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舍去其一,以世俗主义搭配功利主义(如同大多数世俗学说),或以禁欲主义搭配神秘主 义(如同大多数宗教学说),或许方可免于沦亡。 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在大一统的专制君主制下,一个内部有着 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虽然墨家可能只有一腔热血,没有政 治野心,但专制君主最怕的恰恰不是贪婪的小人,而是有政治动员能力的圣贤君子。对于君 主而言,可怕的不是有造反的野心,而是有造反的能力。专制君主对一切世俗组织都必然心 怀警惕,“结党营私”之所以是一个很重的罪名,关键不在于“营私”而在于“结党”。“结 党营私”固然不可,“结党营公”就更加显得别有用心。 所以,作为组织的墨家必然只能存在于列国时代,那时还没有形成四海为家的大一统, 列国君主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身边的敌国,对自己治下的百姓自要松弛许多。而释、道二教虽 有组织,但因其强烈的出世倾向而稍可见容于世。释、道二教不似基督教,它们一方面有遁 世色彩,另一方面却又教人顺从世俗政权,即便世俗统治残暴无道,臣民也应逆来顺受。而 且,在传教上,“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这使释、道二教高度依赖世俗政权的支持。正 由于释、道二教没有什么威胁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邦定国,所以才不致像墨家一 样过早衰亡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 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有关儒、墨、道、法四家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四家都有很大影响:秦汉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出现分化 B.法家和儒家一样,主宰着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但也因此得不到舆论的好评 C.先秦时期,墨家和儒、道、法三家一样,也是显学,但秦汉之后,只有墨家迅速走向消 D.儒家在秦汉之后,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但它只有一套学说,没有自己的组织 E.道家和墨家不同,它离开庙堂政治之后,走向民间社会,从而找到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墨家思想对现实生活已经没有影响力,它停留在书本上,只不过是一块思想化 石 B.墨家认为做人要有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要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还提倡禁欲,强调严 格的纪律
6 二者舍去其一,以世俗主义搭配功利主义(如同大多数世俗学说),或以禁欲主义搭配神秘主 义(如同大多数宗教学说),或许方可免于沦亡。 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在大一统的专制君主制下,一个内部有着 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虽然墨家可能只有一腔热血,没有政 治野心,但专制君主最怕的恰恰不是贪婪的小人,而是有政治动员能力的圣贤君子。对于君 主而言,可怕的不是有造反的野心,而是有造反的能力。专制君主对一切世俗组织都必然心 怀警惕,“结党营私”之所以是一个很重的罪名,关键不在于“营私”而在于“结党”。“结 党营私”固然不可,“结党营公”就更加显得别有用心。 所以,作为组织的墨家必然只能存在于列国时代,那时还没有形成四海为家的大一统, 列国君主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身边的敌国,对自己治下的百姓自要松弛许多。而释、道二教虽 有组织,但因其强烈的出世倾向而稍可见容于世。释、道二教不似基督教,它们一方面有遁 世色彩,另一方面却又教人顺从世俗政权,即便世俗统治残暴无道,臣民也应逆来顺受。而 且,在传教上,“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这使释、道二教高度依赖世俗政权的支持。正 由于释、道二教没有什么威胁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邦定国,所以才不致像墨家一 样过早衰亡。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两项给 5 分,选对一项 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有关儒、墨、道、法四家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5 分) A.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四家都有很大影响;秦汉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出现分化。 B.法家和儒家一样,主宰着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但也因此得不到舆论的好评。 C.先秦时期,墨家和儒、道、法三家一样,也是显学,但秦汉之后,只有墨家迅速走向消 亡。 D.儒家在秦汉之后,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但它只有一套学说,没有自己的组织。 E.道家和墨家不同,它离开庙堂政治之后,走向民间社会,从而找到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认为墨家思想对现实生活已经没有影响力,它停留在书本上,只不过是一块思想化 石。 B.墨家认为做人要有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要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还提倡禁欲,强调严 格的纪律
C.做道教门徒不像做墨家门徒那样清苦,道教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所以道教能在民 间不断发扬光大,深深影响底层民俗文化。 D.如果墨家能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那它就不会消亡。 14.第三段画线句中既有“道家”,也有“道教”,二者是不是同一个概念?请简要分析画 线句,说明这个问题。(4分) 15.根据文意,墨家的消亡有哪些原因?(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 须在四(一)、四(二)两组题中选做一组,并在题号指定的空白位置作答。选做四(一) 题组的须作答16、17、18题,选做四(二)题组的须作答19、20、21题。作答前须将选 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生命的五个恩赐 马克·吐温 在生命的黎明时分,一位善美的仙女带着她的篮子跑来,说:“这些都是礼物。挑一样 吧,把其余的留下。小心些,做出明智的抉择;哦,要做出明智的抉择啊!因为,这些礼物 当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 礼物有五种:名望,爱情,财富,欢乐,死亡。少年人迫不及待地说:“无需考虑了。” 他挑了欢乐 他踏进社会,寻欢作乐,沉湎其中。可是,每一次欢乐到头来都是短暂、沮丧、虚妄的。 它们在行将消逝时都嘲笑他。最后,他说:“这些年都白过了。假如我能重新挑选,我一定 会做出明智的抉择。” 仙女出现了,说:“还剩四样礼物。再挑一样吧:哦,记住一一光阴似箭。这些礼物当 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 这个男人沉思良久,然后挑选了爱情。他没有觉察到仙女的眼里涌出了泪花
7 C.做道教门徒不像做墨家门徒那样清苦,道教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所以道教能在民 间不断发扬光大,深深影响底层民俗文化。 D.如果墨家能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那它就不会消亡。 14.第三段画线句中既有“道家”,也有“道教”,二者是不是同一个概念?请简要分析画 线句,说明这个问题。(4 分) 15.根据文意,墨家的消亡有哪些原因?(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 须在四(一)、四(二)两组题中选做一组,并在题号指定的空白位置作答。选做四(一) 题组的须作答 16、17、18 题,选做四(二)题组的须作答 19、20、21 题。作答前须将选 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生命的五个恩赐 马克·吐温 一 在生命的黎明时分,一位善美的仙女带着她的篮子跑来,说:“这些都是礼物。挑一样 吧,把其余的留下。小心些,做出明智的抉择;哦,要做出明智的抉择啊!因为,这些礼物 当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 礼物有五种:名望,爱情,财富,欢乐,死亡。少年人迫不及待地说:“无需考虑了。” 他挑了欢乐。 他踏进社会,寻欢作乐,沉湎其中。可是,每一次欢乐到头来都是短暂、沮丧、虚妄的。 它们在行将消逝时都嘲笑他。最后,他说:“这些年都白过了。假如我能重新挑选,我一定 会做出明智的抉择。” 二 仙女出现了,说:“还剩四样礼物。再挑一样吧;哦,记住——光阴似箭。这些礼物当 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 这个男人沉思良久,然后挑选了爱情。他没有觉察到仙女的眼里涌出了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