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红色七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 考语文试题 (分宜中学、莲花中学、任弼时中学、 瑞金一中、南城一中、遂川中学、会昌 中学) 命题人:瑞金一中谢志明会昌中学王容 生南城一中梅岩审题人:瑞金一中钟夏 英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 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平视自身和世界,方能化解自卑 张颐武 有关中国人的形象和自我认知问题,近年来一直饱受热议。一方面,中 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快速发展,让中国人在世界上更加引人注目,使其具有了 大国国民的自我认知,对自身的期许变得更高。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诸 多“形象”问题,又让中国人形成了与自我期许的强烈落差,令其感到焦虑、困 扰,甚至精神上产生挫败感。 这当然不是当下才出现的新现象,只不过在今天新的形势下显得更加复杂。 在近现代历史中,中国很长时间都是弱者。即便在新中国解决了国家主权问题之 后,贫穷仍是现实问题。这给中国人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和复杂的历史记忆。我们 对于世界的看法往往是以西方为参照系,并趋于两极化:一方面是对西方的仰视 因中国的贫弱就认为自身文明不如人,认为中国人的“国民性”落后,这导致了 深深的自卑感;另一方面是对西方的俯视,因对西方侵略的愤怒和对西方封锁的 抗拒而产生了对西方的俯视心态,在封闭环境中形成一种自负感。这两种心态在 中国为富强而奋斗的百年历史中都有深刻影响,也都会在我们的社会心理和文化 中留下印记。 虽然现在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告别了贫困,但自卑心态仍有强烈 表现,即对自身新的历史角色缺乏认知,对中国社会没有自信,仍认为中国一切 都不如人。比如把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题,当做中国社 会独有的特殊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在西方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工业化阶
江西省红色七校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联 考语文试题 (分宜中学、莲花中学、任弼时中学、 瑞金一中、南城一中、遂川中学、会昌 中学) 命题人:瑞金一中谢志明 会昌中学王容 生南城一中梅岩审题人:瑞金一中钟夏 英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 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平视自身和世界,方能化解自卑 张颐武 有关中国人的形象和自我认知问题,近年来一直饱受热议。一方面,中 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快速发展,让中国人在世界上更加引人注目,使其具有了 大国国民的自我认知,对自身的期许变得更高。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诸 多“形象”问题,又让中国人形成了与自我期许的强烈落差,令其感到焦虑、困 扰,甚至精神上产生挫败感。 这当然不是当下才出现的新现象,只不过在今天新的形势下显得更加复杂。 在近现代历史中,中国很长时间都是弱者。即便在新中国解决了国家主权问题之 后,贫穷仍是现实问题。这给中国人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和复杂的历史记忆。我们 对于世界的看法往往是以西方为参照系,并趋于两极化:一方面是对西方的仰视, 因中国的贫弱就认为自身文明不如人,认为中国人的“国民性”落后,这导致了 深深的自卑感;另一方面是对西方的俯视,因对西方侵略的愤怒和对西方封锁的 抗拒而产生了对西方的俯视心态,在封闭环境中形成一种自负感。这两种心态在 中国为富强而奋斗的百年历史中都有深刻影响,也都会在我们的社会心理和文化 中留下印记。 虽然现在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告别了贫困,但自卑心态仍有强烈 表现,即对自身新的历史角色缺乏认知,对中国社会没有自信,仍认为中国一切 都不如人。比如把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题,当做中国社 会独有的特殊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在西方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工业化阶
段也都出现过,但在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超越和解决。对中国来讲,这些问题当 然应以最大决心并通过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加以应对,但历史阶段毕竟难以轻易 超越。 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当年西方发展时,进行工业化的只有它自身,其他国家 大都还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痛苦过渡阶段。当时西方的外部没有可用来比较的更 强大和发展更早的社会,因此它对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具有更大的承受力,应 对问题时回旋的余地也更大。而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化之中,西方的 工业化已经完成,工业制造的主要部分已经转移,环境等问题已得到解决。