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剑阁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答题,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卷上,要求字迹清楚书写工整。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 (12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慰藉(j1) 稗官(bai) 怃然 (wu) 溘然长逝(ke) B.伉俪(kang) 漫溯(s) 勾当 (gou) 妍媸毕露(chi) C.福祉(zhi) 口讷(na) 崔嵬 清风夜唳(1) D.饿殍(piao) 赧然(nan) 咨嗟 胼手胝足(zh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正规 步入正轨 见 真知卓见 应用 应运而生 不肖子孙 孝治裕 C.隐晦 毫不隐讳 健全法制 不法富 指责 无可指摘 富余人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美国军方近日宣布将对台出售“爱国者”导弹等先进武器,这种危言危 行严重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必将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B.大冬会上,伴随着《长江》悠扬的旋律,张丹、张昊在冰场上近乎完美 地完成了三周抛跳、捻转三周等动作。场外的观众们则作壁上观,大声为他们加 油 C.西南联大的风流,就像魏晋风度一样,令后人景仰。这风流包含了不党 不官、人格独立、敢于批判的铮铮风骨,沉潜专注、甘于奉献、光风霁月的谦谦 风度 D.2010年,干旱、地震、强降雪等天灾频繁袭扰,在这多事之秋,全国人 民众志成城,共同应对,显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广大消费者对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 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B.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牵动着每一个购房者的神经,也受到了中央的 关注,自今年年初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防范金融风险 C.2010年春晚人气最旺的当属解散多年又重聚的小虎队。“小虎队”这个 演唱组合的名字,对80后的年轻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是他们青春岁月所 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 D.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 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四川省剑阁中学 2012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笔答题,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卷上,要求字迹清楚书写工整。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第 Ⅰ 卷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慰藉(jí) 稗官(bài) 怃然 (wǔ) 溘然长逝(kè) B. 伉俪(kàng) 漫溯(sù) 勾当 (gōu) 妍媸毕露(chi) C. 福祉(zhi) 口讷 (nà) 崔嵬 (wei) 清风夜唳(lì) D. 饿殍(piǎo) 赧然(nǎn) 咨嗟 (zi) 胼手胝足(zh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正规 步入正轨 卓 见 真知卓见 B.应用 应运而生 不 孝 不肖子孙 C.隐晦 毫不隐讳 法 治 健全法制 D.指责 无可指摘 富 裕 富余人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美国军方近日宣布将对台出售“爱国者”导弹等先进武器,这种危言危 行严重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必将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B.大冬会上,伴随着《长江》悠扬的旋律,张丹、张昊在冰场上近乎完美 地完成了三周抛跳、捻转三周等动作。场外的观众们则作壁上观,大声为他们加 油。 C.西南联大的风流,就像魏晋风度一样,令后人景仰。这风流包含了不党 不官、人格独立、敢于批判的铮铮风骨,沉潜专注、甘于奉献、光风霁月的谦谦 风度。 D.2010 年,干旱、地震、强降雪等天灾频繁袭扰,在这多事之秋,全国人 民众志成城,共同应对,显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广大消费者对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 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B.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牵动着每一个购房者的神经,也受到了中央的 关注,自今年年初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防范金融风险。 C.2010 年春晚人气最旺的当属解散多年又重聚的小虎队。“小虎队”这个 演唱组合的名字,对 80 后的年轻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是他们青春岁月所 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 D.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 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打开中国画的天地,在烟云腾迁、古木逶迤之后,总有一种幽幽的寒意。明 文徵明说:“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中国画 家又爱画寒林,秋日的疏木,冬日的枯槎,春日的老芽初发,都被笼上了一层寒 王维就是大量以寒入画的画家,也可以说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将雪景作为主 要表现对象的画家,《宣和画谱》卷十著录的王维雪景图就有26幅。在唐代, 开创泼墨之体的王洽的画,也使人有“云霞卷舒,烟雨惨淡”之感;另一位水墨 创始人项容,其作《寒松漱石图》,也表现出对荒寒境界的重视。五代时,荒寒 趣味成了山水画家的自觉审美追求。生于南方的董源,画作重秋的高远和冬的严 凝之境,使得他在少雪之乡而多画雪,于温润之地而多出冷寒 宋代山水画家得荒寒骨气的,最可称范宽、郭熙二人,范的雪景足称高格, 从其《雪景寒林图》中,可见雪意中混莽而又荒寒的韵味;而郭特工山水寒林, 于营丘寒林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清代黄公望以苍莽、王蒙以细密、吴镇以阴沉 湿漉的气氛,共筑冷的世界;如王蒙的《夏日山居图》,写夏山之景,丝毫没有 浓郁葱茏之感,相反使人感到阴沉冷寂,气氛苍莽 中国画的荒寒韵味,也体现在其他画科。在竹画中,竹的寒痕冷意素为画界 所重,如吴镇自题竹画云:“亭亭月下阴,挺挺霜中节,寂寂空山深,不改四时 叶。”画梅又以墨梅、雪梅为尚,如扬补之的墨梅,清气冷韵,令人绝倒,黄庭 坚以“嫩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许之。菊画也不忘求冷追寒,画史中有所谓冷 菊之称。 中国画对于荒寒的推重,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将荒寒作为一种审美趣尚 喜欢作寒景,出寒意,使得雪景屡出,寒林叠现;二是将荒寒作为典型气氛,不 仅于雪景寒林中寻其荒寒寂寥之趣,也给不同的题材笼上寒意:三是将荒寒作为 最高境界,绘画境界有多种,而荒寒雄视众境之巅。鉴于荒寒感在中国画中的独 特位置,它理应成为探讨中国画民族特色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 (选自朱良志《论中国画的荒寒境界》,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荒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荒寒是中国画所推崇的一种审美观,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家都喜欢画雪景, 同时画春夏秋冬的山林之景,也会点染一种幽幽的寒意。 B.唐朝王维、王洽、项容三位画家都以寒入画,在绘画艺术的天地独树 帜,对中国画荒寒特色的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C.山水画家们从五代开始,虽然画的题材不同,画的时空迥异,但荒寒趣 味成了自觉的审美追求。 D.荒寒在中国画中有独特的位置,它是构成中国画民族特色的不可忽视的 因素,本文从情趣、风格、境界三个方面来探讨其精髓 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王维诗歌的特色,他也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 喜欢画雪景的画家,《宣和画谱》就收录其大量雪景图。 B.《寒松漱石图》重冬的严凝之境,因为董源生于南方,过于追求荒寒趣 味,使得他在少雪之乡有而多画雪,于温润之地而多出冷寒 C.一些山水画在雪景寒林中笼上典型的荒寒气氛的同时又极富个性,如宋 清两代的画或高格,或灵奇,或苍莽,或细密,或阴沉湿漉
