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 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 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 辽的契丹族、建立金的女真族、建立元的蒙古族及建立清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 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 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 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 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 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孑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髙尚的 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 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 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 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 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 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 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 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 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 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 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 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 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 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 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 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 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 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 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四川省南充市 2017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 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 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 辽的契丹族、建立金的女真族、建立元的蒙古族及建立清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 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 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 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 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 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 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 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 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 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 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 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 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 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 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 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 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 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 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 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 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 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 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 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 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人民日报》2016年03月25日) 1.下列对中华礼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 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B.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 同中华礼制,都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身,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 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所称颂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都体现了中华礼制 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的内在精神 B.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自然会包含一些糟粕,但这并不影响 其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的趋势。 C.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礼记》进一步提出的“时为大”都 在一定程度上证明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 D.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因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 评,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 3.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 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 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 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 C.本文第四段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及其对于今天构建“和谐世界”的意 义,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 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 身的不是,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袁隆平:农校里走出来的科学家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 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平,祖居江西德安县。幼年正值“9·18”事变, 日本侵华,给童年的袁隆平心里留下了深深的民族创伤。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 实,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 袁隆平在学习中不愿死记硬背,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 的理解。1949年,袁隆平在南京中大附中读完高中。当时,考什么大学,学什 么专业,成为了全家议论的焦点。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 了极大的兴趣。慈善的母亲让孩子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 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1953年夏,大学生活结束后,袁隆平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
