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6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模块 薄膜 摩肩接踵 磨杵成针 B.禅让 弹劾 肆无忌惮 殚精竭虑 C.誊写 眷顾 开卷有益 稳操胜券 D.纯粹 青翠 鞠躬尽瘁 猝不及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缜密 攻艰战走投无路 根深蒂固 B.璞玉 平衡木 门可罗雀 曲指可数 C.切磋 蒸馏水厉行节约 谈笑风生 D.暮蔼 破天荒汗流浃背 筚路烂缕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把民族的转化为世界的,留学人员责无旁贷,要用外国人听得懂、听得进 的方 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②央视《朗读者》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用朗读的方式传达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感染、鼓舞、教育了亿万观众。 ③热心公益在这所高校蔚然成风,学生们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现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④古代家训内容广泛,无微不至,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谋生技能的传授、 为人 处世的告诫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⑤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字体变化多样,笔画疏密有致,尤其是全篇 二十 多个“之”字,个个写法不同,别有洞天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天眼”开眼、“墨子”传信、超算发威、北斗定位,中国科技正以前所 未有 的速度奔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头 B.博物馆需要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为社会提供“雅俗共赏”的服务,既吸 专业学者前来研究,也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参观。 推行合适的养老模式,把“老有所依”落到实处,解决全社会的养老问题, 取决于国家政策和相关部门的具体措施来决定 D.当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时,标志着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得 到 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力。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河南省 2016 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 8 页,六大题,20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14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模块 薄膜 摩肩接踵 磨杵成针 B.禅让 弹劾 肆无忌惮 殚精竭虑 C.誊写 眷顾 开卷有益 稳操胜券 D.纯粹 青翠 鞠躬尽瘁 猝不及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缜密 攻艰战 走投无路 根深蒂固 B.璞玉 平衡木 门可罗雀 曲指可数 C.切磋 蒸馏水 厉行节约 谈笑风生 D.暮蔼 破天荒 汗流浃背 筚路烂缕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把民族的转化为世界的,留学人员责无旁贷,要用外国人听得懂、听得进 的方 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②央视《朗读者》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用朗读的方式传达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感染、鼓舞、教育了亿万观众。 ③热心公益在这所高校蔚然成风,学生们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展 现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④古代家训内容广泛,无微不至,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谋生技能的传授、 为人 处世的告诫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⑤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字体变化多样,笔画疏密有致,尤其是全篇 二十 多个“之”字,个个写法不同,别有洞天。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天眼”开眼、“墨子”传信、超算发威、北斗定位,中国科技正以前所 未有 的速度奔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头。 B.博物馆需要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为社会提供“雅俗共赏”的服务,既吸 引 专业学者前来研究,也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参观。 C.推行合适的养老模式,把“老有所依”落到实处,解决全社会的养老问题, 取决于国家政策和相关部门的具体措施来决定。 D.当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时,标志着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得 到 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力。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学校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准备组织专题研讨会,我打算在会上发 表 拙见,希望能抛砖引玉。 B.接到母校百年校庆的邀请函后,老李决定到时候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拨冗出 并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 C.上初中时,为鼓励我学好语文,王老师特意送给我一本《古文观止》,十 多年 来我一直惠存着。 D.这位艺术大师在谈成长经历时提到自己的母亲,他动情地说:“令堂经常 告 诫我做人要清清白白。”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校园文化的宗旨之一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 务 都能散发教育的魅力 ①让校园的每一处景致都有文化的味道 ②还应请学生家长、懂教育的专家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⑧无视这一理念,任何缺少设计意识的校园文化都是不可取的 ④我们要切实打造富有张力和驱动力的育人体系 ⑤从这个角度看,校园文化建设就不能单靠学校自己 A①②⑤④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②⑤①④ D.③⑤②④① 7.下列对这段文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用行动诠释了担当精神的内涵:饱受摧残但不 忘使命、 秉笔直书的司马迁告诉我们,担当是一种责任;遭到排挤仍矢志报国、力主抗敌 的辛 弃疾告诉我们,担当是一种执着:身处暗夜仍以笔为枪、唤醒国民的鲁迅告诉我 担当是一种风骨;历经迫害但反躬自省、叩问灵魂的巴金告诉我们,担当是一种 境界 A.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 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B.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作多表达抗敌报国之志,抒发壮志难 酬之情, 词风豪放,后人将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C.鲁迅原名周树人,他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 记》,他 的小说代表作还有《祝福》《阿Q正传》等 D.巴金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他的小说《家》主要表现了腐朽和新 生的交 战,反映出封建大家族衰亡的必然性
