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滑2016年第4期【产业经济】空气污染的治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一来自地级市的经验数据黎文靖,郑曼妮(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摘要】本文采用中国地级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和地级市层面的统计数据,分析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研究发现,空气污染转变城市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相关负责人的工作变动。空气质量越差,地区迫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压力,越会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①当地方经济发展压力大时,空气质量并没有给城市带来显著的治理压力和投资决策影响,只有在城市经济发展压力较小时,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才会减少,同时伴随着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增加,以保证当地的空气质量。②当地方空气污染治理压力大时,空气质量越差,城市迫于环保压力,越会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但短期内难以保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从而影响相关责任人员的工作变动。③固定资产投资的减少可以提高空气质量,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没有影响。空气污染通过其治理机制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决策的执行,推动地区绿色发展部署,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和改善空气质量建设,进而有利于生态效益的提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键词]空气污染:治理机制: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16)04-0093-17一、问题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源于“中国式分权”下的地方竞争行为产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3。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要求地方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明确各级有关部门和责任单位的环境污染治理责任:要求各级相关部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的对策措施,将市场化机制引入环境保护领域。因此,在现行强调铁腕治理环境污染、建立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的背景下,研究空气污染的治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考察空气质量对地区相关责任人员的工作变动、投资决策和环保工作的影响,有助于理解空气质量约束下,大气污染防治与[收稿日期]2016-01-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薪酬契约的作用机理与经济后果研究:基于公平性偏好视角的分析”(批准号7137216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生态补偿导向的环境会计研究(批准号14AZD068)。[作者简介】黎文靖(1979—),男,广东茂名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曼妮(1990—),女,广东潮州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黎文靖,电子邮箱:tliwenjing@jnu.edu.cn。93?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中画工嘗瓶濟 20 1 6 年 第 4 期 【 产业 经济 】 空气污染的治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 来 自 地 级 市 的 经 验 数 据 黎 文 靖 , 郑 曼 妮 ( 暨 南大 学 管理学 院 , 广东 广 州 5 1 06 3 2 ) [ 摘要] 本 文 采 用 中 国 地 级 市 的 空 气 质 量 指 数 ( AQI ) 和 地 级 市 层 面 的 统 计 数 据 , 分 析 城 市 空 气 污 染 的 治 理 机 制 及 其作 用 效 果 。 研 究 发 现 , 空 气 污 染 转 变 城 市 的 投 资 决 策 从 而 影 响 相 关 负 责 人 的 工 作 变 动 。 空 气 质 量 越 差 , 地 区 迫 于 保护 和 改 善 环 境 的 压 力 , 越 会 减 少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 加 大 环 境污 染 治 理 投 资 。 进 一 步 分 析 发 现 : ① 当 地 方 经 济 发 展 压 力 大 时 , 空 气 质 量 并 没 有 给 城 市 带 来 显 著 的 治 理 压 力 和 投 资 决 策 影 响 , 只 有 在 城 市 经 济 发 展 压 力 较 小 时 , 地 方 的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才 会 减 少 , 同 时 伴 随 着 环 境 污 染 治 理 投 资 的 增 加 , 以 保 证 当 地 的 空 气 质 量 。 ② 当 地 方 空 气 污 染 治 理 压 力 大 时 , 空 气 质 量 越 差 , 城 市 迫 于 环 保压 力 , 越 会减 少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 增 加 环 境 污 染 治 理 投 资 , 但 短 期 内 难 以 保 证 经 济 发 展 与 环 境 保 护 相 协 调 , 从 而 影 响 相 关 责 任 人 员 的 工 作 变 动 。 ③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的 减 少 可 以 提 高 空 气 质 量 , 而 环 境 污 染 治 理 投 资 对 空 气 质 量 的 改 善 没 有 影 响 。 