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冲刺新题专练 反应热与焓变(含解析) 1.如图是某可逆反应A(g)+BC(g)eAB(g)+C(g)的能量变化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能量 A…BC 活化配合物 反应物 A+BC △H JAB+C 主成物 反应过程的能量图反应过程 A.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与逆反应的△H相同 B.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H和活化能 C.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该反应一定能被设计为原电池,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2.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N,(g)40,(g)+2H(g)-A→NH,(g)+NO,(g) 3N(g)+2H0(1-△BMH2(<0 ↓△H5 △H2 2 N, O(g) A.相同质量的N2H4(g和N2H4(1),前者具有的能量较高 B.相同物质的量的NO2(g)和N2O4(g),后者含有的总键能较高 C.△H5=△H1+△H2+△H3+△H4 D.N2H4(g)+NO2(g)=2N2(g)+2H2O()△H:则△H>△ C+3.10O 3.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ClOx(X=12,3,4)的 D+564 能量(k)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离子中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A 元素的化合价 B.A、B、C、D、E五种微粒中C最稳定 第1页,共24页
第 1 页,共 24 页 高三化学二轮冲刺新题专练 ——反应热与焓变( 含解析) 1. 如图是某可逆反应A(g) + BC(g) ⇌ AB(g) + C(g)的能量变化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与逆反应的△ H相同 B. 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 H和活化能 C.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该反应一定能被设计为原电池,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2. 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相同质量的N2H4 (g)和N2H4 (1),前者具有的能量较高 B. 相同物质的量的NO2 (g)和N2O4 (g),后者含有的总键能较高 C. △ H5 =△ H1 +△ H2 +△ H3 +△ H4 D. N2H4 (g)+ NO2 (g) = 3 2 N2 (g) + 2H2O(l) △ H;则△ H >△ H4 3. 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 −、ClOx −(x = 1,2,3,4)的 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些离子中结合H +能力最强的是 A B. A、B、C、D、E 五种微粒中 C 最稳定
C.C→B+D的反应,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0-(aq)=ClO3(aq)+2Cl-(aq)△H +116k·mol-1 H(g) 当2254kJ 2346kJ I mol Ng)3: g) oI NHg) 4.合成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3的能量较低,比N2、H2更稳定 B.2NH3(g)→2N(g)+6H(g)-2346kJ C.N2(g)+3H2(g)÷2NH3(g)-92kJ D.加入催化剂,可以减小反应的热效应 5.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反应物COg)+HO(g) 量程25mL 石墨 石墨 O(R)+H(g CusO4溶液 A.图①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中的△H大于0 B.图②为电解硫酸铜溶液的装置,一定时间内,两电极产生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定为1:1 C.图③实验装置可完成比较乙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的实验 D.图④量取010moL-1KMnO4200mL 6.已知2CO(g)+O2(g)=2CO2(g)△H=-566k/mol,Na2O2(S)+CO2(g)= Na2CO2(s)+02(g)△H=-226k/mO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量CO+Q △h=560Jmo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反应过程 第2页,共24页
第 2 页,共 24 页 C. C → B + D的反应,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 B → A +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 −(aq) = ClO3 − (aq) + 2Cl −(aq) △ H = +116 kJ ⋅ mol −1 4. 合成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H3的能量较低,比N2、H2更稳定 B. 2NH3 (g) → 2N(g) + 6H(g) − 2346 kJ C. N2 (g) + 3H2 (g) ⇌ 2NH3 (g) − 92 kJ D. 加入催化剂,可以减小反应的热效应 5.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①表示可逆反应“CO(g) + H2O(g) ⇌ CO2 (g) + H2 (g)”中的△ H大于 0 B. 