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科试题 (分宜中学、会昌中学、莲花中学、南城一中、永新中学、瑞金一中、遂川中学) 命题人:永新中学曾洪华 莲花中学周丽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总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才行一一“从明天起,关心粮 食和蔬菜”,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的诗句谁都记得。食物是人类每 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今天的城市人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食物困惑症。 从前的菜有菜味,肉有肉味。然而,今天我们买到的蔬菜与肉却越来越“没味儿” 了,工业速成的口感越来越重。比“难吃”更糟糕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凸显, 转基因的使用令人困扰,不健康的外卖与劣食遍地生长。 当大量的工业加工制品、添加脂肪和糖渗透到我们的饮食结构之中,整个社会都 在发胖—一肥胖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对于谨小慎微者而言,饮食变成了一件 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解题。最显著的表现便是营养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其道, 迈克尔·波伦在“饮食觉醒”系列著作中称之为“营养主义的时代”:“饮食 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仿佛人不是生来就懂得“吃”似的。然而,在寻 求健康饮食的道路上,最精明的消费者也可能是愚蠢的 那边厢,名目繁多且售价昂贵的天然食品、有机食品不断兴起。美国的全食超市 或许是个典型案例,他们通过认证制度给予那些“有来头”的食物以名分,以散 文诗般的语言描述那些生态食品的出身:这块肉来自一头一生“住在美丽地方” 的牛,或是一只“自由散养鸡”。然而,当“有机”被纳入一个庞大产业的链条 时,“超市里的田园诗”实质上更多是营销话术的炮制而已。 假如我们尝试勾勒一幅今天城市中产阶级所处的食物全景,便不难发现,食物不 仅是口感问题,也是一种政治,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城乡互动的一种结果。 整体而言,城市人与食物打交道的方式已经深刻改变了。在超市或外卖网订购的 食材干净体面,不见泥土,这些看不见来龙去脉的食物也将背后真实的生产关系 和城乡关系隐匿起来。在今天,看直播、上快手围观“土味文化”成为了一种时 髦。烤竹鼠的野趣,令屏幕之外的城市人垂涎欲滴。更有许多四体不勤、五谷不 分的年轻人,迷恋着日本电影《小森林》里那种清新脱俗的乡村意象,“回家种 田”的浪漫叙事成为今天城市中产阶级想象务农的流行模板,务农被诠释为一种 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或是一个人的自然救赎。 只有反思我们的饮食变迁史,才能弄清楚每个人今天所面临饮食的问题。在人民 食物主权发起人之一、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的严海蓉老师看来,今天我 们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只要关心口感问题,也要从我们日益不安的食物消费之中 窥见世界农业的整体性危机:化学农业,转基因及生态问题。而在世界寻求食物 主权,是一场从无地农民到城市主妇、从耕作者到消费者的多面反击。 (摘编自新京报《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食物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如今的食物,工业速成的口感越 来越重,蔬菜和肉越 来越“没味儿”了
江西省红色七校 2019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科试题 (分宜中学、会昌中学、莲花中学、南城一中、永新中学、瑞金一中、遂川中学) 命题人:永新中学 曾洪华 莲花中学 周丽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总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才行——“从明天起,关心粮 食和蔬菜”,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的诗句谁都记得。食物是人类每 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今天的城市人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食物困惑症。 从前的菜有菜味,肉有肉味。然而,今天我们买到的蔬菜与肉却越来越“没味儿” 了,工业速成的口感越来越重。比“难吃”更糟糕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凸显, 转基因的使用令人困扰,不健康的外卖与劣食遍地生长。 当大量的工业加工制品、添加脂肪和糖渗透到我们的饮食结构之中,整个社会都 在发胖——肥胖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对于谨小慎微者而言,饮食变成了一件 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解题。