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简史 17· 色,使形象轮廓突出,有如剪影,细部稍用勾线表现。其代表作 有《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等。红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 世纪末,它恰好与黑绘风格相反,是在背景上涂以黑色,留下 主体部分的赭色,人物细部用线来描绘。这种风格主要流行于 古典时期。瓶画表现的多为情节性场面,以神话题材和日常生 活题材为主。流畅秀丽的线条表现了各种人物、戏剧性的动人 场面以及细腻的感情 建筑:希腊的建筑主要是神庙。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 形成了它的典型形式—一围柱式,即建筑周围用柱廊环绕。两 种基本的建筑柱式已经形成,即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多利 亚柱式朴素、粗壮,没有柱基,柱身由下向上逐渐缩小、中间略 鼓出,柱身有凹槽,柱头上接方形柱冠。伊奥尼亚柱式精巧、纤 细,有柱基,柱身较细长、匀称,凹槽密而深,柱头为涡卷形,檐 壁有浮雕饰带。后来,在古典后期的小亚细亚地区又流行一种 科林斯柱式。科林斯柱式在伊奧尼亚柱式的基础上发展到更 为华丽的装饰,柱头为繁密的花蓝。古风时期的有名建筑是埃 吉娜的雅典娜神殿、以弗所的阿尔忒密斯神殿。 雕刻:古风时期的雕刻受埃及影响,人物处于正面直立的 僵硬状态。无论男女像,在表情上都带有千篇一律的微笑,通 称为“古风的微笑”。人物通常着色,衣纹和头发刻画常具有装 饰性的特点。后期雕刻开始出现新的因素,产生了一些较为生 动自然的男人体,这种男人体雕像被统称为“阿波罗”。创作于 公元6世纪的《荷犊的男子》是古风时期的杰作,小牛的表情 生动,举着牛犊的男子双手雕刻得结实有力 3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
色 , 使 形 象 轮 廓 突 出 , 有 如 剪 影 , 细 部 稍 用 勾 线 表 现 。 其 代 表 作 有 《 阿 喀 琉 斯 与 埃 阿 斯 玩 骰 子 》 等 。 红 绘 风 格 出 现 于 公 元 前 6 世 纪 末 , 它 恰 好 与 黑 绘 风 格 相 反 , 是 在 背 景 上 涂 以 黑 色 , 留 下 主 体 部 分 的 赭 色 , 人 物 细 部 用 线 来 描 绘 。 这 种 风 格 主 要 流 行 于 古 典 时 期 。 瓶 画 表 现 的 多 为 情 节 性 场 面 , 以 神 话 题 材 和 日 常 生 活 题 材 为 主 。 流 畅 秀 丽 的 线 条 表 现 了 各 种 人 物 、 戏 剧 性 的 动 人 场 面 以 及 细 腻 的 感 情 。 建 筑 : 希 腊 的 建 筑 主 要 是 神 庙 。 古 风 时 期 , 希 腊 神 庙 建 筑 形 成 了 它 的 典 型 形 式 — — 围 柱 式 , 即 建 筑 周 围 用 柱 廊 环 绕 。 两 种 基 本 的 建 筑 柱 式 已 经 形 成 , 即 多 利 亚 式 和 伊 奥 尼 亚 式 。 多 利 亚 柱 式 朴 素 、 粗 壮 , 没 有 柱 基 , 柱 身 由 下 向 上 逐 渐 缩 小 、 中 间 略 鼓 出 , 柱 身 有 凹 槽 , 柱 头 上 接 方 形 柱 冠 。 伊 奥 尼 亚 柱 式 精 巧 、 纤 细 , 有 柱 基 , 柱 身 较 细 长 、 匀 称 , 凹 槽 密 而 深 , 柱 头 为 涡 卷 形 , 檐 壁 有 浮 雕 饰 带 。 后 来 , 在 古 典 后 期 的 小 亚 细 亚 地 区 又 流 行 一 种 科 林 斯 柱 式 。 科 林 斯 柱 式 在 伊 奥 尼 亚 柱 式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到 更 为 华 丽 的 装 饰 , 柱 头 为 繁 密 的 花 蓝 。 