图②为电解硫酸铜溶液的装置,一定时间内,两电极产生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一定为 1:1 C. 图③实验装置可完成比较乙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的实验 D. 图④量取0.10 mol ⋅ L −1KMnO420.00mL 6. 已知2CO(g) + O2 (g) = 2CO2 (g) △ H = −566kJ/mol,Na2O2 (s)+ CO2 (g) = Na2CO3 (s) + 1 2 O2 (g) △ H = −226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CO(g)与Na2O2 (s)反应放出 509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 × 1023 B. 图可表示由 CO 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02(s)=2Na2CO3(S)+02(g)△H>-452k/mol D.CO的燃烧热为283kJ 点燃或光照 7.已知:H2(g)+C2(g)2HCg的反应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 akJ. ol ,①①D 确的是() A.键的断裂过程是吸热过程,键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 B.“假想的中间物质”的总能量高于起始态H2和Cl2的总能量 C.反应的△H=[(a+b)-2ckJ·mol-1 D.点燃条件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的△H不同 8.NOCl是化工生产中的供氯剂。工业上,可利用NO和氧气反应制得其能量变化如 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2¥9sC! A=-7k A.断裂氯气分子中的Cl-Cl键要放出能量 B.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产物的总能量 D.加入催化剂,可能减小△H值 9.Li/Li2O体系的能量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g)+0,)-4 Li, O(s) △H2 2Li(g) o(g △H △H1 △H B.AH3+△H4+△H5=△H6 C.△H6>△Hs D.△H1+△H2+△H3+△H4+△H5+△H6=0 第3页,共24页
第 3 页,共 24 页 C. 2Na2O2 (s) + 2CO2 (s) = 2Na2CO3 (s) + O2 (g) △ H > −452kJ/mol D. CO 的燃烧热为 283kJ 7. 已知:H2 (g) + Cl2 (g) − 点燃或光照 2HCl(g)的反应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 键的断裂过程是吸热过程,键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 B. “假想的中间物质”的总能量高于起始态H2和Cl2的总能量 C. 反应的△ H = [(a + b) − 2c]kJ ⋅ mol −1 D. 点燃条件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的△ H不同 8. NOCl 是化工生产中的供氯剂。工业上,可利用 NO 和氧气反应制得其能量变化如 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断裂氯气分子中的Cl − Cl键要放出能量 B. 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产物的总能量 D. 加入催化剂,可能减小△ H值 9. Li/Li2O体系的能量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H3 < 0 B. ΔH3 + ΔH4 + ΔH5 = ΔH6 C. ΔH6 > ΔH5 D. ΔH1 + ΔH2 + ΔH3 + ΔH4 + ΔH5 + ΔH6 = 0
10.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正丁烷(g)=异丁烷(g)ΔH<0,则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 B.已知:C2H4(g)+302(g)=2C02(g)+2H2O(g)△H=-1478.8k]·mol-1,则 C2H4(g)的燃烧热△H=-14788kJ·mol-1 C.已知:H+(aq)+OH(a)=H2O()△H=-573k·mol-1,则稀Ba(OH)2(aq 和稀H2SO4(aq)完全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57.3k热量 D.已知:S(s)+02(g)=SO2(g)△H1;S(g)+02(g)=S02(g)△H2,则△H1> △H 11.我国科学家以MoS2为催化剂,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实现常温电催化合成氨,其反 应历程与相对能量模拟计算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oS(NasO4溶液) MoS2(LiSO4溶液) 相N(g) Nh 对能量 NH2 ANH NH 反应历程 A.Li2SO4溶液不利于MoS2对N2的活化 B.两种电解质溶液环境下从N2→NH的焓变不同 C.MoS2Li2SO4溶液)将反应决速步(N2→N2H)的能量增加 D.N2的活化是N≡N键断裂与N一H键形成的过程 12.已知C(s)+H20(g)=C(g)+H2(g)△H=amol1;2C(s)+02(g)=2C0(g)△H= 220kmol1,H-H、O=0和O一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mol1, 则a为 A.+130 B.-118 C.+350 D.-332 13.煤的液化可以合成甲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气化”:C(s)+2H20(g)=CO2(g)+2H2(g)△H1=+90.1kJ·mol-1 ②催化液化I:CO2(g)+3H2(g)=CH3OH(g)+H2O(g)△H2=-49.0k·mo-1 ③催化液化Ⅱ:CO2(g)+2H2(g)=CH3OH(g)+02(g)△H3=aJ·mol A.催化液化I的反应在高温下更容易自发进行 B. C(s)+H20(g)+H 2()=CH3OH(g)A H=+411k]. mol-1 C.△H2>△H3 第4页,共24页
