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18版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专业 18 版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I》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软件工程I(Sofware Engineering课程编号:520855 学分:2学分 学时:总学时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3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讨论学时:0其他学时:0 课程负责人:宋巍 一、课程简介 1.概述 《软件工程》是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在整个软件工程的背 景下介绍需求工程知识,主要内容包括需求工程的基础知识、软件需求的基础理论、常用的 需求获取方法与技术、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常用的需求分析模型与建模技术、需求管理知 识和初步的需求工程过程管理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软件开发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需求获取能力、需求 分析、建模能力,提高学生的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的素养。 "Software engineering I"i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related majors. This course knowledge in the sofware engineering including the basic theory of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and software requirements.comm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requirements acquisition,requirements analysis models and modeling techniques,requirements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preliminary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process management knowledge.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At the same time.it cultivates students'ability of requirement acquisition. requirement analysis and modeling.and improves students quality of softwarerequiremen analysis and design.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关注软件的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对软件需求工程和软件的设计方法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让学生理解需求工程工作可能给后继 软件项目工作带来的影响,理解软件开发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入的了解软件需求领域 的各项方法、技术与工具。 本课程的目标包括: 课程目标1:理解软件需求工程及其各个活动,以及与需求工程相关的软件“工程性” 课程目标2:掌握常用的需求工程技术,包括需求获取方法和技术、需求分析方法和技 术,能够应用多种方法与技术获取需求,完成需求分析、目标分析、用例分析等建模工作, 组织并完成复杂系统的各项需求工程工作。 课程目标3:掌握常用的需求规格说明技术,能够使用形式化、半形式化和非形式化技
《软件工程 I》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软件工程 I (Software Engineering I) 课程编号:5208551 学 分:2 学分 学 时:总学时 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32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讨论学时:0 其他学时:0 课程负责人:宋巍 一、课程简介 1. 概述 《软件工程 I》是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在整个软件工程的背 景下介绍需求工程知识,主要内容包括需求工程的基础知识、软件需求的基础理论、常用的 需求获取方法与技术、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常用的需求分析模型与建模技术、需求管理知 识和初步的需求工程过程管理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软件开发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需求获取能力、需求 分析、建模能力,提高学生的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的素养。 "Software engineering I" i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related majors. This course introduces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knowledge in the context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cluding the basic theory of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and software requirements, comm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requirements acquisition, requirements analysis models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preliminary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process management knowledge.