古 风 时 期 的 有 名 建 筑 是 埃 吉 娜 的 雅 典 娜 神 殿 、 以 弗 所 的 阿 尔 忒 密 斯 神 殿 。 雕 刻 : 古 风 时 期 的 雕 刻 受 埃 及 影 响 , 人 物 处 于 正 面 直 立 的 僵 硬 状 态 。 无 论 男 女 像 , 在 表 情 上 都 带 有 千 篇 一 律 的 微 笑 , 通 称 为 “ 古 风 的 微 笑 ” 。 人 物 通 常 着 色 , 衣 纹 和 头 发 刻 画 常 具 有 装 饰 性 的 特 点 。 后 期 雕 刻 开 始 出 现 新 的 因 素 , 产 生 了 一 些 较 为 生 动 自 然 的 男 人 体 , 这 种 男 人 体 雕 像 被 统 称 为 “ 阿 波 罗 ” 。 创 作 于 公 元 6 世 纪 的 《 荷 犊 的 男 子 》 是 古 风 时 期 的 杰 作 , 小 牛 的 表 情 生 动 , 举 着 牛 犊 的 男 子 双 手 雕 刻 得 结 实 有 力 。 3 . 古 典 时 期 ( 公 元 前 5 — 前 4 世 纪 ) 外 国 美 术 简 史 · 1 7 ·
外国美术简史 这一时期是希腊艺术的繁荣期,艺术的各门类都取得了 巨大的成就,其中以建筑和雕刻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 建筑:古典时期的围柱式建筑的各部分开始形成固定的 格式和比例,总的趋向是简练合理。这一时期建筑的成就相当 可观,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雅典卫城建筑群 雅典卫城重建于古典初期。它耸立在很高的山崖上,地势 险要陡峭,仅有四面上下通道。卫城各建筑顺应山崖的不规则 地形分布在山顶上,它包括山门、巴底农神庙、尼开神庙、伊克 瑞翁神庙等建筑,其主要建筑是献给雅典娜女神的巴底农神 庙。巴底农神庙长70米,宽31米,列柱的比例为17:8,柱高 10.5米,采用多利亚柱式,檐壁又采用伊奥尼亚式的浮雕饰 带,东西三角楣装饰着高浮雕。它结构匀称、比例合理,有丰富 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建筑结构和装饰因素、纪念性与装饰性、 内容与形式取得了高度统一、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美的建筑 典范之一。伊克瑞翁神庙有苗条秀丽的伊奧尼亚柱式,它的南 侧有一组女像柱,姿态轻盈,形象端庄,完全没有负重的紧张 雕刻:古典时期的雕刻已完全摆脱了古风时期的拘束和 装饰性,产生了写实而理想的人体,达到了希腊雕刻艺术的鼎 盛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雕刻家。 米隆是古典初期雕刻家。他的作品造型准确,对人物内在 的骨胳和肌肉运动有较深的理解和传达。他的代表作《掷铁饼 者》在一个固定的动作上表现出运动的连续性,出色地解决了 人体重量落在一只脚上的重心问题,改变了雕刻中直立的程 式
这 一 时 期 是 希 腊 艺 术 的 繁 荣 期 , 艺 术 的 各 门 类 都 取 得 了 巨 大 的 成 就 , 其 中 以 建 筑 和 雕 刻 对 后 世 的 影 响 最 为 深 远 。 建 筑 : 古 典 时 期 的 围 柱 式 建 筑 的 各 部 分 开 始 形 成 固 定 的 格 式 和 比 例 , 总 的 趋 向 是 简 练 合 理 。 这 一 时 期 建 筑 的 成 就 相 当 可 观 , 其 中 最 突 出 的 代 表 是 雅 典 卫 城 建 筑 群 。 雅 典 卫 城 重 建 于 古 典 初 期 。 它 耸 立 在 很 高 的 山 崖 上 , 地 势 险 要 陡 峭 , 仅 有 四 面 上 下 通 道 。 