第 4 页,共 24 页 10.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已知:正丁烷(g) =异丁烷(g) ΔH < 0,则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 B. 已知:C2H4 (g) + 3O2 (g) = 2CO2 (g) + 2H2O(g) △ H = −1478.8kJ· mol −1,则 C2H4 (g)的燃烧热△ H = −1478.8kJ · mol −1 C. 已知:H +(aq) + OH −(aq) = H2O(l) △ H = −57.3kJ · mol −1,则稀Ba(OH)2 (aq) 和稀H2SO4 (aq)完全反应生成1mol H2O(l)时,放出57.3kJ热量 D. 已知:S(s) + O2 (g) = SO2 (g) △ H1;S(g) + O2 (g) = SO2 (g) △ H2,则△ H1 > △ H2 11. 我国科学家以MoS2为催化剂,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实现常温电催化合成氨,其反 应历程与相对能量模拟计算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i2SO4溶液不利于MoS2对N2的活化 B. 两种电解质溶液环境下从 的焓变不同 C. MoS2 (Li2SO4溶液)将反应决速步( ∗N2 →∗ N2H)的能量增加 D. N2的活化是N ≡ N键断裂与N—H键形成的过程 12. 已知C(s)+H2O(g)=CO(g)+H2 (g) △ H = akJ ⋅ mol-1 ; 2C(s) + O2 (g) = 2CO(g) △ H = −220kJ ⋅ mol-1,H − H、O = O和O − H键的键能分别为 436、496 和462kJ ⋅ mol-1, 则 a 为( ) A. +130 B. -118 C. +350 D. −332 13. 煤的液化可以合成甲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气化”:C(s) + 2H2O(g) = CO2 (g) + 2H2 (g) △ H1 = +90.1kJ ⋅ mol −1 ②催化液化Ⅰ:CO2 (g) + 3H2 (g) = CH3OH(g) + H2O(g) △ H2 = −49.0kJ ⋅ mol −1 ③催化液化Ⅱ:CO2 (g) + 2H2 (g) = CH3OH(g) + 1 2 O2 (g) △ H3 = akJ ⋅ mol A. 催化液化Ⅰ的反应在高温下更容易自发进行 B. C(s) + H2O(g) + H 2 (g) = CH3OH(g)△ H = +41.1kJ ⋅ mol −1 C. △ H2 >△ H3
如图所示为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负 甲醇 阴离子交换颗 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60H-=CO2↑+5H20 14.已知Ca(OH)2固体溶于水放热,与Ca(OH)2体系相关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 cao()+Ho0— Ca?(aq) t 2oH(ac OH(s) +2OH( 法正确的是() A.△H4<0 B.△H1+△H2>0 C.△H3>△H D.△H1+△H2+△H4+△Hs+△H6=0 15.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 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E4 △H 反应进程 A.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整个反应的△H=E1-E2+E3-E4 C.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 D.三种物质所含能量由高到低依次为:A、B、C 16.常温下,1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共价键 F-F H一F H-C1 H E(J·mo-1)436 157 568 98 A.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 B. 432K] mo1>E(H-Br)> 298k]- mo1 第5页,共24页
第 5 页,共 24 页 D. 如图所示为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负 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 − 6e − + 6OH − = CO2 ↑ +5H2O 14. 已知Ca(OH)2固体溶于水放热,与Ca(OH)2体系相关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 H4 < 0 B. △ H1 +△ H2 > 0 C. △ H3 >△ H2 D. △ H1 +△ H2 +△ H4 +△ H5 +△ H6 = 0 15. 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 B ⇌ 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 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 整个反应的△ H = E1 − E2 + E3 − E4 C. 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 D. 三种物质所含能量由高到低依次为:A、B、C 16. 常温下,1mol 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 E 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共价键 H − H F − F H − F H − C1 H − I E(kJ ⋅ mol −1 ) 436 157 568 432 298 A.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 − F B. 432KJ⋅ mo1 −1 > E(H − Br) > 298kJ ⋅ mo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