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国外马克恩主义 张双利 中文讲稿 卢卡奇 第一讲:卢卡奇论物化现象 提纲 物化”理论与“总体性”的辯证法 思想赞源 三、论“抽象芳动”范畴; 四、论“物化意识”; 、“物化”理论与“愍体性”的辫证油; 我们要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总体性的辩证法”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 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就其理论而言,主要有 两个向度: 1、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2、新革命理论:对可能的革命道路的探讨; 落实到卢卡奇这里,是非常鲜明的两块 物化理论:对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1/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1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国外马克思主义 ·张双利· 中文讲稿 ·卢卡奇 第一讲:卢卡奇论物化现象 提纲: 一、“物化”理论与“总体性”的辩证法; 二、思想资源; 三、论“抽象劳动”范畴; 四、论“物化意识”; 一、“物化”理论与“总体性”的辩证法; 我们要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总体性的辩证法”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 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就其理论而言,主要有 两个向度: 1、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2、新革命理论:对可能的革命道路的探讨; 落实到卢卡奇这里,是非常鲜明的两块: 1、物化理论:对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2、以总体性的范畴为核心的辫证法:在“十月革命”的背景之下,去思考,由“十月 革命”所打开的这样一条道路,它如何能够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被我们坚守住。 (似乎是纯粹的理论之内的事情,但其实这两个部分都是直接地和当下的资本主义现实 相关的。基本上是一反、一正两个向度。) 反:反的方面是社会批判理论的先驱 正:正的方面是对马克思革命理论的进一步探讨; (这样一反一正两个向度,基本上是开始于卢卡奇,从卢卡奇开始,从整个西方马克思 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都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两条脉络,一直延续下去。) 第一讲:卢卡奇论“物化现象”: 主要分探讨其物化理论的基本结构,去挖掘其中的非常关键的批判见识 第二讲:卢卡奇论“总体性的辩证法” 主要讲授其“辩证法”的思想 方面讲清楚他的辩证法的思想如何同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相互关联; 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这样的一种辩证法的理论,它为什么不是纯理论的事情,它为什 么讲得是当下资本主义社会革命的问题。(一定要把“辩证法”同“革命”之间的内在关联 梳理清楚。) 二、恳想资娠; 卢卡奇虽然是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奠基人,但是他的理论不是凭空开始的。 之所以他开启的这样一个传统,后来能够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归根究底 就在于马克思方面的思想资源,或者说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是卢卡奇理论当中的一个重要的 思想资源,但是他的思想资源又不仅仅局限在马恩的思想上。这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另外 个重要的思想特质。 这样的物化理论实际上是有自己多线条的思想资源的 如果粗略地把他的思想资源进行概括,大体上来说是两条线: 1、马克思·韦伯:尤其是其合理化批判的思想。 2、卡尔·马克思:尤其是其成熟时期的商品拜物教的思想。 2/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2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2、以总体性的范畴为核心的辩证法:在“十月革命”的背景之下,去思考,由“十月 革命”所打开的这样一条道路,它如何能够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被我们坚守住。 (似乎是纯粹的理论之内的事情,但其实这两个部分都是直接地和当下的资本主义现实 相关的。基本上是一反、一正两个向度。) 反:反的方面是社会批判理论的先驱; 正:正的方面是对马克思革命理论的进一步探讨; (这样一反一正两个向度,基本上是开始于卢卡奇,从卢卡奇开始,从整个西方马克思 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都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两条脉络,一直延续下去。) 第一讲:卢卡奇论“物化现象”: 主要分探讨其物化理论的基本结构,去挖掘其中的非常关键的批判见识; 第二讲:卢卡奇论“总体性的辩证法” 主要讲授其“辩证法”的思想; 一方面讲清楚他的辩证法的思想如何同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相互关联; 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这样的一种辩证法的理论,它为什么不是纯理论的事情,它为什 么讲得是当下资本主义社会革命的问题。(一定要把“辩证法”同“革命”之间的内在关联 梳理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思想资源; 卢卡奇虽然是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奠基人,但是他的理论不是凭空开始的。 之所以他开启的这样一个传统,后来能够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归根究底 就在于马克思方面的思想资源,或者说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是卢卡奇理论当中的一个重要的 思想资源,但是他的思想资源又不仅仅局限在马恩的思想上。这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另外一 个重要的思想特质。 这样的物化理论实际上是有自己多线条的思想资源的。 如果粗略地把他的思想资源进行概括,大体上来说是两条线: 1、马克思·韦伯:尤其是其合理化批判的思想。 2、卡尔·马克思:尤其是其成熟时期的商品拜物教的思想
