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123●1 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③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技巧型 ⚫ 提问方式: 1. ①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 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3. ③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 答题步骤: 1.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3. 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艺术)。 答题步骤 ①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3 ②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分析语言型 ⚫ 提问方式: 1. 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艺术)。 ⚫ 答题步骤: 1. ①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②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③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比较评价型 提问方式: ①绐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 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步骤: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 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 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 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比较评价型 ⚫ 提问方式: 1. ①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 同进行分析评价。 ⚫ 答题步骤: ⚫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 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 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 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例: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8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 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题日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 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 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 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自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容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间: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含有 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 后 呈现 暮之德花。菑骤人袤攣榨德菱郾祕竖撬,簊活淩智 趣。(步骤二
答题示例: ⚫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 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 ⚫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 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 趣。(步骤二)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8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 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 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 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 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