一系列的细节探掘,都有太平洋一样广阔的境界,是直达心灵世界的修道之 旅 D.“心不厌细”的前提是真苦之心,物质世界的浑浊也是往细处探掘的重要条 件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文房用具,如“笔格、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可以 看出中国古代文人的清雅到了很细的地步。 B.有钱有闲之人更容易向细处探掘,他们在各个领域深下功夫,重拾我们曾有 的静心、细心、耐心。 C.“囫囵昋咽”“大茶缸牛饮”虽能满足基本需求,但因不探掘细节,无法品尝 入心之味 D.文章列举诸多事例,趣看中国人的吃和玩,语言看似轻松,却严肃地警醒人 们应该吃出文化品位,玩出心灵境界。 8.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古代文人相比,现代人的书桌缺失文化氛围,令人忧思。 B.品茶时选水选茶、凝神温杯、入口细品的细致过程,无不体现出一个无穷曼 妙的探掘内心的过程。 C.喝茶讲究真苦入心,于口是苦,于心是甜,做任何事情都讲究先苦后甜,这 样我们的人生才分外有意义。 D.《舌尖》把几千年中国人舌尖的滋味,做了一次总结和考证,但又因创造力 贫乏,只能做到这一点。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汤文正公斌,抚吴莅任时,夫人公子皆布衣,行李萧然如寒士,日给惟菜韭。公 日阅簿,见某日市双鸡,愕问曰:“吾至此,未尝食鸡,谁市此者?”仆以公 子对。公怒,立召公子责之曰:“汝谓苏州鸡贱于河南耶?汝思啖鸡,便可归去。 恶有十不嚼菜根,而能作百事者哉?”并笞其仆而遺之。又公抚吴时,有司报湖 荡有莲芡,公驳还。吏固以例请,公曰:“例自人作,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惠 且莲芡或不岁熟,一报部,即为永额。欲去之,得乎?”常熟某氏奴,讦告其主 国初时得隆武伪札,迫主远遁,欲据其主母。公曰:“国家屡更大赦,此草昧事 何足问?而逆奴乃以讦其主乎?”焚其札,毙奴于杖,中外快之。 汤文正抚苏,奏革淫祀,投上方五通神像于湖中,世多纪之。先是,上方山民, 掘地得碑,其文曰:“肉山酒海,遇汤而败。”可知淫昏气焰,必待正人得位而 始衰,亦早有定数也
返回来再啰嗦几句——在眼耳鼻舌身的层面求细固然可喜,但如果不在此基础上 继续前行,就是无谓之细。正如《舌尖》一片,《舌尖》只是个起点,如果只停 留在舌尖,那真是连美食的门还没入。曾经听一个老茶人说苦,口腔感受到的苦 不是真的苦,真苦入心。借他这话来说《舌尖》,创作者们想说的,是入心的味 道。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事说事儿,不漫无边际,是一种务实 的创作风格。 B.“虚与实”是《舌尖》为什么红的文化成因,实的层面突出“细”字。 C. 一系列的细节探掘,都有太平洋一样广阔的境界`,是直达心灵世界的修道 之 旅。 D.“心不厌细”的前提是真苦之心,物质世界的浑浊也是往细处探掘的重要条 件。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从文房用具,如“笔格、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可以 看出中国古代文人的清雅到了很细的地步。 B. 有钱有闲之人更容易向细处探掘,他们在各个领域深下功夫,重拾我们曾有 的静心、细心、耐心。 C.“囫囵呑咽”“大茶缸牛饮”虽能满足基本需求,但因不探掘细节,无法品尝 入心之味。 D. 文章列举诸多事例,趣看中国人的吃和玩,语言看似轻松,却严肃地警醒人 们应该吃出文化品位,玩出心灵境界。 8.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古代文人相比,现代人的书桌缺失文化氛围,令人忧思。 B. 品茶时选水选茶、凝神温杯、入口细品的细致过程,无不体现出一个无穷曼 妙的探掘内心的过程。 C. 喝茶讲究真苦入心,于口是苦,于心是甜,做任何事情都讲究先苦后甜,这 样我们的人生才分外有意义。 D. 《舌尖》把几千年中国人舌尖的滋味,做了一次总结和考证,但又因创造力 贫乏,只能做到这一点。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1 题。 汤文正公斌,抚吴莅任时,夫人公子皆布衣,行李萧然如寒士,日给惟菜韭。公 一日阅簿,见某日市双鸡,愕问曰:“吾至此,未尝食鸡,谁市此者?”仆以公 子对。公怒,立召公子责之曰:“汝谓苏州鸡贱于河南耶?汝思啖鸡,便可归去。 恶有士不嚼菜根,而能作百事者哉?”并笞其仆而遣之。又公抚吴时,有司报湖 荡有莲芡,公驳还。吏固以例请,公曰:“例自人作,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惠。 且莲芡或不岁熟,一报部,即为永额。欲去之,得乎?”常熟某氏奴,讦告其主 国初时得隆武伪札,迫主远遁,欲据其主母。公曰:“国家屡更大赦,此草昧事, 何足问?而逆奴乃以讦其主乎?”焚其札,毙奴于杖,中外快之。 汤文正抚苏,奏革淫祀,投上方五通神像于湖中,世多纪之。先是,上方山民, 掘地得碑,其文曰:“肉山酒海,遇汤而败。”可知淫昏气焰,必待正人得位而 始衰,亦早有定数也