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1、马克思·韦伯 卢卡奇在写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发挥他的“物化理论”的时候,他受韦伯的影响是 多方面的。简略来说,大概有两个层次是非常清晰地渗透在《历史与阶级意识》这本书当中 ·一个层次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中明确地提出了“合理化批判”的 思想,这个非常清晰地体现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当中;接下来展开他对于抽象劳动范 畴的探讨时久可以看到:合理化原则以及对合理化原则的批判,是如何地被内在包容在他的 合理化内容当中的。 另一个层次是,卢卡奇在引证韦伯的著作时,很大方面是韦伯关于“政治学”的著 作。换言之,韦伯对于当代官政治的批判,韦伯对于合理化的原则何以占领了现代政治 领域的这样的一中的洞见,深深地影响了卢卡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卢卡奇才会 继续去思索,“物化”为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当中的人的普遍的命运。他不是简答地落实在 产业工人上的处境,不是只有产业工人才会如此悲惨地下降到物的处境当中。而是刚好相反, 它已经成为笼罩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普遍的原则。一个最关键的领域是现代政治的领 域。所以韦伯的大量的政治学思想就是要回答这样的一个难题 假如说,现代政治学这一个最最关键的领域,这样一个能够解决“在现在的个体化的 社会当中普遄性原则如何被担当”的这个领域,也已经被合理化占领,那么现代政治的出 路在哪里?—这是韦伯的思路。 在韦伯之后,有一左一右两条路线, 卢卡奇是韦伯的学生之一,是“左”的那条路线的典型代表人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左和右两条路线都是要回应这个难题的。假如说现代政治有被取消的危险,那么怎么样才能 够拯救现代政治?卢卡奇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路线。他要用马克思的阶级的理论去拯救韦伯 所看到的现代政治的危机 另外的“右翼”,最典型的是卡尔·施密特,他走的是“天主教国家”的路线,保守主 义国家的路线 (我们在理解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时候,在涉及到他的思想资源的时候,关于马克 思·韦伯的这样一个方面,我们要知道其深受马克思·韦伯的对合理化原则的批判之外,也 要知道,他深深地受到马克思·韦伯对于现代政治问题关注的影响。) 3/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3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1、马克思·韦伯: 卢卡奇在写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发挥他的“物化理论”的时候,他受韦伯的影响是 多方面的。简略来说,大概有两个层次是非常清晰地渗透在《历史与阶级意识》这本书当中 的。 ·一个层次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中明确地提出了“合理化批判”的 思想,这个非常清晰地体现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当中;接下来展开他对于抽象劳动范 畴的探讨时久可以看到:合理化原则以及对合理化原则的批判,是如何地被内在包容在他的 合理化内容当中的。 ·另一个层次是,卢卡奇在引证韦伯的著作时,很大方面是韦伯关于“政治学”的著 作。换言之,韦伯对于当代官僚政治的批判,韦伯对于合理化的原则何以占领了现代政治 领域的这样的一中的洞见,深深地影响了卢卡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卢卡奇才会 继续去思索,“物化”为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当中的人的普遍的命运。他不是简答地落实在 产业工人上的处境,不是只有产业工人才会如此悲惨地下降到物的处境当中。而是刚好相反, 它已经成为笼罩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普遍的原则。一个最关键的领域是现代政治的领 域。所以韦伯的大量的政治学思想就是要回答这样的一个难题。 假如说,现代政治学这一个最最关键的领域,这样一个能够解决“在现在的个体化的 社会当中普遍性原则如何被担当”的这个领域,也已经被合理化占领,那么现代政治的出 路在哪里?——这是韦伯的思路。 在韦伯之后,有一左一右两条路线, 卢卡奇是韦伯的学生之一,是“左”的那条路线的典型代表人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左和右两条路线都是要回应这个难题的。假如说现代政治有被取消的危险,那么怎么样才能 够拯救现代政治?卢卡奇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路线。他要用马克思的阶级的理论去拯救韦伯 所看到的现代政治的危机。 另外的“右翼”,最典型的是卡尔·施密特,他走的是“天主教国家”的路线,保守主 义国家的路线。 (我们在理解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时候,在涉及到他的思想资源的时候,关于马克 思·韦伯的这样一个方面,我们要知道其深受马克思·韦伯的对合理化原则的批判之外,也 要知道,他深深地受到马克思·韦伯对于现代政治问题关注的影响。)