空 气 污 染 通 过 其 治 理 机 制 影 响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决 策 的 执 行 , 推 动 地 区 绿 色 发 展 部 署 , 加 强 大 气 污 染 治 理 和 改 善 空 气 质 量 建 设 , 进 而 有 利 于 生 态 效 益 的 提 高 , 实 现 经 济 发 展 与 环 境保 护 相 协 调 、 人 与 自 然 和 谐 共 处 。 [ 关键 词 ] 空 气 污 染 ; 治 理 机制 ; 城 市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 环 境 污 染 治 理 投 资 [ 中 图 分 类号] F 1 24 . 5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 章编 号] 1 0 〇6 - 4 8〇 X ( 2 〇 1 6 ) 〇4 - 0 〇9 3 - 1 7 一 、 问 题 提 出 改革 开 放 以 来 , 中 国 的 经济 取得了 巨 大成 就 , 但是源 于 “ 中 国 式 分权 ” 下 的 地 方竞 争行 为 产生 的 粗放式 经济 发展模 式 , 导致 了 严重 的 环境 问 题 日 益严 重 的 环 境 问 题引 起 中 央 政府 的 高度 重视 , 《 国 务 院 关 于 印 发 国 家环 境保 护 “ 十 一 五 ” 规划 的 通 知 》 要 求地方加 大 环境 保 护 力 度 , 明 确 各级有 关 部 门 和责 任单位 的 环 境 污染 治理 责任 ; 要 求各 级 相 关部 门 制 定 应 对 气候 变 化 、 保护 生 态环 境 、 防治 环境 污染 的对策措施 , 将市 场化 机制 引 人 环境 保护 领域 。 因 此 , 在现 行强 调铁腕 治理环境污 染 、 建立 环境保护 市 场化机 制 的 背景 下 , 研究 空气 污 染 的 治理 机制 及其作 用 效果 , 考察 空 气质 量对 地 区 相关 责任 人 员 的 工 作变 动 、 投 资决策 和 环保 工 作 的 影 响 , 有 助 于理 解空 气 质量 约 束 下 , 大气 污 染 防 治 与 [ 收 稿 日 期] 20 1 6 - 0 1 - 1 2 c 基金 项 目 j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金项 目 “ 企业 薪酬 契约 的 作用 机 理 与经 济 后果 研究 : 基 于公平性偏 好视 角 的分 析 ” ( 批 准 号 7 1 372 1 67 ) ; 国 家 社会科学 基金 重 点 项 目 “ 生态 补偿导 向 的 环 境 会计研究 ” ( 批 准号 1 4 AZD06 8 ) 。 [ 作 者 简 介] 黎 文 靖 ( 1 9 79 — ) , 男 , 广 东 茂 名 人 , 暨南 大 学管 理学 院教 授 , 博 士生 导 师 ; 郑 曼 妮 ( 1 990 — ) , 女 , 广 东 潮 州 人 , 暨南 大学 管理学 院硕 士 研究生 。 通 讯 作 者 : 黎 文 靖 , 电 子 邮箱 : t l iwe nj in g@j nu . ed u. c n 。 9 3
黎文靖,郑曼妮:空气污染的治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而找到促进经济发展与保证空气质量的激励效应、作用机制和应对措施,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政策意义。部分研究空气污染作用效果的文献重点考察了其经济后果。基于宏观角度的文献,研究空气污染与引进外资、经济变动和地方环保投人的关系4.5。而基于微观角度的文献更多的是结合心理学、健康学等其他学科理论,研究空气质量对微观经济体投资偏好的影响[6.7。在新制度经济学领域中,研究中国环境污染治理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也日益丰富。其中,基于辖区竞争理论的文献,关注的是体制和财政激励对辖区环境规制行为的影响3.8;较少的文献从内在激励的角度研究环境问题与治理机制的关系1.9。2013年以来,雾霾污染频发严重威胁国计民生,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规定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要求加大污染治理设施投资,推进发展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产业,暂停产能落后地区的重点投资项目的审批。因此,本文采用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指数考察空气污染的治理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污染转变城市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相关负责人的工作变动。这为评价转型时期中央政府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科学治理,厘清地区空气污染治理与经济决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对现有文献也是有益的补充。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1.理论框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形成政府统领、市场驱动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空气污染治理是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政府经济职能,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和外在压力。蔡防等2认为外界的压力和要求需要通过内部的动力机制发挥作用,考虑到《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要求对地方政府环保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规定将“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纳人实绩分析要点,本文将基于经济政绩和环保实绩的地方官员普升机制作为考察地方空气污染治理的内部动力机制。考察中国区域竞争机制的研究中,以周黎安两为代表的普升锦标赛理论成为主流学说,引发了大量基于经济增长业绩角度解释的经验研究1.12)。随着研究的演进和深入,“经济增长业绩影响晋升”假说受到了部分学者的重新审视2-4]。学者们将官员晋升的影响因素从经济增长[拓展到个人效应[12.15]辖区异质性[13.16]和政治网络强度[14,17]等多个维度。例如,罗党论等[12]研究发现,具有高校或高管背景、拥有交流经历、政治生涯表现更好的官员晋升概率更大,但它们不会弱化经济绩效与晋升的关系。杨海生等6认为,被交流到资源票赋好的地区的官员,因为客观条件利于经济绩效的取得,他们更愿意接受并主动开展经济锦标赛的竞争。