这种 时间的落差加剧了一些人的自卑感,有些人甚至把中国现有的一些问题过度夸张 和引申为我们制度的落后。 另外,快速发展使部分中国人出现过度自负现象,同样值得注意和警觉。但 这也不是中国独有,在美国高速发展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少美国知识分子 也认为美国是暴发户,并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到欧洲寻找文明的真谛 如何超越仰视和俯视心态,以平视的角度观察自身和世界,这是我们当下应努力 去探索的。对于自身,我们要认识到,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连 续性,已彰显了中国社会内在的强大生命力,中国道路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适应中 国国情的独特性。同时,我们也要认清世界,了解西方和不同的发展中社会,了 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放平心态,从容理解和认真面对我们 遇到的挑战和问题,这格外需要主流社会的清醒和坚持,也需要文化和综合实力 的不断提升。只有经过这样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最终化解自卑 (选自2015年1月4日《新华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快速发展使中国人对自身的期许变得更高,但 些复杂的“形象”问题,又让中国人形成了与自我期许的强烈落差 B.在近现代历上中国都是弱者,所以在新中国解决了国家主权问题之后,贫 穷仍是现实问题,这给中国人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和复杂的历史记忆。 C.把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题,当做中国社会独有的 特殊问题,是自身对新的历史角色缺乏认知,是对中国社会没有自信的表现。 D.当年西方发展时,其对工业化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具有更大的承受力, 主要是因为当时西方的外部没有可用来比较的更强大和发展更早的社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以西方为参照系看世界,一方面在对西方的仰视中导致深深的自卑感,另 方面在对西方的俯视中产生一种自负感。 B.西方社会在经济髙速增长和大规模工业化阶段也都出现过精神失范、环境 污染等问题,但在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超越和解决。 C.有些人把中国现有的一些问题过度夸张和引申为我们制度的落后,这是由 中西方工业化发展的时间落差出现的自卑感而造成的。 D.中国社会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在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连续 性中得以已彰显,可见中国道路有其自身的优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前中国人因面临的自我期许的强烈落差而造成的焦虑、困扰乃至挫败感, 并不是新现象,只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更加复杂而已
段也都出现过,但在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超越和解决。对中国来讲,这些问题当 然应以最大决心并通过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加以应对,但历史阶段毕竟难以轻易 超越。 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当年西方发展时,进行工业化的只有它自身,其他国家 大都还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痛苦过渡阶段。当时西方的外部没有可用来比较的更 强大和发展更早的社会,因此它对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具有更大的承受力,应 对问题时回旋的余地也更大。而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化之中,西方的 工业化已经完成,工业制造的主要部分已经转移,环境等问题已得到解决。这种 时间的落差加剧了一些人的自卑感,有些人甚至把中国现有的一些问题过度夸张 和引申为我们制度的落后。 另外,快速发展使部分中国人出现过度自负现象,同样值得注意和警觉。但 这也不是中国独有,在美国高速发展的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不少美国知识分子 也认为美国是暴发户,并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到欧洲寻找文明的真谛。 如何超越仰视和俯视心态,以平视的角度观察自身和世界,这是我们当下应努力 去探索的。对于自身,我们要认识到,中国 30 多年的高速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连 续性,已彰显了中国社会内在的强大生命力,中国道路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适应中 国国情的独特性。同时,我们也要认清世界,了解西方和不同的发展中社会,了 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放平心态,从容理解和认真面对我们 遇到的挑战和问题,这格外需要主流社会的清醒和坚持,也需要文化和综合实力 的不断提升。只有经过这样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最终化解自卑。 (选自 2015 年 1 月 4 日《新华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快速发展使中国人对自身的期许变得更高,但一 些复杂的“形象”问题,又让中国人形成了与自我期许的强烈落差。 B.在近现代历上中国都是弱者,所以在新中国解决了国家主权问题之后,贫 穷仍是现实问题,这给中国人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和复杂的历史记忆。 C.把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题,当做中国社会独有的 特殊问题,是自身对新的历史角色缺乏认知,是对中国社会没有自信的表现。 D.当年西方发展时,其对工业化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具有更大的承受力, 主要是因为当时西方的外部没有可用来比较的更强大和发展更早的社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以西方为参照系看世界,一方面在对西方的仰视中导致深深的自卑感,另 一方面在对西方的俯视中产生一种自负感。 B.西方社会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工业化阶段也都出现过精神失范、环境 污染等问题,但在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超越和解决。 C.有些人把中国现有的一些问题过度夸张和引申为我们制度的落后,这是由 中西方工业化发展的时间落差出现的自卑感而造成的。 D.中国社会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在中国 30 多年的高速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连续 性中得以已彰显,可见中国道路有其自身的优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当前中国人因面临的自我期许的强烈落差而造成的焦虑、困扰乃至挫败感, 并不是新现象,只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更加复杂而已
B.自卑和自负的心态在中国为富强而奋斗的百年历史中影响深刻,也将在我 们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中留下印记,并长久地折磨着我们 C.虽然中国对在发展中出现的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轻易超越,但 我们应以最大决心并通过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加以应对。 D.解决目前困境,清醒认识世界,放平心态,从容理解和认真面对我们遇到 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升文化和综合实力,都显得尤为重要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授湖州司士曹事,俄除太学博 士 建炎初,乘舆南渡。调抚州宜黄县丞。时四境俶扰,溃卒相挺为变,令大恐,不 知所为,执羔谕以祸福,皆敛手听命。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 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往岁奉使官得自辟其属,赏典既厚,愿行者多纳 金以请,执羔始拒绝之。知贡举。旧例,进士试礼部下,历十八年得免举。秦桧 既以科第私其子,士论喧哗,为减三年以悦众。执羔言祖宗法不可乱,繇此忤桧, 御史劾罢之。 起知眉州,改夔州,兼夔路安抚使。夔部地接蛮獠,易以生事。或告溱、播夷叛, 其豪帅请遣兵致讨,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①尔 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召还,复为礼部侍郎。孝宗患人才难知,执羔曰:“今一介干进,亦蒙赐召,口 舌相高,殆成风俗,岂可使之得志哉!”上曰:“卿言是也。”一日侍经筵,自言“学 《易》知数,臣事陛下之日短”,已乃垂涕,上恻然。即拜礼部尚书,固辞,不 告老,上谕曰:“祖宗时,近臣有年逾八十尚留者,卿之齿未也。”命却其章。复 申前请。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吋闽、粤、江西 岁饥盗起,执羔陛辞以为言,诏遣太府丞马希言使诸路振救之。卒,年七十七。 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风。手不释卷,尤通于《易》 (选自《宋史·周执羔传》,有删改) 注:①贳[shi]:宽纵,赦免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 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B.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 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C.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 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D.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 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B. 自卑和自负的心态在中国为富强而奋斗的百年历史中影响深刻,也将在我 们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中留下印记,并长久地折磨着我们。 C.虽然中国对在发展中出现的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轻易超越,但 我们应以最大决心并通过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加以应对。 