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第II卷 (非单项选择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27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拓荒/拓本 畜养/蓄意 门槛/僭越执拗/拗断 B.摒除/摈弃 胡诌/刍议 拾遗/汤匙谬种/纰缪 C.纤夫/光纤 陶俑/佣金 伺机/伺候瞥见/蹩脚 D.扉页/绯闻 踹开/揣摩 茄克/夹缝藩篱 /吐蕃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勾通贸然哈密瓜雍容华贵挑肥拣瘦 B.歉收跟贴 炷香披星戴月明火执仗 C.番茄博弈金刚钻谈笑风生细水常流 D.博弈账簿亲和力得陇望蜀坐壁上观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入夏以来,长江、黑龙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 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B.天目山山脉险峻多姿,龙飞凤舞,峰峦叠翠,古木葱茏,有奇岩怪石之 险,有流泉飞瀑之胜,是爱好山水的人士流连忘返的去处。 C.在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时,10岁的英国女孩蒂利凭借着她从地理课上 学到的风浪知识,说服父母和100多名游客撤离海滩,终于使大家与这场灭顶之 灾失之交臂。 D.“中国好声音”节目不仅形式编排引人入胜,而且几乎每一个歌手的歌 声都打动着评委,让他们常常忍不住拍案而起,甚至感动得流下热泪。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报道,上海家化与沪江日化都产生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两家企业均 存在未披露的采购销售关联交易及累计3000万元资金拆借关联交易。 B.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路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 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 面难免会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近日,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空气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雾霾对人 们健康的影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一时间,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备受青睐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基因革命与伦理 选择 在生物经济时代,基因不是金钱,但胜过金钱。洛克菲勒大学有一条 肥胖基因,售价高达2000万美元。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已有2000个“功能已 知的基因”被授予专利。这样,受谴责的“基因专利”便获得公认,迫使人们改 变原来的伦理观念,不得不参加“基因争夺战”。因为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是 有限的,毕竟只有6万—10万个。每当一个基因获专利,就等于少了一个基因
四川省南充市 2014 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单项选择题),第 II 卷 (非单项选择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共 27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拓荒/拓本 畜养/蓄意 门槛/僭越 执拗/拗断 B.摒除/摈弃 胡诌/刍议 拾遗/汤匙 谬种/纰缪 C.纤夫/光纤 陶俑/佣金 伺机/伺候 瞥见/蹩脚 D.扉页/绯闻 踹开/揣摩 茄克/夹缝 藩篱 /吐蕃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勾通 贸然 哈密瓜 雍容华贵 挑肥拣瘦 B. 歉收 跟贴 一炷香 披星戴月 明火执仗 C. 番茄 博弈 金刚钻 谈笑风生 细水常流 D. 博弈 账簿 亲和力 得陇望蜀 坐壁上观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入夏以来,长江、黑龙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 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B.天目山山脉险峻多姿,龙飞凤舞,峰峦叠翠,古木葱茏,有奇岩怪石之 险,有流泉飞瀑之胜,是爱好山水的人士流连忘返的去处。 C.在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时,10 岁的英国女孩蒂利凭借着她从地理课上 学到的风浪知识,说服父母和 100 多名游客撤离海滩,终于使大家与这场灭顶之 灾失之交臂。 D.“中国好声音”节目不仅形式编排引人入胜,而且几乎每一个歌手的歌 声都打动着评委,让他们常常忍不住拍案而起,甚至感动得流下热泪。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报道,上海家化与沪江日化都产生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两家企业均 存在未披露的采购销售关联交易及累计 3000 万元资金拆借关联交易。 B.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路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 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 面难免会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近日,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空气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雾霾对人 们健康的影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一时间,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备受青睐。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基因革命与伦理 选择 在生物经济时代,基因不是金钱,但胜过金钱。洛克菲勒大学有一条 肥胖基因,售价高达 2000 万美元。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已有 2000 个“功能已 知的基因”被授予专利。这样,受谴责的“基因专利”便获得公认,迫使人们改 变原来的伦理观念,不得不参加“基因争夺战”。因为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是 有限的,毕竟只有 6 万—10 万个。每当一个基因获专利,就等于少了一个基因
于是,人们为了专利而抢夺基因。特别是我国的基因资源,常常无偿地被国外掠 夺,丧失知识产权,连当事人也不知道。因此,我们只有参与竞争去争取。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每个人的基因有99.9%是相同的,说明人类大家 庭所有成员的统一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另有0.1%是不同的,说明每个成员 的差异性,是人与人又有不一样的依据。这种差异并非表明基因有优劣之分,所 有的基因都是平等的,各有各的用处,即便是缺损的基因,也有其特殊功能, 数白种人(约为1%—5%)在一个基因中,有31个核苷酸的缺陷,使之能抵抗艾 滋病病毒的感染。因此,依据人类基因的统一性,应该人人平等,不应有基因歧 视;依据人类基因的差异性,应该尊重个人权利,享有基因隐私权,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测定人类基因的全部DNA序列,最终 破译人体的遗传密码,提示人类生命的奥秘。一旦完全掌握了人体遗传密码,就 意味着人类同时获得了重新设计自己的能力。由此引发“伦理炸弹”:人要代替 上帝创造人吗?基因也会如同零件一样而被任意组装成“品牌婴儿”吗?人还 能称之为人吗?人的尊严在哪里?人性又在哪里? 人不是上帝,也没有上帝,只能靠自己掌握自己前进的方向,再也不能 等待自然的恩赐。虽然人类处于自然进化的顶层,但并非尽善尽美,而且自然的 进化十分缓慢。现在,世界各地的不育现象成为严重问题,却又被世界人口大幅 度增长所掩盖。同时,人工智能促进机器智能逼近人类智能的发展,生物工程加 速其他物种的人工进化。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特别是不加速智力的人工进化 在不远的将来,就会遭遇人造新物种和机器高智能的双重挑战,难免优胜劣汰。 人类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得将基因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智力技 术,对人进行基因设计,特别是脑的设计,展现人的价值,尤其是高智能的价值。 这种高智能价值,正是伦理选择的依据。(选自《基因革命与伦理选择》,有删 节) 5.下列关于“基因争夺战”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和有悖伦理观念,被授予专利的基因受到人们的谴责。 B.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有限,为了专利而抢夺基因的现象不可避免 C.我国的基因资源常常无偿地被掠夺,我们也参与获取基因专利的竞争。 D.人类抢夺基因,是因为基因在生物经济时代,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能成为“对人进行基因设计”理由的一项( A.加速智力的人工化,以应对人造新物种和机器高智能的挑战 B.人类并不尽善尽美,而且自然的进化十分缓慢。 C.破译人体的遗传密码,提示人类生命的奥秘。 D.人类将基因技术与智能技术相结合,可以创造人脑高智能的价值。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的基因有99.9%是相同的,可见人类具有统一性;只有0.1%是不同的, 可见人和人是有差异的。所有的基因都是平等的,各有各的功能 B.约为1%一5%的白种人的某一个基因中有31个核苷酸的缺陷,是其能抵抗艾 滋病病毒感染的原因。 C.所谓“伦理炸弹”,就是指人们以伦理观念为武器,对“重新设计自己”是 否符合伦理的质疑。 D.对人进行基因设计,虽造福人类,但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对基 因技术的使用必须作出严格限制 三、(6分,每小题3分)
