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细菌耐药性 一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展和结构特征
第六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细菌耐药性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展和结构特征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展和结构特征 链霉素是由 Waksman等于20世纪40年代初,年首 先发现的由灰色链霉菌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 Waksman发现链霉素对人类具有两大贡献 是链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拯救了无数结核病 患者; 二是系统地探讨土壤中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并指 出放线菌作为抗生素来源的巨大潜力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展和结构特征 链霉素是由Waksman等于20世纪40年代初,年首 先发现的由灰色链霉菌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Waksman发现链霉素对人类具有两大贡献: 一是链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拯救了无数结核病 患者; 二是系统地探讨土壤中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并指 出放线菌作为抗生素来源的巨大潜力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展和结构特征 链霉素的发现极大地刺激了世界范围内的 无数学者开始系统地、有计划地筛选新抗 生素,特别是注重从放线菌中筛选新抗生素 迎来了抗生素的黄金时代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品种多达200余种,其 中有实用价值的品种不下30种,以抗菌谱 广、疗效好、性质稳定、生产工艺简单等 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了相当的分额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展和结构特征 链霉素的发现极大地刺激了世界范围内的 无数学者开始系统地、有计划地筛选新抗 生素,特别是注重从放线菌中筛选新抗生素, 迎来了抗生素的黄金时代。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品种多达200余种,其 中有实用价值的品种不下30种,以抗菌谱 广、疗效好、性质稳定、生产工艺简单等 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了相当的分额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展和结构特征 根据这类抗生素结构特征,卡那霉素等被 列为第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表所 这一代抗生素的品种最多,应用范围涉及 到农牧业,其结构特征为分子中含有完全 羟基化的氨基糖与氨基环醇相结合。 本代抗生素均不抗铜绿假单胞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展和结构特征 根据这类抗生素结构特征,卡那霉素等被 列为第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表所 示)。 这一代抗生素的品种最多,应用范围涉及 到农牧业,其结构特征为分子中含有完全 羟基化的氨基糖与氨基环醇相结合。 本代抗生素均不抗铜绿假单胞菌
第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品种 取代类型抗生素品种 新霉素(NM)、巴龙霉素(PM)、核糖霉素(RM)、 双取代 里威杜霉素、杂交霉素、丁酰苷菌素(BT) 4,6 卡那霉素A/B、突变霉素、暗霉素、NK1001 双取代20A/B、庆大霉素B等小组分 单取代 阿泊拉霉素、潮霉素、越霉素、新霉素A和链霉素 其它 春日霉素、有效霉素,奇放线菌素
第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品种 取代类型 抗 生 素 品 种 4、5— 双取代 新霉素(NM)、巴龙霉素(PM)、核糖霉素(RM)、 里威杜霉素、杂交霉素、丁酰苷菌素(BT) 4,6— 双取代 卡那霉素A/B、突变霉素、暗霉素、NK1001、 JI—20A/B、庆大霉素B等小组分 单取代 阿泊拉霉素、潮霉素、越霉素、新霉素A和链霉素 其它 春日霉素、有效霉素,奇放线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