卫 城 各 建 筑 顺 应 山 崖 的 不 规 则 地 形 分 布 在 山 顶 上 , 它 包 括 山 门 、 巴 底 农 神 庙 、 尼 开 神 庙 、 伊 克 瑞 翁 神 庙 等 建 筑 , 其 主 要 建 筑 是 献 给 雅 典 娜 女 神 的 巴 底 农 神 庙 。 巴 底 农 神 庙 长 7 0 米 , 宽 3 1 米 , 列 柱 的 比 例 为 1 7 ∶ 8 , 柱 高 1 0 . 5 米 , 采 用 多 利 亚 柱 式 , 檐 壁 又 采 用 伊 奥 尼 亚 式 的 浮 雕 饰 带 , 东 西 三 角 楣 装 饰 着 高 浮 雕 。 它 结 构 匀 称 、 比 例 合 理 , 有 丰 富 的 韵 律 感 和 节 奏 感 。 建 筑 结 构 和 装 饰 因 素 、 纪 念 性 与 装 饰 性 、 内 容 与 形 式 取 得 了 高 度 统 一 、 是 世 界 艺 术 史 上 最 完 美 的 建 筑 典 范 之 一 。 伊 克 瑞 翁 神 庙 有 苗 条 秀 丽 的 伊 奥 尼 亚 柱 式 , 它 的 南 侧 有 一 组 女 像 柱 , 姿 态 轻 盈 , 形 象 端 庄 , 完 全 没 有 负 重 的 紧 张 感 。 雕 刻 : 古 典 时 期 的 雕 刻 已 完 全 摆 脱 了 古 风 时 期 的 拘 束 和 装 饰 性 , 产 生 了 写 实 而 理 想 的 人 体 , 达 到 了 希 腊 雕 刻 艺 术 的 鼎 盛 时 期 , 出 现 了 一 批 优 秀 的 雕 刻 家 。 米 隆 是 古 典 初 期 雕 刻 家 。 他 的 作 品 造 型 准 确 , 对 人 物 内 在 的 骨 胳 和 肌 肉 运 动 有 较 深 的 理 解 和 传 达 。 他 的 代 表 作 《 掷 铁 饼 者 》 在 一 个 固 定 的 动 作 上 表 现 出 运 动 的 连 续 性 , 出 色 地 解 决 了 人 体 重 量 落 在 一 只 脚 上 的 重 心 问 题 , 改 变 了 雕 刻 中 直 立 的 程 式 。 · 1 8 · 外 国 美 术 简 史
外国美术简史 19 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是菲狄亚斯。他设计了雅典卫 城建筑,创作了卫城内大量雕刻和装饰浮雕。他的作品创造了 典雅、静穆的形象,是古典雕刻的理想美的典范。他为巴底农 神庙创作的雅典娜女神像高达12米,用木胎包以黄金、象牙 刻成,表现了女神一手托小胜利女神、一手执盾的姿态,受到 同时代人及后人的崇拜。此外他还为雅典卫城广场创作了 座雅典娜持矛的雕像,高达9米,据说在海上便可见到镀金矛 尖的闪光。他为巴底农神庙的东西三角楣所创作的高浮雕被 当作古典雕刻最完美的标本,其中《命运三女神》姿势优美,衣 纹主动,既衬托出女神丰腴的体形,又具有流动柔美的运动 波留克列特斯是菲狄亚斯的同时代人,他既是雕刻家、又 是古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他写了《法则》一书,系统阐述了人 体各部分的比例,提出头与人体之比为1:7。他的雕刻《荷矛 者》就是其理论的具体体现。但他的作品带有更多的形式方面 的探索,强调艺术的规范化,这一点多少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束 缚,使他不能创造出菲狄亚斯那么多动人的作品。 古典后期,雕刻开始侧重个性的刻画,表现人的个性和感 情,人物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和内在的激情。这种性格化的描写 标志着希腊雕刻的进一步成熟。 普拉克西特列斯以柔美、抒情为特征,他的人物总是处在 恬静、愉悦的气氛中,但又充满青春活力,给人以亲切、诗意的 感受。他喜欢描写神话人物,如快乐而潇洒的萨提尔,含蓄而 优雅的赫尔麦斯。他也塑造了最早的全裸女人体《尼多斯的阿 芙罗底德》,他那优美而流畅的人体表现很快就征服了观众