A.学校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准备组织专题研讨会,我打算在会上发 表 拙见,希望能抛砖引玉。 B.接到母校百年校庆的邀请函后,老李决定到时候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拨冗出 席, 并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 C.上初中时,为鼓励我学好语文,王老师特意送给我一本《古文观止》,十 多年 来我一直惠存着。 D.这位艺术大师在谈成长经历时提到自己的母亲,他动情地说:“令堂经常 告 诫我做人要清清白白。”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校园文化的宗旨之一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 务。 。 , , , , 都能散发教育的魅力。 ①让校园的每一处景致都有文化的味道 ②还应请学生家长、懂教育的专家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⑧无视这一理念,任何缺少设计意识的校园文化都是不可取的 ④我们要切实打造富有张力和驱动力的育人体系 ⑤从这个角度看,校园文化建设就不能单靠学校自己 A.①②⑤④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②⑤①④ D.③⑤②④① 7.下列对这段文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用行动诠释了担当精神的内涵:饱受摧残但不 忘使命、 秉笔直书的司马迁告诉我们,担当是一种责任;遭到排挤仍矢志报国、力主抗敌 的辛 弃疾告诉我们,担当是一种执着;身处暗夜仍以笔为枪、唤醒国民的鲁迅告诉我 们, 担当是一种风骨;历经迫害但反躬自省、叩问灵魂的巴金告诉我们,担当是一种 境界。 A.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 史,记 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B.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作多表达抗敌报国之志,抒发壮志难 酬之情, 词风豪放,后人将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C.鲁迅原名周树人,他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 记》,他 的小说代表作还有《祝福》《阿 Q 正传》等。 D.巴金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他的小说《家》主要表现了腐朽和新 生的交 战,反映出封建大家族衰亡的必然性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 轮,其曲 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 日参 省平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政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登高 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顱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非利 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 躁也。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 B.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 D.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绳:墨线,是木匠做工时用来取直的工具 C.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D.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这里指乘车而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接着从学习的意义、作用、 方法 和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B.第三段着眼“登高而招”等日常生活现象,指明了学习中常用的借地 势、借 风力、借车马、借舟楫的方法
二、(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劝 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 轮,其曲 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 日参 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政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登高 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非利 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 躁也。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 B.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 D.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绳:墨线,是木匠做工时用来取直的工具。 C.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D.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这里指乘车而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接着从学习的意义、作用、 方法 和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B.第三段着眼“登高而招”等日常生活现象,指明了学习中常用的借地 势、借 风力、借车马、借舟楫的方法
C.第四段综合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强调了学习必须重视积累、持 之以恒 用心专一,说理生动透彻。 D.本文大量运用短句,又适当运用长句,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文气流畅而不 板滞,增强了论辩的力量 三、(14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文: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乌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本诗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 (1)李商隐《锦瑟》中的“ 两句,以锦瑟起兴, 思忆美好年华,引发惋惜感伤之情。 (2)在《赤壁赋》中,苏轼描绘秋风轻拂、江水平静的名句是 四、(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老照片 李镜 当吕斌提出墙上的老照片能卖到六万元时,离休多年的原军区副司令员 吕思礼睁 大眼睛,看着儿子。 “也许,还能卖到八万。”吕斌又说。 吕思礼定格在刚才的表情上。吕斌看着父亲的眼睛,既看不到智慧,也 看不到果 敢,此刻,他竟对父亲指挥过千军万马的辉煌历史产生了怀疑。 儿子第三遍说那老照片可以卖钱时,吕思礼日光移到了墙上,眼睛亮了 下,嘴 角浮上笑纹 老照片已经发黄,赫然入目的是一个剥得精光的马头,只余发白的骨架。 马头和 盏马灯放在油漆斑驳的桌上,后面墙上隐约有张军用地图。 “爸,能考虑卖吗?拍卖商来看过,说底价可以定在六万。 你急着用钱吗?
C.第四段综合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强调了学习必须重视积累、持 之以恒、 用心专一,说理生动透彻。 D.本文大量运用短句,又适当运用长句,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文气流畅而不 板滞,增强了论辩的力量。 三、(14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文: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 分)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乌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本诗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 分) (1)李商隐《锦瑟》中的“ , ”两句,以锦瑟起兴, 思忆美好年华,引发惋惜感伤之情。 (2)在《赤壁赋》中,苏轼描绘秋风轻拂、江水平静的名句是 “ , ”。 四、(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老照片 李镜 当吕斌提出墙上的老照片能卖到六万元时,离休多年的原军区副司令员 吕思礼睁 大眼睛,看着儿子。 “也许,还能卖到八万。”吕斌又说。 吕思礼定格在刚才的表情上。吕斌看着父亲的眼睛,既看不到智慧,也 看不到果 敢,此刻,他竟对父亲指挥过千军万马的辉煌历史产生了怀疑。 儿子第三遍说那老照片可以卖钱时,吕思礼目光移到了墙上,眼睛亮了 一下,嘴 角浮上笑纹。 老照片已经发黄,赫然入目的是一个剥得精光的马头,只余发白的骨架。 马头和 一盏马灯放在油漆斑驳的桌上,后面墙上隐约有张军用地图。 “爸,能考虑卖吗?拍卖商来看过,说底价可以定在六万。” “你急着用钱吗?