D.解决目前困境,清醒认识世界,放平心态,从容理解和认真面对我们遇到 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升文化和综合实力,都显得尤为重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授湖州司士曹事,俄除太学博 士。 建炎初,乘舆南渡。调抚州宜黄县丞。时四境俶扰,溃卒相挺为变,令大恐,不 知所为,执羔谕以祸福,皆敛手听命。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 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往岁奉使官得自辟其属,赏典既厚,愿行者多纳 金以请,执羔始拒绝之。知贡举。旧例,进士试礼部下,历十八年得免举。秦桧 既以科第私其子,士论喧哗,为减三年以悦众。执羔言祖宗法不可乱,繇此忤桧, 御史劾罢之。 起知眉州,改夔州,兼夔路安抚使。夔部地接蛮獠,易以生事。或告溱、播夷叛, 其豪帅请遣兵致讨,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①尔 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召还,复为礼部侍郎。孝宗患人才难知,执羔曰:“今一介干进,亦蒙赐召,口 舌相高,殆成风俗,岂可使之得志哉!”上曰:“卿言是也。”一日侍经筵,自言“学 《易》知数,臣事陛下之日短”,已乃垂涕,上恻然。即拜礼部尚书,固辞,不 许。 告老,上谕曰:“祖宗时,近臣有年逾八十尚留者,卿之齿未也。”命却其章。复 申前请。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时闽、粤、江西 岁饥盗起,执羔陛辞以为言,诏遣太府丞马希言使诸路振救之。卒,年七十七。 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风。手不释卷,尤通于《易》。 (选自《宋史·周执羔传》,有删改) 注:①贳[shì] :宽纵,赦免。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 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B.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 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C.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 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D.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 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执羔铁腕治乱。他在宜黄任职,社会动荡不安,他指明利害关系,控制了局 面;有少数民族作乱,他严责相关人员,使局势稳定下来。 B.周执羔铁面无私。他担任生辰使,这个职位是个肥差,愿意跟随的大多要交钱 他却拒绝请托;他因事得罪了秦桧,被秦桧弹劾罢免。 C.周执羔反对官场不良风气。周执羔回朝廷任职,皇帝感觉人才难以了解,周执 羔批评当前的用人风气,并提出建议,皇帝表示赞同 D.周执羔不恋权位,心系朝廷。他两次请求退休,第一次被皇帝挽留,第二次才 得以实现愿望;他临走时还关心福建、广东等地的饥荒问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5分) (2)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苏秀道中 (宋)曾几 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8.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 民之情的两句是: (2)《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 遣的句子是: (3)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 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 把所选答题对应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周执羔铁腕治乱。他在宜黄任职,社会动荡不安,他指明利害关系,控制了局 面;有少数民族作乱,他严责相关人员,使局势稳定下来。 B.周执羔铁面无私。他担任生辰使,这个职位是个肥差,愿意跟随的大多要交钱, 他却拒绝请托;他因事得罪了秦桧,被秦桧弹劾罢免。 C.周执羔反对官场不良风气。周执羔回朝廷任职,皇帝感觉人才难以了解,周执 羔批评当前的用人风气,并提出建议,皇帝表示赞同。 D.周执羔不恋权位,心系朝廷。他两次请求退休,第一次被皇帝挽留,第二次才 得以实现愿望;他临走时还关心福建、广东等地的饥荒问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5 分) (2)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8.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5 分) 9.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 民之情的两句是: “ , 。” (2)《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 遣的句子是: , 。 (3)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 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 把所选答题对应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云襟胸怀 【美】贾莱斯·凯瑟·莱斯特 我从来就不恨北方佬,最可恨也最让人诅咒的就是那场战争…”我的姨妈贝蒂 讲起她的故事,总是用这句话开头。