古 典 盛 期 最 伟 大 的 雕 刻 家 是 菲 狄 亚 斯 。 他 设 计 了 雅 典 卫 城 建 筑 , 创 作 了 卫 城 内 大 量 雕 刻 和 装 饰 浮 雕 。 他 的 作 品 创 造 了 典 雅 、 静 穆 的 形 象 , 是 古 典 雕 刻 的 理 想 美 的 典 范 。 他 为 巴 底 农 神 庙 创 作 的 雅 典 娜 女 神 像 高 达 1 2 米 , 用 木 胎 包 以 黄 金 、 象 牙 刻 成 , 表 现 了 女 神 一 手 托 小 胜 利 女 神 、 一 手 执 盾 的 姿 态 , 受 到 同 时 代 人 及 后 人 的 崇 拜 。 此 外 他 还 为 雅 典 卫 城 广 场 创 作 了 一 座 雅 典 娜 持 矛 的 雕 像 , 高 达 9 米 , 据 说 在 海 上 便 可 见 到 镀 金 矛 尖 的 闪 光 。 他 为 巴 底 农 神 庙 的 东 西 三 角 楣 所 创 作 的 高 浮 雕 被 当 作 古 典 雕 刻 最 完 美 的 标 本 , 其 中 《 命 运 三 女 神 》 姿 势 优 美 , 衣 纹 主 动 , 既 衬 托 出 女 神 丰 腴 的 体 形 , 又 具 有 流 动 柔 美 的 运 动 感 。 波 留 克 列 特 斯 是 菲 狄 亚 斯 的 同 时 代 人 , 他 既 是 雕 刻 家 、 又 是 古 代 著 名 的 艺 术 理 论 家 。 他 写 了 《 法 则 》 一 书 , 系 统 阐 述 了 人 体 各 部 分 的 比 例 , 提 出 头 与 人 体 之 比 为 1 ∶ 7 。 他 的 雕 刻 《 荷 矛 者 》 就 是 其 理 论 的 具 体 体 现 。 但 他 的 作 品 带 有 更 多 的 形 式 方 面 的 探 索 , 强 调 艺 术 的 规 范 化 , 这 一 点 多 少 对 他 的 作 品 产 生 了 束 缚 , 使 他 不 能 创 造 出 菲 狄 亚 斯 那 么 多 动 人 的 作 品 。 古 典 后 期 , 雕 刻 开 始 侧 重 个 性 的 刻 画 , 表 现 人 的 个 性 和 感 情 , 人 物 充 满 着 生 活 的 情 趣 和 内 在 的 激 情 。 这 种 性 格 化 的 描 写 标 志 着 希 腊 雕 刻 的 进 一 步 成 熟 。 普 拉 克 西 特 列 斯 以 柔 美 、 抒 情 为 特 征 , 他 的 人 物 总 是 处 在 恬 静 、 愉 悦 的 气 氛 中 , 但 又 充 满 青 春 活 力 , 给 人 以 亲 切 、 诗 意 的 感 受 。 他 喜 欢 描 写 神 话 人 物 , 如 快 乐 而 潇 洒 的 萨 提 尔 , 含 蓄 而 优 雅 的 赫 尔 麦 斯 。 他 也 塑 造 了 最 早 的 全 裸 女 人 体 《 尼 多 斯 的 阿 芙 罗 底 德 》 , 他 那 优 美 而 流 畅 的 人 体 表 现 很 快 就 征 服 了 观 众 。 外 国 美 术 简 史 · 1 9 ·
外国美术简史 与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宁静、抒情相反,史珂珀斯的雕刻却 传达出一种内在的骚动和悲剧性的冲突。他的人物头部往往 处在强烈的扭动中,眼睛深凹,眉骨突出,嘴张开,嘴唇饱满而 弯曲,通过面部大的起伏造成强烈的明暗对比,表现出强烈的 不安、激奋、痛苦、渴望的感情。《尼奥贝》群像可能是他的作 品,雕像的其面部表情和动作表达出人物的绝望、悲愤而又不 甘屈服的复杂表情。 留西波斯继承和发展了波留克列特斯的理论,他提出了 人的头部与身体的比例为1:8的标准。与波留克列特斯的不 同之处在于:他的人物既有运动员一样健壮的体魄、又有复杂 的感情和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他塑造的神话人物《赫拉克列 斯》表现了处在休息中的英雄,肌肉发达的身体与沉思的面部 表情形成对比。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一公元1世纪) 希腊化时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希腊各城邦, 建立亚历山大帝国。