OpperandBrehml17]基于中国M型组织结构,构建省级领导干部与中央政治局常委之间的“网络关系指数”,并以省委书记一省长为考察对象发现:基于关系网络的晋升在官员变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该指数与普升概率显著正相关,而经济增长对官员晋升无显著影响。目前“政绩论”和“关系论”成为中国地方官员晋升的两大影响因素15.17现有文献围绕上述两个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考虑到中国政治体制安排,政治关系影响官员升迁被学者普遍认同,而经济绩效能否影响官员晋升尚未取得一致结论。目前文献中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还没得到回答,即除了经济业绩与政治关系外,例如环境绩效等其他因素是否会影响到地方官员普升?借助空气质量指数这一独特的指标,本文尝试回答这一问题,以期推进对地方官员晋升理论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并不否认现有理论的解释,也不具体深人讨论哪种理论解释更为准确,仅仅试图在控制已知影响因素基础上,考察空气污染的治理机制,着重分析空气污染与治理机制间的互动途径和作用效果,而这个治理机制就是地方官员普升。94?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 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 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黎 文 靖 , 郑 曼 妮 : 空 气污 染 的 治 理 机 制 及其 作用 效 果 ' 地区 经 济发 展 的 互动 关系 , 从 而找 到 促 进 经济发 展 与 保证 空 气 质量的 激 励效 应 、 作用 机制 和 应 对措 施 , 实 现经 济 与 环境 、 人与 自 然 和 谐共生 , 对于建设 “ 美 丽 中 国 ” 具有 重要 的 实践意义 和 政 策意 义 。 部 分研究 空 气污 染作 用 效 果 的 文 献重 点 考 察了 其经 济后 果 。 基于宏 观角 度 的文 献 , 研究 空 气污 染与 引 进外 资 、 经济 变动 和 地方环保投 入 的 关系 1 4 气 而基 于微 观 角 度 的 文献更多 的 是 结合 心理学 、 健康学 等其 他 学科理 论 , 研究 空 气质量 对微 观经 济体投 资 偏好的 影 响 [W。 在 新 制 度经 济学 领域 中 , 研究 中 国环 境 污染治 理与 地 区 经济发 展关系 的 文 献也 日 益丰 富 。 其 中 , 基于 辖 区 竞争 理论 的 文献 , 关注 的 是 体 制 和 财政 激励 对 辖 区 环境 规 制 行 为 的 影 响 较少 的 文 献从 内 在激 励 的 角 度研究 环境 问 题 与治 理 机制 的 关系 [ ^ 。 20 1 3 年 以 来 , 雾霾 污 染 频发 严重 威胁 国 计民 生 , 国 务 院发 布《 大气 污 染 防治行 动计划 》 , 明 确 规定 政 府 、 企业和 社 会 的 责 任 , 要求 加 大污 染治 理设施 投 资 , 推 进 发 展绿 色建 筑和节 能环 保 产业 , 暂停产 能 落后地 区 的重 点 投 资 项 目 的 审批 。 因 此 , 本 文采 用 中 国 城市 空 气 质量 指数考 察空 气 污 染 的 治理机制 和 作用 效果 , 研究结果 表 明 空 气污 染 转 变城 市 的 投资 决策 从 而影 响 相关负 责人 的 工作变 动 。 这 为评 价转 型时 期 中 央 政府 对地方 经 济 发展 和 环境 保护 的 科学治理 , 厘 清 地区 空 气污 染 治理与 经济 决策 之间 的 关系 提供了 经验证据 , 对现有 文献 也是 有益 的 补充 。 二 、 理论 框 架 与 研 究 假 设 1 . 理论 框 架 《 大气 污染 防 治 行动计划 》 要求形 成政 府统 领 、 市 场 驱动 的 大 气污染 防 治 新 机制 , 空 气污 染治 理 是新 时期转 变 经济发 展方 式 , 改变政 府经 济职 能 , 追 求经 济可 持续 发展 的 新 要求 和 外 在 压力 。 蔡 昉 等[2 ] 认 为 外 界 的 压力 和 要求需 要 通过 内 部 的 动 力 机制 发 挥作 用 , 考 虑到 《 国 家环 境保护 “ 十 一 五 ” 规 划 》 要 求 对地方政府 环保 执行情况进 行评 估 , 作 为 政 绩考 核 的 重要 内 容 , 《 地方党 政领 导 班子 和 领 导 干部综 合考核 评价 办法 ( 试行 ) 》 规定 将 “ 节 能减 排与 环境 保护 ” 纳 人实绩分 析要 点 , 本 文将 基 于经 济 政绩和 环保实 绩 的地 方 官员 晋 升机 制 作 为 考察 地方 空气 污染治 理 的 内 部动 力 机制 。 考察 中 国 区 域竞 争机 制 的 研究 中 , 以 周 黎安 w为 代 表 的 晋 升锦标 赛理 论成为 主流 学说 , 引 发 了 大量基 于 经济 增 长业 绩 角 度 解 释的 经验 研究 [ 1 U2 ] 。 随 着研 究 的 演 进 和 深人 , “ 经济 增 长业 绩影 响 晋 升 ” 假说受 到 了 部分学者 的重 新审 视1 1 2 _ 1 41 。 学 者们 将 官 员 晋 升 的 影响 因 素 从经 济增 长[ 1 1 ] 拓展 到 个 人 效应_5 ] 、 辖 区 异质性 %力 和 政治 网 络强 度 等 多个 维 度 。 例 如 , 罗 党 论等 M研究 发 现 , 具有 高校 或 高管 背景 、 拥 有 交流 经 历 、 政治 生 涯表 现 更好 的 官 员 晋 升 概率 更大 , 但它 们不 会 弱 化 经 济绩 效 与 晋 升 的 关 系 。 杨 海生 等[ 1 6] 认为 , 被交 流 到 资 源禀赋 好的 地 区 的 官员 , 因 为 客 观条件利 于 经 济绩效 的 取 得 , 他们 更愿 意接 受并 主动开 展 经济锦 标赛 的 竞争 。 Opp er a nd B reh m?基于 中 国 M 型组 织结构 , 构 建省 级领导 干部 与 中 央 政治 局 常 委之 间 的 “ 网 络关系 指 数 ” , 并 以 省委 书 记 一省 长 为 考 察对 象发 现 : 基 于关系 网 络 的晋 升在 官员 变更 中 起着 重要 的 作 用 , 即 该指数 与 晋升 概率显 著正 相 关 , 而 经济增 长 对 官员 晋升 无显著 影 响 。 目 前 政绩论” 和 “ 关 系 论 ” 成为 中 国 地 方官 员 晋 升的 两 大影 响 因 素% 1 71 。 现 有文 献围 绕 上述 两个方面 已 经做 了 很 多 工作 , 但考 虑 到 中 国 政 治体制 安排 , 政 治关系 影 响 官员 升 迁 被学 者 普遍 认同 , 而经 济绩效 能 否 影响 官员 晋 升 尚 未取 得一 致 结论。 目 前文献 中 一 个很有 趣 的 问 题 还没 得 到 回 答 , 即 除 了 经济业 绩 与 政治 关系外 , 例 如 环 境绩效等 其他 因 素 是否 会影 响 到 地方官 员 晋 升 ? 借助空 气质 量指 数这一 独特 的 指标 , 本 文尝试 回 答这 一 问 题 , 以 期推 进对 地方 官员 晋 升理论 的 认识 。 值得 注意 的 是 , 本文 并不 否 认现 有理论 的解 释 , 也 不具体深人讨论哪种理论解 释更 为 准确 , 仅 仅试 图 在控 制 已 知 影 响 因素 基础 上 , 考 察空气 污染 的 治理机制 , 着 重 分析 空 气 污染 与治 理 机制 间 的 互 动途 径和 作用 效果 , 而这个治 理机制 就是地 方官 员 晋 升 。 94
