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9年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和考生号 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主观题 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 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 卷、答题卷一并收回。5.保持答题卷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 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 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文 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 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 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 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 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 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 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 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 ”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 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 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 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 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 的。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 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 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 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 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 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 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 动互补的世界。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 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 同的文化共同体。(摘编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以天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B.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广东省广州市 2019 年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 10 页,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和考生号 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主观题 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 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 卷、答题卷一并收回。 5.保持答题卷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 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 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 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 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 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 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 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 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 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 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 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 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 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 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 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 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 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 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 -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 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 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 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 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 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 同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以天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B.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 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 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自信,无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猛,但在粗放发展的背景下,快递业存在着不少治 理短板。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直击快递业发展的隐患 和瓶颈。法制规定为快递行业的规范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但要想进一步推动行业法治化, 还需立体施策、精准发力。例如,要落实“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 单”,既需要整个快递业为数据“加把锁”,也呼唤管理部门在监管上“站好岗”。从数据流 通环节看,只有尽快实现信息数据的“总对总”共享,才能确保实名信息数据在快递公司总 部与邮政局之间单向封闭流动;从监管层面看,只有邮政管理部门提高对快递业的监管能力, 方能切实将规范管理的压力传导给快递公司。立足经济运行的语境,良法与善治能够有效 降低社会运行的制度成本。从这个意义出发,规范寄送流程、严格査验审核,表面上是“互 添麻烦”,增加了账面上的物流成本,但如果从更开阔的视野观察,一个更规范、更专业的 物流体系,最终将有效节约社会成本。生活中,有人因为不信任快递员,“宁可跑远路去代 收点”,也不愿填写住址和真实姓名。激发法律法规的正能量、规范交易过程、提升专业水 平,信任成本就会降下来:优化数据管理、改善服务体验,就能减少矛盾纠纷 (摘编自何鼎鼎《加速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人民日报》2017年7月26日) 材料二:中国快递龙头企业业务量(亿件)及增速消费者选择快递品牌时考虑的因素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 材料三:2017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纷纷在快递业找到了应用切入点。自动 分拣、无人机、无人仓、无人车等一批“黑科技”闪亮登场,自动分拣成行业标配,智慧仓 储树行业标杆,无人机成为行业网红。快递行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各类先进技术 开始以最快速度进入快递业,最新科技成果密集落地。