随着帝国的不断征服与扩张,产生了希腊 文化向东方的传播以及与东方文化的交流,这一时期又称之 为“泛希腊时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是雕刻,雕刻艺术形成了以不 同的地区为中心的各种风格。 本土地区仍然保持着希腊古典传统,技巧更为成熟。《萨 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以舒展旋转的动作、生动自然的体态、 迎风飘动的衣纹表现出胜利者喜悦的心情。人物面向海洋,伫 立于船首形底座上,安放在悬崖峭壁,与环境交相辉映,构成 有机的整体。《米洛斯的阿芙罗底德》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女
与 普 拉 克 西 特 列 斯 的 宁 静 、 抒 情 相 反 , 史 珂 珀 斯 的 雕 刻 却 传 达 出 一 种 内 在 的 骚 动 和 悲 剧 性 的 冲 突 。 他 的 人 物 头 部 往 往 处 在 强 烈 的 扭 动 中 , 眼 睛 深 凹 , 眉 骨 突 出 , 嘴 张 开 , 嘴 唇 饱 满 而 弯 曲 , 通 过 面 部 大 的 起 伏 造 成 强 烈 的 明 暗 对 比 , 表 现 出 强 烈 的 不 安 、 激 奋 、 痛 苦 、 渴 望 的 感 情 。 《 尼 奥 贝 》 群 像 可 能 是 他 的 作 品 , 雕 像 的 其 面 部 表 情 和 动 作 表 达 出 人 物 的 绝 望 、 悲 愤 而 又 不 甘 屈 服 的 复 杂 表 情 。 留 西 波 斯 继 承 和 发 展 了 波 留 克 列 特 斯 的 理 论 , 他 提 出 了 人 的 头 部 与 身 体 的 比 例 为 1 ∶ 8 的 标 准 。 与 波 留 克 列 特 斯 的 不 同 之 处 在 于 : 他 的 人 物 既 有 运 动 员 一 样 健 壮 的 体 魄 、 又 有 复 杂 的 感 情 和 充 满 矛 盾 的 内 心 世 界 。 他 塑 造 的 神 话 人 物 《 赫 拉 克 列 斯 》 表 现 了 处 在 休 息 中 的 英 雄 , 肌 肉 发 达 的 身 体 与 沉 思 的 面 部 表 情 形 成 对 比 。 4 . 希 腊 化 时 期 ( 公 元 前 4 世 纪 末 — — 公 元 1 世 纪 ) 希 腊 化 时 期 , 马 其 顿 国 王 亚 历 山 大 率 军 征 服 希 腊 各 城 邦 , 建 立 亚 历 山 大 帝 国 。 随 着 帝 国 的 不 断 征 服 与 扩 张 , 产 生 了 希 腊 文 化 向 东 方 的 传 播 以 及 与 东 方 文 化 的 交 流 , 这 一 时 期 又 称 之 为 “ 泛 希 腊 时 期 ” 。 这 一 时 期 的 美 术 成 就 主 要 是 雕 刻 , 雕 刻 艺 术 形 成 了 以 不 同 的 地 区 为 中 心 的 各 种 风 格 。 本 土 地 区 仍 然 保 持 着 希 腊 古 典 传 统 , 技 巧 更 为 成 熟 。 《 萨 摩 色 雷 斯 的 胜 利 女 神 》 以 舒 展 旋 转 的 动 作 、 生 动 自 然 的 体 态 、 迎 风 飘 动 的 衣 纹 表 现 出 胜 利 者 喜 悦 的 心 情 。 人 物 面 向 海 洋 , 伫 立 于 船 首 形 底 座 上 , 安 放 在 悬 崖 峭 壁 , 与 环 境 交 相 辉 映 , 构 成 有 机 的 整 体 。 《 米 洛 斯 的 阿 芙 罗 底 德 》 以 其 空 间 的 体 积 感 和 女 · 2 0 · 外 国 美 术 简 史