中国工业履滑2016年第4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致力于经济建设,对地方官员的提拔标准从以政治表现为主转变成注重经济绩效6]。但是在有限资源约束下地方政府为达到政治竞争目的0]不惜降低环境标准以吸引资本等流动性要素流人3,牺牲地区生态环境谋求短期经济增长。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央政府在2003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转变单纯追求GDP而牺性环境的发展道路,将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情况与干部任用挂钩;“十一五”规划要求强化领导干部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新形势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评价应是官员晋升机制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要点之一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将影响当地官员晋升。另一方面,基于与激励有关的政治经济学行为的分析,地方政府要实现从单纯追求GDP增长到协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职能转变,适应中央节能减排目标和责任的硬约束,需要有内部的动力机制,而晋升正是激励地方政府官员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动力之一。基于上述分析,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会影响当地官员晋升。在此选择空气污染水平来衡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程度,乃至进一步衡量官员的环境业绩,是因为与水污染、土壤污染相比,空气污染具有“全覆盖性”,引发更大的社会关注从而带来更强的环保压力;相比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指标,空气污染指标更易于观察、识别和计量,才能成为上级对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指标。进一步分析空气污染与治理机制之间的互动途径,应该找到联接这两者的有效手段,而这个有效手段又必须满足官员谋取普升的需求。①近期文献逐渐关注民生福利因素对官员普升的影响。陈钊和徐彤[14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要求中央对地方的治理从“为增长而竞争”转变为“为和谐而竞争”的模式。皮建才等认为,引人生产边际污染变量后,居民福利与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强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可见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代表官员经济政绩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提高居民福利、代表官员环境政绩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应该是联结空气污染与官员晋升之间关系的一个关键渠道。②改革开放以来,资本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地方政府通过两个方面对辖区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很强的控制力:一是地方政府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等方式进行投资,成为城市投资的主体:二是地方官员通过行政审批、土地征用、贷款担保等各项政策,干预地方固定资产投资19。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影响当地经济增速,同时也会影响当地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官员政绩考核与晋升。③Wang/9,Wuetal.,郑思齐等[2从环境规制、问责制等方面论证了环境政绩考核对官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行为的影响。由此可以推理出,当地区空气质量较差时,官员迫于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政绩评估考核和环境污染问责的压力,目标函数最大化发生改变,从而重新权衡地区投资策略。那么上述投资策略的作用效果如何?是否能显著改善空气质量?有研究指出,上级政府的环保目标责任制和公众压力迫使地方政府加大环境规制力度和增加环境服务,然而环境质量并没有因此而显著提高9.2]。但更多的研究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可以调控辖区内的资源配置引导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影响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实际运行,如果地方政府致力于改善环境,其效果可能会立竿见影20]。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应该会影响空气质量。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归纳出空气污染的治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框架图(如图1所示)。具体逻辑为:空气污染水平会对地方官员带来环保方面的压力,迫使官员基于有限资源约束在固定资产投资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间做决策。固定资产投资提升经济政绩,削弱环境政绩,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①在此本文隐含一个假设是"经济增长率"与"空气污染程度(增幅)"存在正向关系,中国依赖于生产要素投入,高能耗以及透支环境的经济增长模式决定两者间的正相关关系,相关文献也支持这一结论。此外,本文对经济增速与空气污染程度之间做了实证检验,经验证据与本文的潜在假设相符。95?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中囲工貧鼴濟 20 1 6 年 第 4 期 改革 开放 以 来 , 中 央 政府致 力 于 经济 建设 , 对 地方 官员 的提 拔标 准 从 以政 治 表现 为主 转 变成 注 重经 济绩 效[ | 6> 。 