(《人民日报》2016 年 03 月 25 日) 1.下列对中华礼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 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 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B.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 同中华礼制,都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身,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 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所称颂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都体现了中华礼制 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的内在精神。 B.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自然会包含一些糟粕,但这并不影响 其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的趋势。 C.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礼记》进一步提出的“时为大”都 在一定程度上证明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 D.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因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 评,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 3.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 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 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 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 C.本文第四段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及其对于今天构建“和谐世界”的意 义,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 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 身的不是,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袁隆平:农校里走出来的科学家 20 世纪 60 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 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 1930 年 9 月 7 日出生于北平,祖居江西德安县。幼年正值“9•18”事变, 日本侵华,给童年的袁隆平心里留下了深深的民族创伤。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 实,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 袁隆平在学习中不愿死记硬背,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 的理解。1949 年,袁隆平在南京中大附中读完高中。当时,考什么大学,学什 么专业,成为了全家议论的焦点。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 了极大的兴趣。慈善的母亲让孩子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 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1953 年夏,大学生活结束后,袁隆平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教学期 间,他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自己听、写、阅读外文的能力,可以不带字典阅读 英、俄文资料。进校第二年,他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硏组,教授作物栽培、遗传育 种的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 小单位一一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生 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 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 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 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 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1959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也是他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 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 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 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 点名堂来。1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 密结合。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 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 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 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 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 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 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1960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在育种方法上他由采 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课题上来。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 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 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 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 败育株。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 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 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 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 套关。 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 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 的农业科技成果 (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略有删改)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教学期 间,他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自己听、写、阅读外文的能力,可以不带字典阅读 英、俄文资料。