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恒压频比控制方式(之一) E气隙磁链在每相定子中的 感应电动势。 Eg/1 难实现,加定子电压补 偿的目标,改善低速性能。 U1/f1 机械特性非线性 口E2/f1=K Eg/f,=K 然而,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是难以直 接控制的,当电动势值较高时,可以 0 忽略定子绕组的漏磁阻抗压降,而认 为定子相电压U1≈Eg,则Ufi=K
三种恒压频比控制方式(之一) ◼ Eg/f1=K ◼ U1/f1=K ◼ E2/f1=K Eg气隙磁链在每相定子中的 感应电动势。 难实现, 加定子电压补 偿的目标,改善低速性能。 机械特性非线性 Eg /f1=K 0 U f 然而,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是难以直 接控制的,当电动势值较高时,可以 忽略定子绕组的漏磁阻抗压降,而认 为定子相电压 U1 ≈ Eg,则:U1/f1=K
三种恒压频比控制方式(之一) 2 N Eg/=K 01 11 U1/f1=K 口E2/f1=K 2 补偿定子压 降后的特性 3 13 T灬,△nn与频率无关,机械特性平行,硬度相同, 类似于直流电动机的降压调速,属于恒转矩调速
Tmax,Dnm与频率无关,机械特性平行,硬度相同, 类似于直流电动机的降压调速,属于恒转矩调速。 三种恒压频比控制方式(之一) ◼ Eg/f1=K ◼ U1/f1=K ◼ E2/f1=K O n n0N n03 n02 n01 1N 11 12 13 1N 11 12 13 补偿定子压 降后的特性
三种恒压频比控制方式(之二) U1定子相电压 (忽略定子电阻损耗) Eg/K 易实现, U1/f1=K 但低速时效果差, 口E2/f1=K 机械特性非线性 加定子电压补偿的U1/f1=K U1/f1=K 0
U1定子相电压 (忽略定子电阻损耗) 易实现, 但低速时效果差, 机械特性非线性。 三种恒压频比控制方式(之二) ◼ Eg/f1=K ◼ U1/f1=K ◼ E2/f1=K U1/f1=K 加定子电压补偿的U1/f1=K 0 U f
三种恒压频比控制方式(之二) 1N>m1>m12>m13 ■E=K 01 U1/f1=K 口E2/f1=K2 补偿定子压 降后的特性 03 O f1接近额定频率时,Tm变化不大,f1的降低, T变化较大,在低速时甚至拖不动负载
f1接近额定频率时,Tmax变化不大 ,f1的降低, Tmax变化较大,在低速时甚至拖不动负载。 三种恒压频比控制方式(之二) ◼ Eg/f1=K ◼ U1/f1=K ◼ E2/f1=K Te O n n0N n03 n02 n01 1N 11 12 13 1N 11 12 13 补偿定子压 降后的特性
三种恒压频比控制方式(之二) b—带定子压降补偿 E。/f=K U1/f1=K a一无补偿 口E2/f1=K IN 图6-1恒压频比控 实际上U1/f1=常数,由于频率很低时定子电阻损耗 相对较大,不可忽略,故必须进行定子电压补偿
实际上U1/f1=常数, 由于频率很低时定子电阻损耗 相对较大,不可忽略,故必须进行定子电压补偿。 三种恒压频比控制方式(之二) ◼ Eg/f1=K ◼ U1/f1=K ◼ E2/f1=K O Us f 1 图6-1 恒压频比控制特性 UsN f 1N a —无补偿 b —带定子压降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