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作用… 302 简短的结论………………………………305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列宁阶段的 开端(1894-1903}…………………307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阶段的客观根据…307 、列宁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前提…… 307 、列宁哲学思想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309 、俄国是列宁主义的故乡 DD非414甲甲学‘D非甲 310 四、列宁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313 第二节批判自由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捍卫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16 、列宁批判自由民粹派的理论活动 316 、褐示唯物史观与主观社会学的根本对立,论证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318 、批判民粹派的“英雄”史观,阐述社会发展的 必然性与人的意志自由的辩证关系… 320 四、驳斥民粹派对辩证法的攻击,指明唯物辩证法 是社会科学的方法论 321 第二节批判“合法马克思主义”,阐明唯物史观 与资产阶级的所谓“客观主义”的根本区别………322 、列宁为什么要重视对“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批判…323 、阐明唯物史观与资产阶级所谓的“客观主义”的 根本区别…… ………324 第四节批判经济派的“自发论”,阐明上层建筑在社会 发展中的作用 326 、经济派是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在俄国的变种…………327 揭露所谓“反对教条主义”的实质,强调革命理论
对于革命运动的重大意义… 328 三、批判经济派的庸俗经济决定论,阐明政冶革命的 重要意义 ……329 四、批判经济派的组织上的“手工业方式”,阐明政党的 历史作用… 简短的结论 …332 第九章列宁在1905年革命前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发展(1903-1914 334 第一节历史唯物主义在革命中的运用和发展…………334 、1905年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种对立 策略路线的尖锐斗争… 334 二、《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的 哲学内容及其意义………………………………335 第二节1905年革命失败后哲学理论问题的突出,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的诞生……337 、1905年革命失败后的“宗教复兴”…………………337 二、马赫主义在俄国的泛滥∴ 338 三、列宁写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对马赫主义的批判……………………………341 第三节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347 、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阐明物质世界 是感觉的源泉………………………… 二、坚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原则,阐明辩证唯物主义 对感觉的理解…………………………349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阐明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 辩证关系… 四、坚持实践是认识论的基础,阐明实践标准的辩证法
五、列宁对因果观、时空观、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论述……354 第四节列宁对物理学新发现的初步哲学总结………355 、揭示“物理学危机”的实质… 356 、对“物理学”唯心主义的批判和对物理学新发现的 哲学概括 B44BB山=画 ……………………357 揭示“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358 第五节《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特点及其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 、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 360 坚持实践论和反映论的统 36l 三、坚持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 362 第六节列宁著作中的其他哲学问题 363 、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研究 36 科学无神论问题 366 简短的结论 368 第十章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发展(1914-1917)… 第一节历史背景和理论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时代的各种矛盾的 总暴露……………………………………371 第二国际的破产和列宁对机会主义理论基础的 批判…… ∴372 、列宁对辩证法展开研究的基本过程……………374 第二节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378 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378 对辩证法的其他规律的深化 ……384 三、对辩证法的要素的阐述 ……386
第三节列宁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甲省自、平里 提出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三者同一的思想 390 、论认识的辩证运动…………………………395 三、论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398 四、揭示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402 第四节列宁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矛盾,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403 、建立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403 创立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学说 405 三、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革命的学说 简短的结论 408 第十一章十月革命后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1917-1924)… 410 第一节历史概况和列宁的理论研究… 410 、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国内历史条件 ………410 、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国际条件… 4l1 第二节在历史新时期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丰富 和发展 413 阐明历史发展过程中普遍与特殊相统一的 辩证法,论证十月革命的合理性 …413 、提出具体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论述辩证逻辑的基本要求……………………416 三、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提出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418 四、探讨新时期的辩证法,进一步丰富对立统一学说的 内容 420 第三节在历史新吋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丰富
和发展 424 、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过程中,对无产阶级专政 学说的丰富和发屐……………………424 提出无产阶级双重的历史任务,强调社会主义 革命的根本任务是高速度发屐生产力 427 、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社会意识理论 、B,专,B …………………………430 四、指出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创立的 提出要不断铲除官僚主义莠草……………434 第四节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宜传和研究,制定战斗 唯物主义的纲领……………436 列宁领导对于反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斗争 436 、阐述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和意义…………438 三、发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提出研究和宣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战斗任务 440 第五节列宁对落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442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反思………………443 新经济政策的思路 445 简短的结论…… 甲pP甲击p,, 449 第十二章列宁逝世后的苏联哲学(1924-1991)……………451 第一节二三十年代的几次哲学论争 451 关于列宁主义和一国胜利理论的争论 451 、斯大林攴持下的对布哈林和“机械论学派”的批判…45 三、米丁、尤金等与德波林学派的论争 457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苏联哲学… 459 、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59 战后苏联哲学界的几件大事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