进校第二年,他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作物栽培、遗传育 种的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 小单位——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生 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 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 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 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 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1959 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也是他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 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 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 10 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 “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 点名堂来。10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 密结合。 50 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 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 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 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 径。 60 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 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 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 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1960 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在育种方法上他由采 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课题上来。从 1964 年在稻田中发现天 然雄性不育株,到 1966 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 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 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1970 年 11 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 败育株。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 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 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 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 套关。 在 19 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 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 的农业科技成果。 (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袁隆平(开场白):我现在还有两个愿望,一是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2010 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 主特人:您对学农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 袁隆平:我建议,学农的大学生要到实验田里去,电脑等先进设备很重要,但在 电脑和书本里是种不出水稻的。希望他们联系实际,多到实验田里走一走、看 看。(电视片《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 ②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 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青少 年科技博览》)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袁隆平在教学上积极进取,执教外浯,效果良好,他并不满足,还刻苦自学 英语、俄语,不断提髙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不带字典轻松阅读英 俄文资料。 B.在教学中,袁隆平认真钻研解决问题,备课时经常自问自答,有时还走出课 堂,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认为教师只有把问题钻得又深又透,才能 把课讲好。 C.袁隆平获悉国外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于是 他大胆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于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第 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D.袁隆平将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 系”配套关,充分表现出他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品格。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中学阶段的袁隆平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有着极大 的兴趣。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农门”。 B.袁隆平教学认真,肯下苦功夫,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从植物体的最小构造 单位,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都 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 C.袁隆平尽管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 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他也不得不中止科学研究 D.袁隆平教学中,建议学农的大学生不要沉溺于电脑和书本之中,电脑和书本 对水稻种植帮助不大,要多到实验田里去。要多联系实际 E.袁隆平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这得益于他在长期教学中所积累的知 识和农业生产买践经验,同时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做到了教学、生产 科研的密切结合 6.作为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不仅深受中国人的爱戴,还被外国人誉为“杂文 水稻之父”那么,你心目中的袁隆平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马婆的悲伤 马婆从妹家岀来,眼泪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流。那么要强爱面子的马婆,面对路人 诧异的目光视若不见。仲秋的微雨浸润着马婆规整的套装,马婆的心凌乱成泥 马婆没有回家。她穿过两个十字路口拐进了龙泉湖公园,蹒跚地上了湖边八角亭
【相关链接】 ①袁隆平(开场白):我现在还有两个愿望,一是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 2010 年实现大面积亩产 900 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 主特人:您对学农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 袁隆平:我建议,学农的大学生要到实验田里去,电脑等先进设备很重要,但在 电脑和书本里是种不出水稻的。希望他们联系实际,多到实验田里走一走、看一 看。(电视片《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 ②1999 年 10 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 CCD 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青少 年科技博览》)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袁隆平在教学上积极进取,执教外浯,效果良好,他并不满足,还刻苦自学 英语、俄语,不断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不带字典轻松阅读英、 俄文资料。 B.在教学中,袁隆平认真钻研解决问题,备课时经常自问自答,有时还走出课 堂,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认为教师只有把问题钻得又深又透,才能 把课讲好。 C.