于是,人们为了专利而抢夺基因。特别是我国的基因资源,常常无偿地被国外掠 夺,丧失知识产权,连当事人也不知道。因此,我们只有参与竞争去争取。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每个人的基因有 99.9%是相同的,说明人类大家 庭所有成员的统一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另有 0.1%是不同的,说明每个成员 的差异性,是人与人又有不一样的依据。这种差异并非表明基因有优劣之分,所 有的基因都是平等的,各有各的用处,即便是缺损的基因,也有其特殊功能。少 数白种人(约为 1%—5%)在一个基因中,有 31 个核苷酸的缺陷,使之能抵抗艾 滋病病毒的感染。因此,依据人类基因的统一性,应该人人平等,不应有基因歧 视;依据人类基因的差异性,应该尊重个人权利,享有基因隐私权。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测定人类基因的全部 DNA 序列,最终 破译人体的遗传密码,提示人类生命的奥秘。一旦完全掌握了人体遗传密码,就 意味着人类同时获得了重新设计自己的能力。由此引发“伦理炸弹”:人要代替 上帝创造人吗?基因也会如同零件一样而被任意组装成“品牌婴儿”吗?人还 能称之为人吗?人的尊严在哪里?人性又在哪里? 人不是上帝,也没有上帝,只能靠自己掌握自己前进的方向,再也不能 等待自然的恩赐。虽然人类处于自然进化的顶层,但并非尽善尽美,而且自然的 进化十分缓慢。现在,世界各地的不育现象成为严重问题,却又被世界人口大幅 度增长所掩盖。同时,人工智能促进机器智能逼近人类智能的发展,生物工程加 速其他物种的人工进化。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特别是不加速智力的人工进化, 在不远的将来,就会遭遇人造新物种和机器高智能的双重挑战,难免优胜劣汰。 人类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得将基因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智力技 术,对人进行基因设计,特别是脑的设计,展现人的价值,尤其是高智能的价值。 这种高智能价值,正是伦理选择的依据。(选自《基因革命与伦理选择》,有删 节) 5.下列关于“基因争夺战”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 A.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和有悖伦理观念,被授予专利的基因受到人们的谴责。 B.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有限,为了专利而抢夺基因的现象不可避免。 C.我国的基因资源常常无偿地被掠夺,我们也参与获取基因专利的竞争。 D.人类抢夺基因,是因为基因在生物经济时代,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能成为“对人进行基因设计”理由的一项( ) A.加速智力的人工化,以应对人造新物种和机器高智能的挑战。 B.人类并不尽善尽美,而且自然的进化十分缓慢。 C.破译人体的遗传密码,提示人类生命的奥秘。 D.人类将基因技术与智能技术相结合,可以创造人脑高智能的价值。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人的基因有 99.9%是相同的,可见人类具有统一性;只有 0.1%是不同的, 可见人和人是有差异的。所有的基因都是平等的,各有各的功能。 B.约为 1%—5%的白种人的某一个基因中有 31 个核苷酸的缺陷,是其能抵抗艾 滋病病毒感染的原因。 C.所谓“伦理炸弹”,就是指人们以伦理观念为武器,对“重新设计自己”是 否符合伦理的质疑。 D.对人进行基因设计,虽造福人类,但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对基 因技术的使用必须作出严格限制。 三、(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 煕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 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 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 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 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 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 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 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 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 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 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 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 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 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 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 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 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 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诊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 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 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 且近乎! 选自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 有删节 【注】①赵公:赵(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 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 御史”之称。②僦:雇佣③拊循:抚慰,安抚④绥辑:安抚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具:措施 B.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佐:弥补 C.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如:好像 D.计官为不足用也 计:考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 蚓无爪牙之 B忧其且流亡也 臣死且不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9 题。 越州赵公①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 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 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 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 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 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 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 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 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 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 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 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 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 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 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 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③,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 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 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 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 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 且近乎! ——选自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 有删节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 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 御史”之称。②僦:雇佣③拊循:抚慰,安抚④绥辑:安抚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具:措施 B.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佐:弥补 C.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如:好像 D.计官为不足用也 计:考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 蚓无爪牙之 利 B 忧其且流亡也 臣死且不避
C是岁尽五月而止 吾尝终日而思 D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第II卷(共123分) 四、(31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2)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 11.曾巩作《越州赵公救灾记》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作答。(4分) 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划10处)(5分)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 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 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 而不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13.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回答问题。(8分) 归燕诗 张九龄①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 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 相猜。 【注】①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李林甫等毁谤,玄宗渐 渐疏远张九龄。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张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 这年秋天并赠予李林甫。 (1)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海燕的哪些行为?表现了燕子的什么神态?请简要概括 (分) (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子无良媒。(《诗经·氓》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 子《劝学》) (3)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二章》) (4)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5) 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6)谨庠序之教, 。(《寡人之于国也》) (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8)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218题。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C 是岁尽五月而止 吾尝终日而思 矣 D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第 II 卷(共 123 分) 四、(31 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2)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 11.曾巩作《越州赵公救灾记》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作答。(4 分) 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划 10 处)(5 分)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 之 不 足 者 补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为 而不 恃,功成 而不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13.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回答问题。(8 分) 归燕诗 张九龄①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 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 相猜。 【注】①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李林甫等毁谤,玄宗渐 渐疏远张九龄。公元 736 年(开元二十四年),张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 这年秋天并赠予李林甫。 (1)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海燕的哪些行为?表现了燕子的什么神态?请简要概括。 (4 分) (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 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 6 小题)(6 分) (1) ,子无良媒。(《诗经·氓》)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 子《劝学》) (3)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二章》) (4)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5) ,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6)谨庠序之教, 。(《寡人之于国也》) (7)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8)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五、(2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 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 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 有眼地念出开场白 吃一仙一桃一一口,不一吃一烂一杏一满筐!仙桃只 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 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 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 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 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 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 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 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 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 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 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 回答:“髙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 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 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 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 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 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 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 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 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 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 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 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 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 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 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 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 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本文选 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2005 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 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 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 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 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 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 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 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 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 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 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 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 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 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 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 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 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 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 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 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 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 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 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 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 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 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 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 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 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 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 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 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 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本文选 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