科技创新正在深刻改变着这样一个传 统行业,正是这些科技的应用不断拉升产业发展水平。目前快递前端变为“巴枪”收寄,作 业组织实现智能化分拣,末端投递实现无人机、无人车配送,这些改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 率、节约了人工成本,也提升了用户快递体验。有理由相信中国快递企业将成为智慧物流重 要参与者,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领先者。创新始终是牵引行业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快递 业归根结底是科技产业,与互联网发展一脉相承 (摘编自中国邮政局《2017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 材料四:据统计,2017年全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400亿件。仅去年一年,包装快递所 用胶带总长度就可以绕地球赤道425圈,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10%,包装物总体 回收率不到20%‰。有数据显示,在我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 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这一数字也达到了85%至90%。从政策层面到各家巨头,大家推 动绿色配送的决心相当一致。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提出向绿色环保 倾斜,明确鼓励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利用和再 利用。在企业层面,从商品打包、仓储、运输到配送,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快递业的全链条 成为行业共识。但也应该看到,可循环包装的推广存在一定的现实难题。如采用生物基胶带 可降解塑料袋,这些环保材料的成本约为不可降解材料的3倍,巨大的成本让很多快递企业 望而却步。而且,快递包裹浪费的问题涉及包装材料供应商、电商平台和商家、快递企业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 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 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自信,无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猛,但在粗放发展的背景下,快递业存在着不少治 理短板。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直击快递业发展的隐患 和瓶颈。 法制规定为快递行业的规范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但要想进一步推动行业法治化, 还需立体施策、精准发力。例如,要落实“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 单”,既需要整个快递业为数据“加把锁”,也呼唤管理部门在监管上“站好岗”。从数据流 通环节看,只有尽快实现信息数据的“总对总”共享,才能确保实名信息数据在快递公司总 部与邮政局之间单向封闭流动;从监管层面看,只有邮政管理部门提高对快递业的监管能力, 方能切实将规范管理的压力传导给快递公司。 立足经济运行的语境,良法与善治能够有效 降低社会运行的制度成本。从这个意义出发,规范寄送流程、严格查验审核,表面上是“互 添麻烦”,增加了账面上的物流成本,但如果从更开阔的视野观察,一个更规范、更专业的 物流体系,最终将有效节约社会成本。生活中,有人因为不信任快递员,“宁可跑远路去代 收点”,也不愿填写住址和真实姓名。激发法律法规的正能量、规范交易过程、提升专业水 平,信任成本就会降下来;优化数据管理、改善服务体验,就能减少矛盾纠纷。 (摘编自何鼎鼎《加速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人民日报》2017 年 7 月 26 日) 材料二: 中国快递龙头企业业务量(亿件)及增速 消费者选择快递品牌时考虑的因素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 年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 材料三: 2017 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纷纷在快递业找到了应用切入点。自动 分拣、无人机、无人仓、无人车等一批“黑科技”闪亮登场,自动分拣成行业标配,智慧仓 储树行业标杆,无人机成为行业网红。快递行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各类先进技术 开始以最快速度进入快递业,最新科技成果密集落地。科技创新正在深刻改变着这样一个传 统行业,正是这些科技的应用不断拉升产业发展水平。目前快递前端变为“巴枪”收寄,作 业组织实现智能化分拣,末端投递实现无人机、无人车配送,这些改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 率、节约了人工成本,也提升了用户快递体验。有理由相信中国快递企业将成为智慧物流重 要参与者,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领先者。创新始终是牵引行业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快递 业归根结底是科技产业,与互联网发展一脉相承。 (摘编自中国邮政局《2017 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 材料四: 据统计,2017 年全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 400 亿件。仅去年一年,包装快递所 用胶带总长度就可以绕地球赤道 425 圈,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 10%,包装物总体 回收率不到 20%。有数据显示,在我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 量的 93%,部分大型城市这一数字也达到了 85%至 90%。 从政策层面到各家巨头,大家推 动绿色配送的决心相当一致。今年 5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提出向绿色环保 倾斜,明确鼓励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利用和再 利用。在企业层面,从商品打包、仓储、运输到配送,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快递业的全链条, 成为行业共识。但也应该看到,可循环包装的推广存在一定的现实难题。如采用生物基胶带、 可降解塑料袋,这些环保材料的成本约为不可降解材料的 3 倍,巨大的成本让很多快递企业 望而却步。而且,快递包裹浪费的问题涉及包装材料供应商、电商平台和商家、快递企业
消费者等多个主体,单靠快递企业一己之力难见成效,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需要多方共同努 力。换言之,只有快递包装产业链各主体联动,才能实现产业链整体绿化。马云曾表示:“未 来的快递业,‘快’保证不输,‘绿’才能贏。” (摘编自陈静《快递业:“快”不会输“绿”更能赢》,《经济日报》2018年5月31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3到2017年,中国快递业三家龙头企业的业务量均稳步上升,升幅较为明显:A企 业在这三家企业中业务量一直稳居第 B.在经历了2014年高速增长、2015年增速陡降的过程之后,C企业的快递业务量和年增 长率相较其它两家企业,都处于劣势。 C.2014到2016年,中国快递业业务量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但2017年增速明显放缓,说 明一直粗放发展的快递业遇到了一些问题。 D.B企业的发展几乎与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同步,由此可见,其在服务速度、服务方便性和 价格等方面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 见稿)》,是为了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 B.要消除快递业发展的隐患,既需要良法更需要善治,在更多细节上立体施策、精准发 力,有效地降低社会运行的制度成本。 C.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快递业是传统行业,更是科技产业,在互联网迅速发展 的今天,要依靠科技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D.快递企业对智能产品创新硏发的大量投入、绿色环保材料的成本远高于传统材料,是导 致可循环包装在当下难以推广的主要因素 6.为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快递企业和消费者应做出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沙海一苗树梁衡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 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 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 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苏东 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 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 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 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 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 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 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 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 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 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这是茫茫沙海 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 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 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