最显著的表现便是营养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其道, 迈克尔·波伦在“饮食觉醒”系列著作中称之为“营养主义的时代”:“饮食” 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仿佛人不是生来就懂得“吃”似的。然而,在寻 求健康饮食的道路上,最精明的消费者也可能是愚蠢的。 那边厢,名目繁多且售价昂贵的天然食品、有机食品不断兴起。美国的全食超市 或许是个典型案例,他们通过认证制度给予那些“有来头”的食物以名分,以散 文诗般的语言描述那些生态食品的出身:这块肉来自一头一生“住在美丽地方” 的牛,或是一只“自由散养鸡”。然而,当“有机”被纳入一个庞大产业的链条 时,“超市里的田园诗”实质上更多是营销话术的炮制而已。 假如我们尝试勾勒一幅今天城市中产阶级所处的食物全景,便不难发现,食物不 仅是口感问题,也是一种政治,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城乡互动的一种结果。 整体而言,城市人与食物打交道的方式已经深刻改变了。在超市或外卖网订购的 食材干净体面,不见泥土,这些看不见来龙去脉的食物也将背后真实的生产关系 和城乡关系隐匿起来。在今天,看直播、上快手围观“土味文化”成为了一种时 髦。烤竹鼠的野趣,令屏幕之外的城市人垂涎欲滴。更有许多四体不勤、五谷不 分的年轻人,迷恋着日本电影《小森林》里那种清新脱俗的乡村意象,“回家种 田”的浪漫叙事成为今天城市中产阶级想象务农的流行模板,务农被诠释为一种 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或是一个人的自然救赎。 只有反思我们的饮食变迁史,才能弄清楚每个人今天所面临饮食的问题。在人民 食物主权发起人之一、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的严海蓉老师看来,今天我 们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只要关心口感问题,也要从我们日益不安的食物消费之中 窥见世界农业的整体性危机:化学农业,转基因及生态问题。而在世界寻求食物 主权,是一场从无地农民到城市主妇、从耕作者到消费者的多面反击。 (摘编自新京报《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食物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如今的食物,工业速成的口感越 来越重,蔬菜和肉越 来越“没味儿”了
B.肥胖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因为当大量的工业加工制品、添加脂肪和糖渗透 到我们的饮食结构之 中,整个社会都在发胖。 C.饮食在人们生活中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营养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 其道,饮食成为需要精 细计算的科学解题 D.城市人与食物打交道的方式已经深刻改变,食物将背后真实的生产关系和城乡 关系隐匿起来,务农被 诠释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句引出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并由此 指出食品问题。 B.文章以大量事实为依据,提出只有反思我们的饮食变迁史,才能弄清每个人今 天所面临饮食的难题。 C.文章由食品的口感问题上升到政治,认为它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城乡互动的一种 结果,由浅入深,由表 及里。 D.针对今天所面临的饮食难题,文章先指出现象,接着分析问题,最后具体指明 了解决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子的诗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告诉我们想要“做一个幸福的 人”,得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 B.名目繁多且售价昂贵的天然食品、有机食品不断兴起,使人们在寻求健康饮食 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C.看直播、上快手围观“土味文化”成为了一种时髦,媒体青睐的的土味文化透 露了生态农业的危机 D.在严海蓉老师看来,今天我们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只关心口感问题,更要看到 世界农业的整体性危机。[来源:学*科*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 “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 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 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 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 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 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将与玉兔二号合作完成任务。嫦娥五 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 分析与研究。中国人的探月工程,是在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迈出了新的一步。 (摘自《百度百科·探月工程》) 材料 中国因成为第一个将航天器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国家而进一步赢得自豪感和威望。 通过取得的经验、开展的试验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这将惠及全人类。探月行