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cultivates students' ability of requirement acquisition, requirement analysis and modeling, and improves students' quality of software requirement analysis and design. 2. 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关注软件的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对软件需求工程和软件的设计方法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让学生理解需求工程工作可能给后继 软件项目工作带来的影响,理解软件开发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入的了解软件需求领域 的各项方法、技术与工具。 本课程的目标包括: 课程目标 1:理解软件需求工程及其各个活动,以及与需求工程相关的软件“工程性”。 课程目标 2:掌握常用的需求工程技术,包括需求获取方法和技术、需求分析方法和技 术,能够应用多种方法与技术获取需求,完成需求分析、目标分析、用例分析等建模工作, 组织并完成复杂系统的各项需求工程工作。 课程目标 3:掌握常用的需求规格说明技术,能够使用形式化、半形式化和非形式化技
术为不同类型系统表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编写完整的软件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 课程目标4:理解常用的需求确认与验证技术,能够根据标准确认需求,如可行性、清 晰性和无 义性 课程目标5:陶治爱国主义者情操,端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扬协作精神,树立正 确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训练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激发学习动力。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22 24 4.4 7.2 8.1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误程目标4 二、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安排 所有支撑的毕 章节名称 知识点 学时教学目标* 业要求指标点 备注 看求在软件开发中的 重要性:软件需求工程 阅读参考文献 第一章软件 概述:需求工程的特 2 2.2 [wiegers 需求工程导论 目标1 8.1 2003]: 性:需求工程师的识 要求 复习题1.2,1.3 需求的概念和原理:需 求的类型:需求的层 第二章需求 复习题2.1, 次:器求开发的思路: 2 2.3:思考题: 基础 目标1 2.2 优秀需求的特性:常见 案例题2.1 需求错误分析 需求工程过程:各项需 求工程活动细节:需求 2.2 复习题3.2: 第三章需求 工程的迭代特性:需求 工程过程 2 目标1 8.1 思考题3.2, 工程过程企业案例研 3.4 第四章需求 需求获取活动过程:需 目标2、3 2.4 复习题4.2: 求获取的常见问题和 2 获取概述 7.2 思考题4.3 困难:需求获取的特性 问题分析:目标分析: 2.4 第五缅日 业务过程分析:建立解 目标2、3、 复习题5.4, 7.2 513. 的前景与范围 决方案:前景和范围文 2 案例题5.3,5.7 档:
术为不同类型系统表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编写完整的软件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 课程目标 4:理解常用的需求确认与验证技术,能够根据标准确认需求,如可行性、清 晰性和无二义性。 课程目标 5:陶冶爱国主义者情操,端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扬协作精神,树立正 确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训练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激发学习动力。 表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2.2 2.4 4.4 7.2 8.1 课程目标1 √ √ 课程目标2 √ √ √ 课程目标3 √ √ 课程目标4 √ √ 二、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安排 章节名称 知识点 学时 教学目标* 所有支撑的毕 业要求指标点 备注 第一章 软件 需求工程导论 需求在软件开发中的 重要性;软件需求工程 概述;需求工程的特 性;需求工程师的知识 要求 2 目标 1 2.2 8.1 阅读参考文献 [Wiegers 2003]; 复习题 1.2,1.3 第二章 需求 基础 需求的概念和原理;需 求的类型;需求的层 次;需求开发的思路; 优秀需求的特性;常见 需求错误分析 2 目标 1 2.2 复习题 2.1, 2.3;思考题; 案例题 2.1 第三章 需求 工程过程 需求工程过程;各项需 求工程活动细节;需求 工程的迭代特性;需求 工程过程企业案例研 究 2 目标 1 2.2 8.1 复习题 3.2; 思考题 3.2, 3.4 第四章 需求 获取概述 需求获取活动过程;需 求获取的常见问题和 困难;需求获取的特性 2 目标 2、3 2.4 7.2 复习题 4.2; 思考题 4.3 第五章 项目 的前景与范围 问题分析;目标分析; 业务过程分析;建立解 决方案;前景和范围文 档; 2 目标 2、3、 4 2.4 7.2 8.1 复习题 5.4, 5.13; 案例题 5.3,5.7
第六章涉众 涉众识别:涉众描述 复习题:6.1, 2.4 6.6,6.13:思 分析与硬据 涉众评估:涉众采样 2 目标2、3 采样 硬数据采样 7.2 考题6.1: 案例题:6.3 第七章基于 展开过程:注意事项: 复习颗7.2. 用例/场景模 场景/用例模型:基于 2.4 2 目标2、3 73. 刑展开用户需 场最/用例分析展开需 4.4 求获取 求获取活动 案例题7.3 第八章需求 面谈法获取原则、方 复习题8.2, 目标2 2.2 2 8.9: 获取方法工 法、步骤及优缺点 24 家例颗85 第九、十章需 原型法、观察法和文档 复习题,9.8, 求获取方法川 2 目标2 10.1,10.5: 审 案例题9.5 需求建檬与分析基本 概念:前期需求阶段的 复可题111. 第十一意需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活 11.4,11.6:思 求分析概述 动:优先级划分 目标2 4.4 冲罗 2 考题:11.2, 协商:多视角技术: 11.5 Win-in模型 复习题12.1, 十一十二 过程建模:DFD;数据 12.2.13.1. 章过程建模& 建模:ERD 2 目标2 数据建模」 13.2:案例 12.1,12.2 面向对象分析:对象模 复习题14.9, 第十四章面 2.2 14.10. 型:类图:行为图-状 4 向对象分析 目标2 4.4 甲老题14.1: 态图:0CL:示例 案例题14.5 文档化的作用、手段和 复习题15.1, 第十五章需 类型:需求文档的标准 2 目标3 2.4 15.2: 求规格说明 规范:文档化技巧:优 7.2 秀文档的特性 思考题15.3 需求验证的目的:需求 第十六章需 复习题16.1, 验证的方法(审查、原 2 目标4 16.4: 求验证 型、测试设计、产品确 22 认和形式化分析) 思考题16.1 需求理(一致性智 第十七 里 发布计划与重用 复习题17.1, 等)需求变更控制:需 2 目标4 2.2 17.3,17.6, 章需求管理 8.1 求工程过程管理:需求 18.7,19.1, 19.5: 工程中的项目管理 实验教学安排
