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抗生素浓度及与细菌接触时间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发现其PAE效应 与抗生素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如罗红霉素对酿脓 链球菌在5×MC时PAE为3h,而在10×MC时由为 5h;阿齐霉素在8×MC时对流感嗜血杆菌的PAE 均较在4×Mc时为高。在接触时间上流感嗜血杆 菌与阿齐霉素接触2h组,其PAE值远超过接触1h组 多数情况下,大环内酯类只有在药物浓度等于或大于 MC时才会出现PAE效应,且在5~10×MC时PAE 最长
2、抗生素浓度及与细菌接触时间 ❖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发现,其PAE效应 与抗生素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如罗红霉素对酿脓 链球菌在5×MIC时PAE为3h,而在10×MIC时由为 5h;阿齐霉素在8×MIC时对流感嗜血杆菌的PAE 均较在4×MIC时为高。在接触时间上,流感嗜血杆 菌与阿齐霉素接触2h组,其PAE值远超过接触1h组。 多数情况下,大环内酯类只有在药物浓度等于或大于 MIC时才会出现PAE效应,且在5~10×MIC时PAE 最长
3、抗生素联用情况 抗生素联用对PAE的影响不一,对不同菌属也有区别, 但公认的是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用,PAE可显 著的延长。例如,上述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 假单胞菌比单用时延长了1~3.3h,与妥布霉素联用 延长28~33h,但这种联用对大肠埃希氏菌与肺炎 克雷伯杆菌无效。另有人应用3个浓度的克拉霉素 与固定浓度的乙胺丁醇对鸟型结核分枝杆菌作用2h 后,未发现有PAE的延长
3、抗生素联用情况 ❖ 抗生素联用对PAE的影响不一,对不同菌属也有区别, 但公认的是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用,PAE可显 著的延长。例如,上述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 假单胞菌比单用时延长了1~3.3h,与妥布霉素联用 延长2.8~3.3h,但这种联用对大肠埃希氏菌与肺炎 克雷伯杆菌无效。另有人应用3个浓度的克拉霉素 与固定浓度的乙胺丁醇对鸟型结核分枝杆菌作用2h 后,未发现有PAE的延长
4、不同的方法或计算公式 目前测量PAE的方法除经典的菌落计数法和光密度 法外还有阻抗法、细菌形态判断法、CO2产生法、 胸腺嘧啶结合法、电子流计数法及生物荧光分析法 采用不同研究方法,PAE有明显不同。如将大肠埃希 氏菌NcTc4174与100×MC美洛配能接触后,各方 法所测PAE数据如下:菌落计数法02±03h,生物荧 光分析法26±03h,形态学改变法40±06h,三者之 间有显著差别
4、不同的方法或计算公式 ❖ 目前,测量PAE的方法除经典的菌落计数法和光密度 法外,还有阻抗法、细菌形态判断法、CO2产生法、 胸腺嘧啶结合法、电子流计数法及生物荧光分析法。 采用不同研究方法,PAE有明显不同。如将大肠埃希 氏菌NCTC 4174与100×MIC美洛配能接触后,各方 法所测PAE数据如下:菌落计数法0.2±0.3h,生物荧 光分析法2.6±0.3h,形态学改变法4.0±0.6h,三者之 间有显著差别
5、其它因素 温度、PH值、接种用的培养基等,尽管其影 响有限,但有文献报道,在41.5°C高温下,亚胺 配能/西司他丁对铜绿假单胞菌的PAE有显著 的下降
5、其它因素 ❖ 温度、PH值、接种用的培养基等,尽管其影 响有限,但有文献报道,在41.5℃高温下,亚胺 配能/西司他丁对铜绿假单胞菌的PAE有显著 的下降
(二)影响体内PAE的因素 有关这方面的报导较少,但可能的影响因素大致有如 下几点。 令1、宿主的免疫机制 有许多证据表明,中性粒细胞的存在可显著延长体内 PAE的时间。相关解释是,在PAE期间由于细菌形态 改变,增加了对淋巴细胞的敏感性延缓了完全复苏 的时间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PALE现象的表现
(二)影响体内PAE的因素 ❖ ❖ 有关这方面的报导较少,但可能的影响因素大致有如 ❖ 1、宿主的免疫机制 ❖ 有许多证据表明,中性粒细胞的存在可显著延长体内 PAE的时间。相关解释是,在PAE期间由于细菌形态 改变,增加了对淋巴细胞的敏感性,延缓了完全复苏 的时间,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P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