B.肥胖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因为当大量的工业加工制品、添加脂肪和糖渗透 到我们的饮食结构之 中,整个社会都在发胖。 C.饮食在人们生活中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营养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 其道,饮食成为需要精 细计算的科学解题。 D.城市人与食物打交道的方式已经深刻改变,食物将背后真实的生产关系和城乡 关系隐匿起来,务农被 诠释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由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句引出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并由此 指出食品问题。 B.文章以大量事实为依据,提出只有反思我们的饮食变迁史,才能弄清每个人今 天所面临饮食的难题。 C.文章由食品的口感问题上升到政治,认为它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城乡互动的一种 结果,由浅入深,由表 及里。 D.针对今天所面临的饮食难题,文章先指出现象,接着分析问题,最后具体指明 了解决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海子的诗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告诉我们想要“做一个幸福的 人”,得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 B.名目繁多且售价昂贵的天然食品、有机食品不断兴起,使人们在寻求健康饮食 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C.看直播、上快手围观“土味文化”成为了一种时髦,媒体青睐的的土味文化透 露了生态农业的危机。 D.在严海蓉老师看来,今天我们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只关心口感问题,更要看到 世界农业的整体性危机。[来源:学*科*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04 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 “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 2009 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 年 10 月 1 日 18 时 57 分 59 秒“嫦娥二号”顺利 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2 年 9 月 19 日,月球探测工程首 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 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将与玉兔二号合作完成任务。嫦娥五 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 分析与研究。中国人的探月工程,是在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迈出了新的一步。 (摘自《百度百科•探月工程》) 材料二 中国因成为第一个将航天器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国家而进一步赢得自豪感和威望。 通过取得的经验、开展的试验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这将惠及全人类。探月行
动可以测试新方法和新材料。月球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能源以及像钛和铀这样的 稀土元素。 探月行动的高昂成本和专业知识意味着中国无法独自开展工作。嫦娥四号的合作 伙伴包括德国、荷兰、沙特和瑞典。中国人可以自豪,不过所有人都将受益。 (摘编自香港《南华早报》,2019年1月3日) 材料三 1月3日,一张清晰的月背影像图“刷屏”各大外媒。这是世界第一张近距 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由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拍摄,并通过“鹊桥”中继 星传回。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 首次实现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称,“进入21世纪后,成功让探测器在月球着陆的 国家只有中国。