但 是 , 在有 限 资源 约束下 , 地方政 府 为 达 到 政 治竞 争 目 的 ? , 不 惜 降低 环境 标准 以 吸 引 资本等 流动 性要素 流人P ] , 牺 牲地 区 生 态环境 谋 求短期 经 济增 长 ? 。 面 对 日 益严 重 的 环境 问题 , 中 央 政府在 200 3 年 提 出 了 “ 科 学发 展 观 ” , 转 变 单纯 追求 GDP 而牺 牲 环境 的 发 展道 路 , 将 领 导干 部环 保实绩考 核情 况与 干部任 用挂钩 ; “ 十 一 五 ” 规 划 要 求强 化领 导 干部 的 节 能减排 目 标责 任评 价考 核 。 新 形 势下 , 体现 科学 发展 观 的政 绩评价应 是官 员 晋 升机 制 的 一 个 重 要影 响 因 素 , 领 导 干部 环保 实绩 考 核要 点之 一 的 主 要 污染 物减排 总量 将影 响 当 地官 员 晋 升 。 另 一 方 面 , 基 于与 激 励有 关 的 政治 经济 学行 为 的 分析 , 地 方政 府要 实 现从 单 纯追 求 GD P 增 长 到 协调 经 济可 持续 发 展 的 职 能转 变 , 适应 中 央 节 能减 排 目 标和 责任 的 硬 约 束 , 需 要有 内 部 的 动 力 机 制 I 而晋 升 正是 激励 地 方政 府 官员 节 能减 排 、 保 护环境的 动力 之 一 。 基于 上 述分析 , 主要 污 染物 减排 总量 会影 响 当地 官员 晋升 。 在此选择 空气 污 染水 平来 衡量 主要 污染 物排放 程度 , 乃 至进 一 步 衡量官 员 的 环境 业绩 , 是 因 为 与 水污 染 、 土壤 污 染 相 比 , 空 气 污染 具有 “ 全 覆盖 性 ” , 引 发 更大 的 社 会关注 从 而带 来 更强 的 环保 压 力 ; 相 比 水 污染 、 土 壤 污 染 等 指标 , 空 气 污染 指 标 更 易 于观 察 、 识 别 和 计 量 , 才 能 成 为 上 级 对地 方 官 员 的 绩 效 考 核 指 标 。 进 一 步分析 空 气 污 染 与 治 理 机制之 间 的 互动 途 径 , 应 该找到 联接 这两 者 的 有效 手段 , 而这个 有 效 手段 又必须 满 足 官员 谋取晋升 的 需求 。 ①近期文 献逐 渐关注 民 生福 利因 素 对官 员 晋升 的影 响 。 陈 钊 和徐 彤M认为 , 随 着经 济 的发 展 , 实 现社 会福 利 最大 化要 求 中 央 对 地 方的 治理从 “ 为 增 长而 竞 争 ” 转 变为 “ 为 和谐而竞 争 ” 的 模 式 。 皮建才 等i 1 8H人为 , 引 人 生 产边 际污 染变 量后 , 居 民 福 利与 中 央 政府 对地方官 员 的 晋升 激励 强度 呈现 负 相关关系 。 可 见拉 动地 区 经 济增长 、 代表 官员 经济 政绩的 固 定资 产 投资 , 以 及提 高 居 民 福 利 、 代 表 官员 环境 政 绩的 环 境 污染 治理 投 资 , 应该是联 结 空 气 污 染 与 官 员 晋 升之 间 关 系 的 一 个关键渠 道 。 ②改革 开 放 以 来 , 资本 投 资成 为 中 国经 济快速 增 长 的 核 心驱 动力 。 地方 政府 通过 两个 方 面 对辖区 固 定 资产 投 资 形成 很强 的控 制 力 : 一 是 地方 政府 通 过提供 公 共产 品 等方 式进 行投 资 , 成为 城 市投 资 的 主体 ; 二是 地方官员 通过 行政审 批 、 土地 征用 、 贷 款担保 等各项 政 策 , 干预地 方 固 定 资产投 资m。 固 定资 产投 资水平 影 响 当 地 经济 增 速 , 同 时 也会影 响 当 地生 态环境 , 进 而影 响 官员 政绩 考核 与 晋 升 。 ③Wan g f ' Wu et al . ' 郑思 齐等W从环境 规制 、 问 责制 等方面论证了 环境 政绩 考核 对官 员 环 境污染 治理 投资 行 为 的 影 响 。 由 此 可 以 推 理 出 , 当 地 区 空气 质量 较差 时 , 官 员 迫 于经 济和 可持 续发 展政绩 评估 考核 和环境 污 染 问 责 的 压 力 , 目 标 函 数最 大 化发 生改 变 , 从而重 新 权 衡地 区 投 资 策 略。 那 么 上 述投 资 策略 的 作用 效 果 如 何 ? 是 否能 显著改 善 空 气质 量 ? 有 研究 指 出 , 上级 政府 的 环保 目 标 责任制 和 公 众压力 迫 使地方政府 加 大环境 规 制 力 度和 增加 环境 服 务 , 然而 环境 质量 并没 有 因 此 而 显著提 高P , 2 1 ] 。 但 更 多 的研 究认 为 , 中 国 地 方政 府可 以 调控 辖 区 内 的 资源 配置 、 引 导 产业 的 结构 调 整 和 转 型升 级 、 影 响 企 业 ( 特别 是 国 有 企 业 ) 的 实 际 运行 , 如 果 地方 政府致 力 于改 善环 境 , 其效果 可 能会 立竿 见影I 1 , 2 0】 。 因 此 , 固 定 资产投 资 和环境 污 染 治理 投资 应该 会影 响 空 气 质量 。 基 于 以 上分 析 , 本 文 归 纳 出 空 气 污 染 的 治理 机制 及其 作用 效果 框架 图 ( 如 图 1 所 示 ) 。 具体 逻辑 为 : 空 气污 染水 平会对 地方 官员 带来 环保 方面 的 压 力 , 迫使 官员 基于 有 限 资 源约束 在 固 定 资 产 投资 与 环境 污染 治理 投 资 间 做决策 。 固定 资 产 投资 提 升经 济政 绩 , 削 弱 环境政 绩 , 而 环境 污染 治理投资 ① 在 此 本 文 隐 含 一 个 假 设 是 “ 经 济 增 长 率 ” 与 “ 空 气 污 染 程 度 ( 增 幅 ) ” 存 在 正 向 关系 , 中 国 依 赖 于 生 产 要 素投 人 、 高 能 耗 以 及 透 支环 境 的 经 济 增 长 模式 决定两 者 间 的 正 相 关 关系 , 相 关 文 献 也 支持 这一 结 论 。 此 外 , 本 文 对 经 济 增速 与 空 气污 染 程 度 之 间 做 了 实证检 验 , 经 验证 据 与 本 文 的 潜 在 假设 相 符 。 95
黎文靖,郑曼妮:空气污染的治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提升环境政绩,但因对固定资产投资有挤出效应而影响经济政绩,这两方面的政绩共同影响官员的治理动机(晋升机会),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反过来影响空气质量。1V经济政绩固定资产投资N环保压力空气污染治理动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环境政绩K图1空气污染的治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的理论框架资料来源:作者绘制。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地方政府对地区大气质量负责,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政府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解决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作为政府代理人的官员会在经济绩效和环保绩效之间做出怎样的权衡?