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卡尔·马克思 大体来说,卢卡奇从一反一正两个方面都能够看出其直接地承接着马克思的思路。 反:从反的方面来说,对当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来说,他极其关注的是以《资 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具体而言,就是“商品拜物教 的思想。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当中,在论述物化现象开篇上来就直接地说:商品拜 物教的结构它意味着什么。他基本上是直接地在商品拜物教的语境之内,展开他自己的非常 独特的物化理论的。 正:马克思对于当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同时就关联着着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 道路的探讨。而它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的探讨和他在理论上对于辩证法的难题的思索, 是内在的关联在一起的。所以,卢卡奇在接受马克思的思想资源的时候,另外一个非常重 要的方面,就是马克思的阶级革命理论与马克思的辫证法思想的内在关联。(这个是我们读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去掌握他的思想脉络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关注的方面。) 马克思和韦伯在这里被卢卡奇创造性地糅合在了一起一一这样的两个发自于两个不同 领域的线索如何在他这里被糅合在了一起?(这个是我们进入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个非 常重要的角度。这个角度基本上是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放在他发生的那个复杂的思想史 背景当中了。) 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理论难题:卢卡奇的“辯证法”的这个最最晢学的理论,为仕 么其实是直接地应对当下的现实的难题的?_(这是我们在读他的物化理论和总体性辩证法理 论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的另外一条线索。) (关于“马克思”的这个方面,要提醒的一点是:我们在他的文本当中,从他引证的文 本来看,卢卡奇引证了一些他的早期的文本,比如《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但是大量引证 的是他的成熟时期的文本,主要是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后来的《资本论》的第 一卷。换言之,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它并不是《物化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理 论”中的直接的文本支撑。虽然,1932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再次出版之后,人们普遍 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当中 的提出的“物化批判”理论遥相呼应,但是二者之间没有直接地文本上的联系。这是我们在 讨论文本联系的时候特别要记住的一个客观性的事实。) 如何理解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所要破解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他就是是怎样把韦伯的 4/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4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2、卡尔·马克思 大体来说,卢卡奇从一反一正两个方面都能够看出其直接地承接着马克思的思路。 反:从反的方面来说,对当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来说,他极其关注的是以《资 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具体而言,就是“商品拜物教” 的思想。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当中,在论述物化现象开篇上来就直接地说:商品拜 物教的结构它意味着什么。他基本上是直接地在商品拜物教的语境之内,展开他自己的非常 独特的物化理论的。 正:马克思对于当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同时就关联着着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 道路的探讨。而它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的探讨和他在理论上对于辩证法的难题的思索, 是内在的关联在一起的。所以,卢卡奇在接受马克思的思想资源的时候,另外一个非常重 要的方面,就是马克思的阶级革命理论与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的内在关联。(这个是我们读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去掌握他的思想脉络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关注的方面。) 马克思和韦伯在这里被卢卡奇创造性地糅合在了一起——这样的两个发自于两个不同 领域的线索如何在他这里被糅合在了一起?(这个是我们进入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个非 常重要的角度。这个角度基本上是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放在他发生的那个复杂的思想史 背景当中了。) 