中国有望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美国《天文学》杂志指出,“这次登陆是中国太空计划的重大成就,为世界 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关于未开发的月球区域的新数据库。同时,这项任务将收集 独特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早期的太阳系,甚至可能是早期的宇宙。”英国 《独立报》也认为,“这次任务将是对月球遥远的另一面的开拓性观察。 英国《卫报》称,“此次任务的目的是详细测量月球的地形和矿物成分。鉴 于着陆地一—艾特肯盆地被认为形成于月球历史早期的一次巨大碰撞中,嫦娥四 号可能会为月球的形成提供新的线索。 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国防战略与能力髙级分析师马尔科姆·戴维斯看来, “嫦娥四号的成功是值得中国骄傲的,这不仅仅是一项科学使命。中国人对太空 探索计划充满热情,并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关键部分。 (摘编自《中国正开辟太空新时代》,人民网2019年01月7日) 材料四 近年来,全球太空探索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收入持续上涨、产业发展 环境日益完善、参与主体不断増多、创新模式大量涌现等态势,对经济社会的影 响和贡献日趋显著。 20122017年全球太空探索产业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图(单位:亿美元,%) 3142 3235 2122011年 2014年 2016年2017年 市场规檀(亿美元 同比长(%) (摘编自《全球太空探索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前瞻网2019年01月9日)
动可以测试新方法和新材料。月球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能源以及像钛和铀这样的 稀土元素。 探月行动的高昂成本和专业知识意味着中国无法独自开展工作。嫦娥四号的合作 伙伴包括德国、荷兰、沙特和瑞典。中国人可以自豪,不过所有人都将受益。 (摘编自香港《南华早报》,2019 年 1 月 3 日) 材料三 1 月 3 日,一张清晰的月背影像图“刷屏”各大外媒。这是世界第一张近距 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由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拍摄,并通过“鹊桥”中继 星传回。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 首次实现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称,“进入 21 世纪后,成功让探测器在月球着陆的 国家只有中国。中国有望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美国《天文学》杂志指出,“这次登陆是中国太空计划的重大成就,为世界 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关于未开发的月球区域的新数据库。同时,这项任务将收集 独特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早期的太阳系,甚至可能是早期的宇宙。”英国 《独立报》也认为,“这次任务将是对月球遥远的另一面的开拓性观察。” 英国《卫报》称,“此次任务的目的是详细测量月球的地形和矿物成分。鉴 于着陆地——艾特肯盆地被认为形成于月球历史早期的一次巨大碰撞中,嫦娥四 号可能会为月球的形成提供新的线索。” 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国防战略与能力高级分析师马尔科姆·戴维斯看来, “嫦娥四号的成功是值得中国骄傲的,这不仅仅是一项科学使命。中国人对太空 探索计划充满热情,并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关键部分。” (摘编自《中国正开辟太空新时代》,人民网 2019 年 01 月 7 日) 材料四 近年来,全球太空探索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收入持续上涨、产业发展 环境日益完善、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创新模式大量涌现等态势,对经济社会的影 响和贡献日趋显著。 (摘编自《全球太空探索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前瞻网 2019 年 01 月 9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已于 2007年10月24日18时 05分成功发射升空 B.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 陆,中国将在月球开发领 域领先世界一步。 C.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合作完成月面勘测任务,并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传回 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 的月背影像图。 D.