第六章 涉众 分析与硬数据 采样 涉众识别;涉众描述; 涉众评估;涉众采样; 硬数据采样 2 目标 2、3 2.4 7.2 复习题:6.1, 6.6,6.13;思 考题 6.1; 案例题:6.3 第七章 基于 用例/场景模 型展开用户需 求获取 展开过程;注意事项; 场景/用例模型;基于 场景/用例分析展开需 求获取活动 2 目标 2、3 2.4 4.4 复习题 7.2, 7.3; 案例题 7.3 第八章 需求 获取方法 I 面谈法获取原则、方 法、步骤及优缺点 2 目标 2 2.2 2.4 复习题 8.2, 8.9; 案例题 8.5 第九、十章 需 求获取方法 II 原型法、观察法和文档 审查 2 目标 2 2.4 4.4 复习题,9.8, 10.1,10.5; 案例题 9.5 第十一章 需 求分析概述 需求建模与分析基本 概念;前期需求阶段的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活 动;优先级划分;冲突 协商;多视角技术; Win-Win 模型 2 目标 2 4.4 复习题 11.1, 11.4,11.6;思 考题:11.2, 11.5 第十二、十三 章 过程建模& 数据建模 过程建模;DFD; 数据 建模;ERD 2 目标 2 2.2 4.4 复习题 12.1, 12.2,13.1, 13.2;案例 12.1,12.2 第十四章 面 向对象分析 面向对象分析;对象模 型;类图;行为图-状 态图;OCL;示例 4 目标 2 2.2 4.4 复习题 14.9, 14.10; 思考题 14.1; 案例题 14.5 第十五章 需 求规格说明 文档化的作用、手段和 类型;需求文档的标准 规范;文档化技巧;优 秀文档的特性 2 目标 3 2.4 7.2 复习题 15.1, 15.2; 思考题 15.3 第十六章 需 求验证 需求验证的目的;需求 验证的方法(审查、原 型、测试设计、产品确 认和形式化分析) 2 目标 4 2.2 复习题 16.1, 16.4; 思考题 16.1 第十七—十九 章 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一致性管 理、发布计划与重用 等)需求变更控制;需 求工程过程管理;需求 工程中的项目管理 2 目标 4 2.2 8.1 复习题 17.1, 17.3,17.6, 18.7,19.1, 19.5; 实验教学安排
单独开设对应的课程设计:软件工程1课程设计,课程号:5208560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上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案例驱动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配合讨论 式和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塑造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切实培养学生 的软件设计和实践开发能力。 要求向学生介绍初步的软件需求知识,让学生理解软件需求在整个软件工程过程中的定 位,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有初步的需求分析体验。在教学中,要尽力模拟实际的需求应用环 境,让学生理解真实的软件需求过程。 本课程应配套相应实验课程,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时间,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 题并解决问题。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课件,课件课后提供给学生。对 学生的辅导,主要采用实验指导、当面答疑、E-MAL等形式。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1、考核与评价方式 成绩比例(%)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 平时成结 合计 课堂表现 作业 随堂测验 期末考核 2.2 2 3 2.2 10 2.4 10 4.4 10 2.4 5 10 17 7.2 22 2 10 14 81 2 合计(成绩构成) 5 10 15 60 100 2、考核与评价标准细则 1)平时成绩 (1)课堂表现评价标准 课程且生业要 评价标准 成绩比
单独开设对应的课程设计:软件工程 I 课程设计,课程号:5208560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上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案例驱动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配合讨论 式和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塑造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切实培养学生 的软件设计和实践开发能力。 要求向学生介绍初步的软件需求知识,让学生理解软件需求在整个软件工程过程中的定 位,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有初步的需求分析体验。在教学中,要尽力模拟实际的需求应用环 境,让学生理解真实的软件需求过程。 本课程应配套相应实验课程,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时间,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 题并解决问题。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课件,课件课后提供给学生。对 学生的辅导,主要采用实验指导、当面答疑、E-MAIL 等形式。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1、考核与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 成绩比例(%) 平时成绩 合计 期末考核 课堂表现 作业 随堂测验 1 2.2 2 10 15 8.1 3 2 2.2 10 2.4 2 5 10 44 4.4 2 5 10 3 2.4 5 10 17 7.2 2 4 2.2 2 10 14 8.1 2 合计(成绩构成) 5 10 15 60 100 2、考核与评价标准细则 1)平时成绩 (1)课堂表现评价标准: 课程目 毕业要 评价标准 成 绩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