基于“维护市场的经济联邦制"理论的文献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源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23。然而,空气污染具有外溢效应,能够在地区之间传递(跨境污染问题,TransboundaryPollutionProblems)图,地方官员是否有动力去关注他们的不作为给周边区域强加的污染成本问题?当政府面临激烈的辖区经济竞争时,官员是否会为了政治利益而栖牲环境效益?以上一些问题尚无答案,本文拟在空气污染治理压力的背景下,基于图1框架分析空气污染治理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效果,这有助于理解政治、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2.研究假设陶然等3认为中国政府对干部的考繁选拨重视五个方面:德、能、勤、绩、廉。其中的“绩”即为工作实绩。如果空气质量能体现官员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实绩,那么其将成为官员晋升的影响因素。《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中的“年度目标相关数据分析内容”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评价包括“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而污染治理的公共产品性质需要政府承担治理污染的主要责任。地区空气污染,直接反映出当地政府的环保治理不力,也间接表明地区走的是类似西方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区域经济不能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当地官员的政绩评价。因此,地区空气质量越差,官员越难以得到晋升。罗党论等12)基于政权合法性和政权权威的视角认为,由于官员能力指标难以量化,社会公众和官僚系统中的其他官员与被提拔的官员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给被提拔官员贴上“精英”标签的做法可以缓解这种信息不对称,体现官员可持续发展政绩的地区空气质量可以成为政治精英令人信服的指标之一。主要原因在于:①2003年以来,API(AirPollutionIndex,空气污染指数)在全年85%以上的天数小于等于100(及其他指标)的城市将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这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最高荣誉,有利于被授予该称号的城市官员被公众认为是环保先锋模范的政治精英。②地区空气质量关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在污染越严重的地区,公众环境关注度越高[20.2],空气质量通过影响人们的心情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向。因此,拟普升的官员任职地区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正是用来塑造其政治“精英”形象的“标签”,这不仅体现党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执政理念,也反映出上级选拨官员的合理合法性,而且关乎公众的切身生存发展利益。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96?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黎 文靖 , 郑 曼妮 : 空 气 污 染 的治 理 机 制 及 其作 用 效 果 提升 环境 政绩 , 但 因 对 固 定资 产投 资 有挤 出 效 应 而影 响 经 济政绩 , 这 两方 面 的 政绩共 同影 响 官员 的 治理动机 ( 晋 升机会 此 外 , 固 定资产 投资 和 环境 污染治 理投资 反 过来影 响 空气 质量 。 r I  ̄ ̄-— ^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3 经 济 政绩 \ 空 气 污染 环 保压力 < V ^ 治 理动 机 ^ \ 环 境 污染 治 理 投 资 4 环 境 政绩 ^ 1 图 1 空 气污染 的治 理 机制 及 其作 用 效果 的 理论框架 资 料 来源 : 作 者 绘制 。 中 国 的 《 环境保 护 法 》 和 《 大 气污 染 防 治 法》 要 求 地方 政府 对地 区 大气 质量 负 责 , 加大 对大 气 污 染防 治的 财政投 人 。 政府 既 要保 持经 济增长 , 又要 解决 日 益 严重 的 污染 问 题 , 作 为 政府 代理人 的 官 员 会 在经济 绩效和 环 保绩效 之间 做 出 怎 样 的 权衡 ? 基于 “ 维护市 场 的 经济 联邦制 ” 理论 的 文献 认为 , 中 国 经济 的 高 速增长 源 于 地方政 府之 间 的竞 争 然 而 , 空 气污 染具有外 溢效 应 , 能 够在地 区 之 间 传递 ( 跨 境 污 染 问 题 , Tra ns bo und ar y Po ll ut i on Pro bl em s ) M , 地 方官 员 是否 有动 力 去关 注他 们 的 不 作 为 给 周 边 区 域强 加 的 污染 成本 问 题 ? 当 政府 面 临 激烈 的 辖 区经 济竞 争时 , 官员 是否会为 了 政治利 益 而牺牲环境 效 益? 以 上一 些问 题 尚 无答案 , 本 文 拟在 空 气 污 染治 理压力 的 背景 下 , 基 于图 1 框 架 分 析空 气污染 治 理 的动 力 机 制 及其作用 效果 , 这有助 于理 解 政治 、 经济 、 环境 三 者之 间 的 关系 , 促 进 可 持续 发展 。 2. 研 究假设 陶 然 等?认为 中 国 政 府对干 部 的 考察选 拔重视 五个方面 : 德 、 能 、 勤 、 绩 、 廉 。 其 中 的 “绩 ” 即 为 工 作实 绩 。 如果 空 气质 量 能体现 官员 在 环境 治理 方面 的 工 作实绩 , 那 么 其将成 为 官 员 晋 升 的 影 响 因 素 。 《 地方党政领导 班子 和 领导 干部综 合考 核评 价办法 ( 试行 ) 》 中 的 “ 年度 目 标 相关数据 分 析 内 容 ” 要求 “ 可持续发 展 ” 的 政绩评价包括 “ 节能减 排 与 环境 保护 ” 。 而 污染 治 理 的 公共产 品 性 质需 要 政 府 承担 治 理 污染 的 主要 责任 。 地 区 空 气 污染 , 直接 反 映 出 当 地政府 的 环保治 理不 力 , 也 间 接表 明 地 区 走 的 是类 似西 方 国 家 “ 先发展后 治理 ” 的 道路 , 区 域经 济不 能协调 可 持续发 展 , 进而 影 响 当地 官员 的 政绩评价 。 