全球太空探索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收入持续上涨、产业发展环境日 益完善等态势,对经济 社会的影响日趋显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已经发射的“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探测器,还有即将发射的“嫦娥 五号”探测器,都属于 无人月球探测阶段。 B.由材料四图表可知,2012年至2017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由3022亿美元增 长至3835亿美元,5年 平均增长率26.9%。 C.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为中国赢得自豪感和威望,可中国探月行动仍受 成本和专业知识的影响 无法独自开展工作。 D.国外媒体对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这是中国 探月工程的重大突破,开 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6.四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嫦娥四号的成功又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概括。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残佛 贾平凹 去泾河里捡玩石,原来是懒散行为,却捡着了一尊佛,一下子庄严得不得了。 那时看天,天上是有一朵祥云,方圆数里唯一有的那棵树上,安静地歇栖着一只 鹰,然后起飞,不知去处。佛是灰颜色的沙质石头所刻,底座两层,中间镂空, 上有莲花台。雕刻的精致依稀可见,只是已经没了棱角。佛是残缺不全的,莲台 仅存盘起来的一只左脚和一只搭在脚上的右手。 那一天,石料场上的传送带将石头传送到粉碎机前,突然这佛石就出现了。佛石 并不是金光四射,它被泥沙裹着,一样丑陋,这如同任何伟人独身于闹市里立即 就被淹没一样,但这一块石头样子毕竟特别,忍不住抢救下来,佛就如此这般地 降临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已于 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成功发射升空。 B.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 陆,中国将在月球开发领 域领先世界一步 。 C.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合作完成月面勘测任务,并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传回 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 的月背影像图。 D.全球太空探索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收入持续上涨、产业发展环境日 益完善等态势,对经济 社会的影响日趋显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目前已经发射的“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探测器,还有即将发射的“嫦娥 五号”探测器,都属于 无人月球探测阶段。 B. 由材料四图表可知,2012 年至 2017 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由 3022 亿美元增 长至 3835 亿美元,5 年 平均增长率 26.9%。 C.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为中国赢得自豪感和威望,可中国探月行动仍受 成本和专业知识的影响 无法独自开展工作。 D.国外媒体对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的相 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这是中国 探月工程的重大突破,开 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6.四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嫦娥四号的成功又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概括。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残佛 贾平凹 去泾河里捡玩石,原来是懒散行为,却捡着了一尊佛,一下子庄严得不得了。 那时看天,天上是有一朵祥云,方圆数里唯一有的那棵树上,安静地歇栖着一只 鹰,然后起飞,不知去处。佛是灰颜色的沙质石头所刻,底座两层,中间镂空, 上有莲花台。雕刻的精致依稀可见,只是已经没了棱角。佛是残缺不全的,莲台 仅存盘起来的一只左脚和一只搭在脚上的右手。 那一天,石料场上的传送带将石头传送到粉碎机前,突然这佛石就出现了。佛石 并不是金光四射,它被泥沙裹着,一样丑陋,这如同任何伟人独身于闹市里立即 就被淹没一样,但这一块石头样子毕竟特别,忍不住抢救下来,佛就如此这般地 降临了