消费者等多个主体,单靠快递企业一己之力难见成效,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需要多方共同努 力。换言之,只有快递包装产业链各主体联动,才能实现产业链整体绿化。马云曾表示:“未 来的快递业,‘快’保证不输,‘绿’才能赢。” (摘编自陈静《快递业:“快”不会输 “绿”更能赢》,《经济日报》2018 年 5 月 31 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3 到 2017 年,中国快递业三家龙头企业的业务量均稳步上升,升幅较为明显:A 企 业在这三家企业中业务量一直稳居第一。 B.在经历了 2014 年高速增长、2015 年增速陡降的过程之后,C 企业的快递业务量和年增 长率相较其它两家企业,都处于劣势。 C.2014 到 2016 年,中国快递业业务量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但 2017 年增速明显放缓,说 明一直粗放发展的快递业遇到了一些问题。 D.B 企业的发展几乎与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同步,由此可见,其在服务速度、服务方便性和 价格等方面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 见稿)》,是为了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 B.要消除快递业发展的隐患,既需要良法更需要善治,在更多细节上立体施策、精准发 力,有效地降低社会运行的制度成本。 C.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快递业是传统行业,更是科技产业,在互联网迅速发展 的今天,要依靠科技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D.快递企业对智能产品创新研发的大量投入、绿色环保材料的成本远高于传统材料,是导 致可循环包装在当下难以推广的主要因素。 6.为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快递企业和消费者应做出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沙海一苗树 梁衡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 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 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 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苏东 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 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 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 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 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 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 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 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 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 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这是茫茫沙海 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 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 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
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 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 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 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 草种庄稼。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 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 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 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 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 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 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 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 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 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一一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 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 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 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 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 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 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 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 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用苏东坡笔下的院子和想象中风沙过后官井村的院子相比较,突出了沙漠环境的 恶劣和沙漠生活的艰难。 B.文中连续运用“万亩”“万头”“万元”等数量词,突出官井村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表达了当地村民的自豪之情。 C.村民在治沙过程中留下一些沙丘,是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的表现,体现了保护 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 D.高林树和村民们是改善环境、劳动致富的典范,他们用持续不断的辛勤努力,谱写了奋 斗创造幸福的时代篇章 8.这篇散文的内容具有纪实性,语言具有文学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本文以“沙海一苗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策,字少逸,敦煌人。父同,仕唐,官至容管经略使。策少聪警好学,尤乐章句。居洛 阳敦化里,尝浚甘泉井,得古鼎,耳有篆字曰“魏黄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且又制作奇 巧,同甚宝之。策时在父旁,徐言曰:“建安二十五年,曹公薨,改年为延康,其年十月 文帝受汉禅,始号黄初,则是黄初元年无二月明矣。鼎文何谬欤!”同大惊,亟遣启书室
