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理论与历史 T H RY AND HISTORY 0F M A R X IS T P PHY (修订版) 余源培主编 复大学出版社
前言 本书初版于1990年12月。是为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 展史课程编写的教材,也可供各级党校、各类形式的干部进修班、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及理论工作者阅读和参考。出版后受到各 方面的欢迎和好评。 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为突出的是:苏联 解体和东欧剧变;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 瞩目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研究和教 学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因此,决定对本书进行比较大的修订。 修订版从历史的角度阐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既突出革命领袖所写的主要哲学著作的理论成果,又避免把它写 成原著的注释;既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出 各个时期的理论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特点;既揭示出马克思主义 哲学发展的前进性,又说明发展中的曲折性;既注重马克思主义哲 学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又注重它和现实世界的相互作用,并注意从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 展。写作的指导思想是:理论和实际的统一,历史的和逻辑的统 ,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次修订特别重视:马克思“第一小提 琴手”的地位和作用,他与恩格斯之间卓有成效的分工和合作;列 宁晚年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哲学思想;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和苏联 解体的原因;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两次飞跃的 伟大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努力对历史作出哲学的
反思,对现实问题作出哲学的思考。 由于虞伟人同志退休,这次修订版由余源培主编。本书部分 原执笔者,或已退休,或调动工作,没有能够参加这次修订,他们是 虞伟人、屠玉琴、王国豫、张乐天等同志。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 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修订的分工是:余源培(绪论、第七 八、九、十一章;重写第十二章,新写第十六章);吴晓明(第一、二 六章);刘承功(第三、四、五章);王德峰(第十章);金邦秋(第十三、 十四、十五章)。金邦秋负责全书引文的核查。全书最后由余源培 统稿和定稿。 虽然作出了努力,但书中仍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问题和缺点。 恳请专家、读者提出批评,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 余源培 2000年2月 于复旦大学哲学系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全面地、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 展史的著作。作者以理论和实际的统一、历史的和逻辑 的统一、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重要 著作和基本思想,作了深刻的论述。既反映了马克思主 义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理论发展 所达到的程度和特点;既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相 对独立性,又注重它和现实世界的相互作用。全书分为 十六章,每章之末有“简短的结论”,并附以“阅读书目”和 “思考题”。它是高校教材,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 的人门读物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新世界观的理论酝酸时期(1841-1844)…………11 第—一节历史情境和理论背景…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情境…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最初思想经历 24 、马克思学生时代的思考和理论活动 、恩格斯的最初思想经历…… 27 第三节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及其哲学立场 29 两种自然哲学的比较 、自我意识原则的批判意义和局限性… 第四节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开始: 《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 、《莱茵报》时期的政论及其理谂意义… 55 、《德法年鉴》时期马恩哲学思想的重要进展 43 第五节各种思想材料的创造性融合与重铸:《巴黎 手稿》和《神圣家族》的重要意义……………54 、《巴黎手稿》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S6 、《神圣家族》: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过去的理论 所进行的清算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