二、(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打开中国画的天地,在烟云腾迁、古木逶迤之后,总有一种幽幽的寒意。明 文徵明说:“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中国画 家又爱画寒林,秋日的疏木,冬日的枯槎,春日的老芽初发,都被笼上了一层寒 意。 王维就是大量以寒入画的画家,也可以说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将雪景作为主 要表现对象的画家,《宣和画谱》卷十著录的王维雪景图就有 26 幅。在唐代, 开创泼墨之体的王洽的画,也使人有“云霞卷舒,烟雨惨淡”之感;另一位水墨 创始人项容,其作《寒松漱石图》,也表现出对荒寒境界的重视。五代时,荒寒 趣味成了山水画家的自觉审美追求。生于南方的董源,画作重秋的高远和冬的严 凝之境,使得他在少雪之乡而多画雪,于温润之地而多出冷寒。 宋代山水画家得荒寒骨气的,最可称范宽、郭熙二人,范的雪景足称高格, 从其《雪景寒林图》中,可见雪意中混莽而又荒寒的韵味;而郭特工山水寒林, 于营丘寒林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清代黄公望以苍莽、王蒙以细密、吴镇以阴沉 湿漉的气氛,共筑冷的世界;如王蒙的《夏日山居图》,写夏山之景,丝毫没有 浓郁葱茏之感,相反使人感到阴沉冷寂,气氛苍莽。 中国画的荒寒韵味,也体现在其他画科。在竹画中,竹的寒痕冷意素为画界 所重,如吴镇自题竹画云:“亭亭月下阴,挺挺霜中节,寂寂空山深,不改四时 叶。”画梅又以墨梅、雪梅为尚,如扬补之的墨梅,清气冷韵,令人绝倒,黄庭 坚以“嫩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许之。菊画也不忘求冷追寒,画史中有所谓冷 菊之称。 中国画对于荒寒的推重,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将荒寒作为一种审美趣尚, 喜欢作寒景,出寒意,使得雪景屡出,寒林叠现;二是将荒寒作为典型气氛,不 仅于雪景寒林中寻其荒寒寂寥之趣,也给不同的题材笼上寒意;三是将荒寒作为 最高境界,绘画境界有多种,而荒寒雄视众境之巅。鉴于荒寒感在中国画中的独 特位置,它理应成为探讨中国画民族特色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选自朱良志《论中国画的荒寒境界》,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荒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荒寒是中国画所推崇的一种审美观,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家都喜欢画雪景, 同时画春夏秋冬的山林之景,也会点染一种幽幽的寒意。 B.唐朝王维、王洽、项容三位画家都以寒入画,在绘画艺术的天地独树一 帜,对中国画荒寒特色的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C.山水画家们从五代开始,虽然画的题材不同,画的时空迥异,但荒寒趣 味成了自觉的审美追求。 D.荒寒在中国画中有独特的位置,它是构成中国画民族特色的不可忽视的 因素,本文从情趣、风格、境界三个方面来探讨其精髓。 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王维诗歌的特色,他也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 喜欢画雪景的画家,《宣和画谱》就收录其大量雪景图。 B.《寒松漱石图》重冬的严凝之境,因为董源生于南方,过于追求荒寒趣 味,使得他在少雪之乡有而多画雪,于温润之地而多出冷寒。 C.一些山水画在雪景寒林中笼上典型的荒寒气氛的同时又极富个性,如宋 清两代的画或高格,或灵奇,或苍莽,或细密,或阴沉湿漉
D.吴镇的竹画、扬补之的墨梅以及菊画中的冷菊均能体现荒寒韵味,黄庭 坚用“嫩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一语加以称赞。 7.根据本文信息,下列诗词意境与画家们的审美趣尚不吻合的一项是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 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鞬趣杀重耳。重耳逾垣, 宦者逐斩其衣祛。重耳遂奔狄。 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 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 乃使宦者履鞬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 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 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十二乘,重 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 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 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 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 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 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 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 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 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 ″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 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 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 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 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 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 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 多附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 固:坚持 B.重耳安 之 于享受
D.吴镇的竹画、扬补之的墨梅以及菊画中的冷菊均能体现荒寒韵味,黄庭 坚用“嫩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一语加以称赞。 7.根据本文信息,下列诗词意境与画家们的审美趣尚不吻合的一项是 (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三、(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 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 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 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 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 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 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 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十二乘,重 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 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 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 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 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 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 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 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 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 "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 "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 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 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 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二 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 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 多附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 固:坚持 B.重耳安 之 安:安 于享受