吕斌张了张嘴,不知怎么回答。他觉得父亲的观念太古老了,并不是没 有钱花才 去挣钱,挣钱本身就是目的 五年前,吕斌从副团职岗位离开军营创办公司,希望父亲动用关系为他 发挥“余 热”。父亲当时说:“我赤脚走进红军时,我的父亲已经死了;后来,我成了将 军 父亲是在拒绝他,也是在鼓励他自立自强。 挂这儿,只是老照片,放到拍卖台上,它就是艺术品。”吕斌指点着 说,“这光 用得多好,还有这儿,空洞的眼睛,让人产生许多联想,这是典型的现代派作品。” 其实,吕斌没对父亲完全说实话。那天与拍卖商同来的一个大老板相中 了老照片 说如果能得到它,愿与自己成为生意伙伴。生意难做,吕斌很需要这样有经济实 力的 合伙人帮一把 “好就好在它是绝版。”吕斌接着说,“不然,不可能值这么多钱。 吕思礼盯着儿子,隐忍中有一丝愠怒,说:“急用钱找你妈,我们积蓄 不多,但 能救急。” 吕斌走后,妻子把儿子公司目前的困境告诉了吕思礼,并说出了儿子的 真实想法。 吕思礼沉默了,五年来他从未过问儿子的生意,不知道公司的情况 他凝望着墙上的老照片,五十年前的月亮渐渐清晰地出现在眼前。那是 轮圆月, 高悬在松辽平原S城市政府的大楼上。 这是三十五岁的前线总指挥吕思礼在S城送走的第三个满月,是他军事 生涯中最 辉煌的时刻。 在刚刚过去的一百一十二个日夜,他指挥十万之众,像铁箍一样,将同 样数量的 国民党军死死围困在S城中。围城七十天,城中粮荒;围城三个月,粮价飞涨七 百倍, 猫狗甚至老鼠被抓尽吃光,战马成了饿城中最后的晚餐;围城一百天,守城敌军 陆续 投降,只有市府大楼还在抵抗。那是防守s城的最高指挥官关铸成将军和他仅剩 十 多人的卫队。 关铸成负隅顽抗整整两昼夜,怎样喊话都不放下武器 吕思礼拨通了市府大楼的电话:“关将军,我很尊敬你,在滇缅抗日前 线,你是 战功赫赫的雄狮。”对方沉默片刻,用低/的声音说:“此时,我成了困兽,你 不会不
吕斌张了张嘴,不知怎么回答。他觉得父亲的观念太古老了,并不是没 有钱花才 去挣钱,挣钱本身就是目的。 五年前,吕斌从副团职岗位离开军营创办公司,希望父亲动用关系为他 发挥“余 热”。父亲当时说:“我赤脚走进红军时,我的父亲已经死了;后来,我成了将 军。” 父亲是在拒绝他,也是在鼓励他自立自强。 “挂这儿,只是老照片,放到拍卖台上,它就是艺术品。”吕斌指点着 说,“这光 用得多好,还有这儿,空洞的眼睛,让人产生许多联想,这是典型的现代派作品。” 其实,吕斌没对父亲完全说实话。那天与拍卖商同来的一个大老板相中 了老照片, 说如果能得到它,愿与自己成为生意伙伴。生意难做,吕斌很需要这样有经济实 力的 合伙人帮一把。 “好就好在它是绝版。”吕斌接着说,“不然,不可能值这么多钱。” 吕思礼盯着儿子,隐忍中有一丝愠怒,说:“急用钱找你妈,我们积蓄 不多,但 能救急。” 吕斌走后,妻子把儿子公司目前的困境告诉了吕思礼,并说出了儿子的 真实想法。 吕思礼沉默了,五年来他从未过问儿子的生意,不知道公司的情况。 他凝望着墙上的老照片,五十年前的月亮渐渐清晰地出现在眼前。那是 一轮圆月, 高悬在松辽平原 S 城市政府的大楼上。 这是三十五岁的前线总指挥吕思礼在 S 城送走的第三个满月,是他军事 生涯中最 辉煌的时刻。 在刚刚过去的一百一十二个日夜,他指挥十万之众,像铁箍一样,将同 样数量的 国民党军死死围困在 S 城中。围城七十天,城中粮荒;围城三个月,粮价飞涨七 百倍, 猫狗甚至老鼠被抓尽吃光,战马成了饿城中最后的晚餐;围城一百天,守城敌军 陆续 投降,只有市府大楼还在抵抗。那是防守 s 城的最高指挥官关铸成将军和他仅剩 三十 多人的卫队。 关铸成负隅顽抗整整两昼夜,怎样喊话都不放下武器。 吕思礼拨通了市府大楼的电话:“关将军,我很尊敬你,在滇缅抗日前 线,你是 战功赫赫的雄狮。”对方沉默片刻,用低/的声音说:“此时,我成了困兽,你 不会不