袁隆平获悉国外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于是 他大胆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于 1966 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第一 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D.袁隆平将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 系”配套关,充分表现出他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品格。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中学阶段的袁隆平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有着极大 的兴趣。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农门”。 B.袁隆平教学认真,肯下苦功夫,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从植物体的最小构造 单位,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都 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 C.袁隆平尽管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 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他也不得不中止科学研究。 D.袁隆平教学中,建议学农的大学生不要沉溺于电脑和书本之中,电脑和书本 对水稻种植帮助不大,要多到实验田里去。要多联系实际。 E.袁隆平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这得益于他在长期教学中所积累的知 识和农业生产买践经验,同时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做到了教学、生产、 科研的密切结合。 6.作为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不仅深受中国人的爱戴,还被外国人誉为“杂文 水稻之父”那么,你心目中的袁隆平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马婆的悲伤 马婆从妹家出来,眼泪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流。那么要强爱面子的马婆,面对路人 诧异的目光视若不见。仲秋的微雨浸润着马婆规整的套装,马婆的心凌乱成泥。 马婆没有回家。她穿过两个十字路口拐进了龙泉湖公园,蹒跚地上了湖边八角亭
马婆斜靠在亭柱上,不知不觉收住了眼泪。过往的岁月就在马婆静静的呆坐里浮 出了水面。 马婆还是马嫂的时候,精力全部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从幼儿的益智类训练开始, 到剑桥英语、到奥数培优、到解题速效……正规不正规的培训班,只要不与正课 冲突,马嫂都推着儿子上。马哥虽不太支持,可为了儿子的将来,只好认了。 儿子大学毕业去美国深造时,马婆费尽心机说服他留在了国外。之后,马婆和马 爷就成了亲朋好友羡慕的对象。尤其是马婆的妹妹。她的儿子成绩不太好,毕业 后留在了本地。妹妹一生气就开骂,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 根汗毛都比不上 只有马婆知道,她和马爷过得是什么日子。每天早上一起床,马爷就打开电视, 整天不让关。他说这样可以逼逼屋里的冷气。马婆嘴上不说,心里也难受。她 觉得自己虽然有儿子,可常年过得却是没儿子的生活。马婆整晚整晚睡不着,睡 不着就想儿子,就想如何证明自己有儿子。半月后马婆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马 婆不再随随便便穿衣服了。就连上菜场也是整齐的套装,昂首挺胸,微微地趾高 气扬。马爷说她,马婆硬硬地回嘴,我和那些没儿子人不一样,我有儿子,儿子 在国外,怎么着也得给他充充面子。马爷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滑出眼眶。 儿子去国外后,马婆很少再与马爷争吵。用马婆的话说,这老东西辛苦了一辈子, 到头来连儿子的面都难见,我得让他享享福。马爷没有享福的命,儿子在美国定 居不到两年,他就失去了健康。一开始马婆没太当回事。等她知道不好时,马爷 的腿已经不太听使唤了。马爷犯病是在早上,等办好住院手续时已经到了下午三 点多。好在马爷是轻微的脑梗,没耽误多大事。躺着输液的马爷,看到其他病人 都有小辈陪着,羨慕得眼里几乎迸出血来。他一忍再忍,最后还是张大嘴巴哀嚎 起来。马婆又累又急又尴尬,边向同屋的病人和家属道歉边劝马爷。劝着劝着自 己也忍不住哭起来。好在外甥及时赶到,止住了他们的哭声。 马爷出院后腿稍能走动,右胳膊和右手却失了灵活。马婆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 除了监督马爷进行自我煅炼外,就是不停地帮他按摩恢复。马婆渐渐地瘦了,由 原来的一百四十多斤瘦到了一百一十斤。马爷看着难受,有时忍不住骂儿子。马 婆却不依,你知道啥,儿子不是没孝心,他在国外生活压力大,也难。马婆出门 买菜仍旧穿戴整齐,昂首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 斜靠在亭柱上的马婆不知不觉坐了一个小时。仲秋的微雨打湿了她的后背,马婆 这才想起该给马爷做饭了。马婆小心地下了八角亭,走出了龙泉湖。 平静下来的马婆又想起她从妺妹家出门时的情景。今天是妺妺的六十大寿。饭后, 妺妹当着她的面又骂起了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一根 汗毛都比不上!外甥喝多了酒,大着舌头回嘴,妈,你老……真是……身在福中 不知福……你一点……都不知道,我大姨和……大……姨夫的苦。外甥媳妇忙岔 开了话。大姨,怎么不让姨夫来,就两站的路,来热闹热闹多好。马婆强忍着将 落的泪说,对了,我得回去给他做饭了。外甥媳妇跑去厨房给马婆打包现成菜时, 马婆挣脱妺妺的手就出来了。等外甥媳妇追出来,马婆已经走了二十多米远。听 到喊声,马婆没敢回头,她怕自己满脸的泪吓坏年轻人。 马婆擦了擦眼睛,迎着仲秋的微雨向家走去。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倒下,她还 要照顾马爷,她还得撑起这个家。马婆规整的套装和灰白的头发在人行道上摇曳, 如枝头瑟缩在秋风中的老叶。 (选自《当代短篇小说集》,有删改)
马婆斜靠在亭柱上,不知不觉收住了眼泪。过往的岁月就在马婆静静的呆坐里浮 出了水面。 马婆还是马嫂的时候,精力全部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从幼儿的益智类训练开始, 到剑桥英语、到奥数培优、到解题速效……正规不正规的培训班,只要不与正课 冲突,马嫂都推着儿子上。马哥虽不太支持,可为了儿子的将来,只好认了。 儿子大学毕业去美国深造时,马婆费尽心机说服他留在了国外。之后,马婆和马 爷就成了亲朋好友羡慕的对象。尤其是马婆的妹妹。她的儿子成绩不太好,毕业 后留在了本地。妹妹一生气就开骂,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 一根汗毛都比不上! 只有马婆知道,她和马爷过得是什么日子。每天早上一起床,马爷就打开电视, 一整天不让关。他说这样可以逼逼屋里的冷气。马婆嘴上不说,心里也难受。她 觉得自己虽然有儿子,可常年过得却是没儿子的生活。马婆整晚整晚睡不着,睡 不着就想儿子,就想如何证明自己有儿子。半月后马婆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马 婆不再随随便便穿衣服了。就连上菜场也是整齐的套装,昂首挺胸,微微地趾高 气扬。马爷说她,马婆硬硬地回嘴,我和那些没儿子人不一样,我有儿子,儿子 在国外,怎么着也得给他充充面子。马爷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滑出眼眶。 儿子去国外后,马婆很少再与马爷争吵。用马婆的话说,这老东西辛苦了一辈子, 到头来连儿子的面都难见,我得让他享享福。马爷没有享福的命,儿子在美国定 居不到两年,他就失去了健康。一开始马婆没太当回事。等她知道不好时,马爷 的腿已经不太听使唤了。马爷犯病是在早上,等办好住院手续时已经到了下午三 点多。好在马爷是轻微的脑梗,没耽误多大事。躺着输液的马爷,看到其他病人 都有小辈陪着,羡慕得眼里几乎迸出血来。他一忍再忍,最后还是张大嘴巴哀嚎 起来。马婆又累又急又尴尬,边向同屋的病人和家属道歉边劝马爷。劝着劝着自 己也忍不住哭起来。好在外甥及时赶到,止住了他们的哭声。 马爷出院后腿稍能走动,右胳膊和右手却失了灵活。马婆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 除了监督马爷进行自我煅炼外,就是不停地帮他按摩恢复。马婆渐渐地瘦了,由 原来的一百四十多斤瘦到了一百一十斤。马爷看着难受,有时忍不住骂儿子。马 婆却不依,你知道啥,儿子不是没孝心,他在国外生活压力大,也难。马婆出门 买菜仍旧穿戴整齐,昂首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 斜靠在亭柱上的马婆不知不觉坐了一个小时。仲秋的微雨打湿了她的后背,马婆 这才想起该给马爷做饭了。马婆小心地下了八角亭,走出了龙泉湖。 平静下来的马婆又想起她从妹妹家出门时的情景。今天是妹妹的六十大寿。饭后, 妹妹当着她的面又骂起了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一根 汗毛都比不上!外甥喝多了酒,大着舌头回嘴,妈,你老……真是……身在福中 不知福……你一点……都不知道,我大姨和……大……姨夫的苦。外甥媳妇忙岔 开了话。大姨,怎么不让姨夫来,就两站的路,来热闹热闹多好。马婆强忍着将 落的泪说,对了,我得回去给他做饭了。外甥媳妇跑去厨房给马婆打包现成菜时, 马婆挣脱妹妹的手就出来了。等外甥媳妇追出来,马婆已经走了二十多米远。听 到喊声,马婆没敢回头,她怕自己满脸的泪吓坏年轻人。 马婆擦了擦眼睛,迎着仲秋的微雨向家走去。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倒下,她还 要照顾马爷,她还得撑起这个家。马婆规整的套装和灰白的头发在人行道上摇曳, 一如枝头瑟缩在秋风中的老叶。 (选自《当代短篇小说集》,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