那时,尽管贝蒂姨妈快80岁了,但我可 以想象到故事里她的容貌——刚刚20岁,长着一双亮晶晶的蓝眼睛,非常漂亮。 贝蒂姨妈完全有理由憎恨内战——南北战争。她的兄弟中有一位在葛底斯堡战场 上战死,另一位当了俘虏。随后,她年轻的丈夫詹姆斯——南部邦联的一名军官 ——也被俘虏,关到了某地的一所不为人知的战俘营里 9月下旬的一个热天,贝蒂家从前的奴隶郎纳来到贝蒂家,告诉她一件奇怪的事 他在査看离范米特家半英里处的一家农舍的空房子时,听到屋里有人的低声呻 吟声。他随着呻吟声来到阁楼上,发现那里有一名受伤的联邦政府士兵,在他的 身边还放着一支步枪。 贝蒂姨妈跟我讲起她第一次看到那个身穿污泥斑斑的蓝军服、长着胡子的人时 她总是说:“我简直就像是步入了一场噩梦之中;令人作呕的可怕的绷带,吓人 的血腥气味。孩子,那就是战争的真实写照:没有军号,没有战旗,只有痛苦和 污秽,无可救药与死亡 贝蒂在阁楼上发现伤兵的证件,她从这些证件中得知,他是弗蒙特州的中尉亨 利比德尔,她很清楚应该把这位联邦政府军官的情况向南方邦联的军队报告。 但是,她也明白自己不会那么做。她是这样向我解释的:“我一直在想,他是不 是在什么地方有一位妻子等着他。”由于贝蒂的精心护理和照料,重新点燃了亨 利比德尔身上奄奄一息的生命火花。 当比德尔的体力有所恢复时,他给贝蒂讲起他在弗蒙特州韦斯·菲尔德的妻子和 儿女。当贝蒂讲起她的两个兄弟和丈夫詹姆斯的情况时,比德尔也仔细地倾听着。 在山谷地带,10月的夜晚变得越来越冷。骤降的气温加剧了比德尔伤口的感染 在一个黑夜里,贝蒂果断地将比德尔搬到她自家暖烘烘的厨房上面的一个秘密阁 楼上 但在第二天,比德尔发起高烧来。贝蒂明白她必须求人帮助,否则他就会死去 所以她就去找她的私人医生、多年朋友——格雷厄姆·奥斯本。奥斯本医生仔细 地为比德尔做了检查,然后摇摇头说:“几乎没什么希望了,除非能弄得到合适 的药品。~那好,”贝蒂说,“我到哈珀斯渡口的北方军队那儿去弄 医生惊讶地看着她说:“你简直是疯了!联邦政府军的司令部在二十英里之外。 即使你去了,他们也决不会相信你的话。”‘我要带上证据,”贝蒂说着,从阁楼 上取下一份血迹斑斑的、上面盖有战时统帅部官方大印的证件,“这是他最后 次晋升的记录,我让他们看看这个,他们就一定会相信的。 当她终于赶到哈珀斯渡口并找到联邦军司令官时,太阳都快落山了。史蒂文生将 军听了她的叙述,仍不相信她的话。他说:“我们已经接到比德尔阵亡的消息。” “他还活着,”贝蒂坚持说,“但是如果他得不到清单上的这些药品,他就活不了 多久了 好吧,将军最后说,“我不想为了搞清这件事,而拿一个巡逻队的生命去冒险。” 他转向一个下级军官说,“你负责让范米特太太得到这些药品。”他并不怎么理 会贝蒂的感谢,却说道,“不管你讲的是真是假,你都是一位勇敢的女性。 有了贝蒂带回的药品,奥斯本医生将比德尔从垂危中拯救出来。“我不能再 这样连累你了,比德尔对贝蒂说,我现在身体状况已经够棒了,可以走了。”于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云襟胸怀 【美】 贾莱斯·凯瑟·莱斯特 “我从来就不恨北方佬,最可恨也最让人诅咒的就是那场战争……”我的姨妈贝蒂 一讲起她的故事,总是用这句话开头。那时,尽管贝蒂姨妈快 80 岁了,但我可 以想象到故事里她的容貌——刚刚 20 岁,长着一双亮晶晶的蓝眼睛,非常漂亮。 贝蒂姨妈完全有理由憎恨内战——南北战争。她的兄弟中有一位在葛底斯堡战场 上战死,另一位当了俘虏。随后,她年轻的丈夫詹姆斯——南部邦联的一名军官 ——也被俘虏,关到了某地的一所不为人知的战俘营里。 9 月下旬的一个热天,贝蒂家从前的奴隶郎纳来到贝蒂家,告诉她一件奇怪的事。 他在查看离范·米特家半英里处的一家农舍的空房子时,听到屋里有人的低声呻 吟声。他随着呻吟声来到阁楼上,发现那里有一名受伤的联邦政府士兵,在他的 身边还放着一支步枪。 贝蒂姨妈跟我讲起她第一次看到那个身穿污泥斑斑的蓝军服、长着胡子的人时, 她总是说:“我简直就像是步入了一场噩梦之中;令人作呕的可怕的绷带,吓人 的血腥气味。孩子,那就是战争的真实写照:没有军号,没有战旗,只有痛苦和 污秽,无可救药与死亡。” 贝蒂在阁楼上发现伤兵的证件,她从这些证件中得知,他是弗蒙特州的中尉亨 利·比德尔,她很清楚应该把这位联邦政府军官的情况向南方邦联的军队报告。 但是,她也明白自己不会那么做。她是这样向我解释的:“我一直在想,他是不 是在什么地方有一位妻子等着他。”由于贝蒂的精心护理和照料,重新点燃了亨 利·比德尔身上奄奄一息的生命火花。 当比德尔的体力有所恢复时,他给贝蒂讲起他在弗蒙特州韦斯·菲尔德的妻子和 儿女。当贝蒂讲起她的两个兄弟和丈夫詹姆斯的情况时,比德尔也仔细地倾听着。 在山谷地带,10 月的夜晚变得越来越冷。骤降的气温加剧了比德尔伤口的感染。 在一个黑夜里,贝蒂果断地将比德尔搬到她自家暖烘烘的厨房上面的一个秘密阁 楼上。 但在第二天,比德尔发起高烧来。贝蒂明白她必须求人帮助,否则他就会死去, 所以她就去找她的私人医生、多年朋友——格雷厄姆·奥斯本。奥斯本医生仔细 地为比德尔做了检查,然后摇摇头说:“几乎没什么希望了,除非能弄得到合适 的药品。”“那好,”贝蒂说,“我到哈珀斯渡口的北方军队那儿去弄。” 医生惊讶地看着她说:“你简直是疯了!联邦政府军的司令部在二十英里之外。 即使你去了,他们也决不会相信你的话。” “我要带上证据,”贝蒂说着,从阁楼 上取下一份血迹斑斑的、上面盖有战时统帅部官方大印的证件,“这是他最后一 次晋升的记录,我让他们看看这个,他们就一定会相信的。” 当她终于赶到哈珀斯渡口并找到联邦军司令官时,太阳都快落山了。史蒂文生将 军听了她的叙述,仍不相信她的话。他说:“我们已经接到比德尔阵亡的消息。” “他还活着,”贝蒂坚持说,“但是如果他得不到清单上的这些药品,他就活不了 多久了。” “好吧,”将军最后说,“我不想为了搞清这件事,而拿一个巡逻队的生命去冒险。” 他转向一个下级军官说,“你负责让范·米特太太得到这些药品。”他并不怎么理 会贝蒂的感谢,却说道,“不管你讲的是真是假,你都是一位勇敢的女性。” 有了贝蒂带回的药品,奥斯本医生将比德尔从垂危中拯救出来。“我不能再 这样连累你了,”比德尔对贝蒂说,“我现在身体状况已经够棒了,可以走了。”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