常州守祖进朝有惠政,落职,公奏留之。祖制衣靴欲奉公,久之不敢言,乃自著 之。任潼关道副使时,朝邑雷子霖以理学显,文正治事之暇时造其庐,以志景幕 文正赴岭北道任,雇一骡,载幞被出关去,及移疾受代,衣物了无所增。至京, 贫益甚,赁居委巷,御寒只一羊裘。冬月入朝,卫士识与不识咸目之曰:“此羊 裘者,即汤尚书矣。” 人谓公之廉直似海忠介,而去其烦苛,精敏似周文襄,而行以方正。若其学识纯 粹,世惜其用之未尽者,又非二公之所得而比矣。公学宗孙夏峰先生,自言为方 面时,居官行政,只遵宁陵吕叔简《从政录》,行之不尽。惜文集不全,今所刊 《汤子遗书》数种,皆失本来面目。 以江南巡抚内迁大司空。其殁于京邸也,同官唁之,身卧板床,上衣敝蓝丝袄, 下著褐色布裤。检其所遗,惟竹笥内俸银八两。昆山徐大司寇赙以二十金,乃能 成殡。其清介若此,而生前犹有以伪学劾之者。使士大夫人人能如汤之洁己奉公, 又何致天下事不可收拾哉? (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人公子皆布衣 布衣:平民 百姓 B.汤文正抚苏,奏革淫祀 淫:过度 C.文正治事之暇时造其庐 造:到……去 D.昆山徐大司寇赙以二十金 赙:以钱财助人办丧 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并笞其仆而遣之 则或咎其欲出 者 B.且莲芡或不岁熟 臣死且不避, 卮酒安足辞! C.必待正人得位而始衰 有如此之势,而为 秦人积威之所劫 D.以江南巡抚内迁大司空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 秦望 11.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汤文正“清俭”和“爱民”的一组是 A.行李萧然如寒士,日给惟菜韭 及移疾受代,衣物了无所增 B.赁居委巷,御寒只一羊裘 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惠 C.焚其札,毙奴于杖 文正治事之暇时 造其庐,以志景幕 D.上衣敝蓝丝袄,下著褐色布裤 祖制衣靴欲奉公,久之不敢 言,乃自著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7分) 四、(28分) 12.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汝思啖鸡,便可归去。恶有士不嚼菜根,而能作百事者哉?(4分)
常州守祖进朝有惠政,落职,公奏留之。祖制衣靴欲奉公,久之不敢言,乃自著 之。任潼关道副使时,朝邑雷子霖以理学显,文正治事之暇时造其庐,以志景幕。 文正赴岭北道任,雇一骡,载幞被出关去,及移疾受代,衣物了无所增。至京, 贫益甚,赁居委巷,御寒只一羊裘。冬月入朝,卫士识与不识咸目之曰:“此羊 裘者,即汤尚书矣。” 人谓公之廉直似海忠介,而去其烦苛,精敏似周文襄,而行以方正。若其学识纯 粹,世惜其用之未尽者,又非二公之所得而比矣。公学宗孙夏峰先生,自言为方 面时,居官行政,只遵宁陵吕叔简《从政录》,行之不尽。惜文集不全,今所刊 《汤子遗书》数种,皆失本来面目。 以江南巡抚内迁大司空。其殁于京邸也,同官唁之,身卧板床,上衣敝蓝丝袄, 下著褐色布裤。检其所遗,惟竹笥内俸银八两。昆山徐大司寇赙以二十金,乃能 成殡。其清介若此,而生前犹有以伪学劾之者。使士大夫人人能如汤之洁己奉公, 又何致天下事不可收拾哉? (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夫人公子皆布衣 布衣:平民 百姓 B.汤文正抚苏,奏革淫祀 淫:过度 C.文正治事之暇时造其庐 造:到……去 D.昆山徐大司寇赙以二十金 赙:以钱财助人办丧 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并笞其仆而遣之 则或咎其欲出 者 B.且莲芡或不岁熟 臣死且不避, 卮酒安足辞! C.必待正人得位而始衰 有如此之势,而为 秦人积威之所劫 D.以江南巡抚内迁大司空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 秦望 11.