因 此 , 地 区 空气 质量越差 , 官员 越 难 以 得 到 晋 升 。 罗 党论 等M基于政权合 法性 和 政 权权 威 的 视角 认为 , 由 于 官员 能力 指标 难 以 量化 , 社会公 众和 官僚系 统 中 的 其 他官 员 与被 提拔 的 官 员 之 间 存在 严 重 的 信息 不 对称 , 而 给被 提拔 官 员 贴 上 “ 精英 ” 标签 的做 法可 以 缓解 这种 信息 不对称 , 体 现官 员 可持 续 发展政 绩的 地 区 空 气 质量 可 以 成 为 政 治精 英令 人信 服 的 指 标之一 。 主 要 原 因在 于 : ①200 3 年 以来 , API ( Ai r Pol l ut i o n Index , 空气 污染 指数 ) 在 全年 8 5 % 以上 的 天数小 于 等于 1 00 ( 及 其他 指标 ) 的 城 市将 被授 予 “ 国 家环 境保 护 模 范城 市 ” 。 这 是 中 国 环境保护 的 最高 荣誉 , 有利 于被授予该称 号 的城 市 官员 被 公众 认为 是环 保先锋 模 范 的 政治 精 英 。 ②地 区 空 气 质量关乎社 会公 众 的 切 身 利益 , 在 污染 越严重 的 地 区 , 公众环境 关注 度越 高A2 1 ] , 空 气质 量通过 影 响 人们 的 心情进 而影 响 人们 的 行 为\ 因 此 , 拟 晋升 的 官员 任 职地 区 的 “ 国 家环境保 护 模 范城 市 ” 称 号 , 正是 用来 塑 造其政治 “ 精 英 ” 形 象 的 “ 标 签 ” , 这 不仅体现 党 坚持 科学 发展 观 和走 可 持续 发展道 路的 执政 理念 , 也反 映 出 上 级选拔 官 员 的合 理合法性 , 而 且关乎公 众的切 身 生存 发展 利 益 。 基 于以 上 分析 , 本文 提出 : 9 6
中国工业履滑2016年第4期假设1:空气污染对治理机制产生压力。空气质量越差,官员晋升概率越低。考察空气污染及其治理机制的互动途径一一固定资产投资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需要分析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对这两者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多采用环境库茨涅兹曲线来解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Grossman andKrueger-2提出的,他们发现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环境质量先随经济增长而变差,当到达拐点后,才会出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情况。国内的研究结论认为中国尚未达到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拐点州,目前的经济增长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公共选择理论假设政府利益集团是自利效用极大化者,官员作为一个地区的政府代理人,具有自身的目标函数,希望能做出最好的政绩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8。因此,官员要在先忽略地区空气质量的承载能力、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短期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发展政绩,与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可持续发展政绩之间做出权衡。“组织管理”观点认为,组织绩效源于个体行为对激励决策权和预算资源的响应6。基于“中国式分权”角度的文献从财政分权和环境分权的角度对地方政府的环保决策和治理预算进行分析认为,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且能够跨境传递8,即便是增加了周边区域的污染成本,地方政府也会缺乏治理污染的动力,甚至产生“逐底竞争”(RacetotheBottom)。然而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政治体制,集权体现在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监督和考核力度加大3,通过立法和各项规定要求地方政府对地区环境负责,环境问责制度迫使地方政府在空气质量差时,减少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特别是污染项目)的审批,同时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而从晋升激励的角度分析,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也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把环境保护和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加人官员的政绩考核中。面空气质量不仅影响官员的环境政绩考核,也与国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生产的边际污染也会影响居民福利8。因此,当空气质量变差时,官员在绩效考核与政治激励的推动下,会减少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特别是污染项目),并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改善和治理地区环境,以较高的环境政绩和群众满意度弥补经济绩效的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空气质量越差,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加。正如前文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但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国中国经济的增长过分依赖生产要素投人的惯性生产率的提高缺之驱动因素,工业发展带来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的负面效应,对环境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也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基于环境规制角度的文献普遍认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执法和监督提高地区的生态效率8,通过影响企业投资偏好实现雾霾脱钩闪。因此,延续假设2的观点,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反过来能改善空气质量,保证官员的环保政绩。