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理论难题:卢卡奇的“辩证法”的这个最最哲学的理论,为什 么其实是直接地应对当下的现实的难题的?(这是我们在读他的物化理论和总体性辩证法理 论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的另外一条线索。) (关于“马克思”的这个方面,要提醒的一点是:我们在他的文本当中,从他引证的文 本来看,卢卡奇引证了一些他的早期的文本,比如《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但是大量引证 的是他的成熟时期的文本,主要是 1859 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后来的《资本论》的第 一卷。换言之,1844 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它并不是《物化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理 论”中的直接的文本支撑。虽然,1932 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再次出版之后,人们普遍 认为,《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当中 的提出的“物化批判”理论遥相呼应,但是二者之间没有直接地文本上的联系。这是我们在 讨论文本联系的时候特别要记住的一个客观性的事实。) 如何理解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所要破解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他就是是怎样把韦伯的
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合理化批判的思想和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的思想糅合在一起的? 第二个问题就随之而来,假如他成功地实现了这两方面理论的创造性糅合,那么它带 出了什么样的新的洞见?(这个洞见可能是在马克思那里,并不是特别鲜明的,或者是在韦 伯那里也不是特别鲜明的,只有经过卢卡奇对这两方面思想的糅合,才使得这样的洞见以极 其鲜明的有力的方式被提出来。) 卢卡奇对于物化现象的批判,仔细阅读“物化现象”的那一节,大体上讲来 分为两个层次: 1、物化理论的第一个层次是非常具体深入地探讨“抽象劳动”何以成为关于当下的资 本主义社会的规定性的范畴 换言之,如果我们要理解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卢卡奇看来,最根本的概念,最具有 规定性的范畴,就是马克思意义上的“抽象劳动”。我们需要去理解,为什么“抽象劳动” 会成为规定着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关键性的本质性的范畴 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他有机地糅合了韦伯和马克思两个人的资本主义批判思想 (或者说现代社会批判思想)。 2、物化理论的第二个层次是其物化现象中的“物化意识”环节。沿着这个角度继续下 去,我们会看到,他对“抽象劳动”的展开的过程当中,他已经主义到了没有被马克思也没 有被韦伯特别强调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就是“物化意识”。 所以卢卡奇在对“物化现象”的批判当中,如果说有自己的独特的卢卡奇色彩的话,他 的色彩就鲜明地体现在他物化现象当中的“物化意识”这个关键性的环节的批判。因为有了 他的“物化意识”这个关键性的环节的批判,后来,他才有可能把德国古典哲学所代表的一 个唯心主义哲学的道路和当下的资本主义现实之间的内在关联真正地梳理出来。 三、论“抽券勳”范噜; 卢卡奇似乎是直接地把马克思的“抽象劳动”范畴借用过来,而且通过直接地借用马克 思的“抽象劳动”范畴,然后把韦伯的合理化的原则直接地移植进去。 5/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5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合理化批判的思想和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的思想糅合在一起的? 第二个问题就随之而来,假如他成功地实现了这两方面理论的创造性糅合,那么它带 出了什么样的新的洞见?(这个洞见可能是在马克思那里,并不是特别鲜明的,或者是在韦 伯那里也不是特别鲜明的,只有经过卢卡奇对这两方面思想的糅合,才使得这样的洞见以极 其鲜明的有力的方式被提出来。) 卢卡奇对于物化现象的批判,仔细阅读“物化现象”的那一节,大体上讲来, 分为两个层次: 1、物化理论的第一个层次是非常具体深入地探讨“抽象劳动”何以成为关于当下的资 本主义社会的规定性的范畴。 换言之,如果我们要理解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卢卡奇看来,最根本的概念,最具有 规定性的范畴,就是马克思意义上的“抽象劳动”。我们需要去理解,为什么“抽象劳动” 会成为规定着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关键性的本质性的范畴。 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他有机地糅合了韦伯和马克思两个人的资本主义批判思想 (或者说现代社会批判思想)。 2、物化理论的第二个层次是其物化现象中的“物化意识”环节。沿着这个角度继续下 去,我们会看到,他对“抽象劳动”的展开的过程当中,他已经主义到了没有被马克思也没 有被韦伯特别强调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就是“物化意识”。 所以卢卡奇在对“物化现象”的批判当中,如果说有自己的独特的卢卡奇色彩的话,他 的色彩就鲜明地体现在他物化现象当中的“物化意识”这个关键性的环节的批判。因为有了 他的“物化意识”这个关键性的环节的批判,后来,他才有可能把德国古典哲学所代表的一 个唯心主义哲学的道路和当下的资本主义现实之间的内在关联真正地梳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论“抽象劳动”范畴; 卢卡奇似乎是直接地把马克思的“抽象劳动”范畴借用过来,而且通过直接地借用马克 思的“抽象劳动”范畴,然后把韦伯的合理化的原则直接地移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