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汤文正“清俭”和“爱民”的一组是 A.行李萧然如寒士,日给惟菜韭 及移疾受代,衣物了无所增 B.赁居委巷,御寒只一羊裘 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惠 C.焚其札,毙奴于杖 文正治事之暇时 造其庐,以志景幕 D.上衣敝蓝丝袄,下著褐色布裤 祖制衣靴欲奉公,久之不敢 言,乃自著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17 分) 四、(28 分) 12.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汝思啖鸡,便可归去。恶有士不嚼菜根,而能作百事者哉?(4 分)
(2)人谓公之廉直似海忠介,而去其烦苛,精敏似周文襄,而行以方正。(4 分) (3)其清介若此,而生前犹有以伪学劾之者。(4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鄂州南楼 【宋】范成大②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注】①鄂州南楼:在今武汉市武昌黄鹤山上。②范成大: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 进士,历任静江、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 左,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③武昌鱼好:化用三国时民谣“宁饮建 业水,不食武昌鱼”。 (1)请对诗歌的颔联进行赏析。(4分) (2)诗歌的尾联“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所用的典故,在必修四 教材辛弃疾的词《 》中也出现过 ?”试分析本诗尾联运用这个 典故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 舟 (《赤壁赋》) 烟光凝而暮山紫。 ,访风景 于崇阿。(《滕王阁序》) (3)洞天石 扉, 日月照耀金银台。(《梦游天姥吟留别》) 4)捐余袂兮江 中 ,将以遗兮远者。(《湘夫人》 五、(6分) 1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拉斯蒂涅跟着表姐鲍赛昂夫人一起去意大利剧院,认识了高老头的二女儿黛 尔芬娜,并开始了对她的追求。黛尔芬娜因他的贵族身份也向他频送秋波。溺爱 女儿的高老头也全力支持他。(《高老头》)
(2)人谓公之廉直似海忠介,而去其烦苛,精敏似周文襄,而行以方正。(4 分) (3)其清介若此,而生前犹有以伪学劾之者。(4 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 分) 鄂州南楼① 【宋】范成大②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③便淹留。 【注】①鄂州南楼:在今武汉市武昌黄鹤山上。②范成大: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 进士,历任静江、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 左,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③武昌鱼好:化用三国时民谣“宁饮建 业水,不食武昌鱼”。 (1)请对诗歌的颔联进行赏析。(4 分) (2)诗歌的尾联“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所用的典故,在必修四 教材辛弃疾的词《 》中也出现过: “ ?”试分析本诗尾联运用这个 典故表达了什么感情? (4 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 舟, 。(《赤壁赋》) (2) ,烟光凝而暮山紫。 ,访风景 于崇阿。(《滕王阁序》) (3)洞天石 扉, 。 ,日月照耀金银台。(《梦游天姥吟留别》) (4)捐余袂兮江 中, 。 ,将以遗兮远者。(《湘夫人》) 五、(6 分) 1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拉斯蒂涅跟着表姐鲍赛昂夫人一起去意大利剧院,认识了高老头的二女儿黛 尔芬娜,并开始了对她的追求。黛尔芬娜因他的贵族身份也向他频送秋波。溺爱 女儿的高老头也全力支持他。(《高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