此外,Wuetal.反向推理认为,有关环境改善的投资,应该可以立刻或者在几年后提高空气质量: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中国过去十年在环境改善方面的投资甚少,正是当前空气质量问题严峻的重要原因。相关研究的经验证据也表明,环境治理措施显著提高地区的环境质量!.2,因此,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加反过来能提高空气质量和官员的环保政绩。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分析,本文提出:假设3: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加,空气质量提高。三、研究样本与数据1.样本选择选择2006一2013年中国114个地级市的空气质量指数和城市官员晋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共97?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 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 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 1 6 年 第 4 期 假设 1 : 空 气 污染 对治 理机制 产生 压力 。 空气 质量越 差 , 官员 晋 升概率越低 。 考察 空 气 污染及 其治 理机 制 的互 动途 径— 固 定 资 产 投资 和 环境 污 染治 理投 资 , 需要 分析 经 济增 长 和环境 污染之 间 的关 系 。 对 这两 者关系 的 研究 , 国 内 外学 者大 多采 用环境 库茨 涅兹 曲 线来 解 释 。 环境 库兹涅 茨 曲 线是 美 国 经 济学家 Gro ss man and Krueg e i ^提 出 的 , 他们 发 现 经济 增 长 和 环境 污染 之 间 存在 倒 U 型 关系 , 环 境 质量 先 随经济 增 长 而变 差 , 当 到 达 拐点 后 , 才 会 出 现 经济 增 长与 环 境保 护 “ 双赢 ” 的 情况 。 国 内 的研究结论 认为 中 国 尚 未达 到 环境 库 茨涅 兹 曲 线 的 拐 点 目 前的 经 济 增长 会导致环境 污染 加剧 。 公 共选 择理论 假设 政府利 益集 团 是 自 利效 用极 太化者 , 官员 作为 一 个地 区 的政 府 代理人 , 具有 自 身 的 目 标 函数 , 希望 能做出 最好 的政绩来 实现 自 身 效用 最大 化M。 因 此 , 官 员 要在 先 忽 略地 区 空气 质量 的 承 载能力 、 通过 固 定 资 产 投 资拉动 短期 经 济增 长 、 提 高经 济 发展政 绩 , 与 加大 环境 污 染 治理投 资 、 改 善空气 质量 、 提 高 可持 续发 展政绩 之 间 做 出 权 衡 。 “ 组织 管理 ” 观点认为 , 组 织绩效 源 于个 体行 为 对 激励 、 决策 权 和 预算 资 源 的 响 应% 基于 “ 中 国 式 分权 ” 角度 的 文献从 财政 分权 和 环境 分权 的 角 度 对地 方政 府 的 环保 决策 和 治 理预 算进 行分 析认 为 , 由 于 环境 污染 具有 显 著 的 外溢 效应 , 且 能 够跨 境传 递' 即便 是 增加 了 周 边 区 域 的 污 染 成本 , 地 方政府 也会 缺乏 治理 污染 的 动 力 , 甚至产 生 “ 逐底 竞争 ” ( Ra c e to t he Bot t o m ) 1 3 1 。 然 而 中 国 是一 个 中 央 集权 , 地 方分权 的 政治体制 , 集 权体现在 对 地方 政府 环境 治理 的 监 督 和 考核 力 度 加 大I 通过 立法 和 各项 规定要 求 地方政 府对地 区 环境负 责 , 环境 问 责 制 度 迫使 地方 政府 在 空 气质 量差 时 , 减 少 对 固 定 资 产 投 资项 目 ( 特别 是 污染 项 目 ) 的 审 批 , 同 时 加 大环 境 污染 治理 投 资 。 而 从 晋 升激 励 的 角 度分 析 , 随 着科学 发 展观 和 建设和谐社 会理念 的 提 出 , 中 央 政府 对地 方官 员 的 绩效考核 也从 单 纯追 求经 济 增长 转变 为实 现社会 福 利 最 大 化 , 把环 境保 护和 群众满 意度 等 指标 加 入官员 的 政绩 考核 中 。 而空 气 质量 不 仅 影 响 官员 的 环 境政 绩 考 核 , 也 与 国 民 的 生 活 息 息 相 关 , 生 产 的 边 际污 染 也 会影 响 居 民 福 利 因 此 , 当 空气 质量 变差时 , 官员 在绩效 考 核与 政 治激励 的推 动下 , 会减 少审 批 固定 资产 投资 项 目 ( 特别 是污 染项 目 ) , 并 加 大环 境 污 染 治理投 资 , 改 善 和 治理地 区 环境 , 以 较 高 的 环境 政 绩和 群 众 满意 度弥补 经济绩效 的 不 足 。 基 于此 , 本文 提 出 : 假设 2 : 空 气 质量 越差 , 地 区 的 固定 资产 投 资 减 少 , 环境 污染治 理投 资增加 。 正 如 前 文 所 述 , 改革 开 放 以 来 , 中 国 取 得 巨 大 的 经 济 成 就 , 但 粗 放式 经 济 发 展模 式导 致了 严重 的 环境 问 题[3 】 , 中 国 经济 的 增长 过 分依赖 生产 要素 投入 的 惯性 , 生 产率 的 提高 缺 乏 驱 动 因 素 , 工业 发 展 带来 高污染 、 高 消耗 、 低 效率的 负 面效应 , 对环 境形 成 了 很 大 的 压力 ' 也 即 , 固 定 资产 投资 的 增 加 在 拉动 经济增 长 的 同 时 , 带来 了 空 气 污 染 的 日 益严 重 。 基于 环境 规制 角 度 的文 献普 遍认为 , 地方政 府 可 以通 过执 法和 监 督提 高地 区 的 生态效 率' 通过 影 响 企业 投 资 偏好 实现 雾霾 脱钩 因 此 , 延 续 假设 2 的观点 , 地 区 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反 过来能改善空 气质量 , 保证官员 的 环保政绩 。 此外 , Wu e t a l 乃 反 向 推理 认为 , 有关环 境 改善 的 投资 , 应该可 以 立 刻 或 者在 几年 后 提 高 空 气质量 ; 如 果确 实如 此 , 那 么 中 国 过 去十 年在环 境改善方面 的 投资甚 少 , 正 是 当前空气 质量 问 题严峻 的 重要 原 因 。 相关研究的 经验证 据也表 明 , 环境 治理措施 显 著提 高地 区 的 环境 质量[ “2 0〗 , 因 此 , 地 区 环 境污染 治 理投 资增 加反 过来 能提 高空 气 质量 和 官 员 的环保政绩 。 基于上 述两 方面 的 分析 , 本 文提 出 : 假设 3 : 地 区 的 固定 资 产 投资减 少 , 环 境污 染治 理投 资增加 , 空 气 质量 提高 。 三 、 研 究 样 本 与 数 据 1 . 样本选 择 选 择 2006 — 20 1 3 年 中 国 1 1 4 个地 级市 的 空 气 质量指 数 和 城 市官员 晋 升数 据作 为研究样 本 , 共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