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电料燃 CELL CITY BUS 燃料电池汽车 焰火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见实验2-4) pH试纸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KI 见实验3-4 AgCI FeCh 静置 MR(OH). Fe(OH), (见实验3.5) 免 原电池 (见实验41) 锂离子电池 电镀制品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①人真清社
目录 绪言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6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0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34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9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40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5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54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61 归纳与整理 68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70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化学电源 第三节电解池 79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附录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長(20℃) 91 元素周期表
绪言 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化学反应,也做过不少化学实验,对于什么是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 化有了基本的认识。化学变化意味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变成了新的物 质 不知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两种或多种本来应当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放 在一起(如氢气和氧气混合),它们并不一定会发生反应,有时能够持续长时间稳定地共同 存在(如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放在洁净的容器中,在室温条件下,可以存放数百年),以至 于我们常常要用加热或提高反应物浓度等方法来促进反应的发生。这种现象很普遍吗?是 的,非常普遍。大量能够与氧发生反应的物质,如木材、棉布、纸张、塑料,还有钢铁 铝材等,在大气中稳定存在和能够安全地长期使用,都是有力的例证。而其中易燃物的着 火(有时可以演变成为火灾)和我们记忆犹新的铁丝在纯氧中的燃烧实验,说明这些体系所 表现出来的稳定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有的反应可以瞬时完成,有的即使采用了加 热、加催化剂等方法仍然极其缓慢。有的反应物在反应中可以完全转变为产物,有的却难 以跨越某个限度(如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物质的这种“化学性质”乍看起来,好像 十分复杂,难以把握,而实际上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正是化学的精髓所在,也是化学的魅 力所在。 本书讨论的是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及限度等问题。还将 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酸、碱和盐的本质及其在溶液中的反应。对于大家已经熟知的化学反 应与能量的关系,将以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主。以化学能和电能 的相互转化为基础的电化学过程和装置,如电池、电冶金和金属腐蚀等,是富有时代气息 和应用广泛的一个领域。作为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每个事例,都是那样的有趣和富有启 发性。书中的一些实验、活动建议,对于大家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如果你们能够经常注意 观察在自己周围发生的化学现象,思考和设法进行模拟或实验,大自然将成为无所不在的 大课堂。 在学习上面所提到的一些化学反应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介绍几个经过简化的概念模 型。合理简化的概念模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有了这些基础,就可以初 步掌握探究化学反应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对于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可以在认识 上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的飞跃。如果有兴趣继续在这个领域探索,就会发现,那些复杂的用 来表述化学反应过程的数学模型,其基础仍然是这里介绍的概念模型,只不过后者更为精 确、更为细致罢了。 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气体是人们所熟悉的,气体分子之间通常存在着比气体分子 本身的体积要大得多的空间。因此,在常温常压下,可以认为气体分子的运动是自由的, 因而,它们之间的碰撞可以视为是随机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