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 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 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 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 草种庄稼。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2018 年 8 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 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 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 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 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 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 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 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 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 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 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 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 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 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 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 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 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 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二段用苏东坡笔下的院子和想象中风沙过后官井村的院子相比较,突出了沙漠环境的 恶劣和沙漠生活的艰难。 B.文中连续运用“万亩”“万头”“万元”等数量词,突出官井村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表达了当地村民的自豪之情。 C.村民在治沙过程中留下一些沙丘,是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的表现,体现了保护 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 D.高林树和村民们是改善环境、劳动致富的典范,他们用持续不断的辛勤努力,谱写了奋 斗创造幸福的时代篇章。 8.这篇散文的内容具有纪实性,语言具有文学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9.本文以“沙海一苗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张策,字少逸,敦煌人。父同,仕唐,官至容管经略使。策少聪警好学,尤乐章句。居洛 阳敦化里,尝浚甘泉井,得古鼎,耳有篆字曰“魏黄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且又制作奇 巧,同甚宝之。策时在父旁,徐言曰:“建安二十五年,曹公薨,改年为延康,其年十月, 文帝受汉禅,始号黄初,则是黄初元年无二月明矣。鼎文何谬欤!”同大惊,亟遣启书室
取《魏志》展读,一不失所启,宗族奇之,时年十三。未弱冠,落发为僧,居雍之慈恩精庐 颇有高致。唐广明末,大盗犯阙,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及丁家艰,以孝闻 服满,自屏郊薮,一无干进意,若是者十余载,方出为广文博士,改秘书郎。王行瑜帅邠州, 辟为观察支使,带水曹员外郎,赐绯。及行瑜反,太原节度使李克用奉诏讨伐,行瑜败死, 邠州平。策与婢肩舆其亲,南出邠境,属边寨积雪,为行者所哀。太祖闻而嘉之,奏为郑滑 支使,寻以内忧去职。制阕,除国子博士,迁膳部员外郎。不一岁,华帅韩建辟为判官,及 建领许州,又为掌记。天复中,策奉其主书币来聘,太祖见而喜曰:“张夫子且至矣。”即奏 为掌记,兼赐金紫。天祐初,表其才,拜职方郎中,兼史馆修撰,俄召入为翰林学士,转兵 部郎中,知制诰,依前修史。未几,迁中书舍人,职如故。太祖受禅,改工部侍郎,加承旨 其年冬,转礼部侍郎。明年,从征至泽州,拜刑部侍郎、平章事,仍判户部,寻迁中书侍郎。 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乾化 二年秋,卒。所著《典议》三卷、制词歌诗二十卷、笺表三十卷,存于其家。 (节选自《旧五代史·张策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 B.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 适焉/ C.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 焉/ D.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句,章节和句子。也指对古书章节句读进行研究和分析,这里指章句之学。 B.篆字,篆书字体,是汉字字体之一,分为大篆和小篆,汉时多用于庄重场合 C.国子,国子监的简称,朝廷设立的官学,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D.金紫,指金印紫绶,由皇帝颁赐给朝中的重臣,文中以此表明张策位高权重。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策聪明好学,博闻强识。他十三岁旧根据历史事实指出古鼎上文字内容的谬误,父亲 查阅史书后证实了他的说法,族人们对此感到十分惊奇 B.张策孝顺父母,至情至性。父亲去世,他在守丧期满后隐居郊野,十多年都无心功名 出任郑滑支使不久,又因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为母亲守丧 C.张策仕途顺畅,屡受提拔。他出仕后因受太祖赏识,晋升很快,先在地方任判官、掌记 等官职:后又在兵部、工部、礼部等多个重要部门任要职 D.张策情致高尚,著述丰厚。他年轻时在雍州慈恩精庐修行,退休后过着情趣高雅的生活 他曾编写国史,平生著有《典议》、诗词、笺表等作品多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盗犯阙,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 (2)策与婢肩舆其亲,南出邠境,属边寨积雪,为行者所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太白岭王安石 太白巃縱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归鸟语 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取《魏志》展读,一不失所启,宗族奇之,时年十三。未弱冠,落发为僧,居雍之慈恩精庐, 颇有高致。唐广明末,大盗犯阙,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及丁家艰,以孝闻。 服满,自屏郊薮,一无干进意,若是者十余载,方出为广文博士,改秘书郎。王行瑜帅邠州, 辟为观察支使,带水曹员外郎,赐绯。及行瑜反,太原节度使李克用奉诏讨伐,行瑜败死, 邠州平。策与婢肩舆其亲,南出邠境,属边寨积雪,为行者所哀。太祖闻而嘉之,奏为郑滑 支使,寻以内忧去职。制阕,除国子博士,迁膳部员外郎。不一岁,华帅韩建辟为判官,及 建领许州,又为掌记。天复中,策奉其主书币来聘,太祖见而喜曰:“张夫子且至矣。”即奏 为掌记,兼赐金紫。天祐初,表其才,拜职方郎中,兼史馆修撰,俄召入为翰林学士,转兵 部郎中,知制诰,依前修史。未几,迁中书舍人,职如故。太祖受禅,改工部侍郎,加承旨。 其年冬,转礼部侍郎。明年,从征至泽州,拜刑部侍郎、平章事,仍判户部,寻迁中书侍郎。 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 乾化 二年秋,卒。所著《典议》三卷、制词歌诗二十卷、笺表三十卷,存于其家。 (节选自《旧五代史·张策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 焉/ B.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 适焉/ C.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 焉/ D.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 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章句,章节和句子。也指对古书章节句读进行研究和分析,这里指章句之学。 B.篆字,篆书字体,是汉字字体之一,分为大篆和小篆,汉时多用于庄重场合。 C.国子,国子监的简称,朝廷设立的官学,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D.金紫,指金印紫绶,由皇帝颁赐给朝中的重臣,文中以此表明张策位高权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策聪明好学,博闻强识。他十三岁旧根据历史事实指出古鼎上文字内容的谬误,父亲 查阅史书后证实了他的说法,族人们对此感到十分惊奇。 B.张策孝顺父母,至情至性。父亲去世,他在守丧期满后隐居郊野,十多年都无心功名; 出任郑滑支使不久,又因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为母亲守丧。 C.张策仕途顺畅,屡受提拔。他出仕后因受太祖赏识,晋升很快,先在地方任判官、掌记 等官职;后又在兵部、工部、礼部等多个重要部门任要职。 D.张策情致高尚,著述丰厚。他年轻时在雍州慈恩精庐修行,退休后过着情趣高雅的生活; 他曾编写国史,平生著有《典议》、诗词、笺表等作品多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大盗犯阙,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 (2)策与婢肩舆其亲,南出邠境,属边寨积雪,为行者所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太白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 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