外国美术简史 ·21 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在埃及地区,风俗化雕刻流行。雕刻家表现了大量下层人 物形象,如流浪汉、渔夫、乞丐、醉汉等,也着重于生活细节描 写,如《小孩与鹅》表现了儿童与动物嬉戏的生动情节。 小亚细亚地区的柏加摩斯是希腊化时期的艺术中心之 ,在这里史珂珀斯的悲怆风格得到了继续发展。《柏加摩斯 宙斯祭坛》是其代表作。这一祭坛是为了纪念对高卢地区的征 服而建的,其中祭坛浮雕表现了众神与巨人之战的情节,战斗 的场面十分激烈。还有一组高卢人的圆雕,表现了强悍的异族 人被打败后的倔强、痛苦,如《垂死的高卢人》、《杀妻后自杀的 高卢人》。罗德岛的《拉奥孔》在风格上接近柏加摩斯风格,表 现了悲剧性情节中人物的痛苦扭动和挣扎。 希腊化时期,肖像雕刻得到了发展,出现了歌颂帝王和独 裁者的肖像。这些肖像的最大特点是强调非凡的个性,出现了 理想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倾向,如《亚历山大肖像》。同时也出 现了许多哲学家、诗人、作家的肖像。 第五节古代罗马美术 希腊在公元1世纪被罗马吞并。从此以后,古代世界的文 化中心从希腊转移到罗马 罗马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以前 罗马处于氏族部落时期,以后经历了共和国时期(前509前 30)和帝国时期(前27—公元476)。帝国时期的罗马成为地跨 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人 体 的 柔 美 而 具 有 永 恒 的 魅 力 。 在 埃 及 地 区 , 风 俗 化 雕 刻 流 行 。 雕 刻 家 表 现 了 大 量 下 层 人 物 形 象 , 如 流 浪 汉 、 渔 夫 、 乞 丐 、 醉 汉 等 , 也 着 重 于 生 活 细 节 描 写 , 如 《 小 孩 与 鹅 》 表 现 了 儿 童 与 动 物 嬉 戏 的 生 动 情 节 。 小 亚 细 亚 地 区 的 柏 加 摩 斯 是 希 腊 化 时 期 的 艺 术 中 心 之 一 , 在 这 里 史 珂 珀 斯 的 悲 怆 风 格 得 到 了 继 续 发 展 。 《 柏 加 摩 斯 宙 斯 祭 坛 》 是 其 代 表 作 。 这 一 祭 坛 是 为 了 纪 念 对 高 卢 地 区 的 征 服 而 建 的 , 其 中 祭 坛 浮 雕 表 现 了 众 神 与 巨 人 之 战 的 情 节 , 战 斗 的 场 面 十 分 激 烈 。 还 有 一 组 高 卢 人 的 圆 雕 , 表 现 了 强 悍 的 异 族 人 被 打 败 后 的 倔 强 、 痛 苦 , 如 《 垂 死 的 高 卢 人 》 、 《 杀 妻 后 自 杀 的 高 卢 人 》 。 罗 德 岛 的 《 拉 奥 孔 》 在 风 格 上 接 近 柏 加 摩 斯 风 格 , 表 现 了 悲 剧 性 情 节 中 人 物 的 痛 苦 扭 动 和 挣 扎 。 希 腊 化 时 期 , 肖 像 雕 刻 得 到 了 发 展 , 出 现 了 歌 颂 帝 王 和 独 裁 者 的 肖 像 。 这 些 肖 像 的 最 大 特 点 是 强 调 非 凡 的 个 性 , 出 现 了 理 想 化 与 个 性 化 相 结 合 的 倾 向 , 如 《 亚 历 山 大 肖 像 》 。 同 时 也 出 现 了 许 多 哲 学 家 、 诗 人 、 作 家 的 肖 像 。 第 五 节 古 代 罗 马 美 术 希 腊 在 公 元 1 世 纪 被 罗 马 吞 并 。 从 此 以 后 , 古 代 世 界 的 文 化 中 心 从 希 腊 转 移 到 罗 马 。 罗 马 的 历 史 可 上 溯 到 公 元 前 8 世 纪 , 公 元 前 5 世 纪 以 前 罗 马 处 于 氏 族 部 落 时 期 , 以 后 经 历 了 共 和 国 时 期 ( 前 5 0 9 — 前 3 0 ) 和 帝 国 时 期 ( 前 2 7 — 公 元 4 7 6 ) 。 帝 国 时 期 的 罗 马 成 为 地 跨 亚 、 非 、 欧 三 大 洲 的 大 帝 国 。 外 国 美 术 简 史 · 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