不敢说是我救佛,佛是需要我救的吗?我把佛石清洗干净,抱回来放在家中供奉, 着实在一整天里哀叹它的苦难,但第二天就觉悟了,是佛故意经过了传送带,站 在了粉碎机的进口,考验我的感觉。我庆幸我的感觉没有迟钝,自信良善未泯, 勇气还在。此后日日为它焚香,敬它,也敬了自己。 或说,佛是完美的,此佛残成这样,还算佛吗?人如果残了,是可悲的,残骸是 丑陋的,佛残缺了却一样美丽。我看着它的时候,香火袅袅,那头和身似乎在烟 雾中幻化而去,而端庄和善的面容就在眼前,那低垂的微微含笑的目光在注视着 我 “佛,”我说,“残佛也是佛,哪怕仅存佛手、佛脚,那也是佛。”光明的玻璃 粉碎了还是光明的。瞧这一尊残佛,放在那里是多么安详! 或说,佛毕竟是人心造的佛,更何况这尊佛仅是一块石头,但心想事便可成,刻 佛的人在刻佛的那一刻就注入了虔诚,而被供奉在庙堂里度众生又赋予了意念, 这石头就成了佛。钞票不也仅仅是一张纸吗,但钞票在流通中却威力无穷,可以 买来整庄的土地,买来一座城,买来人的尊严和生命。 或说,那么,既然是佛,佛法无边,为什么会在泾河里冲撞滚磨?对了,是在那 个夏天,山洪暴发,冲毁了佛庙,石佛同庙宇的砖瓦石条、木柱一齐落入河中 砖瓦、石条、木柱都在滚磨中碎为细沙了,而石佛却留了下来,正因为它是佛 我敬奉着这只有一手一脚的一尊泾佛 许多人得知我得了一尊泾佛,瞧着皆说古,一定有灵验,便纷纷焚香磕头,祈祷 泾佛保佑他发财,赐他以髙官,赐他以儿孙,他们生活中缺什么就祈祷什么,甚 至那个姓王的邻居在打麻将前也来祈祷自己的手气。我终于明白,泾佛之所以残 缺,而残缺的全是被那些虔诚的芸芸众生乞了去的,芸芸众生的最虔诚其实是最 自私。佛难道不明白这些人的自私吗?佛一定是知道的,但佛就这么对待着人的 自私,他只能牺牲自己而面对着自私的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啊。 我把泾佛供奉在书屋,每日烧香,我厌烦人的可怜和可耻,我并不许愿。 “不,”昨夜里我在梦中,佛却在说,“那我就不是佛了!” 今早起来,我终于在插上香后,下跪作拜,我说,佛,那我就许愿吧,既然佛作 为佛拥有佛的美丽和牺牲,就保佑我灵魂安妥和身躯安宁,作为人活在世上就好 好享受人生的一切欢乐和一切痛苦烦恼吧。 人都是忙的,我比别人会更忙,有佛亲近,我想以后我不会怯弱,也不再逃避, 美丽地做我的工作。 (选自《贾平凹文集》,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多处运用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渲染气氛,而心理描写可 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B.“天上是有一朵祥云,方圆数里唯一有的那棵树上,安静地歇栖着一只鹰”, 这既是环境描写也是作者觉得“庄严”的体现 C.残佛的遭遇让作者花了一整天时间哀叹,但第二天就开悟了:佛是在考验自己 的感觉,考验自己的良善和勇气是否还在。 D.人们纷纷向佛许愿,我因为“厌烦人的可怜和可耻”“并不许愿”,之后又因 佛给了“我”人生启迪而跪在佛前许愿 8.作者说“佛残缺了却一样美丽”,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不敢说是我救佛,佛是需要我救的吗?我把佛石清洗干净,抱回来放在家中供奉, 着实在一整天里哀叹它的苦难,但第二天就觉悟了,是佛故意经过了传送带,站 在了粉碎机的进口,考验我的感觉。我庆幸我的感觉没有迟钝,自信良善未泯, 勇气还在。此后日日为它焚香,敬它,也敬了自己。 或说,佛是完美的,此佛残成这样,还算佛吗?人如果残了,是可悲的,残骸是 丑陋的,佛残缺了却一样美丽。我看着它的时候,香火袅袅,那头和身似乎在烟 雾中幻化而去,而端庄和善的面容就在眼前,那低垂的微微含笑的目光在注视着 我。 “佛,”我说,“残佛也是佛,哪怕仅存佛手、佛脚,那也是佛。”光明的玻璃 粉碎了还是光明的。瞧这一尊残佛,放在那里是多么安详! 或说,佛毕竟是人心造的佛,更何况这尊佛仅是一块石头,但心想事便可成,刻 佛的人在刻佛的那一刻就注入了虔诚,而被供奉在庙堂里度众生又赋予了意念, 这石头就成了佛。钞票不也仅仅是一张纸吗,但钞票在流通中却威力无穷,可以 买来整庄的土地,买来一座城,买来人的尊严和生命。 或说,那么,既然是佛,佛法无边,为什么会在泾河里冲撞滚磨?对了,是在那 一个夏天,山洪暴发,冲毁了佛庙,石佛同庙宇的砖瓦石条、木柱一齐落入河中, 砖瓦、石条、木柱都在滚磨中碎为细沙了,而石佛却留了下来,正因为它是佛! 我敬奉着这只有一手一脚的一尊泾佛。 许多人得知我得了一尊泾佛,瞧着皆说古,一定有灵验,便纷纷焚香磕头,祈祷 泾佛保佑他发财,赐他以高官,赐他以儿孙,他们生活中缺什么就祈祷什么,甚 至那个姓王的邻居在打麻将前也来祈祷自己的手气。我终于明白,泾佛之所以残 缺,而残缺的全是被那些虔诚的芸芸众生乞了去的,芸芸众生的最虔诚其实是最 自私。佛难道不明白这些人的自私吗?佛一定是知道的,但佛就这么对待着人的 自私,他只能牺牲自己而面对着自私的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啊。 我把泾佛供奉在书屋,每日烧香,我厌烦人的可怜和可耻,我并不许愿。 “不,”昨夜里我在梦中,佛却在说,“那我就不是佛了!” 今早起来,我终于在插上香后,下跪作拜,我说,佛,那我就许愿吧,既然佛作 为佛拥有佛的美丽和牺牲,就保佑我灵魂安妥和身躯安宁,作为人活在世上就好 好享受人生的一切欢乐和一切痛苦烦恼吧。 人都是忙的,我比别人会更忙,有佛亲近,我想以后我不会怯弱,也不再逃避, 美丽地做我的工作。 (选自《贾平凹文集》,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多处运用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渲染气氛,而心理描写可 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B.“天上是有一朵祥云,方圆数里唯一有的那棵树上,安静地歇栖着一只鹰”, 这既是环境描写也是作者觉得“庄严”的体现。 C.残佛的遭遇让作者花了一整天时间哀叹,但第二天就开悟了:佛是在考验自己 的感觉,考验自己的良善和勇气是否还在。 D.人们纷纷向佛许愿,我因为“厌烦人的可怜和可耻”“并不许愿”,之后又因 佛给了“我”人生启迪而跪在佛前许愿。 8.作者说“佛残缺了却一样美丽”,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