C.穷而来 穷:贫 此穷当 D.重耳谢不敢 谢:辞谢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的一项是( ①献公使宦者履趣杀重耳 ②饥而从野人乞食 ③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 ④醉重耳,载以 ⑤过曹,曹共公不礼 ⑥成王厚遇重耳,重耳 甚卑 A.①②⑤ B ②④⑥ C.①③⑤ 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骊姬进谗言,重耳未向献公告别就逃到蒲城,被追杀时又逃到狄: 惠公即位后,又被追杀,只得逃往齐国。 B.重耳逃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他很好的待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 送给他十二匹马。桓公死后,因齐国内乱,重耳被迫离开齐国 C.重耳逃到出国后,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节对待他。当楚成王问他回晋 国后怎样回报时,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国将领子玉。 晋惠公死去后,晋国的几位大夫劝说重耳回晋国。在逃亡十九年后,重 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 第Ⅱ卷 四、(23分) 11.把文中画横线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 佐,盍往乎 (2)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 之 12.阅读下列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 李煜
C.穷而来 此 穷:贫 穷 D.重耳谢不敢 当 谢:辞谢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的一项是 ( ) ①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 ②饥而从野人乞食 ③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 ④醉重耳,载以 行 ⑤过曹,曹共公不礼 ⑥成王厚遇重耳,重耳 甚卑 A.①②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骊姬进谗言,重耳未向献公告别就逃到蒲城,被追杀时又逃到狄; 惠公即位后,又被追杀,只得逃往齐国。 B.重耳逃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他很好的待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 送给他十二匹马。桓公死后,因齐国内乱,重耳被迫离开齐国。 C.重耳逃到出国后,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节对待他。当楚成王问他回晋 国后怎样回报时,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国将领子玉。 D.晋惠公死去后,晋国的几位大夫劝说重耳回晋国。在逃亡十九年后,重 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 第 Ⅱ 卷 四、(23 分) 11.把文中画横线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 佐,盍往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 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12.阅读下列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 识干戈? 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①。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 泪对宫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 【注】①沈腰潘鬓消磨:《南史·沈约传》载“约与徐勉素善……(约)言 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后以“沈腰”作腰肢减瘦的代称。潘岳《秋 兴赋》“斑鬓发以承弁(帽子)兮”,后以“潘鬓”代头发斑白。 (1)两首词在整体构思上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 (2)辛词自许为“壮词”,其“壮”体现在哪些方面?试作赏析。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5分) (1)黄鹤高飞尚不得 过 李白《蜀 道难》) (2) 千金散 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天地 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4)谨庠序之教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5)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 作 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 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 它给你安安静静地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 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 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 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 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①。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 泪对宫娥!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 【注】①沈腰潘鬓消磨:《南史•沈约传》载“约与徐勉素善……(约)言 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后以“沈腰”作腰肢减瘦的代称。潘岳《秋 兴赋》“斑鬓发以承弁(帽子)兮”,后以“潘鬓”代头发斑白。 (1)两首词在整体构思上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 (2)辛词自许为“壮词”,其“壮”体现在哪些方面?试作赏析。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5 分) (1)黄鹤高飞尚不得 过, 。(李白《蜀 道难》) (2) ,千金散 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3) ,天地一 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4)谨庠序之教,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5)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 作 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 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 它给你安安静静地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 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 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 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